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牌大间谍 >

第102章

王牌大间谍-第102章

小说: 王牌大间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嵌杂谧约赫飧鐾饫春蜕胁惶忻啊6宜呛托旄O啾龋幸桓鲎畲蟮挠攀疲褪撬侵辽俣貌赜锏鹊诙钟镅浴T谟≈в镂俜椒ǘㄓ镅缘陌⒙衬汕《睿琗藏语,实际上属于真实意义上的第二语言。毕竟这里曾经藏传佛教的教区之一。
    印度近几十年的移民同化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割断双方的血脉渊源。
    自己又不是没有打过下手,习惯就好了。
    基于现在中尼两国的良好关系,特别是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当选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担任并实际行使国家元首职能之后,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次行动,得到了尼方的默许和暗中支持。
    关键是,进入阿鲁纳恰尔邦之后,怎么办?!那可是印度人的地盘,特别是连续几十年的移民政策的实行,使原本铁板一块的藏南地区,要求回归X藏的当地居民意见,出现了分化。在发动群众这一块,基本上没有什么空间。隐藏在移民中的印度国家安全局的暗探,让人防不胜防。以前,有几次,执行任务的小组,在这方面吃过亏。
    这是一次远离后勤基地,没有充足支持的行动,会很吃亏。
    行动之前,各个队员开始检查自己的装备。这时王江才发现,自己居然忘了给徐福准备一套作战装备。想从基地仓库里临时调配的一身作战装备,居然没有合身的。懒得麻烦,徐福索性只穿了一套不太合身的山地迷彩服,一顶钢盔,一把95式冲锋枪,就随小组出发了。以前,徐福也很少穿防弹服,他嫌太累赘。
    八个人,分乘三辆号称中国悍马的勇士越野汽车,沿边境公路进入尼泊尔境内,横穿尼泊尔之后,在接近尼印边境的地方,换上尼泊尔军方准备的装备,利用夜色,偷越两国边境,进入印度。这里的巡防与检查力度,比中印边境的情况,强度弱得多。对于受过特殊训练的特殊特战队员来说,在这里进出两国边境,就好比农民进出自家菜地一样简单。
    利用GPS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利用夜色掩护。八名小组成员,在山区丛林之间穿行,昼伏夜出,用了两天时间,来到一处山谷。在一个小型山洞,潜藏下来。
    洞外,布置了两名队员警戒,另外由王江和一名队员,先行出去,查看地形。
    徐福和1016以及另外两名队员,被留在洞内休整,补充体力。
    稍微具备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可以从周围的气氛,感知到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一进入这片山区,就发现在这远离边境的地区,居然有巡逻队,按时巡山。而且越接近山谷,军队数量越多。更令人惊奇的是,这里,居然还修建了一条进山的公路,一直通往山谷腹地。印度不比中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在印度这个国家高速公路都没有几条,基础建设不佳的国家里,无端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修建一条等级公路,绝不会是因为钱多得烧昏了头。他们还没有阔绰到那个地步。
    沿途,不是看见哨卡,检查过往的人,越靠近山谷,检查越严,最后的接近五公里的路段,直接被设为了军事禁区,不允许非军用车辆通过。
    这一切,很说明问题了。
    应该感谢印度军方,把这片区域划为军事禁区,要不然,早就被到处乱串的印度贫民,发现了。军民结合这一点,他们做的很不够。
    接近黄昏时分,王江回来了。他带来了准确消息。这里确实是印度人的导弹基地。最幸运的是,他们居然还碰巧拍摄到一段导弹出动的视频。太幸运了。
    通过视频截图,徐福一眼就判断出,这个导弹基地,配备的导弹型号,果然是印度现役中最先进的“烈火”Ⅲ。
    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可谓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他们为建立可靠核威慑的努力可追朔到1958年,与中国导弹武器的研发,几乎同步,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中国军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从近程到远程,战术到战略,液态到固态,固定到机动,射程涵盖120~~13500公里的完备的导弹系统。
    而印度军方,射程150千米的大地…1型弹道导弹,于1988年才实现首次试射,于1994年开始部署,但是由于该导弹在加注推进剂和更换弹头上的不便,其实际作战部署时间推迟到了1997年。至2003年年初,印陆军已拥有两个大地…1导弹团。射程250千米的大地…2短程弹道导弹于1996年开始研制,2001年12月12日试射成功,07年5月完成用户试验。
    2002年1月25日,射程为700千米的烈火…1弹道导弹首次试射,2004年部署。1999年4月11日射程为2000公里的烈火…2型中程导弹首次试射,2004年开始在335导弹大队服役。1999年,印度开始研制射程3500千米的烈火…3中程弹道导弹,2006年7月9目首次试射,两天后印度导弹发展局宣布导弹中途坠毁。2007年4月12日,烈火…3导弹试射成功,但未公布试验细节。现在这种导弹出现在这靠近中国边境的山区,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这种导弹确实取得成功;二是这种导弹部署的目的,确实是针对中国。以3500公里的射程画一个圆,值得攻击的战略目标,不就是包括北京西安在内几个中国内陆大城市吗?
    视频里,印度军人正在演练导弹推进剂加注技术。
    印度人这是怎么了,疯了吗?
    话说山东盛产的一种补药,药力极强,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女同吃床受不了。有记者问,这么好的药为什么不多种些?老农眯起眼睛,淡淡一笑却不做答……
    别是印度也是这样,把印度神油用错了地方吧?!搽‘小头’的东西搽在了‘大头’上!
    ‘小头’犯错,最多禽兽不如;
    ‘大头’犯错,那是祸国殃民!
    正文 一百二十二、冲动是魔鬼
     更新时间:2009…11…6 11:29:33 本章字数:3316
    从中印两国的历史渊源来讲,两国之间,本不应该出现刀兵相见的局面。两国国民也不应该发展到间或发生网上论战的地步。
    至少,徐福是这样认为。产生过佛祖的国度,不应该拥有太强烈的攻击欲!可惜,许多事情,往往事与愿违。
    从根本上讲,一切源于印度政府错误的对华政策。
    1950年,印度政府利用新中国刚刚成立,尚还面临诸如朝鲜战争这样的众多问题,无暇西顾之际。时任印度总理的尼赫鲁,于1950年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讲话中说:“不管有地图没有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
    尼赫鲁的态度极其蛮横无理,他不仅矢口否认中印边界从未划定的基本事实,而且连印度政府自己出版的地图也置之不顾。尼赫鲁对待边界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印度的军队推进到哪里,那里就是印度的国界。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印度军队便在X藏和平解放前后,全面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到1954年即侵占了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以北“麦克马洪线”以南大片中国领土。1954年印度政府公然在这块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设置了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由印度中央直接管辖,并建立基层政权,以加强控制。为掩人耳目,印度政府修改官方地图,在1954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图上第一次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标绘为中印边界东段“已定界”,抹掉了自1935年“麦克马洪线”公开后一直注明的“边界未经定界”字样,妄图以此作为侵占中国领土的根据,使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固定化、合法化。1955年4月6日,印度政府在一份文件中称,今后“麦克马洪线”和“边界线”的说法应停止使用,“麦克马洪线”的提法应立即用“东北边界”一说代替。
    并由此,展开一系列蚕食中国领土的行动。在中印边境中段,也就是中国X藏阿里地区同印度旁遮普、喜马偕尔和北方邦接壤的边界,它北起中印边境西段边界的终点6795高地,南至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的强拉山口(即里普列克山口),总长约450公里的区域里。中国政府和印度政府之间未订立任何条约和协议,从来没有划定过。这条传统习惯线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两国人民的尊重和承认。在传统习惯线两边的边民世代和睦相处,形成了相互间在贸易、宗教、探亲、访友等传统友好交往。
    印度独立后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钵,逐步蚕食中国领土。在中段,侵占了中国巨哇,曲惹地区,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区,桑、葱莎、波林三多地区,乌热、然冲、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区,共约2000余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除桑、葱莎较早为英国侵占外,其余地区都是在1954年中印两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关于中国X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签字后,被印度侵占或侵入的。这4块所谓的由于认识不同而形成的争议地区,按照传统习惯线的具体走向,都在传统习惯线的中国一侧。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协定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中国政府同意在X藏阿里地区开放的10个贸易市场之一。它和其它9个市场都是应印度政府代表、印度大使赖嘉文先生在谈判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而开放的。但是,波林三多却在1954年的协议签定后不久被印度侵占。印度对中印边界中段中国领土的入侵,是随着它的领土扩张欲逐步升级的。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段印军一般均未在边境地区派兵设卡。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阿里后,印度就沿边境一线加强了军事控制,如加修道路和机场,派驻军警,设立边卡等。嗣后,印度陆军接管了中、西段全线防务,在边境地区增调正规部队,扩充地方武装,加强战备。到1959年底,其在中国中段沿边地区共分设两个防区,33个据点,兵力增至5600余人。在旁遮普和喜马偕尔地区由正规陆军设防,设点10处,兵力4000余人。在北方邦地区,由武装警察第九营设防,兵力1000余人,设有军事据点23个。长期以来,印度当局恃其优势兵力,以先下手力强的手段,逐步侵占了上述巨哇和曲惹,桑、葱莎、波林三多,乌热、然冲、拉不底,然冲4块地区。
    在西段,印军入侵中印边界三块争议地区,即阿克赛钦、班公湖、巴里加斯。面积涉及3。3万平方公里。
    从上可以看出,印度政府在50年代乘中国边防部队立足未稳和对边境未完全控制之际,侵入中印边境中段地区设点驻军,占据地盘,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以造成在边境领土争端中对己有利的既成事实。中国政府以中印友谊为重,谨慎处理了边界纠纷。当1955年在中国领土乌热第一次出现武装对峙的局面时,中国政府就主动提出领土争端要通过谈判解决,并命令中国边防部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乌热地区。对印方侵占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葱莎、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国领土,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上级指示,没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装或逼迫其武装人员退出。对于入侵中国边防哨所防区范围的印方武装人员,中国边防战士总是先行规劝其放弃越轨行动,只是在他们拒绝规劝的情况下才解除他们的武装;边防部队除遇到武装攻击外,没有首先使用过武力。正因为中国采取了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态升级和武装冲突的发生。
    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