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265章

大发明-第265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不管将来会面临着什么,伟大的华夏民族,必然会崛起在世界东方!”
    (全书完!)
    《大发明》只能写到这里了,算一算也有一百多万字了,有读者说继续写周边,笔者以为从中国卷开始,这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再这样写下去,不作改变的话,大家看着没意思,草根我写着也没意思,也是对看书的您的不负责。
    所以草根我还是开了新书,《大明天工》,书号1203374,同样技术流种田派的历史架空小说,背景是万历末年天启年间。草根的想法是写一个穿越者傍上木匠皇帝朱由校,并借势发展科技的种田派小说,应该会比较有趣。
    《大发明》结束以后,笔者唯一能满意的或许只有当初的那个创意,功力的欠缺、准备不足、以及惨淡的成绩,都让这本笔者始终以为创意一流的小说,成为一本扑街货。
    新书《大明天工》的创意和《大发明》是一脉相承的,不过是换成了明朝的背景。十七世纪,是牛顿、笛卡尔的时代,可以说是西方科学真正奠基、发蒙、发展的开始;而在同一时间,中国也出了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李时珍等一批牛人,虽然说他们的成就比不上牛顿那么显眼,但牛顿出身于1641年,他提出力学三大定律也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了。
    正是在1644年,中国的历史发展再一次被游牧民族所打断,从此后一大批书籍被禁,一大批学者被迫害,指出人是用大脑思考的医生被杀,在这样的环境中当然谈不上科学的发展。
    假如,只是假如,假如没有甲申,那么站在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李时珍的肩膀上,中国能不能发展出自己的近代科学呢?还会不会有以后的百年耻辱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