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夺明 >

第16章

夺明-第16章

小说: 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那番话后,杨澜没有在意其他人的反应,施施然坐下,神情如常。
  “解元公!解元公!怎地如此啊!莫非瞧不起我等?”
  “是啊!解元公,莫非我等听不得您的大作?”
  一时间,群情激愤,七嘴八舌,说过不休,有性急之人竟然离席而起,向杨澜的席位奔了过去,魏好古嘴上露出一丝笑容,“刷”地一声,抖开折扇,轻轻摇了起来,整个姿态说不出的惬意。
  “啪!”
  堂上突然一声巨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堂上高坐的主考官神色铁青,满脸怒意,不知何时,他已经站了起来,那声巨响乃是他重重拍在桌面上而引起的。
  “够了!”
  主考官指着那些格外活跃的举子,厉声喝道。
  “瞧瞧你们,成何体统!若世间文人皆如你等,大明朝还有希望吗?天下还有希望吗?”
  不仅举子,就连那些在一旁笑着看热闹的考官们也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天子重文章,何须论汉唐,诗词,本就是小道,聊以自娱而已!治理天下,需要的是圣人的微言大义,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凤梧才不与尔等一般嬉闹,尔等不解他的苦心,反倒苦苦相逼,情何以堪!”
  “是!”
  “大人说得有理,我等惭愧!”
  就算是酒虫上脑,让人放荡形骸,此刻,面对主考官的叱喝,举子们同样惊出一声冷汗,除了点头应是外,还能作什么呢?
  说实话,杨澜的确是做不出诗来,而不是像主考官所说的那样沉迷圣人之言,无意诗词小道。似乎这具身体原来的那个灵魂对诗这东西就不太感冒,至少杨澜没有找到与作诗有关的记忆,至于他,后世的确有许多诗歌可以抄袭,可惜的是,他虽然爱学习,却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去苦读什么古诗,能记得也是寥寥几句。
  就算心中有别人不知的佳句可以抄袭,杨澜也不屑为之,像堂前那些举人一般哗众取宠,向座师讨好卖乖,这和那些走江湖卖艺讨要钱财的武把式有什么区别?
  重生一次之后,若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那还有什么意思?若是他能够委屈自己,当初也不会死心塌地地想要逃离那个杀手基地了!
  有了主考官这番训斥之后,鹿鸣宴上的气氛就变得沉闷和无聊起来,大家自觉地降低了说话的腔调,不多会,在考官们离去后,这宴席就散了。
  互相比较熟悉的人就结伴而起,再去别处寻欢,至于杨澜,因为他,众人在大喜之时得了座师的一番训斥,人人皆对其不满,也就没有人来邀请他这个解元公同去,待他的态度和最初大相径庭,到是魏好古主动前来邀他同行,言谈之间,神色如常,似乎一点也没有把刚才发生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过,杨澜拒绝了他的邀请,他要赶回客栈,今日傍晚,锦衣卫百户陈光要离开保定府,杨澜要去为他送行。
    正文 第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23 本章字数:3463
  “锦衣卫百户?”
  魏好古惊呼一声,夕照透窗而入,落在他脸上,那一刻,他的脸色说不出的难看,他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嘴角**,脖颈处的青筋忽地高高凸起,一会后,方才消逝。
  “这消息可准确?”
  虽然相信对面这人的能力,魏好古仍然追问了一句。
  “千真万确!”
  说话之人并非前段时间如影子一般跟随魏好古的魏忠,而是另有其人。
  一个面貌平凡,身形普通,商人装扮的中年男子站在魏好古的面前,他长着一张没有丝毫特色的脸,放在人群中浑然不起眼,你很难对他产生强烈的印象。
  魏忠虽然是魏府的老家人,从小看着魏好古长大,只是,魏好古的某些事情,他却仍未知晓。并非魏好古不相信他,只是出于必要的谨慎,让别人掌握自己所有的秘密,这是愚人所为,魏好古自然不是什么愚人。
  有好几个人都如魏忠一般在为他做事情,只是,负责的任务不一样,而像打听旁人私隐,刺探消息,做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就由他面前的这个人负责。
  所以,魏忠的人打探不出陈光的底细,这个人却能做到。
  “小的派人和那县丞家的一个下人厮混,费了一些银钱,花了点时间,今日午时,将其灌醉,终于从那人口中得到了这个消息,那县丞乃京城人氏,与那锦衣卫百户也曾相识,这才将院落拱手相让,且对缘由守口如瓶,那个下人乃县丞心腹,一向跟随在左右办事,故而,他所说的话应无虚假!”
  “锦衣卫?”
  听完这番说话,魏好古坐不住了,他不禁站起身来,眼角微微抽搐,在窗前来回走动起来,嘴里念念有词。
  “锦衣卫?杨家怎么会和锦衣卫扯上关系了呢?”
  官宦世家出身的他自然明白锦衣卫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可怕存在,他的伯父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家中就常住着一个锦衣卫,那样一个不入流的锦衣卫小卒,伯父若与之见面,竟然会主动微笑致意。
  “以前我吩咐你打探杨家的底细和背景,可有什么错漏?”
  魏好古停下脚步,转过身,皱着眉头盯视着那人,那人原本一直躬着身,此时,身子弯得更加厉害了,脑袋也更加接近地面。
  “杨家原本是一普通人家,只是勉强可以度日,十年前方脱离了贫困,在城内起了大屋,在乡间置了数百亩田地,据说有个亲戚在京城发达了,杨家有今天,全赖他的资助。根据小人的打听,杨家的这个亲戚应该是杨澜的姥爷,三十年前,杨澜的这个姥爷将女儿卖给了杨家当童养媳,为了躲避赌债,逃离了肃宁,听说他一向在京城流连,听了公子的吩咐后,小的也曾派人到京城打探,却不曾找到。”
  “尔等都在何处找寻?”
  以前,魏好古并未将此放在心上,如今却不得不询问清楚了。
  “那人不过是个不识字的无赖汉,如今也已五十好几,就算在京城混得极好,照小的看来,也只能是在市井之间厮混,多半是商家人物,要不就是市井无赖的头目,故而,小的多派人在市井间打探,寻其下落,可惜一直不曾找到。”
  “市井人物?”
  魏好古冷笑了一声。
  “市井人物能和一个锦衣卫百户扯上关系?你也看到了,那锦衣卫面对杨澜的态度,就如同奴仆对待主子一般,区区一个市井无赖能做到这一点?”
  “是小的失职了,还请公子降罪!”
  说罢,那人跪了下来。
  魏好古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半晌,摆摆手,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
  “罢了!起身吧,此事也怪不得你!”
  “多谢公子!”
  那人磕了个响头,缓缓起身。
  房间内沉默了片刻,夕照悄无声息地向屋内移了一点,差点爬上墙角,这时,魏好古开口说话了。
  “你确定那锦衣卫百户前日离开了保定府,乃是一路北上,而非在某地等候杨澜!”
  “是!”
  那人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人亲自看到那个锦衣卫在前日傍晚出城,一人独自北上,特地派了两个机灵的家伙跟上,确定其行踪,而今日一早,杨澜一行出城选择的方向与之完全相反,依小人推断,绝无半途相会的可能!”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魏好古连连点头,他的眉头仍然紧皱,不曾散开,此刻,可谓是心乱如麻,人时刻都在选择,而有的选择却难以决断。
  “锦衣卫!”
  他仰起头,轻叹一声,然后,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呼出。
  “锦衣卫!若是和锦衣卫牵扯上,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魏好古站在窗前,眯着眼睛,迎着夕照,喃喃自语。
  “公子,那伙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制定好了计划,明日就要下手,公子若是不想动手,小的即刻派人快马前去通报,应该还能挽回。”
  “罢手?”
  魏好古的嘴角微微抽搐,他的目光不断闪烁,犹疑,决然,狠辣,柔情……各种各样的情感在内旋转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
  “罢手!”
  他冷哼了一声,最终,眼神定格,充满了狠辣和无情。
  魏好古转过身,面向那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不!我绝不罢手,我要他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这番话后,他恢复了冷静,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今天晚上,你回去收拾一下,马上离开保定,不管这件事情成功与否,你都不能再保留这个身份了,你负责的那些事情,我会另外派人来接收,明日,你就前往淮扬,我七叔在那里为官,我会写封信给他,他会安排你的日后,至于你的家人,过段时间,我会派人把他们送到江南去,让你们合家团聚!”
  “多谢公子!”
  那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声音微微有些嘶哑。
  “但愿公子能得偿所愿,小人日后还有机会为公子效力!”
  魏好古脸上扯出一丝微笑。
  “你家公子明年还要参加春闺,日后,前途无可限量,放心吧,你我总有重聚之日,到时候,我还需要你为我尽心做事啊!”
  说罢,他挥挥手,示意那人退下了。
  那人离开后,魏好古在窗前的书案旁坐下,呆呆地望着窗前落日,对于刚才自己的选择,说实话,他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若是从理智的角度出发,他应该下令那伙人停止动手,毕竟,袭杀一个解元公本就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情,袭杀一个与锦衣卫有关的解元公,那就更加不得了。
  虽然已经做出了万全的安排,这件事很难和他扯上关系,然而,事到临头,魏好古难免仍忐忑不安。
  要不派人将知情人杀了?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知道他派人袭杀杨澜的只有刚才那人,与刀疤六等人联系的也是那个人,只要那人一死,线索就完全断了,谁也找不到他头上来。
  最初,他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打算,后来,还是放弃了。
  不到最后一刻,他不会这样做,倒不是什么心慈手软,而是行事若是一味追求狠辣,决绝,这样的人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不会有什么大的局面,何况,此事虽然有危险,但那危险还只是潜伏在未来,若是这样就慌了手脚,胡乱灭口,以后,还能做什么大事情?
  同一时刻,在不同的地方,杨澜一行正从一个高高的牌坊下通过,进入了一个小镇,这小镇在保定府东南三十余里,位于唐河北岸。
  杨澜自然不知道在三十里外的保定府有人在预谋对付自己,故而,他脸上的神色一直显得很轻松,左手执剑,右手则在剑鞘上轻轻叩打,嘴里哼着后世的小曲,显得极其的闲暇自在。
  剑,乃是举子剑,大明朝的兵器管制异常严格,佩戴刀剑乃士绅阶层的特权,作为解元公,杨澜自然有佩剑的权力,鹿鸣宴后,他在保定府弄了一把未曾开锋的举子剑佩戴,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他年少的轻狂之举,却没有一个人知晓他真正的用意。
  对他来说,剑,乃是杀人之剑!
  (半夜还有一章,今天梧桐冲榜,还请各位多多支持,准备好票票,明日凌晨投给夺明,梧桐不胜感激!)
    正文 第十七章 商人周游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23 本章字数:2952
  九月三日,杨澜一行离开了保定府。
  从肃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