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靖难天下 >

第200章

靖难天下-第200章

小说: 靖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江过了大胜关之后江面豁然开朗,辽东水师八百吨的战列舰在将面上轻松地调过头来,缓缓朝南岸靠去,南岸的燕军看着这些嗜血的怪物朝自己方向而来,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南岸把守渡口士兵一哄而散。
    看着燕军渡口已经被扫荡干净,朱植才站起身来,松了松筋骨,再将塞在耳朵里的棉花扯出来。璩义在后报告:“殿下,陆军是否登陆?”
    朱植点点头:“一切按计划进行。”从泰山号上发出的旗语,一艘一艘向后传,舰队继续向逆流而上,向龙潭挺进。
    辽东军奇袭应天的“囚徒行动”进入高潮。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当燕军南下,突破淮河之后,辽东军的金州卫、宁远卫、铁岭卫三支部队在渤海湾装船,在辽东水师的护送下沿海岸线南下。到达长江口外洋之后,舰队停在外洋等候。燕军突破长江的消息由应天通过信鸽传递到一早就埋伏在吕四场的无间探子陈二春处,再由他传递给外洋上的辽东舰队。
    然后舰队逆流而上,封锁燕军南下的渡口,隔断已经渡江的朱棣所有后援和粮草供应。三支陆军部队再在长江南岸登陆,在水师的支援下反包围应天,让攻入应天以为大功告成的朱棣,成为困在孤城之中的“囚徒”。
    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自从遵化大战之后,宁远卫与铁岭卫便调到金州,日夜训练装船与登陆。过去六年里金州卫已经成为了这方面的行家,在他们的帮助下,宁远卫与铁岭卫终于可以胜任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了。
    为了装载两万五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朱植下旨李朝,整个朝鲜包括王路朝手下的舰船全部抽调到金州集中,辽东水师总共动员三百八十五艘大小舰船参加了此次行动,其中包括从山东绑架回来的近百艘福船大舢。
    这项计划最困难的就是消息传递,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如果保证消息传递畅顺快速,是“囚徒行动”的保障,所以陈二春提早半年就来到吕四场做准备,放养信鸽,另外燕军可能南下的每一个重要城市也都埋伏了无间的信鸽传递点。整个战场通过这些小小的信鸽串联起来,直到一步步推动着朱棣落入陷阱。
    朱植的行动还赖于他来自现代的思维,他知道朱棣肯定要冒险南下,以图一战而定天下;他还算准了普天之下,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想到,通过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辽东军可以完全脱离陆地战场,不再与敌人一座一座城池地纠缠,直接投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投入战斗。现在辽东水师封锁长江水面,等于将最后一道拉链拉上,金陵已经成为一座插翅难飞的死城。
    战列舰的大炮封锁着龙潭小城的城墙,金州卫有条不紊地在炮火掩护下卸船登陆。朱植志得意满地靠在侧舷上,观看着眼前一副壮丽的战争画面。
    朱植抬眼眺望金陵方向,这里的炮声那边是否可以听到?当朱棣知道辽东军已经在龙潭登陆的消息时,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下的燕王,坚守了一生的信念与信心将彻底崩溃。
第四十七章 浮生六劫(全本终章)第四十七章
    《辽平王植列传》
    建文三年六月二十四,辽东水师下江南,千帆塞江,万炮轰鸣,燕军溃散。平王植率三万水陆大军围京师,水师穿梭江上,隔断南北;陆师扣钟山,植谒孝陵哭太祖。
    燕逆朱棣闻讯,率军迎,辽燕两军战钟山麓,棣、植会于阵前。植曰:皆先皇子孙,相煎何急?棣曰:汝据孤位,亦反矣。今上失德,朝廷失鹿,你我兄弟共逐尔,汝又无九五之念乎?植沉吟良久对:汝兵盛,清君侧,吾兵盛,亦清汝侧,从此以往,天下乱而无度,周而复始,永无宁日,吾不取兄途。棣无言以对。
    辽燕两军接战,辽军枪炮攒射,燕军无寸功。未几,辽军以轻骑突燕阵侧翼,燕军士气殆丧阵型大崩。燕将谭渊、房宽、李彬、火真没于阵,朱高煦、陈亨力歇被执,燕军精锐由此殆尽。残军拥棣回城,辽军鼓噪而进,围京师东南,西北临江水师围之。
    六月二十九,大学士刑部尚书领左都御史杨靖拥太子文奎监国南昌,举哀帝诏,传檄天下,靖合沐家勤王之师三万出南昌,顺江南下讨伐燕逆;七月初一,大学士户部尚书练子宁奉诏杭州,集江南各卫余部五万讨伐燕逆。
    江南王师三师齐发,合围京师,棣闻之倒于承天殿,吐血数斗。七月初三,哀帝驾崩自京师传出,天下悲拗。辽军自植以下三军缟素。植跪拜于营门,面京师哭嚎三日。七月初六,植亲督大军疾攻祈福门。
    及帝崩,靖并沐家军方抵池州。遂三军戴孝,靖曰国不可一日无君,率众拥太子文奎登极称帝。练子宁进表奉帝。“轰……隆”,将近一尺厚的城门在经历了三百余发炮弹连续两日地轰击之后,终于不支崩裂倒塌。刚才还呐喊震天的战场同时停了下来,只剩下城门扑倒扬起的灰尘久久不能消散。
    过了片刻,还是城下辽东军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城上守军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一名燕军千户最早反应过来,高叫着:“守卫城门,辽军进城全部都没命啦。”醒悟过来地燕军呐喊着冲下城来,在祈福门旁列阵,等待厮杀。
    突然又见城门处橘红的火光一闪。门洞迸发出惊天动地巨响,大地随之震动,黑烟夹杂着尘土在祈福门上腾空而起。一万斤黑色火药在一瞬间让正在向门口集结的五百名燕军被炸得尸骨全无。
    在经过最初的震撼之后。辽东军阵中再度欢声雷动。等待硝烟逐渐散去,朱植将旗一挥。铁岭卫地兵马如同潮水一般从塌了一半的祈福门蜂拥而入……
    七月初九,在燕军攻陷应天仅仅十七天之后,应天的城门第二次被辽东军打开。应天。这座号称天下第一的坚城,就如一个毫无抵抗能力的少女,在短短半月之间两度被人粗暴地进进出出。与上次不同的,这次来了更狠的角色,这些身穿独特胸甲、纪律严明的辽东军士兵给京城百姓带来更大的震撼。
    困守城中不足两万的燕军,知道附逆者必死地道理,依托着城内的大街小巷与辽东军做着殊死拼杀。直到辽东军的传令官举着白旗在城内各处散布千户以下这免死地消息,燕军下级士兵才开始大面积投降。wap;z…z…z…c…n.c…o…m更新最快。
    那个靖难天下,位列凌霄阁的梦想在辽东军地刀枪下破碎了。大多数投降的燕军士兵,无不是泪流满面,他们呜咽着走向城外的战俘营。
    朱植站在钟山之麓,默默地看着山下那座历史名城,在炮声和火光中颤抖着接受血与火地洗礼。一名传令官来到近前,在马上行了军礼报告:“殿下,赵指挥报告,东城、南城敌军已经肃清。”朱植不顾部下劝阻一夹马肚,战马冲下山坡,身后千骑赶紧跟随,一路烟尘席卷山岗。
    上阳门炮声三响,朱植在众军簇拥之下进入京师。杨荣与几名将官恭候在门旁,朱植一眼看到青衣布帽的杨荣,赶紧翻身下马,三两步走上前来:“勉仁,好久不见,想煞本王!”
    杨荣连忙跪下:“恭贺殿下平乱成功。”门口众兵将一同跪倒三呼千岁。
    朱植与杨荣并辔而行,杨荣低声道:“皇上已经是先帝了,此事千真万确。恭贺殿下大功告成。”
    朱植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前一条一条熟悉的街道,胸中顿觉气血翻滚。这是一条用鲜血和尸体铺成的大路,它的终点是皇城,帝国的权力中心,此时此刻自己正走在这条金光大道上,这条上洛之路古往今来引多少英雄折腰,又令多少生灵涂炭。
    八年了!从穿越之初的懵懂王爷,到如今将天下玩弄于掌股之间的权王,自己生生地用来自后世的知识以及对历史的熟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走到了今天。只要自己愿意,轻轻一伸手,那个令无数人垂涎欲滴的桃子就要瓜熟蒂落。
    朱植蓦然抬头,半边天空如燃烧一般,火红如血。
    京城不时传来乒乒乓乓的火枪声,那是士兵们在围攻皇城,这里是燕军最后的据点,朱棣率领着最后的亲兵死守在这个地方,等待着命运的判决。
    那个曾经高大威武的大明洪武皇帝的四子,威震边塞的燕王朱棣,此时正坐在皇城正阳门的城楼里打着瞌睡,身边如云的将领谋士已经烟消云散。
    朱棣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倦,疲倦得对城外地枪炮声充耳不闻。朱棣不是一个容易屈服的人。他心中执拗的信念支撑着他逆天而行,以一隅而抗天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离成功只一步之遥。
    但朱棣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败在哪里。他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前脚进了应天,老十五后脚就能把门关上。水师,朱棣第一次知道水师还可以做这样的事。他突然感到一股彻骨地寒冷。就算是水师也不能飞过来啊。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老十五早有准备,只等自己杀向京城。一旦夺得京城,逼死建文侄子,那他正好打着为皇帝报仇的旗号攻灭自己,到时候老十五无论军力还是声望都足以问鼎。
    想到这朱棣哈哈大笑:“想不到我朱棣英雄一世,所有行动都被人计算在内,哈哈……辛苦一场却为他人做了嫁衣,哈哈……”朱棣的大嗓门在城楼中回荡,贴身卫士潸然泪下。
    是夜。宁远卫攻破皇城,燕王卫士打开城楼欲护送燕王突围的时候,却见燕王自刎于正阳门城头。
    燕王两只铜铃大眼至死不闭。面上留着略带不甘地笑容,嘴唇轻咧。最后留给这个世界一个嘲弄的神情。一个时代结束了!朱植看着扑倒在城楼之上那具伟岸的身躯,无论朱棣是否成功,大明的封建制都将无可避免地走向灭亡。或者中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封建制也将结束。
    朱棣占领京城一十七日,总共有二十三位朝廷大臣死难,方孝儒在城破之时自杀身亡;黄子澄被燕军所执,乱刀斩死在承天殿下;齐泰引家丁与燕军搏斗,死于乱军之中。朱棣靖难的三个主要目标全部了解。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建文帝朱允,在一场大火中随着奉天殿烟消云散,尸骨无存。朱植只能命人随便在瓦砾中抓了一把灰土,再加上几件朱允的衣冠,殓在棺椁中,放于承天殿中。召告京城,七品以上官员入宫守陵。
    朱植哀号于殿中七日七夜,外间传朱植捶胸顿足,言必称对不起大哥,救驾来晚,期间数度昏死于殿中,守陵官员无不为之动容。
    正当京师应天为建文帝披麻戴孝之际,一个新的局面出现了。杨靖拥新帝文奎顺江而下抵达采石矶,却为辽东水师所当,另一边从杭州而来的练子宁率军驻扎城下,同样为辽东军所阻。朱植只许各位大臣以个人名义进京守陵,而不许一兵一卒进城。这边杨靖却再三催促朱植出城迎驾。双方互不相让,城中城外议论纷纷。
    又过两日,因靖难被召集回京地七名藩王上书天子,要求与藩王签订约法,约定天子与藩王之关系。这个消息一出,京城内外如同炸了锅一般。
    “辽王派人出城了,言要与天子约法,保障藩王权益。”城中小民中各种各样的传闻都有。
    “什么?这算什么意思,辽王难道要趁火打劫不成?”
    “人家是义王,怎么会趁火打劫?!只是辽王在边屡建奇功,却遭朝廷中小人猜忌,差点丢了性命,辽王此番所为也是迫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