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46章

大发明-第46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我大清的荣幸。”见叶枫的普通话比自己还流利,徐荣村非常惊讶,同时他还敏锐地发现自己说话的时候,叶枫略略皱了一下眉毛,没敢顺着这句话往下说。
  叶枫对徐荣村自诩为大清子民而感到恼火,如果这是一种国家意识,他会很高兴,如果只是忠君意识,他会非常不高兴。
  不过徐荣村给叶枫的第一印象,那就是他在“外国人”面前,甚至站在外国的土地上,也能不卑不亢,从容不迫,这让叶枫顿生好感。
  两人寒暄了一阵,叶枫对这个徐荣村的情况也有了一些了解,他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和世界接轨的商人,四年前首届伦敦万国博览会,就托运了一批生丝前往参展,结果拿到了金、银大奖,“荣记湖丝”就此出名,为徐家的生意带来了莫大好处。
  而这次听说巴黎又要召开世界博览会,他更是亲自带了一批中国商品前来,希望获得更大的收益,就是稍微来得迟了一点。
  “哦,不知道徐先生都带来了哪些特产?”叶枫对此很感兴趣,他觉得让中国走出来,或许比将洋货卖过去更重要。
  “有荣记的湖丝、龙井绿茶,还有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器,宁波夏布,靴鞋,无锡惠山的泥塑,福州石刻,还有中国的书籍和乐器等等,都是我大清的特产。”徐荣村见叶枫很感兴趣的样子,连忙一一道来,而字句间自然流露出一份傲气,这在商人的身上很少见。
  叶枫也吃了一惊,没想到徐荣村竟然带来这么多东西过来,外贸对一个国家的资本积累非常重要,他连忙问道:“徐先生,这些商品展出的效果如何?”
  “这个嘛……”徐荣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泰西人对中国的商品,似乎还缺乏了解,看的人并不多。”
  “那就是说买的人很少?”叶枫道,他现在对中欧之间的贸易很感兴趣,不仅要向中国出口产品,还要从中国进口产品,这样才能带动国内近代化产业的发展。
  叶枫感觉徐荣村带来的这些产品都带着强烈的中国特色,在欧洲应该还有市场,他想了想道:“徐先生,你知道我跟中国有些渊源,所以一直想和中国进行贸易,我与怡和、旗昌都有合作,将诺贝尔公司的产品卖到中国去。也想从中国进口商品卖到欧洲,不知道徐先生愿不愿意和我合作?”
  让叶枫奇怪的是,徐荣村听了他的话,脸色居然难看起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叶枫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刚才徐荣村确实是生气了,虽然他马上就笑容满面地对叶枫点头:“能得到诺贝尔公司的亲睐,是我的荣幸。”
  “徐先生……”叶枫犹豫了一下,他很欣赏徐荣村这样带着民族自尊的商人,希望他能成为自己事业上的助力,在合作上能够亲密无间,而不是带着防备的交易关系,所以他很认真地问道:“徐先生,对于中欧间的贸易,您是不是有些看法。”
  徐荣村对叶枫敏锐的洞察力感到十分惊讶,就见叶枫很诚恳地看着他继续道:“我希望荣记和诺贝尔公司可以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说实话,我对现在发生在中国的一切,感到非常遗憾。”
  叶枫都说到这个份上,徐荣村知道自己不用再掩饰什么,他和叶枫对视着道:“叶先生刚才说和怡和、旗昌合作,据我所知,这两家洋行都是卖鸦片的,占据了中国鸦片走私总量的一半以上,诺贝尔公司难道也要做鸦片贩子吗?”
  说到最后,徐荣村几乎声色俱厉,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叶枫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他可不想找一个为了利益就不择手段的商人合作,徐荣村的这份气节,他非常欣赏。
  “徐先生你误会了,我和怡和、旗昌之间,并没有鸦片贸易,我卖给他们的是安全火柴。”叶枫连忙解释道。
  “自来火?”徐荣村惊讶道:“怡和、旗昌怎么会做这个,难道说这样东西会比鸦片还赚钱?”
  “卖鸦片……”叶枫说到这个就心疼,一部中国近代史,几乎和鸦片纠结在一起,他的声音甚至有点颤抖:“鸦片的利润高达十倍以上,其实不算最高的,但利润这么高,销量又这么大的,却是绝无仅有。”
  当时,中国鸦片每年输入总值在4000万两白银左右,占据贸易总额的四成左右,确实绝无仅有。
  “安全火柴的利润虽然只有两三倍,不过每个人都要用到,量也很大,恐怕怡和、旗昌也是看准了这个吧,毕竟鸦片贸易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叶枫道。
  “对不起,我错怪叶先生了。”知道叶枫不是鸦片贩子,徐荣村松了一口气,又道:“这个自来火的贸易,不知道荣记能不能代理一些?”
  叶枫把手一挥:“我想在中国也生产这个自来火,徐先生有能力做吗?”
  徐荣村听了大喜,可是等叶枫说了安全火柴的制造工艺后,他叹了一口气:“虽然不能用机器生产,如果能找齐工匠,也还是能做的。”
  这样一来成本会高出不少,但相对那些花了两三个月才从欧洲运过去的,也还具有一定竞争力,两人又谈了火柴利益的分成。
  “徐先生,这些收益我不需要你给钱,你帮我办一些事情,行不行?”叶枫道。
  “叶先生请说。”得到一棵摇钱树的徐荣村心情很好,对叶枫的要求也很好奇。
  “我想你帮我在国内招募一些年轻学生,安排他们到瑞典来学习。最好能够在国内也办一所学校,招募少年进入其中学习,以后也统一送到瑞典来,你看这样可行?”
  叶枫道,他记得当年容闳曾组织了一批幼童留学美国,其中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工程师、海军军官、外交官等等。
  “还有帮我介绍一些对西学感兴趣,在格物方面有一定钻研的人,请他们来欧洲学习,在欧洲的花销全部由我来负责。”
  徐荣村惊讶地看着叶枫,也知道这些事情的意思:“叶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大清也应该推行西学吗?”
  “徐先生你看呢?”叶枫反问道:“别的不说,落后就要挨打,当四万万人的大清被几千英国远征军给击败的时候,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徐荣村是个商人,倒没有儒生那种迂腐,广州同西方的接触一向较多,他的思想还算比较开放的,不过就连这样的人,也并不认为中国应该推行西学,他看着叶枫缓缓道:“洋夷的奇巧器物确实是好,这些我们都可以拿来使用,但洋夷毫无廉耻,不通教化,却又野蛮得很。”
  叶枫大惊,没想到徐荣村这个出过洋的商人居然也抱着这样的观点,只好苦笑道:“徐先生,咱们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当然不能丢,我们要学的是数学、物理、化学、逻辑等奇巧器物的制造理论。”
  “如此,则善莫大焉。”徐荣村抚掌道。
    第三集 巴黎扬名 075 橡胶之父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0:26 本章字数:3395
  有了霍普和徐荣村,还有那些做代理的远东商人,叶枫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参与远东发展的方法,终于将精力放到巴黎的事情上。
  一连几天,韩雯都没有找叶枫,叶枫一直在忙,也无法联系蒂莫尼埃,了解对方的选择。
  在叶枫看来,蒂莫尼埃没有别的选择,合作是最好的方式,其他人也不会拿出20%的股份换取他的专利。
  叶枫将这件事和卡尔亲王沟通了一下,一种缝纫机器,可能让瑞典成为欧洲时尚新的领航者,这样的诱惑对年轻的皇储诱惑非常大,他答应在国内向叶枫提供方便。
  雷布罗多和路德维希很快创作了一个默片剧本,雷布罗多的身上有很多笑料,但是在组织上却很有些问题,缺少故事性。
  路德维希却很有小说家的想象力,很巧妙地将这些笑料组织成一个爱情故事,一个倒霉透顶的流浪汉,暗恋某位双目失明的贵族小姐,每天去城堡外面偷看,帮助喜欢独处的小姐清除路上的石子,却从来不和她说话,直到有一天,小姐的房间失火了。
  这个故事写得很俗,却很符合这个时代中下层居民对生活的幻想,叶枫在这个基础上又重新修改了一下,增加了一点黑色幽默。
  “这样会不会太沉重了一点?”路德维希质疑道,做文字的人一般都很讨厌别人修改自己的东西。
  叶枫示意路德维希看大街上的人:“你要知道,那些有钱人都不会喜欢纯粹喜剧的,好吧,他们只是嘴上这么说,但这也会影响这部影片的销售。”
  “看影片的人有两种,一种人会代入角色,如果角色的背景和他很接近,或者是他很想成为的那种类型,他们会很理解这个角色,产生共鸣,进而喜欢这个片子。”(这便是大部分网文吧。)
  “还有种人会成为旁观者,对角色产生同情、欣赏,就好比我们看《简爱》这种女性主角的书。”说到《简爱》的时候,叶枫稍微顿了一下,想起韩雯,又似乎自己忘掉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那我们现在想象一下,我们的影片拍出来谁会看呢?谁会花上两法郎来看一部影片?只有那些有钱人。”
  “他们不会代入这个角色,也不会同情,站在他们那个位置,有的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甚至是漠视,所以,我们要为他们强化这种感觉。”
  叶枫说的话,路德维希有些不理解也不能接受,但他还是修改了剧本,他觉得在增加了悲剧因素后,这部片子会有一种让人边哭边笑的味道,无疑比原来单纯的搞笑高明多了。
  见路德维希一心往摄影的专业方向发展,想到他和罗布雷多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影片导演、编剧、摄影和演员,只能支持他,又提出摄影棚、拍摄轨道等概念,随他搞去。
  叶枫将柯达的事情都委托给蔡司和丹赛管理,他抽时间去工业宫的展厅看展览,希望能对这个世界的技术水平有更直观的了解,并发现一些好的东西。
  世博会的展品包括矿业、金属、林业、纺织、食品、科学仪器、化学品、医药、玻璃和陶器、乐器等27个大类,各种各样的工业制成品、机械,农作物的种子,甚至是巨大的蒸汽机、火车头,琳琅满目,它们恣意地释放着工业时代的魅力。
  每到一处展厅,叶枫都会饶有兴趣地询问产品的相关情况,虽然很多东西都很简陋,比如那丑陋的火车头,完全不能和梦里工博会展出的磁悬浮火车相比,还有大块的肥皂,黄不拉几的很是难看。
  居然、居然还有人在地上玩泥巴?饶是叶枫自诩见多识广,见怪不怪,还是吃了一惊。
  走过去仔细一看,原来不是泥巴,是有人弄了一堆水泥,在那里和好了,用来黏结石块。
  不过,一个四五十岁甚至头发有点花白的老头在那里玩这个,实在有点诡异了,看到叶枫过去,他马上晃了晃手上黏结在一起的石块,招呼道:“先生,这是英国的波特兰水泥,最好的建筑黏结材料。”
  叶枫用手指捏了一小撮放在眼前看了看,跟后世的水泥差不多,他梦里曾经审核过一个“发泡水泥”的所谓创新项目,对这东西的认识还比较专业。
  “你这个水泥有哪些优点,都能用来干什么?”叶枫装作什么也不懂问道。
  那个老头很热情地介绍起来,这种水泥是英国阿斯普丁的波特兰水泥厂生产的,质量要比同类产品好很多,很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