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仪》《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九幽灯仪》《早午晚朝科》等等。这样一些完整而具有特定神学意义的科仪,无论在各地各派道教的演习时在语言和音乐上有多大差别,其基本内容却是相同的,其基本形式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一最终组合为道教科仪可以称为仪式体。49aNP1e0LlkpaJ^a
这一个个道教仪式体,在非道教圈内的人看来,就是独立而有固定程式的“折子戏”。m^T‘N_NjrkL8'eGa
许多独立的仪式体,按照教徒的特定要求以及演习时间长短安排,进一步组合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仪式群,例如:举行九天的九皇金箓箓大斋,一般举行三天的下元黄箓大斋以及祈祷世界和平金箓大斋等等。仪式群相当于一个斋醮大斋包含的全部科仪,它体现了举行大型仪式活动的某时某地道教徒的完整的神学要求。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建度亡醮三日的安排,第一日包括“发直符,扬幡,安监斋,敷座演经,灵前召请,立寒林所”,第二日“发直符,礼忏,灵前咒食”,第三日“发直符,济孤,设醮”等等。⒆在非道教圈内的人看来,这道教仪式群犹如有许多出“折子戏”组成的一堂大戏。QO0Q^Qb的JR0H5'g0^
然而,在分析各种道教仪式体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仪式体中往往有些共同的成分,例如:署职、发炉、洒净、金钟玉磬、分灯、说戒、三礼、举愿,等等。它们在不同科仪的演习中,其内容和形式大致相同。这些成分可以称为道教仪式元。只是因为有了这些仪式元才使渊源于普通生活的仪式行为要素具有了固定的道教仪式意义。而不同的道教仪式元的组合,才形成了具有不同的仪式对象和目的的独立的道教仪式体。QneRs5q1iW。dnW8
以杜光庭编纂的《道门科范大全集》LB所收的约十九种仪式体为例,各仪式体所包含的仪式元有共同的,也有相异的,它们都同科仪需要表述的神学思想有关。即使在相同名称的仪式体内,仪式元的组合方式又略有区别。例如“设醮行道”中大多间有散花、奏乐等内容,而“早、中、晚朝与道”中一般就没有。这又同演习该仪式体的目的有关。WgFencm'6,n_W。PFi
《道门科范大全集》中的内容,包括了分别归属于黄箓、金箓、玉箓的三类仪式群,它们的意义和目的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我们再比较一下《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所收录的一组金箓斋和玉箓斋的仪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三类仪式群的不同仪式体中都有升坛、发炉、署职、上香、三启、三礼、举愿等等的仪式元。当然,金箓和玉箓的仪式体中也有一些在黄箓斋的仪式体中没有的仪式元,如:放生、上疏、进状、宣表、焚灯、降圣、云舆、送圣、开经、题经等等。这样一种在不同的仪式群和仪式体中包含有共同的仪式元以及不同的仪式元的现象,说明这些仪式的结构组合是有某些规则的。B,cg6oRtkZlOgch7
道教科仪的结构组合规则,《灵宝玉鉴》称为“酌古准今,通前继后。由内达外,推己济人”。Lc这一组合规则,明显的是从思想内容出发的。c。KKU‘^^W2‘cH7Wf‘
所谓“酌古准今,通前继后”,可以理解为汉文化模式的传统影响以及道教仪式的历史蓄积。道教科仪是由道教徒演习的,道教徒也是普通人。在金箓、玉箓斋当中,各种仪式体大多反映着道教徒(人)同神的关系,而在黄箓斋当中,各种仪式体大多反映的是道教徒(人)同神以及鬼的关系。这些仪式的组合方式同汉文化中对人神、人鬼关系的认识以及道教历史上蓄积起来的对人神、人鬼关系的看法,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汉族社会一直是崇拜天地和崇拜祖先的。敬天尊祖而不敢怠慢三教神仙是汉文化中对人神关系的基本态度,但是汉文化的传统信仰又注重现实性和直接性。在道教史上有过无数神灵的降授经戒的传说,正是直接性观念的表现;有过无数长生不死、白日飞升、登临仙界的传说,也正是现实性观念的体现。在这样一种博大的历史蓄积的背景上,道教的仪式在组合方式上都有请圣、降圣,或者面对神灵陈述斋意,或者祈求神灵转达斋意。蒋叔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十六称:“建斋设醮,自发炉至复炉,忏谢之词,皆仗仙灵传奏。故发炉末称‘令臣所启速达经御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玉皇上帝御前’。复炉末亦称‘传臣向来所启经御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玉皇上帝御前’。”LD张云光《玄坛刊误论·;论发炉品》则认为:“发炉者,即高功法师对三清秉炉关启修斋之旨也。其词云:无上玄元始三气无极大道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自然玉陛下。然后云:臣今奉为大道弟子某官姓名为某事修某斋。此乃法师面觐元皇之祖也。以上更无上于三清也,故不兼称诸圣矣。”Le蒋、张两人的分歧在于蒋为传奏,张为面奏。但无论如何,不管是什么样的“神”都可以奏请的,这种人神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神学思想,导致在仪式中安排组合一系列仪式元,如:洒净,金钟玉磬,瑶坛,卷帘等等,意在幻化醮坛为神仙所居之处。这些仪式元所体现的正是“神”即将光临或者已经光临的思想内容。在汉族的信仰文化之中,或者在道教的神学思想之中,这些对神仙所居之处的设想,以及关于对神灵启奏的程序、方式和内容,事实上都是皇帝所居之处以及宫廷启奏礼仪的投影。
在人鬼关系上同样如此。在汉民族文化模式和道教教义思想中,鬼是居于地下的,他们同样有苦乐,有社会生活,有鬼官管理。人鬼相互对立,但又可以相互沟通。在这样一种教义思想的支配下,道教黄箓类仪式体中,都安排组合了另外一类仪式元,如:破狱,召请、施食、调治、解冤结、水火炼度、九戒、送亡等等,这些仪式元所体现的都是亡灵被召请到醮坛上听取说戒归依道门,经过水火交炼,出离幽狱,升登仙界。炼度之仪,南宋以后逐渐盛行。王契真认为:“斋法莫难于炼度,乃超凡入圣,脱胎换质之道。苦魂沉九夜,乘晨希阳,翘得其理,则水火交济,阴尸秽质,一时生神。”LF水火炼度,后以独立存在和被包含在他种仪式体中两种形式同时并存。它以鲜明的汉民族文化模式的内容以及道教史的背景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以“气”为天地万物构成的基础,并且“通天下一气耳”的思想是道教的重要观念。人身为形,魂魄为气,人死成鬼,形亡而气游。在道教史上,唐代以后内丹术渐盛。内丹家炼气以求长生,在仪式组合上自然就出现了为鬼炼气以求超度。王契真明确要求施炼度仪的道士要“运一己之神气,合二象之生津,炼化枯骸,形神俱妙”。LG所谓“由内达外,推己济人”,可以理解为道教思想体现于仪式行为之中以及道教徒对教义思想的普及宣传。对于道教仪式的整理搜集最力的陆修静,在《洞玄灵宝五感文》中就曾说过:“道以斋戒为立德之根本、寻真之门户。学道求神仙之人,祈福希庆祚之家,万不由之。”LH道教徒以行仪为立德之根本、寻真之门户,也将自己的追求作为仪式的内容向参加仪式的普通教徒宣传。在金箓、玉箓大斋的仪式中,除了有专门的“说戒仪”外,另外,还在许多仪式体中包含有“说戒”的仪式元,高功以代元始天尊向道君说戒的形式,“普宣法音,开悟一切,解灾却祸,请福祈安,修斋行道,皆当一心奉遵十戒”。在其他的仪式体中间或也有忏悔、发愿、许愿的仪式元,这些内容也大都同道教规戒有关。在黄箓大斋的仪式体中,大多有“三归依”和“九戒”、“十戒”等内容。三归依指归依道经师三尊,幽魂要归命三尊,授持大戒,并要求“早悟真如”。只有归依和受戒的才能“升入九天”,不然就要“堕入九地”。从仪式元的形式和内容来看,这些都是对冤鬼幽魂提出的道德要求,并且作为幽鬼升仙的条件。但是,体现的却是道教的以“道德”为基准的鬼神转化,以及鬼人转化的思想。当然,从仪式中接受道教的规戒教育的,并不是幽魂,而是活生生的道教徒,普通道教徒才是真正听说“戒律”、许愿归依的人。当道德戒律不仅是社会行为的规范,而且是死后拔度升仙的条件时,将大大增强道教的道德观对教徒的约束力和吸引力,从而也达到了“由内达外,推己济人”的目的。Yh_65r。0JKmT7NBci
除了上述由内容决定形式的组合规则以外,道教仪式体乃至于仪式群的组合还有一些从演习和欣赏审美要求出发的规则。例如:以念、唱、做等不同要素为主组成的不同仪式元或仪式体相互搭配的规则,首尾以唱,做为主的规则,高潮铺垫和构成的规则,等等。由于道教仪式元大多是程式化的语言和动作,因此道教仪式元和仪式体的形式组合与中国传统戏曲的某些形式组合,往往有许多相通之处。aSIraX'tfqs7SLKYT
方术的种类和构成要素方术,在道教中也称法术,即道法和道术。宋代道士白玉蟾曾经解释过“法”和“术”,称“风符雨印,龙兵虎骑,济生度死,通真达灵,此所谓法。噀蜂化鸽,诱蚁呼龟,飞剑斩星,投简挠龙,此所谓术”。LI据此,道术当是指的一些具体的操作行为,而道法所指则是沟通人神或人鬼关系的方法,但习惯上法术二字常常连用。pReRD1XkB2nf0p‘jZ
道教方术,种类很多。广义的方术也将斋醮科仪包括在内。一般认为,道教方术可以区分为二类,一类是与道士自身修炼有关的,例如:守一、黄庭、内视、吐纳、导引、辟谷、房中、黄白、金丹、服食、内丹,等等;另一类是与道士济世度人的活动有关的,例如: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等。道士实行各种法术,有的是由道士个人在修持中进行的,如守一等,有的则是在道士的集体行动中进行的,如降妖摄魂等。某些方术在功能上或者实行方式上,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某些方术在实行中也要举行跪拜、念诵和礼师等简单的仪式,因此,科仪和方术常常结合在一起,组成道教徒的宗教行为系统。6tien7a^N2Q。'II
作为宗教行为系统之一的道教法术,是道教教义思想的体现。《云笈七签》卷四十五《秘要诀法·;修真旨要》称:JFJRnhJ0dpq_ec8S
“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伎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人能学道,则变化自然。”LJ,指出法术的济人功能就是道的功能,人的修习法术就是入道的途径。法术与道教信仰就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元末编集的宋元各派道法总集《道法会元》,就更为明确地将道和法的关系视作“体用”关系,称“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LK元代道士王惟一的《道法心传》有《体用两全》诗一首:“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体用两全行,三界归一统。”mB这里的“体用两全”就是教义思想和法术行为的统一。修道人如果能做到“体用两全”,就达到了“三界归一统”,也就是得道的最高境界。LbNmSn,‘q,t‘'2jQ7
守一是东汉和魏晋时期曾经广泛流行的一种修炼方术。rQPrnQ。P8‘f8IVOTB
其修炼要领就是守住身中的魂神或精、气、神,使之不向外散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