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45章

大发明-第145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这叫万无一失。”格拉姆厚着脸皮笑道。
    “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叶枫大笑着点了点头:“对了,功率怎么样?电压有多高?能不能保持稳定?还有……”
    “博士!”格拉姆露出一脸苦笑:“先前只是为了确保开机成功,这些数据还有待测定。”
    “你早说啊,”叶枫不满地摇了摇头,看着眼前半座小楼那么高的发电机,心情异常迫切。
    看到老诺贝尔,甚至诺贝尔也带着两个助手在现场,叶枫赶紧上去打招呼,老诺贝尔就很疑惑地问道:“埃尔文,你搞这么个大家伙干什么?还不如皮克希式方便。”
    “老爸你太没有眼光了,四哥的发电机可比皮克希好多了,能够让几百里外也用上电呢。”叶枫还没来得及说话,跑过来的凯瑟琳已经不干了。
    “这怎么可能?”老诺贝尔老脸一红,疑惑地看着叶枫。
    “有这个可能。”叶枫笑着对父兄道:“我们这台机器采用纵向横梭绕式电磁铁的定子,以及叠压铁片鼓式电枢,发电效率要比皮克希式高很多,之所以还做这么大,就是考虑提高电压,远程供电。如果能够成功,将标志着强电时代地到来。”
    “强电?”老诺贝尔摇了摇头:“强电弱电我不明白,只是你刚才说什么定子,要用电磁铁,你这机器是发电的,怎么还要用电?这不是循环么?”
    老诺贝尔对电机这方面了解不多,叶枫不得不仔细解释:“这不是循环,因为电磁铁用地电,和发电机产生的电相比,很少很少。而且我们开始也不用给发电机供电,因为线圈里面总会有剩磁,只用发电机转起来,就可以利用剩磁发电,产生电流,反过来再增强电磁铁地磁性,然后发出来的电越来越多,直至达到设计功率。”
    “哦。”老诺贝尔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也听懂了叶枫的意思,这就是一台自激式发电机。
    “厂里用的那台赫尔特式发电机,似乎也是自激式?效率和皮克希也差不多吧!”诺贝尔突然开口道。
    叶枫很意外地看了一眼这个危险分子,没想到诺贝尔这方面也懂,于是笑道:“三哥,赫尔特式发电机确实是自激式,不过他做得不彻底,我们这台机器最大的特点也不是什么自激式,而是线圈,定子和电枢上线圈的绕法,绝对独创。”
    横梭绕式和鼓式绕组,小小的线圈绕法,却成为新式发电机的杀手锏。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8 凭空来的输电线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38 本章字数:2505
    子大小的发电机,蒸汽机占了大半,工人加进煤,将等锅炉气压足够,才打开阀门,蒸汽机带着发电机转子,呜呜转动起来。
    不大工夫,第一道回路的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负责观察的眼镜海因里希马上高声喊起来:“动了动了,有电了。”
    哗!凡是有资格进入试验场的都围了过去,更多人只能围在外面,议论纷纷,同时盯着那一排路灯,焦急地等待着:“怎么还不亮?还不亮?”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负责观察第二道并联回路电流计的格拉姆也喊了起来:“动了,我这里也动了。”
    人群马上又围了过去,眼镜海因里希赶紧切断了第一道回路的开关,再不关电流计就要烧掉了。
    这时候的工艺水平有限,不能做出很好的电流计,所以只能将不同规格的电流计并联起来,随时观测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随着发电机的转子越转越快,输出电压越来越高,回路上的电流计换得越来越快,大家都跟着跑,都想在第二时间看到那个数字,因为第一时间只能是观测的那个人。
    这个数字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不过大家都很兴奋,就连不懂电磁知识的老诺贝尔也跟着跑,反正知道自己跑得越多,电压越高,发电机就越好。
    叶枫也跟着人群跑。他倒不是很兴奋,禁不住凯瑟琳在旁边拉着,他一跑,苏菲撅撅小嘴,也跟着人群跑。
    到后来电压跳得很快,大家都跟疯了似地,中间都停不下来,只顾往前跑。
    终于在第七道回路的时候。输出电压稳定下来,大家才长嘘一口气,停下看表上的数字。
    “父亲,你来宣布开灯吧。”老诺贝尔看不懂表盘,叶枫却知道数值不错,已经达到预想了。
    老诺贝尔面对人群。宣布打开电灯,叶枫亲自合上电闸,接通电路后,一排路灯瞬间亮起,从广场延伸进厂区。
    围观的人群大部分是诺贝尔公司的工人,还有周围的居民和一些记者,很配合地发出阵阵欢呼,记者则手忙脚乱地摄影,用的也是诺贝尔公司的产品。
    美中不足地是,现在是白天。灯光看上去不亮,更有几盏灯闪了一下就爆掉了。
    “眼镜。你咋搞的,电灯质量这么差?”格拉姆指着灭掉的电灯抱怨道。
    “电压高了。”眼镜淡淡地说道。
    “你电压才高了。”格拉姆看了看周围。凑到眼镜:“这电压都是测试过的,你看,别的灯亮得多好。”
    眼镜海因里希摇了摇头:“真稳定了?你看这电压计怎么晃来晃去呢?”
    “电压计不行,嘿嘿。”格拉姆尴尬地笑道。
    “还是发电机问题,不如电池稳定。”坚持研究电池的普朗泰从身后跳了出来,看到发电机一次给这么多电灯供电,他还是很紧张地,总算找到攻击的机会。
    “准确地说。都有问题。”眼镜道:“你的电池也一样。”
    格拉姆和普朗泰虽然不情愿,还是不得不一齐摇头。确实,无论是发电机,电压计,灯泡还是电池,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怎么了,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大家都做得很好。”叶枫笑眯眯地走回来,在三人肩膀上各拍了一下:“都在说什么呢?”
    “我们觉得,问题还很多啊。”格拉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敛去笑容,叶枫点了点头:“探索无止境,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大家也不用着急,慢慢来。”
    说着,他又看着眼镜海因里希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冶炼厂那边的拉丝车间弄好了,找了几个师父,你抽空过去看看,商量商量拉钨丝的事情,看能不能搞出来。”
    眼镜点了点头,不等他说话,普朗泰就缠了上来:“博士,我们实验室也在搞一个好东西,什么有空来指导指导?”
    “哦?”叶枫饶有趣味地看着普朗泰:“说说,到底是什么东西。”
    普朗泰向周围看了看:“博士,这个涉及到保密,现在不合适吧?”
    “你还跟我讲保密?”叶枫看到周围人是比较多,无奈道:“那好吧,回头把资料给苏菲——给凯瑟琳吧,我先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叶枫本来是想让凯瑟琳继续读书的,但一般学校不收女的,家庭教师倒找了好几个,不过很快都辞职了。
    因为凯瑟琳常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老师们都无法回答,实在没脸继续教下去。
    凯瑟琳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实验室中遇到地,还没有被解决的,那些老师当然回答不出。
    最终,叶枫只能同意凯瑟琳在自己身边做事,其实这样学到地东西很多,就是缺少系统化,这也是研究中心成员的通病。
    发电机地展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因为是爱德华和格拉姆组织的,规模太小了,引起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
    好在叶枫马上向政府提出一个输电线方案,就是以目前九十公里的输电干线为基础,架设连通斯德哥尔摩主要街区的输电网。
    “通过这个输电网,让王宫、议会大楼等建筑,以及首都市民,都能方便地使用电灯照明,不需要配备过多的发电机,或者频繁更换电池。”
    “电网通电后,新建的中央商务区全部实行电灯照明,营造北欧不夜城。”
    季尔每次看到诺贝尔公司地申请,都有点心惊肉跳,这一次也不意外,他一眼就看到电力照明的伟大,更重要地是影响:如果真的能实行,灯油就卖不出去了。
    这个时代照明用的还是油灯,用的油主要是鲸油、松油或者是油菜油,在瑞典,松油占据大半市场,作为老牌工业家族,灯油也是季尔家族的主要生意项目。
    这个诺贝尔公司,怎么就不让人省心呢?季尔心中恼火,拍着桌子就跳了起来:“谁告诉我,这个九十公里的输电干线,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9 输电线问题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38 本章字数:2296
    尔年纪轻轻,成为摄政王以后野心勃勃,一直想干出让瑞典人知道他会是位杰出的国王。
    而在这段时间,瑞典确实呈现出和过去不同的新面貌,有了第一条电报线,可以媲美巴黎的中央商务区计划,但和他的野心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关键是各项计划引起了太多争论。
    卡尔也认为政策的变化必须慎重,他要考虑很多贵族的利益,但像电报线、商务区,以及修建铁路这样的计划,年轻的摄政王很感兴趣。
    “诺贝尔公司提交的这份计划很有意思,让斯德哥尔摩成为不夜城,用电点亮整个城市,这件事非常好,我觉得应该大力支持,各位感觉呢?”在每天与内阁讨论国事的例会上,卡尔面带笑容,自信满满地对他的大臣说道。
    季尔皱起眉头,看了彭特一眼,卡尔这么快就知道这份计划,想来又是这老家伙做的好事。
    “陛下,这件事影响太大,需要综合考虑。”季尔沉着声音提出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让支持的声音先冒出水面。
    “哦,这是什么道理?”卡尔皱了皱眉头,这句话他似乎听到很多次了,为什么要做一件事就这么难?
    “陛下,斯德哥尔摩不是巴黎,瑞典也不是法国,”季尔眼中闪动着锐利的目光,盯着卡尔沉声说道:“瑞典是个穷国。贫民生活穷困,当前最重要地事情是保护和发展国内经济,让贫民也能吃到面包。”
    “不过是对原来的街灯进行改造,和面包有什么关系说道:“瑞典就算比不上法国,几条街上的路灯还是装得起的。”
    “陛下,不夜城这样的项目,看起来很好,但无论是输电网。还是街灯,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维护费用,这是浪费。有这些钱,还不如用来疏浚河道,开发林场,我们的国家。禁不起这样的耗费!”季尔丝毫不让。
    “你……这些事我们一直在做,年年在做,却还是老样子,就算继续做下去,又能怎么样?”卡尔对瑞典地这种现状,早就心存不满。
    “这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更加不能放松。”季尔慨然说道。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终于彭特咳嗽了一声道:“作为王国的财政大臣,我曾经和这个计划的制定者埃尔文勋爵。探讨过经济上的问题,勋爵阁下愿意承担输电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并且不向王国要一分钱。”
    “好,埃尔文做事总让人感到高兴。”卡尔抚掌大笑。
    “可王国还是要在其它方面花钱。”季尔一脸冷笑。却不知道诺贝尔公司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埃尔文阁下说,如果政府没钱,他愿意承担所有路灯地投资,包括以后的维护,不需要政府出一分钱。”
    季尔愣住了,他实在想不出,这样做对诺贝尔公司有什么好处,随即冷笑道:“一年。还是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