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夺明 >

第60章

夺明-第60章

小说: 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在今天这件事情上,他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地还有很多。若不是袁崇焕阻止了他,这一会,他就把先前候着那群人得罪了。要知道,这些人虽然只是会试过关,还未参加殿试,也不曾为官,然而,谁又能断定。在这些人中间,二十年过后,不会出现一位首辅大人,若是一不小心得罪了未来的首辅大人,立志在官场上厮混地他又有何前途可言?
    步步小心啊!
    要想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最好从现在开始就要做到这点啊!
    孙之獬坐下后,手放在下颌那缕漂亮地胡须上,微微摩挲,想着自己的心事。检讨自己地行为。圣人有云,吾当三省其身啊!
    孙之獬想得出神。一不小心,竟然扯断了一根胡须,下颌传来的刺痛将他惊醒,他低着头,瞧着手中那根断须,神情有些痛苦。
    “怎么啦?”
    坐在一侧的袁崇焕关切地望着他,杨澜,魏好古的目光也转了过来。
    脸上浮现出一丝挤出来的微笑,孙之獬从怀中掏出一只锦囊,小心翼翼地将那根断须放入锦囊之中,然后,贴身将锦囊收好。
    “龙拂贤弟,你这是?”
    袁崇焕诧异地望着孙之獬,很难理解孙之獬地行为。
    孙之獬抬起头,神情凛然地说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袁兄,小弟的身体并不属于自己,乃是属于父母所有,就算是断发残须,手脚指甲,也不能轻易舍弃啊!必定好好收藏,日后,返家禀告父母,将这断发残须等物埋在祠堂之前,来日,小弟若是魂归地府,再将这些物事放入馆中与吾合葬!”
    孙之獬说得是正义凛然,听的人则心思各异,有的赞赏,有的不屑,有的冷笑,不过,每个人脸上露出的都是深以为然的表情,一脸钦佩。
    强大!
    太强大了!
    杨澜心中暗暗发笑,只凭今天孙之獬的这番表现,杨澜可以断定,日后孙之獬就算不能成为内阁大臣,至少也会在六部大员中占一席之地,若是到了标榜以孝治国的大清朝,或许会更为了不起吧?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玉带地年轻人骑着大马带着几个随从来到了韩府门前,那人翻身下马,踏入韩府,门子阿福忙迎了过去。
    那人朝左右努了努嘴,一个随从跑了过来,丢下一锭大约半两的银子在地上,那随从傲慢地说道。
    “接住了,方公子有赏!”
    那个锦衣公子冷冷地瞄了一眼在门房里等候的众人,随后,转过头,径自往前行去,门子阿福弯腰捡起那锭银子,忙放入怀中,他并没有出面阻拦那人。
    “哼!”
    孙之獬冷哼了一声,面色难看。
    “这位是?”
    一位举子出言问道。
    孙之獬神色难看,语带不忿地说道。
    “此人乃首辅大人方从哲地大人的侄子,国子监学生,自幼有着神童称号的方仲永,他十八岁中举,今年二十一岁,今科会试第四名!”
    (第三根送上,日更一万多了,梧桐泪奔求订阅,求月票,眼看就要被人从新书月票第六踢下去了,兄弟们,一定要帮梧桐顶住啊!)
    正文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四十九章 美男子冯伯衡
     更新时间:2009…6…3 8:58:50 本章字数:4099
    那个公子的确是方从哲的侄子,不过,却不叫什么方仲永,方仲永是王安石写的一篇杂文(伤仲永)中的主人公,是少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型,孙之獬之所以用仲永来称呼那人,其实有讥讽的意思。
    那公子单名一个文字,天资聪颖,七岁便能吟诗,颇有初唐骆宾王的神韵,甚是得到方从哲喜爱。
    方文也不辜负方从哲的期待,万历四十三年,年仅十八岁的方文考中了举人,虽然没有杨澜变态,一举夺得北直隶头名解元,却也算是名列前茅,之所以没有中解元,其中另有因由,主考官是浙党成员,和方从哲交往甚密,识得方文的文风,当时为了避嫌,这才没有取他为头名解元。
    万历四十四年的会试,方文并没有参加,他的伯父方从哲认为方文年少成名,锋芒过盛,若是不经过一番阅历,贸然进入官场,反而不美。当他在位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什么,若是他下了台,这个侄子恐怕就要遇到一些阻滞了,若是不能升官,在底层原地踏步那还是好的,一不小心,甚至可能遭到弹劾,获罪下狱,情况好一些被流放琼崖,情况不妙,很有可能身首异处。
    所以,方从哲没有让方文次年春天参加会试,而是让他进了国子监读书,另外,也让他帮自己整理书房,以身作则,教方文官场之道。
    然而,人这东西,本性难移啊!
    在方从哲面前,方文能够保持谦虚,方从哲交代给他办的事情,无不办得井井有条,让方从哲挑不出一点错。有着过目不忘能力的他在学业上也进步神速,不多会。那些国子监的大儒们都不敢自称是他的师傅,于是,这样一个从小被人称赞。做任何事情都不费吹灰之力的家伙,他的性情又怎样谦和起来呢?
    平时,在国子监内,那些学生都知道他是首辅大人的侄子,对他是又敬又畏,有那么一小撮人甚至围着他鞍前马后,以他马首是瞻。于是,这更养成了他高傲地性格。虽然,他自己并不在这样认为,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一个目空一切,却有着真本事的狂徒。
    就算迎面对他笑脸相迎,其实,这些人心中都在咒骂他,没有几个人愿意真心与他为友。
    似乎。他也不需要什么朋友。
    孙之獬和方文在国子监也时常见面,毕竟,都是同科举人。且同在一个学堂读书,然而,就在刚才,方文明明看到了孙之獬在门房内,却没有出声向他打招呼,而是径自行了进去。
    于是。孙之獬这才呼他为方仲永。其中不无泄恨之意。
    了解了方文地身份。那些举子皆噤口不言。若是没有金榜题名。这会到也可以发扬一下狂生精神。就这事笑骂一番。然而。现在都已经是快要进入官场地人了。方文地伯父方从哲大权独揽。浙党当权。这些家伙也不是什么愣头青了。自然不愿口出恶言。当心日后被人打小报告。
    就连孙之獬说出刚才那番话之后。也有些后悔。孙之獬虽然是韩广地学生。也算是东林党地后起之秀。以他背后地势力。虽然不担心方文地打击报复。不过。麻烦这东西。能免则免。何必图口舌之利啊!
    所以。孙之獬后来又笑着弥补了刚才自己地说话。说这方文年长之后仍然不减当年。仲永这名其实名不副实。这不。这次会试他便考了第四名。三月初一殿试。以他地才貌和背景。就算被点中状元也不是什么奇怪地事情。
    杨澜没有多说话。只是淡淡地观察着四周。当那些举子得知杨澜是今科会试第五。又是北直隶解元地时候。大家对他热情了不少。十八岁地解元。十九岁地进士。这是怎样地一个概念啊!历朝历代。自有科举以来。这样地人也为数不多。
    杨澜表现得很大方得体。对于众人地寒暄。皆是微笑面对。温言应答。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地感觉。
    同样是少年英才,刚才目中无人的方文也就一下被杨澜比了下去,门房内地一干人笑谈之间,其乐融融,就像方文无视大家一样,这些人也将方文无视了。
    就在这时,从中庭行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见到他,门子阿福一下窜了过去,向他行礼,嘴里叫着二管事安好。
    二管事站在门房外,打量着里面,瞧见孙之獬后,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随后,沉声说道。
    “我家大人请各位英才入中院一聚!”
    “谢管事!”
    已经等得不耐烦的举子纷纷向那管事道谢,然后你推我让,希望他人先行,最后还是按照先来后到地顺序出门,杨澜四人自然落到了最后面。
    “等等我!”
    当众人向中庭鱼贯而入时,一个书生大声疾呼,从韩府大门外疾奔了进来,前面的人充耳不闻,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径自行了进去,魏好古,袁崇焕,孙之獬也只是回头望了一眼,仍然向前行去,唯有最后的杨澜停了下来,笑着候着那人。
    门子阿福迎了过去,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张拜帖递给阿福,气喘吁吁地说道。
    “我乃今科举子,顺天府涿州人冯铨冯伯衡,特来拜会座师韩大人,这是我的拜帖,还请小哥查收!”
    这时,一干人等已经随着韩府的二管事进入了中庭,那冯铨瞧见杨澜停下来在候着他,微笑着向杨澜点点头。
    “这位相公,我家老爷可没有让小的放相公进去啊!”
    阿福面露难色。
    冯铨面色不改,他就像没有听见阿福地话一般,自顾整理着衣冠,从怀中掏出一张锦帕,擦拭额上的汗水,见阿福露出不耐的神色之后,他将锦帕收回怀中。掏出另外一件东西,在整个大明朝都可以通行无阻的东西,它的名字是孔方兄。
    冯铨把东西塞在阿福手上。笑着对他说道。
    “这位小哥,还请通融一下!”
    阿福瞧了杨澜一眼,杨澜笑着对他说道。
    “这位冯兄也是韩大人的学生,韩大人若是见到冯兄,相信也欢喜得很,小哥儿无须阻拦,韩大人决计不会怪罪于你!”
    “嗯!”
    门子阿福点点头。将银子塞入怀中,往后退了一步,把头扭向别地地方,假装身前没有冯铨这个人。
    冯铨朝杨澜挤了挤眼,随后,与杨澜并肩而行,疾步往中庭行去。
    “刚才多谢了,看你的样子,应该比我小吧?贤弟,贵姓?”
    冯铨望着杨澜。一副自来熟的样子,他边走边抱拳说道。
    杨澜笑了笑。
    “免贵,姓杨名澜。字凤梧,刚才只是举手之劳,冯兄又何必执着呢?”“呵呵呵!”
    冯铨哈哈大笑,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是啊!何必执着啊!凤梧贤弟,莫非你就是外面盛传地那个十八岁地北直隶解元。今日一见,果然盛名无虚啊!”
    “哪里!哪里!”
    杨澜自然要谦虚几句,在两人对话的时候,他一直在细细观察对方。
    孙之獬也算是个美男子了,不过,比起冯铨却差了一头,冯铨大概二十出头地样子,面白无须,鼻挺唇薄。面容娟秀。双目大而有神,这双眼睛若是长在女子身上。恰如其分,如今,偏偏落在男子身上,给他平添了几分柔美,猛地看去,竟然有些不习惯。
    如果在后世,这冯铨也算得上是一个花美男吧?参加那些选秀节目,多半能脱颖而出。
    杨澜心中暗暗寻思,不过,他的面色如常,没有露出异样的神色,似乎一点也不受冯铨的相貌影响。
    在杨澜观察冯铨地时候,冯铨也在仔细地观察杨澜,见杨澜脸上没有露出异样,他暗暗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这副相貌,冯铨受过不少的困扰,大明朝的读书人,不仅喜欢美女,同样喜欢娈童,若不是冯家在涿州也算财雄势大,冯铨本人又才华出众,善于机变,他早就沦为了某个大户人家的娈童。两人并肩进入第二进院子的中堂,一干人等已经落座完毕,杨澜和冯铨忙紧走两步,来到靠近大门的末座坐下。
    在中堂的上位,坐着一个五十来岁,面容清癯的老年人,他身上穿着常服,面容却不怒而威,正是大学士韩广。
    “为何姗姗来迟?”
    韩广瞧见杨澜和冯铨并肩进来,沉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