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48章

大发明-第148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因为大家对‘电’还比较陌生,倒不是因为觉得这次事故的后果严重,我听说当事人也没有遭到太大的伤害,现在就和正常人一样?”阿斯道。
    说到当事人,叶枫就想起这件事,狠狠地瞪了藤普坦得一眼:“这件事你去处理,对那个被电击的工人,采取和研究中心人员受伤相似的待遇,赔偿、慰问,并安排合适的工作。”
    看藤普坦得满脸惊讶,叶枫更不高兴:“赶快去做,抢在这件事被人捅开前面。”
    藤普坦得脸色一凝,连忙离开去落实这件事,倒是阿斯疑惑地说道:“伤一两个人很正常,就算有人别有居心,也不会拿这个做文章的。”
    “不是就算,是肯定有。”叶枫满脸严肃地敲了敲桌子:“好了,就我们几个,先商量一下应对的办法。”
    在座的有叶枫,他的助手爱德华。卡尔逊,路透社的记者阿斯,还有诺贝尔电信的几个管理人员。
    说是商量,其实是叶枫给其他人布置任务:“这件事原本很简单,一起安全事故,随后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出了事我们大家都要认真去想原因,避免再度出现相同和相似的事情,以后电信这边的工作人员都要按照实验室的标准进行培训,不然不能上岗——就是参加工作的意思。”
    “现在明显有人针对我们,这件事的打击面相当大,凡是和电有关的都可能受到影响,电报、电站、输电网、电灯还有投票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当然,这件事发生得很不巧,造成现在的局面有些被动,但只要利用好了,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叶枫不知道什么是危机公关,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事故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这次事件,宣传“电”这个新事物,让人们了解更多电的性质和用途。
    散会后,大家马上行动,诺贝尔电信出面邀请斯德哥尔摩各大报社参加
    布会,对这次事故做出详细解释,并向与会记者发放打印出来的关于电的常识的资料。
    因为各大报社在电信公司都派人留守,以便获取第一手的信息,所以发布会开得很快,到的人也比较全,另外还邀请了同样在周围等消息商家的员工,让他们也参加这次别开生面的发布会。
    叶枫亲自担任发言人,只有他对电的了解,可以应付接下来的各种问题:“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问,关于电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它会是人类的未来。”
    “埃尔文勋爵,请恕我冒昧,我们都知道你说的电和天上的雷电是同一种事物,那么电是安全的吗?虽然这次事故没有死人,却让我们看到这种电同样是危险的,如果以后用的电多了,用电的规模更大了,岂不是意味着到处都是雷电?”说话的是《每日新闻报》的记者,眼看叶枫将发布会的气氛搞得很平和,忍不住跳了出来。
    叶枫笑了笑,他很希望有人将尖锐的问题都提出来,这样他才好接着回答让更多的人明白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像御前会议这样的场合,根本没有辨清的机会。
    “几百万年以前,当人类或者说猿人,看到森林大火的时候,他们对跳动的火焰充满敬畏,因为那是可以毁灭一切的力量,然而人类的祖先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学会使用火,火是危险的,但使用得当,却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电也是一样。”
    下面一阵哗然,叶枫微笑着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其实,电和人的关系,甚至要比火与人更加密切,告诉大家几个事实……”
    叶枫向前伸出一根手指:“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电荷,瑞典这里比较寒冷,大家冬天的时候喜欢穿羊毛衣,晚上脱衣的时候,有没有见到短促的闪烁?还有轻微的劈啪声响?好,大家都举手了,都遇到过,我告诉大家,这就是电荷,我们称之为静电。”
    “静电是静止不动的电荷,而我们用的电,其实就是流动起来的电荷,就是电流,这个电流是由电压和电阻决定的,
    人体上的电荷静止不动,是因为毛衣本身是绝缘的,也就是电阻无限大,如果你接触金属物品,就可能放电,产生酥麻的感觉,就是触电,有没有人经历过?大家仔细想想。”
    见没有人响应,阿斯将手举了起来,陆陆续续又多了两只手,看上去这一现象并不是那么普遍,毕竟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家用电器,准确地说是根本没有。
    叶枫笑了笑,今天开这个发布会,就是要让大家心服口服,好在刚才就有准备,使了个颜色过去,爱德华带着几个工作人员,将几件羊毛衣送到记者们手中。
    “大家手上拿的,是最常见的羊毛衣,我们现在请工作人员测试一下,看上面有没有电荷。”叶枫说道。
    马上就有工作人员抱着电压表和电流表上前,用导线接地,测得电压为零,没有电流通过。
    “现在,请大家举起手上的毛衣,来回轻轻地搓几下,对,就是这样。”叶枫领着下面的记者搓毛衣,早有人用相机将这一切拍了下来。
    “好,现在,我们再请工作人员测试一下。”叶枫道。
    工作人员再次走上去,这次果然测到了电流,各件毛衣上电压数字都不同,只有阿斯搓得最久,瞬间放电时的电压达一百多伏。
    “啊,真的有电啊!”斯德哥尔摩邮报的记者惊讶地说道。
    “原来要发电这么简单,以后也不要买电池,就搓毛衣好了。”旁边的商人笑道。
    “大家知道,人身上的静电电压,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吗?”看着下面议论的记者,叶枫知道电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不再神秘,更不复从前的高高在上。
    大多数人都在摇头,有人抢着说道:“刚才最高的电压是一百多。”
    “这位先生看得很清楚,大家也应该看到,经过几次摩擦,毛衣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达到一百多伏。那么,如果是穿在身上,经过很长时间的摩擦,静电电压会达到多少呢?”叶枫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道。
    第四集 电的革命 204 神奇电话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39 本章字数:2530
    人体静电的电压能高达几万、几十万伏,”叶枫看着“惊骇”的人群,微笑着继续说道:
    “那么,大家知道诺贝尔电信现在使用的电压是多少吗?诺贝尔电气规划中的电网电压是多少吗?”
    “二百伏,仅仅只有二百伏!”叶枫微笑着伸出两根手指,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巨大的落差让记者和到场的商人感到惊讶,他们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说自己身上的静电比发电机还厉害?
    发布会的气氛变得非常活跃,这一点并不像政府机构有时候做的那样,官员在上面一本正经地讲,记者在下面听,反而像一个很热烈的交流会。
    叶枫面带微笑,表现得游刃有余,他适时地告诉大家,未来电网提供的,绝对是安全电压。
    造**体伤害最直接的原因是电流,好比人体静电电压很高,但因为毛衣本身是绝缘体,无法形成电流。
    民用电的电压更低,只要不接触,或者使用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注意安全,就不会有危险。
    叶枫说得很实在,而且当场带着绝缘手套去接触通电导线,说明通常情况下,电是安全的,不会无缘无故伤人。
    在发布会的最后,莱斯出现在大厅,和两个助手搬了一个箱子上来,箱子上面竖着一只圆号。下面拖着长长地导线。
    叶枫看了看面前的记者,大声道:“电是人类的未来,现在,我再向大家展示一样全新的电器,这个东西叫电话。”
    “电话是什么?电话就是能像传送电报一样,传送声音,使用电话,你在斯德哥尔摩说话。你的妻子在哥德堡就能听到。”
    “啥?”记者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斯德哥尔摩说话,在哥德堡就能听到?那是神话吧?
    “神话?几十年以前,你们有谁能想象,一篇稿子瞬间就能发送至千里以外?那个时候的人们,有谁相信钢铁造的船也能浮在水面上?火车、电灯、蒸汽机。有谁想到过?”
    在叶枫演说的同时,技术人员已经将硕大地电话机安装好,这台机器是和投票器一同运到诺贝尔电信的,原本是用电报线进行远距离的试验,最后的结果并不让人满意。
    但电话机的短距离通话试验已经成功,叶枫请一位记者上来,拿起一只漏斗状的铜管,示意他对着大喊。
    “瑞典——万岁!”
    “听到刚才地话没有?听到就重复一遍。”叶枫对着铜管喊道。
    “瑞典万岁!”旁边的圆号突然响了起来。
    声音虽然不算大,也不清晰,还带着嘎吱嘎吱的杂声。但还是将在场的人吓了一跳。
    因为大家都听得很清楚,声音是从圆号里面传出来的。而且还不是刚才说话的记者原来的声音。
    叶枫刚才说过电话的功能,所以大家很快明白了。这应该是另外一个地方的人,通过导线传来的声音。
    不过,还是有人不愿意相信,一个商人指了指圆号下面地箱子:“里面是不是有人?”
    叶枫挥挥手,马上有人将箱子的前面板拆开,露出里面地导线,这下子谁也没话说了。
    拿着漏斗,叶枫大声喊:“下面。我问你答,现在是什么时间?”
    “下午四点十七分。”
    “你在哪里?”
    “隔壁的房间。”
    ……
    连续问了好几个问题。叶枫又让记者和商人们每人写一句话,然后送到隔壁地房间里,不一会儿,充满嘈杂的声音就从圆号里传了出来。
    很显然,另外一个房间的人,通过电话和导线,将声音传到了面前的电话机。
    虽然声音不清晰,虽然距离很近,却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声音确实可以通过电流传送。
    好不容易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记者们马上发疯似地打听这种机器的情况,恨不得马上体验一番。
    让他们失望的是,诺贝尔公司宣布这种机器还在试验当中,有效通话距离仅仅只有几十米。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记者们的好奇,以及对这件事进行报道的热情,哪怕只是试验品,这样地新闻也足以引起轰动。
    现在,没有人会再去问电是不是危险,是不是要禁止用电,他们关心的是,电还可以做什么?电话什么时候能够推向市场。
    次日斯德哥尔摩地大小报纸,都不约而同地以那台巨大、丑陋、性能垃圾的电话机为头版,报道了这种“千里传音”的机器。
    几乎每则报道都引用了叶枫所说的那句话:你的父母,在哥德堡就可以听到你在斯德哥尔摩说的话,如同面对面时的交流。
    用电话成功转移话题,吸引媒体的注意,叶枫在第二天亲自前往王宫拜访了卡尔,摄政王陛下当时正用专线电报和他的情人联系,而且正想着报纸上说的那台电话,是不是有可能装到王宫里来。
    卡尔电话机很感兴趣,同样对叶枫提出的,将瑞典建设成为电气化国家的建议感兴趣。
    无论哪个国王都希望能取得一些成绩,更何况卡尔是如此年轻,还在巴黎生活了好几年,骨子里充满浪漫的气质。
    卡尔担心司法大臣季尔强硬的态度,叶枫就提出,将电网这个计划,也提交即将召开的议员大会表决,要是通过了,季尔就不能再说什么。
    叶枫要做的就是让议员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