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夺明 >

第130章

夺明-第130章

小说: 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顺势从坐骑上滚落,蒙放的视线如果能够穿透阻碍物的话。他便能瞧见杨澜并未被他打落马下,而是使了个镫里藏身,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挂在坐骑的另一侧,等蒙放快马加鞭赶过去之后,杨澜再重新翻回到马背上。藏在坐骑那修长地脖颈,以及那浓密的鬃毛之后,驱使着坐骑悄悄跟了上来。
    果然,蒙放如杨澜所料想的那样在土墙面前选择了保守的策略。
    于是,杨澜便快马加鞭,驱动战马从土墙上一跃而过,重新赶超蒙放,跑到了他前方。
    说到这里,便要提一下杨澜为什么要在山谷内安排土墙。水洼,鹿砦,拒马这样的障碍物了。
    如果。观战的众人中有人跟杨澜一样来自后世,如果他正巧在电视上,或者亲临现场看过奥运会中马术地障碍越野赛的话,他便会发现山谷中那些障碍物和障碍越野赛中的那些障碍非常相似,它们的高度大致相等。
    之所以这样布置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后世的杨澜因为一次刺杀行动扮演的骑师并非速度赛的骑师,而是障碍赛的骑师,若是和蒙放进行速度赛,在坐骑马力相等地情况下。杨澜深知,自己绝非蒙放的对手,但是,说道障碍赛,结果便未可知了。
    这个时代的人可没有训练坐骑进行障碍赛地习惯,所谓骑术,便是驾驭战马的能力,而所谓驾驭战马的能力,便是谁骑马狂奔的速度更快。
    果然。因为没有进行过跨越障碍物的训练,再加上杨澜的计谋,让蒙放错以为自己遥遥领先,所以,他选择了稳妥的战略,于是,杨澜便借机赶超了蒙放,战局向有利于杨澜的方向偏移了。
    第二道障碍是鹿砦,排得密密麻麻。堵塞了整个山谷。要想过去,只能趋马从上面越过去。
    在杨澜的精心控制下。他那匹大黑马克服了恐惧,从土墙上一跃而过,仍然保持着马速,有了速度地帮忙,一人一马又顺势从鹿砦上方越了过去。
    蒙放气急败坏,险些破口大骂。
    这个时候,他已经猜到杨澜为什么会这么快追上来了!
    真是太卑鄙了,就像用迷药将他迷昏,然后带出黑狱一样,虽然是救了他的命,蒙放仍然感到耻辱,如今,对方同样使了阴招,自己也同样上了当。
    不过,与其说他的愤怒是针对杨澜,倒不如说更多的是针对自己。
    如果,自己不是大意,而是仔细一点的话,也许能够察觉杨澜的伪装;如果,自己不是自以为是的话,便不会选择保守的战略,而是选择争取时间,直接从土墙上跃过。
    归根结底,都是自己的问题啊!
    对于这样地自己,蒙放异常愤怒。
    冷静!
    冷静!
    要冷静!
    蒙放压制住心中的怒火,不停地在心中这样告诉自己,他驱动着战马,离开泥地,然后,驾着坐骑兜了一个圈子,然后,再用力拍了一下坐骑的屁股,让它猛然发力,快速飞奔起来。
    只有速度跑起来了,战马才能接着惯性跃过鹿砦,若是加速的距离不够,便不能从鹿砦上跃过,这便是蒙放骑着马从泥地出来没有立刻向鹿砦奔去,而是兜了一个圈子,拉开了距离再向前疾驰的原因。
    如他所说,他保持了冷静。
    不得不说,蒙放真的是一个骑术高手,是的,他没有经过专门的障碍物越野训练,他身下的坐骑也是临时选地一匹战马,而非和他配合多年有着极其默契地小白龙,然而,第一次跨越障碍物的时候,人和马地配合还有些生疏,险些出了问题,第二次的时候,便没有了配合上的问题了,到了跨越第三道障碍物的时候,人和马之间的配合已经称得上极其默契了,就像一辈子都在干这样的事情一般。
    杨澜虽然一直在前方领先,杨澜和坐骑的配合虽然一直中规中矩,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当跑到山谷尽头,跨越最后一道障碍物的时候,蒙放竟然追了上来,马首紧跟着杨澜的马尾。
    不用回头张望,只是听声音。杨澜便知道蒙放追到了身后。
    前面便是最后一道障碍物了,那是一排木栏杆,这排木栏杆并不高,身下的坐骑虽然有些疲惫了,但是,还是能一跃而过的。
    然而。杨澜不敢轻举妄动,他不但没有加快马速,反而减低了马速。
    为什么这样做?
    很简单,当他趋马从木栏杆上飞跃而过时,蒙放肯定要在后面攻击,那个时候,事情就大条了。
    但是,不可能就这样停下来不动啊!
    杨澜自然不会这样做的,就在他减低马速地时候。他突然在马背上换了一个姿势,由面向马头,换成背向马头。一个典型的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姿势。
    双腿猛地一夹马腹,坐骑腾空而起。
    杨澜面带微笑,凝视着蒙放,手中的白腊杆斜斜地指着蒙放,前段微微颤抖。
    蒙放双眼闪过一丝震惊。
    这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背对马头,在瞧不清楚前方状况之下,仍然让坐骑在最合适的时候腾空跃起,飞跃障碍。这样地胆识,这样的骑术,蒙放自认自己或许也做不到,就算他有这样的骑术,有这样的胆识,换一个角度,让他处在杨澜的位置上,他也想不到有这样的解决办法啊!
    原本他是想趁机出手的,然而。当杨澜已经做好迎敌的准备之后,蒙放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机会出手了。
    两匹战马,一黑一红,一前一后的跃过山谷地最后一道障碍物,然后,向山坡上奔去。
    杨澜已经转过身来,换成了正常的骑乘姿势,蒙放没有跟在杨澜身后,而是选择了另一个上坡的途径。
    两人又回到了并驾齐驱地阶段。现在。便是考校双方射术的阶段了。
    杨澜的射术?
    对于弓箭,杨澜了解得不多。有阻击步枪,谁还会用弓箭?
    蒙放的射术?
    百步穿杨,对蒙放来说,只是小儿科而已,就算是在颠簸的马背上,他仍然能够拉弓射箭,准确地击中百步外的目标。
    虽然,这一路赌斗下来,蒙放吃了不少闷亏,然而,他仍然很有自信,能够在最后击败杨澜。
    他将白腊杆挂在马鞍的枪架上,取下背后背着的长弓,然后,缓缓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白羽箭,搭在弦上。
    双腿紧紧地夹着马腹,他挺直了身子,拉开弓弦,眯着一只眼睛,盯着山坡上那棵大树,盯着那棵大树的枝条,盯着枝条上悬挂地那根随风轻舞的细绳。
    呼吸,起伏,起伏,节奏,呼吸!
    风!
    风的力量!
    感受到了,很好!
    放!
    箭矢离弦而出,蒙放在心中轻喝了一声,有了!
    一道黑影从他眼前掠过,和他那根离弦的白羽箭相比,那是一道巨大的黑影,那道黑影在中途将他的白羽箭击落!
    “啊!”
    蒙放忍不住叫出声来。
    随后,在他的视线中,另一道细细的黑影像闪电一般从山头急掠而过,山头大树枝条上挂着的那根细绳从中断为了两节,断掉了那节缓缓飘落,坠落在地。
    巨大地黑影乃是杨澜手中的白腊杆,它击飞了蒙放射出的白羽箭之后,射在一棵大树上,现在,前段插在树上,尾端正在颤悠悠地摇晃。
    另一道细细的黑影则是一根弩箭,它从杨澜平举弩弓上射出,准确地将那根细绳击断,帮助杨澜赢得了赌约。
    的确,杨澜不擅长箭术,但是,他会用弩啊!后世的他便是用弩的高手,在葛明辉的帮助下,他成功地制造出了一把后世的弓弩,射程超过了强弓,在杨澜手中,不亚于一把阻击步枪地威力。
    败了!
    蒙放喃喃自语,脸色煞白,他在马上摇晃了两下,便仰面朝天摔下马来,掉落在草地上,昏了过去。
    (幸不辱命,第二更送上了,今天是本月倒数第二天,各位弟兄手中若是还有月票,请投给梧桐,反正这东西不用,便过期作废了,呵呵,本月梧桐每天至少保持九千更新,还是值得大家用月票奖赏地,大家的支持够力,梧桐下月继续废寝忘食,发愤图强,保持本月地更新数,呵呵!话已至此,请兄弟们姐妹们将月票砸下来吧!)
    正文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一百零四章 佛堂魔踪
     更新时间:2009…6…30 23:37:53 本章字数:5594
    香山红叶。
    在后世的北京城,应该算是难得的好景致了,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
    不过,在杨澜身处的这个时代,香山红叶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那些黄栌树大部分是在乾隆年间栽种而成,在明代,还是没有影的事情。
    何况,现在还是五月,就算是漫山遍野真的栽种了黄栌树,也不会红叶满山。
    香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
    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二是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虽然,此时的香山还没有红叶这一景致,不过,作为京师郊外难得的山景,却也成为了城中那些达官贵人避暑的所在,山上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阁,一个个园子坐落在绿树林荫之中,显得分外雅致。
    自然,在这洞天福地,佛寺,道观也是必不可少了。
    在金朝,香山便有香山寺,元朝,以及进入了大明朝,寺庙,道观更是越来越多,每日晨暮时分,寺庙的钟声便会响遍香山,在沟谷溪涧间回荡。
    玉泉寺在香山算不得一等一的大庙,它所在之处也不是山中最美景致的地方,不过,只要是一间寺庙,多少也会有些信徒的,何况,玉泉寺供奉的乃是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在民间的信徒甚至超过了佛祖。
    玉泉寺坐落在香山地一个沟谷内。进山之后要跋涉十余里。穿过丛林沟谷。爬过几个山头。方能抵达。在它方圆几里。没有别地佛寺或是道观。环境格外清幽。当然。也可以这样说。这个地方太过偏僻了。
    凤娘是观世音地忠实信徒。但是。她只会到玉泉寺给菩萨上香。这是因为她坚信。只有在玉泉寺。菩萨才会听到她心中地祷告。才会回应她地请求。给她以救赎。让她死后往生极乐。不至于坠入地狱受苦。
    凤娘便是王百万地如夫人。
    大家应该还记得这个人吧?当初。杨澜为了探察闻香教地底细。曾经夜入王府。结果听了一段极其精彩地床戏。那段床戏地主人公乃是一主一仆。仆人乃是王府地园丁。真实地身份乃是邪教信徒。主人则是王百万地小妾。也就是现在跪在观世音菩萨地雕像前恳请菩萨原谅自己罪孽地凤娘。
    今日。凤娘之所以来到菩萨跟前。乃是恳请菩萨原谅自己地罪孽。让自己可以安然入睡。数日以来。她都无法入睡。只要躺下去。脑海中便是王百万极其夫人临死前地样子。就算是勉强入睡。也会在噩梦中惊醒。不过。这并非她来此地主要原因。
    说实话。凤娘虽然希望菩萨能够原谅自己。解除自己地痛苦。让自己能够安然入睡。但是。她还没有厚颜无耻到这样地地步。若只是因为这个。她还不敢前来礼佛。因为。内心深处藏着罪孽地她不敢面对救苦救难地观世音菩萨。
    然而,她还是来了,还是抱着能够得到救赎地期望来了!
    这是因为她的孩儿病了,一直发烧,降不下来,郎中说是邪风入体。道士说是王百万喜欢自己的儿子。所以想将他带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