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42章

大发明-第142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藤普坦得很有风度地向路透社记者点了点头:“是的,这套自动译码系统,正在研究当中,而且有了一定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看到这样的产品。”
    什么?!连路透社的记者似乎也不敢相信,追问道:“您是说,从发报到收报,只有第一步打孔,或者说打字需要人来完成,然后从发报,到最后收报人看到文字,全部由机器完成?”
    “你很专业,情况就是这样。”藤普坦得笑道,他心里也有点惶惶然,这件事似乎很难相信啊!
    确实让人很难相信,记者们顿时哗然,好在他们对技术的事情本来就懂得很少,上次就被诺贝尔电信震撼过,居然比藤普坦得更快就接受了结果,有人马上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电报和邮政的业务是重复的,如果电报全部自动化,是不是意味着原本邮政的工人会失业?”
    藤普坦得看了发问的记者一眼,是代表政府立场的《大众邮报》,和季尔家族关系密切,他笑了笑:“电报和邮政有相似的地方,但绝不重复。电报是在城际间传递重要信息,如果说它要取代谁,那只是拉邮车的马匹,而不是人。”
    下面的记者会意地发出笑声,藤普坦得接着道:“电报和信件不同,大家知道一根长达上百公里的电报线,同时只能传送一路电报,即便自动拍发,也需要花费时间,一天所能传递的字数毕竟有限,所以它的单位成本要远高于信件。”
    “这就决定了两点,一是大部分人不会用电报代替写信,因为经济上不划算,不是很紧急,很重要的事情,人们不会使用电报,也没有那个必要。
    第二,电报的长度会受到限制,要精悍,你有钱也不行,因为电报线的容量是有限的,不是为某个人服务的。所以无关的文字,电报员会告诉你:我们不发。这就决定了电报和信件服务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谁也不会取代谁。”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电报毫无疑问会让信息沟通变得快捷,促进沟通的同时也会带动信件的交流,所以某些人的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
    随着诺贝尔电信的一系列举动,季尔
    到压力,在修改德士公司方案的同时,也针对诺贝尔案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劳工问题就是关键。
    不过,季尔并没有将舆论看得如何重要,只是在政府的《大众邮报》上发表了一些看法,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反而是诺贝尔电信的新闻发布会,在打消众人对于劳工问题的疑虑后,报纸上众口一词称赞诺贝尔电信的技术先进性,并展望赶超英法的美好前景。
    “你们要抓紧,电学实验室那边可以先缓一缓,将人都抽调过来,尽快将这个电路做出来。”叶枫将普朗泰和格拉姆召集起来,让他们领头完成“译码机”的电路制造。
    “两百多个继电器……”格拉姆猛挠头。
    “怎么了,不就是两百多个吗?”
    “哦,博士,是这样的,两百多个继电器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做出来的译码机,会不会太大了?”普朗泰道。
    “还有就是这个电路的安全性,如果要做足的话,体积会更大,我怀疑它没有使用价值。”格拉姆接着道。
    叶枫看了看两个人,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但是这个东西一定要先做出来,我要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然后再讨论设计和制造上的问题。”
    王文达是典型的技术狂人,虽然叶枫说先研究译码机,但他还是一头扑进了更宏大的计算机研究中,成天研究计算机中需要使用的代码和逻辑判断关系。
    好在苏菲表现得相当配合,也可能是王文达研究时根本不理她,她和叶枫两个人闷在实验室三天三夜,终于将译码机的电路图设计完成。
    设计完成后,小姑娘当即趴在叶枫身上睡着了,两人就在沙发上困了一觉,第二天凯瑟琳看到他们搂在一起,狠狠闹了一番,从此也搬到实验室,要和叶枫睡一起。
    真是头疼啊!叶枫哀叹,在他的要求下,公司大部分电工都被集中起来制造译码电路,好在诺贝尔电信的工厂已经具备生产条件,两天后就完成了整体电路,问题是这个玩意也太大了。
    电路固定在木板上,然后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电路之间保留了充足的安全空间,所以足足占据了一个房间的地面。
    “经过试验以后,可以确定更加紧凑的设计方案,但是现在只能先这样。”格拉姆解释道。
    “先试试吧。”叶枫有点紧张,这是一个最直接,所以也是最繁复的电路。
    五单位均匀电码可以用五个开关,连接五个继电器来表示,不同的组合连通不同的回路,从而带动终端做出反应。
    眼下终端使用的是代表字母的三十二盏灯泡,输入端使用的是从自动发报机该装过来的读孔器。
    以五个孔为一组,输入端五个继电器做出反应,吸合后连通电路,一路一路传送,最后反应为终端亮起的灯泡。
    五个一组结束后,通过棘轮装置切断整个电路的电源,使电路回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组数据的输入。
    试验开始很成功,不过很快出现了问题,一直默不作声,在观察灯泡的苏菲突然开口道:“错了,结果错了。”
    “错了?”叶枫一愣,他觉得电路运行很正常,而且线路已经排查了很多遍,应该不会有问题。
    “是的,错了!”苏菲点了点头,指着灯泡道:“本来应该顺序亮下来,现在亮起的却是前面的灯泡,有问题。”
    叶枫看了看,确实是这样,输出的结果紊乱了,等一条纸带输入完毕,拿过记录一看,从第七个字母开始,输出就开始出现错误。
    “格拉姆你们去排查线路,苏菲,你和我研究一下这个结果,会不会是电路设计上出现问题。”叶枫道。
    格拉姆和普朗泰面面相觑,这个电路他们检查了好几遍,怎么还会出现问题?不应该啊!
    当下,格拉姆和普朗泰领着电工们一条线路一条线路的检查,并检测继电器是不是还有用。
    叶枫和苏菲就对着记录,讨论出现电路错误的可能。
    和设计相比,排错更加的琐细和复杂,要从上千条电路中找出那条有问题的,很不容易。
    “从结果来看,应该是有个电路出了问题,导致结果偏差,但到底是哪条电路呢?”叶枫很头大,只能一条一条排查。
    苏菲则列出那些记录,比较正确电路和错误结果电路两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而就在这个时候,排查电路的格拉姆也突然叫了出来:“该死的,我发现了!该死的臭虫!”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3 意外划时代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36 本章字数:2665
    拉姆手上捏着一只臭虫,咬牙切齿,叶枫看了哭笑不瞪了,恢复电路,我们再来一次。”
    “我恨臭虫!”格拉姆依然很不解气,将那只可怜的臭虫仍在地上,脚踩上去狠狠碾压着。
    第一次试验就遇上这种事情,难怪格拉姆生气,以后电工们遇到电路问题,“该死的臭虫”总是脱口而出,久而久之,电路出了问题就被称为“臭虫”,简称“BUG”!
    随着电源接通,大家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谁都不想再出一次意外,瞪大了眼睛盯着灯泡。
    译码电路的运转速度其实很快,两盏灯泡亮起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一秒,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是一瞬间,一条纸带就输入完毕,整个电路安静下来。
    “记录员,记录……”叶枫话还没说完,怀里就多了一个人,兴奋的苏菲扑上来搂着他的脖子,“吧唧”!“吧唧”!在他脸上连亲两口。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咯咯咯!”苏菲兴奋得握起粉拳,猛锤在叶枫背上。
    成功了?其他人都围到记录员身旁,等着比较后的结果。
    “成功了!”
    “耶!”大家都欢呼起来。
    这一次测试的过程相当成功,也验证了一点,用电路进行逻辑运算是可行的,数学运算也不过是特殊地逻辑运算。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个实验室总有大量的计算工作,译码电路的成功,意味着电子计算机不再是空想,意味着他们计算量的减少。
    但是,除了叶枫,谁也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不仅能减少人工计算量,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
    叶枫也被大家感染,抱起苏菲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在女孩娇嫩粉红的脸颊上亲了两口:爽啊!
    “你们在做什么呢?”一个好听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叶枫浑身一个激灵,赶紧放下怀里的苏菲,一闪身躲到人群后面。
    “好了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格拉姆你暂时加入计算机研究所,我们再讨论一下电路地精简和浓缩……哎呀,凯瑟琳,你怎么来了?”
    叶枫装作刚从人群后面转出来,看见凯瑟琳和苏菲又在那里瞪眼睛:“哼,怎么到哪里都看到你啊,咦,你脸这么红干什么?是不是又做什么坏事了?”
    见到这个场面,叶枫有点尴尬。用眼神示意格拉姆帮忙解围,谁知道一群人都看着他笑。
    “好了。凯瑟琳,我们在工作呢。有什么事情等下再说。”叶枫严肃地说道。
    凯瑟琳闻言马上安静下来,小鸟依人般靠上叶枫,好奇地看着地上的电路。
    试验虽然成功,但距离实用还很遥远,为了方便测试,所有的元器件都做得很大,必须经试验测算各项数据,然后再进行调整。
    “要精简很困难。毕竟元件太多,而且电路频繁开合。对继电器和电路考验很大,特别是电路密集以后,开合时存在的电火花、电磁场,都可能造成致命影响。”格拉姆将想到的问题说了出来,希望“博士”叶枫能提供一些神奇的建议。
    叶枫哪里有主意,只能让格拉姆他们先进行大量地试验,测得数据以后再说。
    现在的问题是继电器这样的元器件太大,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还很落后,譬如导线铜的纯度、导线的均匀度,绝缘材料,还有很重要的焊接,甚至还没有这种工艺和方法。
    太落后了啊!叶枫觉得很不爽。
    “埃尔文哥哥,莱斯让你过去一下,说是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等叶枫安排好接下去的工作,凯瑟琳才晃着叶枫的手臂,娇声道。
    “莱斯?”叶枫觉得很奇怪,莱斯在研究灯丝,难道取得了突破?这不可能啊,哪有这么快!
    莱斯一直在研究灯丝,不过钨丝目前无法制造,碳丝容易蒸发,使用寿命太短,而铜丝电阻低、熔点低,也不适合。
    莱斯苦无头绪,突发奇想,打算将碳丝和铜丝混合,设计一种混合灯丝地灯泡。
    凭借实验室的支持,他地设想很快变成了现实,装着双灯丝的灯泡出现了。
    莱斯将做好地灯泡安装到测试电路上,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流计和灯座几个部分。
    两根灯丝串联的灯泡亮了,不过亮的是碳丝那部分。
    铜丝再细,和碳丝相比,电阻还是太小,电阻小,分到的电压就低,根本不亮。
    另外一只灯泡将铜丝和碳丝并联,并且使用了两个回路,分别为碳丝和铜丝供电,每个回路都接着高灵敏度的电流计。
    接通电源后,碳灯丝正常亮起,铜丝也亮了一下,几乎瞬间就烧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