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49章

大发明-第149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尔担心司法大臣季尔强硬的态度,叶枫就提出,将电网这个计划,也提交即将召开的议员大会表决,要是通过了,季尔就不能再说什么。
    叶枫要做的就是让议员大会通过这份方案,除了和老藤普的结盟,还需要拉拢一部分议员,更重要的是让中立的那部分议员,感受到电的重要。
    议会民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但如果一项提案涉及的内容并非利益攸关,好处又显而易见的话,相信议会还是会做出有利于这个国家的选择。
    在议员大会召开以前,需要让这些议员知道电的重要,最直接,也是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拉耶尔伯爵对投票器的顾虑。
    如果大家在投票的时候都要用到电,还有什么理由投反对票呢?
    第四集 电的革命 205 人与猿人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40 本章字数:2294
    我需要想一个办法,让拉耶尔和议员接受投票器。I电信,叶枫这样对助手爱德华。卡尔逊说道。
    不管怎么说,人们对电的恐惧不会那么快消失,尤其议员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们更怕死。
    叶枫还在考虑这个问题,爱德华已经将今天早晨的报纸整理好放到他面前:“博士,用电话转移视线很成功,不过,《每日新闻报》抓住您的一个口误,说了些很难听的话。”
    “口误?”叶枫想不起自己说错了什么,找出《每日新闻报》,看到四版显要位置有一个很大的标题:“东方人的祖先是猴子!”
    这个标题的内容本身没有问题,但语气很不对,什么叫东方人的祖先是猴子?西方人的祖先也一样是猴子,而且大家的祖先似乎发源于同一个地方。
    叶枫很快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是一八五六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没有发表,也就是说,进化论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更不要说人类是从猿到人进化而来,如此激进的观点。
    对这个时代的生物学,叶枫没有专门关注,了解并不多。
    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地质学,他就比较关注。
    达尔文在那个时代,也是个不错的地质学家,有一些很不错的作品。
    叶枫知道。达尔文早期两本比较重要地著作,《一八四二年概要》、《一八四四年概要》已经有了。
    这两本书,已经具有《物种起源》的框架,并且涉及了“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虽然还很模糊。
    按照这个时间段,叶枫估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实际上已经完成,不过是还没有发表。
    同样的,那份著名的遗嘱也应该写好了。达尔文准备在自己死后,再发表《物种起源》的手稿。
    历史上的达尔文知道自己地观点是多么的让人震惊,会造成何等影响,所以想竭力避免。
    直到另外一名生物地理学家华莱士,独立发现了“自然选择理论”,并将论文寄给达尔文征求意见。才迫使后者提前、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表了《物种起源》。
    叶枫知道自己大意了,他已经习惯去改变历史,但这样容易引起争议,带来麻烦的事情,并不是他喜欢的。
    事情已经发生,叶枫只能希望达尔文看到这则消息,提前发表他的《物种起源》,免得自己被这个麻烦缠上。
    不过,等叶枫从思绪中跳出来。去浏览那篇新闻地内容时,马上改变了主意。这个《每日新闻报》,实在是太可恶了。
    文章攻击叶枫说过的那句话。攻击他将“愚昧地”将猿人看**类的祖先,这并没有什么,叶枫也只会觉得对方愚昧、可笑而已。
    但是,这篇文章还指出叶枫东方人的特征,嘲弄叶枫代表的“东方猴子”,才是猿的后代,全篇都是刻薄的嘲讽。
    叶枫的脸色冷得可怕,至少一旁的爱德华。卡尔逊从来没看到自己的老板如此生气过。
    “叫路透社地阿斯先生。马上过来。”叶枫沉声说到。
    爱德华连忙让人去办,看着叶枫难看的脸色。小心翼翼道:“除了这些事,实验室那边也来了几份电报,其中普朗泰先生说,你答应去电池实验室地事情,已经拖了好久,希望你能抽时间去看看。”
    提起工作,叶枫只能暂时压住心中的怒火,想起上次展示发电机时,确实和普朗泰说过,去看看他们实验室地成果,没想到一忙起来,就拖了很久。
    “他没说什么事情吗?是不是有新的成果?”叶枫道。
    “似乎是一种新的电池,不过还没有发现用途,有点鸡肋,所以一直都没有正式报上来,想让您先看看。”爱德华道。
    叶枫皱起了眉头,不悦道:“这是怎么回事?以后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实验室出来的,哪怕有一点新意,也要足够重视,及时报上来。”
    “是的,博士。”爱德华连忙点头,心里却在说:这个实验室的事情,一直都是那两个小魔女在管,他可一点插手的机会没有。
    叶枫想了想,也不清楚普朗泰主管的电池实验室能有什么新地发现,不过这却给他一个启发,原来为了推广输电工程,一直想用输电线为这次议员大会的投票器、统计仪还有白炽灯供电,现在大家对电都有疑虑,特别是投票器,是要用手接触地,倒不如改用电池。
    叶枫觉得这样做不错,至少能打消一部分人的疑虑,只是目前的电池都比较庞大,而且不好移动,如果有干电池就好了。
    叶枫想着就随手将这些写下来,免得忘记,看到爱德华还站在旁边等自己回话,连忙摆摆手让他先忙:“等阿斯过来,安排好了我就回研究中心,这边的事情你们处理好了,不要对那些人太客气。”
    看着爱德华离开,叶枫就觉得没有电话很不方便,虽然那台被命名为“千里传音一号”的话机试验还算成功,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暂时还无法投入使用。
    电话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打电话的人说话,声带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传到话筒上,形成波动的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话音电流再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的电话机并转换成膜片的振动,通过空气将声音传到人的耳朵中。
    这里最关键的是两次转换,也就是如何将声波转换成话音电流,以及将电流返回为声波,原理很简单,但要做出来却有难度。
    第四集 电的革命 206 让人暴走的比喻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40 本章字数:2376
    波和电流之间的转换,一般需要两个过程,空气震动体的机械震动,然后再转变为变化电流。
    其中第一步使用的是金属薄膜,限于工艺水平,制造薄膜不困难,难的是无法保证薄膜的规格一致。
    将薄膜震动转变为变化的电流,这一步更加困难,试验话机使用的是金属簧片。
    薄膜震动导致金属簧片的震动,簧片切割磁场,产生微弱的变化电流,传送到接收端。
    问题是簧片震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过于微弱,即便是换作电磁场,增强电磁场强度,也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
    必须要通过其它办法,将感应电流放大,叶枫想了一会还是没有主意,技术基础过于薄弱了。
    阿斯很快出现在叶枫的办公室,说到人和猿人的问题,脸上露出愤慨的神色:“《每日新闻报》已经丧失了报纸应该有的品味,和新闻的客观性,他们居然抓住一个口误进行人身攻击,我们可以声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办报的宗旨。”
    “不,我想你误会了,我并没有口误。”叶枫感谢了阿斯的好意,同时纠正了对方的“口误”。
    “这个……虽然那些没有职业道德的家伙做了引申,不过博士您的确实说了容易引起争议的话,在场的记者都听到了,我们想要否认并不容易。”阿斯以为叶枫要否定自己说过地话。显得很为难。
    “您知道,真实、诚实,一直都是路透社的宗旨,我不可以……”
    “停,尊敬的记者先生,我并没有让你否认事实,去制造假新闻,我是个诚实的人。不是吗?”叶枫赶紧摆手阻止了路透社的记者,他最讨厌一味粉饰的御用媒体。
    “我是说过那样的话,但那不是口误。”叶枫不顾一脸迷惑的阿斯,继续解释道:“那是一个……对生物学、遗传学具有相当知识地……学者,做出的科学推断,或者说是科学假定。我认为那是合理的,是有事实根据的。”
    “啊!”可怜的阿斯已经蒙了,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没有听错。”叶枫很自信地敲了敲桌面,那则评论让他很生气,他决定做点什么。
    这时候,爱德华又带了一个人走进办公室,阿斯很惊讶地发现,那居然是《每日新闻报》的记者。
    “好了,两位尊敬地记者,我现在向你们发布一些我自己的观点。你们可以如实在报纸上写出来。”叶枫对阿斯和那位略微有些不安的《每日新闻报》记者说道。
    “我研究了很多动植物的现象,我认为每一个物种都是不断进化的。而进化的结果是通过遗传,由自然选择的。举个例子,”叶枫指了指《每日新闻报》记者手背上裸露的汗毛。
    “你的体毛比猴子少,那是因为人类的祖先,一部分猴子脱离了森林地生存环境,显然体毛少更容易排出汗液,也就更容易活下来。你看,自然选择了体毛少的猴子,淘汰了那些体毛多地猴子。一代一代传下来,体毛少的猴子越来越多。这个遗传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所以,你现在地体毛比猴子少,说明你比猴子进化了,而你的体毛比我多,所以……很抱歉,记者先生,我这个人说话就是这么直。”
    “这就是自然选择。”叶枫用一个很粗俗,也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说明了他的自然选择学说,阿斯不知道有没有听懂,但至少他还是不能接受,有点发懵地坐在那里。
    被比喻的《每日新闻报》记者却忍不住了,激动地站了起来:“圣经上说……”
    “好了,我们不要去管圣经,教会曾经告诉我们,雷电是神对人的谴责,可事实是,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神的事情,人又怎么会知道?好吧,我不是质疑圣经,我不是要和你们辩论,你们只要如实地将我们之间的谈话写出来,我没有让你背弃信仰,对不对?”
    阿斯无奈地点了点头,他无法接受叶枫说地,人怎么可能是猴子呢?
    要说明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自然选择理论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生物学上的比较,遗传学方面地论证。
    叶枫做不到这些,他打定注意要宣扬自然选择学说,然后让远在英国的达尔文阁下,忍不住站出来,提前发表他的那本鸿篇巨著:《物种起源》。
    “我跟你说这么多,你可能还不是很明白,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叶枫伸手指向《每日新闻报》的记者,后者忍不住打了寒颤,不知道这一次,自己又会变成什么。
    “很好,譬如你生了……哦,我是说你和你老婆生了一个儿子,那生出来的肯定是人,而不是猴子。”
    这不是废话吗?《每日新闻报》的记者翻了翻白眼,有种要暴走的冲动。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遗传,中国有句古话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你的儿子是人,不会是猴子,也会比较像你,不可能像我——当然,你不会那么幸运。”叶枫笑着说道,那个记者的脸色却很不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