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夺明 >

第169章

夺明-第169章

小说: 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春酒楼。
    下午经过短暂的关门停业之后,傍晚时分,酒楼的大门又打开了。
    由于中午有恶客上门,那些江南春的老顾客本来晚上也是不敢前来的,偏偏那些恶客在码头区被人暴打一顿,一人被打断了一条腿,知晓这消息之后,不仅仅是老顾客,就连那些原本未曾帮衬过酒楼的客人也找上门来了。
    大家都知道韩三这些泼皮是在和江南春酒楼冲突之后被人打断的腿的,这其中,是不是存在某些内幕?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今日晚间,江南春酒楼的上座率超过往日,达到了开业以来的最高峰,也就不足为奇了。照理说,客栈的伙计们忙了一天,这个时候多半已经沉睡在梦乡之中,然而,小冷却一点睡意皆无,黑暗中,他一直睁着眼睛。
    小冷是酒楼开业之后在范县本地寻的伙计。换句话说,他是范县本地人,和他一个屋的几个伙计都是范县本地人。
    这个时期。像是酒楼之类地商铺开业招收员工。都要经过牙行。有了牙行牙人地担保。那些打工人才能够进入店铺做事。
    江南春开业开得仓促。范县地牙行乃是李长全地某个远房亲戚所开。因此。江南春地招工手续便未经过牙行。而是贴了一张布告在门上。写着招聘两字。那些自动上门地人也只是经过了一番粗略地检查。大概了解了一下底细。便让他们接受培训了。过了培训三天这一关后。他们便正式被聘用上岗了。
    小冷便是这样进地江南春。
    在城外。小冷家原本也有着十来亩旱田。他们一家。日子虽然过得艰难。只有过年过节还沾得了一丝油荤。不过。毕竟。肚子还是吃得饱。还是过得下去。
    然而。这已经是三年前地事情了。
    现在。那片田地已经归属李家。他地父母和兄长也变成了李家地佃户了。
    大明朝的某些地方。每三年便会清查一次田地和人口。比起征税收粮来说,县衙地小吏们更喜欢清查田地和人口。
    大明朝的赋税是靠户头来收的。就像李长全身处的李家,家中族人。再加上奴仆和佃户加起来足有好几千人,而这样的人家却只是一户而已,并且,因为他是士绅之家,无须纳税和服徭役,于是,这李家名下的田地,足足占有范县土地的三分之一的田地便无需向朝廷缴纳赋税。
    官府征税乃是依靠清查人口后在户籍上地记载收税,而户籍上的记载多少有些不清不楚。
    因为那册子上的记载是小吏们书写地。
    如果你家是十亩上好的水田,但是,你眼色很好,孝敬做得不错,负责清查的小吏便可大笔一挥,把十亩好田说成是一亩贫瘠无收成的土地,如此,每年增收的税额自然会大大的下降。
    要是某些豪强看中了你家的田地,那么,恭喜你,在清查中,你家田地的资料将会发生奇异地变化,你家地田地会有所增多,多到让你惊喜的地步,然而,这只是账面上地数字,你家的实际收成还是那么多,但是,要上缴地赋税却是天文数字,让你家无法承担。
    无法交纳赋税,怎么办?
    那就只能吃牢饭了,要不,就放弃家中的产业,逃向他方,成为一个朝不保夕的流民。当然,还是有出路的,这个时候,自然会有人向你指出一条出路来,你可要将家中的田地用低价卖给附近的士绅之家,随后,举家投入那府人家之中,卖身为奴,如此,自然不会再上缴赋税了,因为,你已经不是自由民了,而是归属他人的一件物品,物品,是不需要缴税的。
    如果,与你相邻的士绅之家对待下人不是那么刻薄的话,甚至会有人主动卖身为奴,把田地寄在他的名下,由此来躲避朝廷征收赋税。
    这便是当初范进一贫如洗,然而,当他中了举人之后,立刻有了产业和田地的原因,那便是许多自由民做了他家的佃户,把户口和田地上到了他家,那些自由民的田地也就写上了他范某人的名字了。
    但是,也有一些自由民不愿卖身进入士绅之家,对于祖业,自古以来,那些农民都非常坚持,认为贩卖祖业乃是不孝之举。
    小冷的父亲是一个不舍得贩卖祖业的人,再加上,相邻的李家对待佃户的态度不怎么好。可以说,生杀大权皆掌握在李家的族人手中,故而,小冷家一直未将自家的田地卖给李家。
    最初,李家并不已为甚,那个时候,在小冷家附近,还有许多农田,它们都不属于李族。
    然而,李长全在范县的权位日重,李族扩张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了,四年前,小冷家周边的田地都归属于李族名下,唯有小冷家仍然在坚持。
    周边十来里都是自家的土地,唯有十来亩田地不归属自家名下,虽然,不差这十来亩地,只是,看上去总觉得不完美。就像一碗汤内多了一个死苍蝇一般,李家的族长有了这番感叹之后,事情就好办了。
    三年的一次人口和土地清查,小冷家在官府的账本上凭空多出了数十亩良田,之后……
    对小冷家来说。已经没有之后了。
    小冷全家都卖身入了李府,自家祖传的十几亩田地划在了李家地名下,是的,这不公平。可是,这世界,有真正的公平么?
    只要身处这个世界,人类的世界,无论哪个朝代,无论哪个世纪,都不会有真正的公平,公平这样地字眼本就不该存在。
    小冷自然想不到这么多。不过,他明白,反抗是没有用的。就算是愤怒也只能掩藏在心中,于是,他没有像父兄一样卖身到李府为奴,而是独自跑到了城中,做一些散工,饱一顿饿一顿地活了下去。
    他一直渴望着生活中出现某种转机,让他能够给父兄赎身,重新夺回自家的产业。进入了江南春之后。他仍然抱着这样的期望。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了他地面前。他不想放弃。
    同屋的人鼾声如雷,小冷悄悄下了床。他蹑手蹑脚地走出了房间,夜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不过,对附近的环境小冷已经非常熟悉了,他非常安静地通过了走廊,穿过了院子,来到了厨房门前。
    小冷像木头一般杵在厨房门前。
    他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就像要跳出胸腔一般,他伸出一只手,捂住了胸膛,另一只手探入怀中,掏出了一个白色的布袋子。
    感觉自己的呼吸声有些急促了,小冷忙闭上嘴,平息静气,如此,直到不得不呼吸之后,方才缓缓地出气。
    不要怕!
    不要怕!
    小冷,只要把袋子里面的东西放入水缸之中,你的家人便会重新得到自由,家里地那些田地也会发放回来,李老爷还会格外赏赐十亩良田,要想得到这些好处,你只需要将袋子里面的东西放入水缸之中即可。
    很简单,不是么?
    虽然一直在心中给自己的打气,小冷地双脚却始终像生了根一般没有挪动,就像有谁硬生生地抓住他的脚踝一般。
    今日下午,小冷出街买东西,在街上遇见了李家的三管事,那个管事见到小冷,非常反常地露出了笑脸,把小冷叫到了一旁的茶铺,在茶铺中,三管事简单地向小冷讲述了他家人在李家的境遇,随后,在小冷托他照顾自己的家人的时候,那个管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白色的袋子,将它塞在了小冷怀中。
    三管事接下来说地那些话,小冷已经记不怎么清楚了,那个时候,他全身都在战栗,心中充满了惊恐。
    最后,他只知道一点,他不得不听那人地话行事。
    虽然,不晓得那个三管事说的好处能否兑现,但是,不听那人地话行事,那么,自己的家人肯定要遭罪地,李族的那些下人,稍微不听话的,很是失踪了不少,他的父兄是死还是活,只在主人家的一念之间,如今,则在小冷的一念之间。
    希望,就像三管事说的那样,这袋子里面的粉末并非毒药,不会置人于死地,最多让人上吐下泻罢了?
    是不是他所说的那样,小冷都必须将袋内的粉末投下去,因为,他无路可走,没有选择的余地。
    长吸了一口气,小冷将手放在厨房门上,厨房的门是虚掩的,他轻轻一推,那门便开了。
    “咿呀!”
    声音有些轻微,在夜色中飘荡,然而,听在小冷的耳中,却像天上响起的闷雷声,他咬了咬牙,从半开的门挤了进去。
    黑暗中,一片静默。
    (第二更送上,梧桐恳请大家正版订阅,谢谢!)
    正文 第三卷 百骑卷平岗 第十九章 堂上较量 (两章合一,五千字)
     更新时间:2009…8…5 23:45:09 本章字数:6706
    每日辰时初,县衙的大门便会打开,此时,各级官员纷纷到官署报道点卯,若是过时不到,则为迟到。
    当然,对于县令大人何时上工,就不在这个规矩的约束了。
    但是,杨澜却并未因为没有约束而放任自己,每天一早,鸡鸣时分,天尚未大亮他便已经起身了,先是在内衙的院内中打一套拳,锻炼身体,待东边出现白光红霞之后,便用过早膳,往前衙而去,在自家的官署中查阅文件,处理公务。
    既然,县令大人都如此以身作则,最初的那几天,范县县衙的各级官吏们便像打了鸡血一般,一改往日的疲沓,不管是八品官的县丞李长全李大人,还是最低级的看门衙役,皆按时上工,按时下工,极为勤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勉强起来的勤奋维持不了多久。
    渐渐地,有些刁滑的小吏和衙役便开始偷懒起来,最初,只是偷偷地偷懒,比如,早上仍然来报道点卯,不过,点过卯之后便会随便找个借口出去溜达,喝茶,饮酒,赌钱,嫖娼,无所不为,反正整个县衙除了县令大人和他的那几个随从之外都是自己人,也不会有人去打什么小报告。
    何况,这个县衙真正的主人是李长全李大人,就算让那个书生县令晓得了,他又能做些什么呢?上任之后,杨澜一向都在自己的书房内处理上一任留下的公文,了解范县的土地人口状况,查阅库房的账目,清点库存,这段时间,范县的百姓也处在观望之中,在暗暗地观察他这个新县令,并没有什么人到衙门来告状,因此。杨澜便很少离开自己的书房,基本上,他每天不是在书房逗留,便是留在内衙,很少到前面衙门来查探。
    于是。那些衙役们便放肆起来,这几日,有些人甚至开始明目张胆地偷懒起来,那些被迫留在县衙值班的衙役们找不到借口出外,某些家伙赌性大发。于是,便在差房中聚众赌博起来。
    起初,大家还显得小心翼翼,下注,说话的声音都下意识地压得很低。然而,当他们赌得性起,便忘乎所以起来,像在赌场一般大呼小叫起来。
    对这种状况,县丞李长全自然是心知肚明。了如指掌的,然而,他并未站出来制止那些家伙,杨澜上任已经半个多月了,他到要看看这个新县令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当官地怕什么,一怕手下对自己的命令阳奉阴违,同样,他更怕那些手下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公然和自己对抗。
    不知道杨澜瞧见这一幕。会如何行事呢?
    李长全抱着看好戏地心态在等待着。与此同时。今日午间。在江南春还有一场好戏。他也在期盼着。
    杨澜到范县上任。他地依仗是什么?
    明面上地依仗自然是他地那个官印。这个官印让他有着大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