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牌大间谍 >

第192章

王牌大间谍-第192章

小说: 王牌大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徐福的带领下,国安局的人员,对38军的连级以上指战员,进行了大面积的甄别。时间很紧,工作量很大,在整个过程中,徐福和国安局的同事,对于有嫌疑的人员,采取了必要的特殊手段。
    虽然这引起了部分指战员的不满,但是,为了整个军队的纯洁,为了不让这个坚实的战斗堡垒,被人从内部攻破,有些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徐福这一段时间很累。对于一些重大嫌疑人,徐福不得不在药物对他们实施催眠后,发功直接进入对方的大脑,直接搜寻相关的信息。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军人,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为了个人的一己私欲,出卖灵魂的败类。整个整肃结束后,38军共清查出犯有间谍罪的军官3名,涉及涉嫌泄密的军官十余名。再将这一批人送到军事法庭之后,徐福最后一次出现在38军的战斗序列中,是在邓胜召开的党委扩大会上。在曾翔和邓胜讲完话之后,徐福对在座的军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保密法的教育课。
    有些话,徐福不方便讲。他只能用历史和国外军队的先例作为比喻,希望在座的人能从中品味出一丝言外之意。
    大的行动即将开始了!!!
    徐福已经从最近的一连串异常举动中,闻到了那种浓重的硝烟气息。
    除了从事军队保密工作整肃的行动外,徐福的另外一项工作,就是对张汤编撰的作战总结,进行了细致的重新修订。
    他真的很希望自己的战友,能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部队作战特点的战法。将来能够在实际的训练和战场中,能够出奇制胜,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现在,没有了泄密之类的后顾之忧,自己也可以,也愿意把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和各位在基层的组织部队训练的指战员,一起分享、探讨、分析和研究。
    自己之所以能够有这些想法和战法,主要是自己的个人经验太丰富了,自己知道美国等国家军队的战法,因此,能够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而已。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战斗中学会战斗,就这么简单。
    38军风暴,越演越烈,最后在整个中国军队,掀起了一股狂潮。经过一番暴风骤雨的洗礼之后,特别是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的经验教训,让许多指战员,真正的意识到,现代战争中,保密工作的重要。
    半年之后,这场风暴才渐渐熄灭……
    而此时,徐福早已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一段时间了。
    在将自己的教案上交后,徐福被黄光召回总部。
    徐福在38军放了一把火,这把火,还将以更猛烈的势头,在整个军队席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烧着自己。
    作为这把火的始作俑者,徐福还在其中搅合,势必会引火上身。他已经够‘出风头’了,如果再次深陷其中,很有可能,将他在军队中用命打拼出的一点人脉,消耗殆尽。他违抗军令,险些酿成大祸的举动,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不是不想对他下手,而是有高层在关键时刻,替他说了话。
    自己和徐福谈过,要他处理好家庭事物和个人问题。不知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这和他今后的成长道路是否顺利,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郭纯和他在一起,已经好几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正大光明的名分,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如果换做寻常百姓人家的女儿,没有人会说什么。关键是,郭纯不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也委屈了她。如果换在以往,至少也是郡主和格格。
    徐福也是太湖闹了。让一个格格给自己做小,要是换做以往,那是要掉脑袋的。
    话又说回来了。郭纯这丫头也是死脑筋,从来也不对徐福说出自己的委屈。现在自己主动对徐福挑明了,就看他自己怎么掂量了。
    老首长曾经问过黄光关于郭纯的消息。当听到自己已经当了外公的消息后,一个劲的要黄光通知郭纯带上外孙回上京看看自己这个老头子。黄光联系过郭纯,郭纯没说来也没说不来。
    她也有些犹豫。
    郭纯是了解外公的脾气的,他不会允许自己的举动的。
    中国人很讲面子。越是身份高,官越大,对这一点越讲究。
    表姐韩雨当初好像也是爱上了一个穷小子,后来那个人还为了韩雨大闹了婚礼现场。最后怎么样,还不是乖乖的听从长辈的安排,和表姐夫结婚了。
    表姐婚后的生活不是很幸福。原因很简单。表姐夫对表姐的过往,有了心结。最让郭纯难以理解的是,表姐结婚了这么多年,都还没有添小孩。到底是什么原因,郭纯不敢问,她知道就是自己问了,表姐也不愿意说。关于这一点,郭纯很是骄傲。不知是自己的‘土地’肥沃还是徐福的‘种子’生命力强。只是一夜的耕种,就有了收获。
    郭川是自己的最大的人生收获!
    徐福原本想在执行完肃清任务之后,想回去看一下家人。但是黄光没有批假。原因很简单。又有地方出事了。
    徐福一直以为,解决了南海问题之后,最先出问题的应该是来自北方。因为整个整肃活动的起点是镇守北方的38集团军,先从他下手,最先完成整肃工作,就是想早一点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突。
    没想到,有人比北方的那头大熊更急不可耐的跳出来了。
    有人主动往枪口上撞了!
    五十一、欺软怕硬的主
    巴基斯坦。
    古杰拉特邦首府,古杰拉特市。
    徐福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该地区的天气,让徐福很受不了。但是没有办法,他还需要在这里坚持一段时间。到底要居住到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
    一个月以前。印度政府不顾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强烈反对。再一次进行了核武器实验。他们成功的引爆了一枚当量达100多万吨级的核弹。
    这个消息,对所有的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高于5万吨当量的核武器被认为是高当量武器,100万吨级核武,使印度拥有了和五大常任理事国相同的高当量核武器核能力。要知道,当初,投放到广岛和长崎的第一种用于实战的核武的爆炸当量,也仅仅只有二万吨级左右!
    印度核能力的提高,使其相对于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宿敌巴基斯坦,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巴基斯坦政府,在召开政府高层紧急会议之后,第一时间,向中国派出了政府特使。在上京呆了一天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的前往了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经过一个星期的紧急斡旋。他们才回国。
    徐福没有想到,巴基斯坦政府特使刚刚回国没有多长时间,自己就被派到了伊斯兰堡。在那里呆了几天之后,他就被安排到古杰拉特。
    在这里,他没有什么大事,也就是指导巴基斯坦陆军中高级军官,实施现代战争环境下的作战方法。
    对于这个临时性差事,徐福真的很不乐意。但是,他也不好太消极。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徐福真的不忍心糊弄他们。
    他只得静下心,针对印度陆军的战法,逐一展开,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再有根据巴基斯坦陆军的现有装备和人员素质,找到和拿出最佳的防御和进攻办法。
    徐福对于巴基斯坦军人心中的痛,很了解。一直被对方打压着,滋味很不好受。回想起来,从二战后,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多次兵戎相见。在正面战场上,特别是地面交锋中,巴基斯坦军队损兵折将,无一胜绩。这种屈辱感,压迫着他们。他们急需一场痛快淋漓的胜仗,洗刷几十年来的耻辱!
    印巴分治后印巴之间发生的3次战争。分别是第一次,也就是1947年10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1949年1月,印巴双方接受联合国决议宣布停火,并于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
    第二次,1965年4月,印巴之间因库奇兰恩地区的边界纠纷发生冲突。此后,印度把边界冲突扩大到克什米尔,越过1949年7月划定的停火线,向巴占克什米尔地区挺进。9月,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从而导致第二次印巴战争。战争进行17天后,双方宣布停火。1966年1月,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军,并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第三次战争是在印度和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不久发生的。1971年11月,印度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出兵东巴基斯坦。12月,战争进一步扩展到西巴基斯坦。12月17日,印巴双方全线停火。1972年7月,双方签署《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双边关系协定》。
    其中,第三次印巴战争的个巴基斯坦带来无法言表的灾难性后果:
    第三次印巴战争,史称“孟加拉战争”。这场战争,险些升级成大国军事战争,更差一点演变成中国军队攻占新德里之战。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的进程更是惊心动魄。
    战争的导火索,是一批受印度唆使的孟加拉人要求脱离巴基斯坦。这对于伊斯兰堡来说,是个奇耻大辱,巴不容忍印度明目张胆干涉自己内政;但对于新德里来说,肢解巴基斯坦,可以称霸南亚,做地区一流大国。为此,由印度英甘地政府在前苏联支持下,发动了向巴基斯坦入侵战争。
    战争伊始,全球哗然。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印度粗暴入侵,而苏联等国家支持印度“解放孟加拉”。身为巴基斯坦的坚定伙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印度蛮横干涉巴基斯坦内政,呼吁印度军队立即停止入侵行动;美国总统尼克松直接抨击印度是个狂妄无知的国家,声言以武力进行干预。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解密的政府档案透露,1971年的印巴战争,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印度借机吞并巴控克什米尔行动忧虑忡忡。担心前苏联势力势必染指南亚,对美国全球战略部署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此,白宫多次派密使游说伊斯兰堡,让其劝说中国直接派兵参战,以打击印苏嚣张的沙文主义气焰。由于巴基斯坦是美国抗衡苏联的战略盟国,且巴基斯坦又是中国的军事同盟伙伴。美国从孟加拉邦的起义那一刻起,一直认为巴基斯坦镇压孟加拉完全是巴的内政,因而极力反对印度肢解巴国。在尼克松看来,印度是个难缠的好战分子,有必要通过武力给以教训。
    于是,尼克松下令将“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孟加拉湾进行军事演习,并对负责亚洲事务的国务卿基辛格说:“我们要帮助巴基斯坦,印度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但新德里似乎并不买美国的帐。它一面宣布支持东巴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一面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周密作战计划。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还特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从苏联手中获得了坦克、地空导弹等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得知消息后,尼克松一方面向苏联官员联系,警告苏联不要鼓励印度清洗巴基斯坦,另一方面向印度施压,提出如果印度向巴基斯坦开战,美国将协同中国进攻印度!
    当时中美尚未建交,但面对共同的敌人苏联,中美找到了共同语言。这种情势的发展最终导致,在巴基斯坦的牵线下,中美两大国由过去的夙敌到后来的握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