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靖难天下 >

第153章

靖难天下-第153章

小说: 靖难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朱允似乎想起了什么顿时皱起眉头。练子宁刚要说话,杨靖扯了扯他的衣服,练子宁虽不解,但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吞进肚子。
    朱允道:“各位爱卿,是否还有其他人选?”黄子澄眼睛一转,就要说话。齐泰知道他要说什么,连忙抢道:“臣保举长兴侯耿炳文,从先帝起兵者惟余炳文等寥寥数人,而又以长兴侯功最高,昔日其在长兴与士诚争,拒守凡十年,以寡御众,大小数十战,战无不胜,士诚迄不得逞。廉颇虽老尚能饭,耿侯挂帅,声望能力皆足当重任。”
    杨靖连忙道:“拢钟型蛭镏矗故窃诼樽碚胂鲁粤诵鳎獯蚊刂频穆樽砬蛞。”
    朱允见也无不妥,点头道:“齐、杨两位爱卿所言甚是,就这么定吧。”黄子澄也没出言反对,只是又保举了后军府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定下将领,朱允着齐泰调兵遣将,尽快兵发北平。
    众大臣散会出来,练子宁追上两步拉着杨靖,“老师,老师慢走。”
    杨靖停下脚步,微笑道:“练大人有何贵干?”
    练子宁道:“老师,谁都知道魏公是伐燕的最佳人选,可老师为什么要拉着学生不向陛下谏言?”
    杨靖道:“子宁,你知其一,不知其二,魏公长姐乃燕王正妃,三十万大军交由他统帅,陛下如何能放心?”说完又微笑着转身欲行。
    练子宁沉吟半晌,长叹一口气,摇摇头道:“耿侯不是不好,可是太老,靠他守城倒没有问题,要想平定燕地,哪里有魏公的把握。”
    杨靖道:“子宁啊,考虑问题必须全盘出发。耿侯是老了点,可在先帝勋旧中耿侯最善守备。如果朝廷不着急,凭借耿侯的本事,效周亚夫驻兵昌邑事,磨也能把燕王磨败了。也许时间上会久些,好歹是个中策,总比某些夸夸其谈的人更有把握。”
    练子宁若有所思道:“老师所说的下策莫非是曹公?”
    杨靖道:“你不见齐大人抢了黄大人的话头吗,恐怕齐大人就怕他保荐此人。”
    三日后,上发“讨燕檄”:“邦家不造,骨肉周亲屡谋僭逆。朕以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乃称兵构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是用简发大兵,往致厥罚。咨尔中外臣民军士,各怀忠守义,与国同心,扫兹逆氛,永安至治。”
    上又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征燕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宁忠为右副将军,督京营二十万北渡瓜州。以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平安等分头率师北进,各路大军约定齐集真定,总兵力三十万,号称百万。
    实在抱歉各位书友,最近骑兵太忙乱了,先是出差两天,中途小宝发烧,根本无心写书。唉,自从小宝出生以来,忙得不可开交。骑兵也知道欠书友们笔笔书债,但骑兵没有三头六臂如何能够忙过来。直到今日小宝还在长湿疹,她爹仍然心烦意乱。
    以后骑兵尽量抽时间码字,逐渐寻找感觉恢复到一天一更。这本书绝不会太监,大家放心,而且根据骑兵计划,年底之前必定完本,请信任骑兵。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七章 边塞鏖战(1)
    旗甲鲜明的兵马一队队穿城而过,迤逦南行,不时有背查令旗的传令兵来回奔驰。辽东重镇广宁的百姓十几年来第一此看到如此多的军队驻扎在广宁周围,一时人心惶惶。
    “赵里哥,你在广宁呆了多少年?”路边茶摊里的茶客问道
    “怎么也有二十年了吧,我记得是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随着徐大将军的大军来到广宁。”茶摊老板答道。
    “那赵里哥见过这么多兵吗?”茶客道
    “怎么没见过,当年徐大将军督三十万大军北伐,那阵仗比这还大。”赵里哥吹起牛来一脸的骄傲。
    “那都什么年头了,这些年咱们广宁风调雨顺的哪里有过这些兵马?”茶客不服气道。
    “嗯,你说得也是,听说燕王反啦,王爷正调动兵马南下平乱呢。”赵里哥小声道。
    “唉,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造什么反啊。”茶客不满道。
    “就是,妈的,吃饱了没事做,对了,今儿个茶摊要早收了,下午还得去衙门里审核今年税收的使用账目。你没事也早点回家吧,兵荒马乱的,我看多抱两带粮食才是正事”赵里哥道。
    “审核?这个词真新鲜,从来都是官管民,哪里有民管官的道理?”茶客道。
    “谁说的,上月姚善姚大人专门把我们这些议员招到广宁府衙,让米胡先生给我们上课。米先生说了,天地不仁者,以万物为刍狗,所以天地要仁。则要以万物为主人。所以百姓才是天下权力的主人,议员就是民意代表,代表百姓行使权力地;官员是为百姓服务的,自然要受到百姓监督。你瞧。这么深奥的道理让人家几句话就讲清楚了,有学问就是有学问。”赵里哥自豪地回答着。
    这年头,能见到米胡先生一面那是天大的荣耀,更别提上过他一堂课了。如今辽东学堂里就属米胡地“论政”选修的学生最多,一开始还在学堂里,可是四周有不少学子,甚至商家、百姓都慕名而来听课,能容纳一百人的教室根本容纳不下。后来米胡将教室搬到西山小月湖旁边的草地上,每次听课地人超过二百人之多。虽然对他许多学说大家将信将疑,但至少议员代表民意监督官府贪官污吏的道理大家越来越明白。
    年初广宁进行了第一次议员推举活动。从士农工商中推举了四十人组成了广宁民意会,当然这些名词大多来自朱植的创意。z…z…z…c…n小说网电脑站www;z…z…z…c…n.c…o…m更新最快。这个民意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半年察看一次广宁的账目,监督广宁税收的使用情况。这位赵里哥就是商人中代表着小商贩利益的议员代表。赵里哥道:“唉。好不容易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又被燕逆给搅和了。喏。明日这个审核可能是民意会最后一次做事了,据说由于辽东准备讨逆,所以民意会的事项要暂停下来。今日审完了就休会了。”
    茶客道:“你看看,都说了这个什么民意会长不了,果然吧!”
    赵里哥道:“你懂什么,都是给叛乱给闹的。前日米先生带头去说项,姚大人说了,王爷承诺,平乱之后民意会必定重开,米先生不相信,姚大人还说王爷愿意与民意会定下契约呢。”
    茶客嘟嘟囔囔道:“反正就是停下来了……”赵里哥眼睛一翻不去理他。
    都督耿献如热锅上地蚂蚁一般在山海关大营中走来走去,手里是一份刚刚由斥候转给他的布告——燕王竟然发布公告,斥责朝廷。
    “皇考太祖高皇帝初未省何疾,不令诸子知之,至于升遐,又不令诸子奔丧,闰五月初十日亥时崩,寅时即殓,七月即葬,月始诏诸王知之。又拆毁宫殿,掘地五尺,悉更祖法,以奸恶所为,欲屠灭亲王,以危社稷,诸王实无罪,横遭其难,未及期年,芟夷五王。
    夫幼冲行乱无厌,淫虐无度,慢渎鬼神,矫诬傲狠,越礼不经,肆行罔极,靡有攸底,上天震怒,用致其罚,灾谴屡至,无所省畏。惟尔有众,克恭予命,以绥定大难,载清朝廷,永固基图。”
    先是摆事实,然后指鼻子就骂,什么年纪小胡乱行事,什么荒淫无度,什么不遵从祖宗家法,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耿献知道,这份布告出来之后这对叔侄已经势成水火绝对没有调和的余地了。
    现在摆在他面前地却是最为棘手的问题,早上斥候传来地消息,贼兵大将朱能伙同赵彝、蒋玉率领两万大军东来已经到达滦州,滦州卫指挥使张象好不容易将其拖在城下。滦州下来就是永平,永平下来就是山海关了。现在自己手里也不过两万不到的人马,要和燕王手下最强的大将交手,耿献一点信心都没有。
    昨日,辽王遣使前来知会,辽东广宁卫兵马将在十日内到达山海关协助他守卫,耿献素知辽东军马强壮,现在他只能把惟一地希望放在援军之上,只是,张象那边能挡上十日吗?
    在大堂里走了两圈,拿着手中的布告看了又看,额头上不禁渗出豆大的汗珠。旁边一名文士打扮的幕僚,看着周围没人问道:“将军,人还在后堂等着呢,何去何从全凭将军一句话。”
    耿献一屁股坐下没好气道:“这种事,我能那么容易想好吗?你倒是说说该如何行事?”
    文士皱起眉头想了想,心里知道这样大的事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定夺的,小心翼翼道:“燕王不过一个藩王,地不过十城。兵不过五万,而朝廷坐拥天下,燕王想成事绝对九死一生。”
    耿献翻了翻白眼,废话。这些谁不知道。文士见他好像不满意,又道:“只是燕军多是虎狼之师,宋督师三万大军况且一阵而溃,将军手下不过一万余众。如何能敌。”
    耿献道:“昨日,辽王不是遣使来说宁远卫五千兵马正在赴援吗?”
    文士眼珠一转道:“只是前线一日三次催援兵,再不支援滦州,恐怕这十日也熬不过去啊。如果将军想等到辽东军来援,是否该给滦州张将军发兵增援?”
    耿献心烦意乱,听他这么一说,更加烦躁:“增援,增援个屁,本帅麾下号称两万人马,实际上哪个指挥手里兵额是足的?就这点人怎么增援。而且我总怀疑朱能给本帅下了套,一旦赴援,他会伏兵邀击。”
    文士见耿献还是有顾虑。又道:“将军,如今之计不如据城而守。山海天下第一关,守几天不成问题,如果等到辽东援军自然最好。实在不行先把北平地使者留下,到时候再定夺不迟。”
    这个说法终于让耿献满意了,他点点头道:“嗯,现在只能如此,走一步看一步吧。你先好声安顿着北平的人,不能让他乱跑,更不能让他跑掉了。”文士连忙应诺。
    耿献忐忑不安地又过了两天,滦州依然日日派人求援,只是耿献打定主意,死活也不离开山海关坚固的城墙,他见还有滦州挡着,就一心一意掰着手指算日子等待着宁远卫。
    这日半夜,突然有人在耿献睡房外急促地敲门:“将军,将军,西关外来了一队兵马,说,说是张将军手下,滦州已经被朱能攻下,张将军死难。”
    耿献听到这消息一骨碌坐起来,把怀中的小妾扔在一边,着急道:“什么?!你再说一次……”
    匆匆茫茫顶盔背甲,带着几十名亲兵,耿献一路冲向西关。山海关城是一座三面陆地一面向海地城池,另外三面分北关,西关,西南关三个城门。北方为了抵御外族,关城修得最牢固,前元朝廷反过来将西关和西南关修葺过,整个山海关城是一座异常坚固的要塞。
    耿献上得西关门楼,只见关城之上已经点起一溜火把,他扒在城垛小心向下望去,只见黑暗中人影僮僮,不时有人喊道:“开门啊,老子奔了一天一夜了,一直没吃东西呢。”接着士兵们熙熙攘攘地叫着,乱七八糟。
    耿献喊道:“城下兵马是哪里的?!”
    下面的嘈杂之声随着他地叫喊逐渐平息下来,一个声音回到:“刚才都说了半天了,我们是滦州卫张将军的兵马,滦州两日前被燕逆攻破啦,我们这些兄弟好不容易逃出来,赶紧开门让我们进去啊。”周围的士兵又跟着鼓噪起来,“是啊,快开门啊!”
    耿献喊道:“本座乃北平东路都督军事耿献,尔等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