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夺明 >

第2章

夺明-第2章

小说: 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明末人沈德符指出:“科场之禁,在唐宋甚宽,如挟策者,亦止扶出,不锢其再试也。本朝此禁甚严,至三木囊头(即枷号),斥为编民,然仅行之乡试耳。”这清楚地表明了明代乡试禁令是十分严厉的,远远地超过了唐、宋。
  4。阅卷与录取
  阅卷与录取是乡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对考生来讲,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考生答完卷后,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程序后,交由主考官与同考官评阅,并确定录取与否。
  (1)草率的阅卷
  考生的试卷经弥封、誊录、对读后,形成朱卷,考官对朱卷进行评阅。
  一般说来,试卷首先由同考官评阅一遍,选择其中优秀的答卷交给主考官复阅,最后决定去取。由于参加乡试的考生人数很多,考试试题也很多,考生三场答卷堆积在一起,数量也十分庞大了。但阅卷官仅主考官与同考官共六人,试卷又限定在十天左右阅完。这就造成阅卷的仓促突击,敷衍塞责,而无法认真评阅比较。
  明代乡试阅卷,逐步形成只注重首场试卷,尤其重视首场的“四书”义。只要首场所作“四书”义的卷子被取中,考官对其他几场的卷子,便不认真审阅了,即使其他几场所答之卷“苟简滥劣,至于全无典故,不知平仄者,①亦皆中式”。当然,这种只重首场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完全出于考官有意保护首场取中的考生最终被录取,也是由于考卷太多,根本无法对所有答卷进行严格认真评阅的缘故。
  (2)录取名额
  关于乡试录取的额数,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直隶府、州、县录取举人一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浙江、江西、湖广乡试录取举人四十名,广东、广西录取举人各二十五人。但同时规定,如果人才过多,可以突破限额,多录取举人;如果人才过少,也可以低于录取额数。这一规定仅实行了三年,不久科举考试就停废了。
  洪武十七年(1384年)所颁科举成式,规定乡试所取中的举人不受数量限制,只要中式(即合格)即可充贡京师,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这一规定施行于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又限制了乡试录取名额,规定南京国子监并南直隶录取八十名,北京国子监并北直隶录取五十名,江西省五十名,浙江、福建省各四十五名,湖广、广东省各四十名,河南、四川省各三十五名,陕西、山西、山东省各三十名,云南、交趾各十名。总计全国各行省乡试共录取举人五百五十名。
  此后,乡试录取的数额屡有增加,尤其是正统二年(1437年)和景泰四年(1453年)乡试录取额增加很大。至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全国各行省乡试录取额数分别为:南、北两直隶各一百三十五人,浙江、福建、湖广各九十人,江西九十五人,河南八十人,山东、广东各七十五人,陕西、山西各六十五人,广西五十五人,云南四十五人,贵州三十人。这比洪武十七年(1384年)所规定的录取名额几乎多了一倍。
  从乡试录取数量的地区分布来看,南、北两京普遍高于其他行省,这反映了南、北两京作为明代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就全国其他行省的情况看,南方地区录取数额普遍高于北方地区,反映了南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达,文化教育也相对发达的事实;北方及云南、贵州、广西等边远地区录取较少,反映了这些地区农业生产落后,社会经济欠发达,文化教育也不发达的历史事实。
  (3)录取率
  关于乡试的录取率,由于统计资料不全,很难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这里仅举数例,以粗略推知乡试的录取率。洪武三年(1370年)应天府乡试,共有一百三十二人参加考试,“所选者过半焉”,录取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此时,明朝新立不久,朝廷亟需庞大的官僚队伍,而愿意应试、任官的读书人较少,因此造成了录取率很高的暂时现象。此后,随着明朝的稳定,应试的人越来越多,录取率则越来越低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应天府乡试,考生共八百人,取中举人八十八名,录取率为百分之十一。建文元年(1399年)应天府乡试,参试考生一千五百人,录取二百十四人,录取率为百分之十四。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顺天府乡试,参试考生共二千三百人,按朝廷限额取中一百三十五人,录取率为百分之五强。此后,参加乡试的考生日益增多,乡试录取率也随之下降,中举也越来越困难了。
  (4)举人资格
  当乡试录取工作完后,要将取中的人排定名次,张榜公布。凡榜上有名的,就取得了举人资格,夺魁的被称为“解元”。
  对于所有被录取的举人来说,他们已成为士绅阶层中的一员,享有士绅阶层的特权,如免役等。明朝末年,乡试中举已成为一件十分光彩、威风的事情。乡试发榜后,报信人手持短棍前往中举之家报喜,并从大门打起,将厅堂窗户全部打烂了,叫做“改换门庭”。工匠们紧随其后,顿时将一切修整一新。
  举人也取得了入仕资格。明初,由举人出身仕至高官显位的不乏其人。自明中叶以后,进士受到重视,举人出身往往被人轻视。因此,举人们不满足于已取得的资格,还要参加次年举行的会试,以便取得进士的身份。即使考不中进士,举人们仍可被选入国子监,如果不愿意在国子监读书,只要办理了入监手续,即可由吏部授官,只是仅授以小京职,或府佐及州、县正官,或地方儒学教官,品级和地位都较低。
  作为乡试的尾声,在乡试发榜后,还要举行“鹿鸣宴”,一方面对考中的举人表示祝贺,一方面酬谢参与考试的有关官员。这在各省是一件盛事,宴会期间要表演“魁星舞”,并歌唱《鹿鸣》诗以助兴。但是与宴的举人们并不能陶醉于美妙的歌舞之中,而是盼望着在次年二月的会试中夺魁,以博取更高的功名。
    正文 起点编辑眼中的起点新人成神之路(一)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11 本章字数:9970
  备注:这是起点编辑部大能亲自撰稿成书的一份教程,对于我们这些小白来说,也许会有一些想象不到的神奇作用。纯系转载——作者不明。
  现在起点已经有六万多位作者,对于一个刚入行的新人来说,要想从这六万名“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成为一线作者,成为其他人口中的“大神”,难度不可谓不大,但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只要肯努力,找对方法,可能性是极大的。
  新人的努力与否,并不是我们编辑所能控制,但在写作技巧、更新秘诀、甚至是耍小聪明作弊上,作为一名起点编辑,同时也作为一名资深读者、老作者,我还是能够提供不少心得体会的。下面,我将分成王道篇和诡道篇两部分,讲述新人的成神之路。
  其中,王道篇叙述的是如何切实提高作品质量,这也是其它一切的基础,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那么无论怎么包装宣传,获得的人气都是虚假的、短暂的,只有真真正正写出一部好书,才能留得住读者,才能建立在圈内的地位;而诡道篇,则侧重讲述更新技巧、广告宣传、巴结大神、利用群众、讨好编辑,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使用的手段,甚至包括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诡道篇之所以只是诡道,在于它是依附王道而生,如果作品质量欠缺,那么无论使用怎样的计策,都只能获得极小的利益,不仅成不了真正的大神,对长期发展还有害处,但若是能有中等程度的创作实力,运用合理的手段,尽力把作品包装好,宣传到位,再加上时间的积累,新人成神,也是迟早的事情。
  以下内容,针对的是有些许社会阅历、能够顺畅地表达心中所想、对起点还不是太熟悉的新人,如果你是个完全缺乏阅历的幼儿园小朋友,那么请快快长大,读了中学再来看本文;如果你对作文头通无比,怎么都无法写出流畅的语句,那么我建议你先写上几个月的日记,或者,找个异性朋友,写上几百封情书,相信到时候文字水平怎么都够用了;而如果你已经是位老作者,那么下文一些最基本的介绍,你可以直接跳过了。
  上篇王道篇
  一为了什么而写作
  作为一名作者,在写书前,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要写的是什么,以及,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在起点能有多少点击推荐,能有多少收藏订阅,也可以是能够出版、能够获得什么奖项、能够流芳百世……或者,目标也可以是让自己开心,给自己一种发泄……
  确定了目标后,就要朝着目标的方向,坚定不疑地走下去。写到一半反悔了,另开炉灶重设目标,这是可以的,但如果边写边左顾右盼,明明说是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却还指望着能够赚钱,或者明明是一部商业性小说,作者却非要加入个人的喜好,只求自己开心,这样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是,本文针对的是以在起点赚钱为目标的作者,如果你定下了其它的目标,那也完全可以,起点欢迎这样的作者,只是,本文就不适合你了。而如果你把目光盯到了钱上,那么,认真读一下本文吧,相信对你会有些帮助的。
  二什么书能够赚钱
  既然定下了赚钱的目标,那么首先就该知道,什么样的书才能赚钱。
  这里,我首先给一个看起来很不负责任的答案:读者爱看的书,才能赚钱。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屁话么?的确,这句怎么看都是废话,但实际上,这样换一种说法,会使问题更容易进行分析。
  那么,读者究竟爱看什么样的书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明确一点,这里说的读者,是限于网络读者,限于起点用户,尤其是起点vip会员的。有许多作品,在起点一定会仆得非常惨,比如耽美类作品,但显然,这类作品并不是没人爱看,它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只不过,它的读者群和起点的用户群JIAO集比较小,导致了这类作品在起点的惨淡人气。
  作为一名起点编辑,我应该说,大家都来写这种很有市场价值、但在起点冷门的题材吧,大家一起把这块蛋糕做起来,这样起点发达了,你也有好处……不过,站在私人的立场上,作为一名作者,我则要偷偷地告诉朋友们,还是自私点吧,这种开荒的壮举交给别人去做好了,俺们只写热门题材,什么能大红大紫就写什么,开拓者先驱的称号的确光荣,但相比之下,还是闷声发大财更有诱惑力,也更实在。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才是起点读者爱看的呢?其实,这不外乎以下两点:一,生动有趣的故事、离奇曲折的情节;二,让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进而感觉爽快。其中,又以第二点更为重要,更占主流地位,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意淫,简称YY。
  有作者认为,好看的书能够吸引读者,靠的就是让主角去完成读者想做但又做不到的事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比如,某书主角考了全班第一,让同学们惊讶、佩服,这样的情节,会让我觉得爽快,但我当年考第一也算是家常便饭,并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而这,并不妨碍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