驻马太行侧-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司令官邸,岳维汉书房。
岳维汉正手把手教虎子画画,房门忽然被人重重推开,父子俩急回头看时,只见海伦已经嘟着嘴气鼓鼓地走了进来。
“洋妈妈?”虎子小脸作色道“谁惹你生气了?虎子揍他!”
“还能有谁?”海伦瞪了岳维汉一眼,嗔道,“是你爹,你敢揍他吗?”
虎子闻言一愣,旋即回头向岳维汉做了个鬼脸然后一溜渐似地跑掉了。
见虎子临走居然还鬼精鬼精地带上了房门,海伦不禁被气乐了,旋即转身往岳维汉脑门上戳了一指头嗔道:“西南大旱真是假消息?”
岳维汉耸了耸肩,苦笑道:“远征军缺钱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你也不能这样啊?”海伦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道,“唉,利用学术权威发布假消息,制造市场恐惶,然后再大发横财,这是欺诈行为,在美国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你怎么可以做出这种有损自己形象的事情呢?”
说罢,海伦又恨恨地瞪了岳维汉一眼,嗔道:“你就等着吧,你的英国情人很快就要来找你算帐来了,我可是听说了,艾薇尔的舅舅也从印度调了百余吨大米过来。”
“哎,你这话什么意思?”岳维汉忙道,“我可是连艾薇尔的那个啥都没碰过。”
岳维汉原本是想说连艾薇尔的手都没碰过,不过话到嘴边才想起自己还真摸过艾薇尔的小手,不但手摸过,甚至连腰部、臀部都摸过了,就差胸部和裆部还没碰了,不过照目前两人之间的进展,突破最后这两道关卡估计也快了。
说到底,对于艾薇尔这英国妞的投怀送抱,岳维汉从心理上并不抵触。
作为一名穿越者,来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干的又是刀头舐血的体力活”每天的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难道还不该多把几个妞消谴消谴?真要过着苦行僧的生活,那也太对不起自己,太对不起“穿越者”这个辉煌身份了。
岳维汉心里正想呢,书房外就响起了玉狐的声音:“艾薇尔,你来了?”
海伦似笑似笑在瞪了岳维汉一眼,岳维汉赶紧压低声音说道:“那啥,亲爱的你先帮我支应着,我先去陆军大学转转,我听说将官班那群混蛋最近闹得挺厉害,一个个都跑到附近酒吧里去打群架了,还争风吃醋,真是不像话。”
说罢,岳维汉就跳窗溜了,海伦只能报以苦笑。
岳维汉没逃出多远,身后就传来了艾薇尔愤怒的声音:“岳维汉,你等着,我明天就把整个事件的真相曝光!”
愤怒的艾薇尔最终并没有付诸行动,最先把竺教授辟谣的消息曝光的却是仰光晨报,旋即南洋日报、大公报、申报等颇具影响力的报纸便纷纷跟着转载,一时间,岳维汉和整个实业部的高层全都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南洋舆论群情汹汹,岳维汉和实业部却选择了沉默。
也许是自知理亏,也许是不屑于解释,反正远征军和缅甸官方集体失声了。不管各大报纸、诸多记者如何努力都始终无法面对面对采访到缅甸实业部的官员,岳维汉更是连人都不见了,官方说法是岳维汉巳经去了毛淡棉,眼下正在第3集团军驻地视察部队的训练情况,可真实情形如何却只有天知晓。
西贡,日本南方军司令部。
一份情报呈到了南方军参谋总长安达二十三中将的案头,看完电报,安达二十三顿时就变了脸色,如果电报上所说的消息属实,那对南方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日军大本营不惜拿出上百吨黄金发动的经济战争很可能要惨遭滑铁卢。
安达二十三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带着情报来到了寺内寿一的办公室。
看完电报,寺内老鬼子同样变了脸色,沉声道:“假消息?骗局?不能吧?”
寺内老鬼子不能不吃惊,时至今日,日军大本营紧急调拔过来的上百吨黄金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全部兑换成了美元,并且以暹罗、英、美等国合法商人的名义进入缅甸,并存入了南洋银行等各大银行,准备在中国大西南制造一场空前绝后的天灾。
可是现在,缅甸居然传来消息说,中国西南即将大旱的消息是假的!
如果消息属实,则意味着已经进入缅甸的上百吨黄金资产很可能化为乌有,这对于日本政丵府的财政状况来说,绝对是雪上架霜,这一事件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压垮骖驻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导致日本国民经济的完全崩溃。
沉吟良久,寺内老鬼子问道:“安达君,你怎么看?”
安达二十三沉吟着道:“此事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消息属实,岳维汉的确是在制造市场恐荒以借机敛聚巨额资金,另一种可能是故意请气象专家竺教授出来辟谣,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大旱到来之前引发一场更大规模的人为灾荒。
“八嘎。”寺内老鬼子怒道,“你说的不都是废话么?”
“哈依。”安达二十三猛然低头道,“我认为后一种可能较大。”
寺内老鬼子道:“也就是说,竺教授散布的是假消息,中国西南的确会有大旱?”
“哈依。”安达二十三再次点头道,“这只是岳维汉的小把戏,事情应该就是这样的。”
“哟西。”寺内老鬼子欣然点头道,“马上知会缅甸方面,计划不变,一旦中国远征军开始放粮压价,就开始吃进。”
从二月上旬开始,缅甸粮价开始了振荡下跌。
到二月下旬,缅甸的粮价下跌到了25美分1斤,比起1美元每斤的价格下滑了四倍,期间中国远征军总计抛出了2亿多斤粮食,共计回笼资金,亿多美元,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远征军前期投入的本金,盈利已经超过了6000万美元!
就在各国粮商快要坚持不住时,忽有不明资本强势介入。
到三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后续抛出的1亿多斤粮食就被不明资本全部吃下”缅甸的粮价再次拉上了1美元每斤的历史高位,并且涨势不减,两天后就史无前例地涨到了1。2美元每斤”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缅甸也终于出现了饿死人的事件。
粮食不像别的奢侈品,人可以不用奢侈品却不能不吃饭啊。
此时,从印度、澳洲等地调来的几百亿斤粮食终于进入了缅甸。
不过,正如岳维汉此前所担心的那样,各国粮商几乎都不相信竺可桢教授的辟谣,在中国大西南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旱情之前,很少有人愿意抛售手中的粮食,偶有粮商见好就收抛售手中的粮食,也很快就被各方资本给吃进了。
三月十日,南洋银行等官方银行宣布加息。
这一来,各国粮商身上的压力立时大增”因为几乎所有的粮商都是从银行借的钱去买的粮食,现在粮食还不到抛售的时候,各国粮商手中根本就没有回笼的资金,甚至连雇用远洋货轮的运费都还欠着呢”又哪来多余的钱支付骤然增加的利息?
迫于压力,粮商只能去借高利贷,刚来仰光的杜月笙再次开起了地丵下钱庄。
三月十二日,竺可桢教授通过南洋日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声称中国西南各省十天之内就会有一场大范围的强降雨,早春的小规模旱情将很快得到缓解,而且,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还将会有数场强降雨,春粮丰收在望!
这对于囤积居奇的各国粮商来说,无疑于敲响了丧钟!
如果中国西南各省风调雨顺,根本就不会爆发旱将,那么囤积在各国粮食手里的五百多亿斤粮食就会全部烂在仓库里。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有不少粮商已经相信了竺可桢教授后来的辟谣,只可惜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他们都已经没有了退路,如果不能把手中的粮食从较高的价位售出,血本无归还是小事,还不上地丵下钱庄的高利贷那是会出人命的!
别看现在缅甸的粮价还维持在1。2美元每斤的历史最高位,可各国粮商都是聪明人,他们都很清楚,这个价位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庞大的中国市场做支撑,仅凭缅甸一地的需求,只要放出几亿斤粮食就足以令整个市场崩盘了。
所以,在中国西南没有爆发旱灾之前,谁也不敢轻易放粮自杀。
事情就这么拖着,然而,竺可桢教授的“十天之内中国西南各省必有大范围强降雨”的消息却又给他们套上了致命的绞索,而且这条绞索还是带有时间限制的,时限就是十天!自然而然地,这十天时间就成了各国粮商的心理承受底线!
假如十天之内中国西南真的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雨,那么整个市场将肯定崩盘。
如果十天之内中国西南没有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则说明竺可桢教授后来的辟谣只是受到远征军官方压力之后说出的违心之言,而前期曝出的中国西南将有大旱的消息才是真的,那么各国粮商就仍然会咬牙坚持下去,直到旱情爆发。
生死十日,这才真是生死十日,生或者死,就看这十天否否会降雨了!
第463章 日本专家帮了大忙
第463章日本专家帮了大忙
仰光市郊,某气象观测站。
岳维汉正望着高处的风向风速仪出神,别看岳维汉表面上挺镇定,其实他的内心却已经是无比的焦虑,竺可桢教授的十日时限已经过去了八天,今天已经是第九天了,如果今明两天再不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后果将不堪设想。
沉重的脚步声中,竺可桢教授已经来到了岳维汉身后。
“岳将军,你就放宽心吧。”竺可桢教授低声宽慰道,“今明两天一准会有强降雨,而且覆盖范围极广,整个大西南、东南亚以及南亚次大陆都会出现降雨。”说此一顿,竺可桢教授又道,“只不过,这场降雨很可能就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场降雨了。”
“呼。”岳维汉长长地舒了口气,说道,“竺教授,我不能不着急呀。”
竺可桢教授默默地点了点头,他能理解岳维汉此时此刻的心情,岳维汉炒作缅甸的粮食市场,初衷只不过是为了筹集到足够的粮食以备今年的粮荒,然而现在,这场炒作行为却很可能酿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天灾**,他能不着急吗?
两人相对无言,高处的风向风速仪却突然开始飞速旋转起来。
“老师,起风了!”守在旁边做记录的研究生忽然兴奋地大叫起来,“是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现在时间是10时50分,与老师您估计的时间只差10分钟!”就这么一会功夫,高处的风速仪已经转得极快了,岳维汉也感觉到了明显的风力。
“呵呵,我估摸着也快来了。”竺可桢教授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别看竺可桢教授在岳维汉面前表现得极镇定,并且再三信誓旦旦地保证两天之必定会有大范围的强降雨,可竺教授内心其实也同样紧张,气象学界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推断,竺教授此前预言十天之内必有强降雨,也是存在概率的。
既然存在概率,却么就存在出现xiǎo概率事件的可能。
不过现在,xiǎo概率事件终于不会发生了,来自西南太平洋的强气流终于到了!
在今天下午到明天傍晚这段时间,这股来自东南亚的强气流将席卷整个东南亚,最终侵入中国西南,这股强气流将给整个东南亚以及中国西南带来一场大范围的强降雨,不过,在这场强降雨之后,西南各省就将迎来长时间的干旱。
气象观测站里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岳维汉脸上都感到了明显的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