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22章

大发明-第122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你认识我?”叶枫惊讶地看着大胡子。
    “哈哈,我果然没猜错。”博达热情地上前和叶枫打招呼:“我虽然不认识埃尔文爵士,却知道斯德哥尔摩上流社会中,眼下最受欢迎的埃尔文爵士,长相比较特殊,哈哈。”
    叶枫随即恍然,想来这个时代,斯德哥尔摩的东方人,也仅仅只有躲在实验室里的王文达、跟在自己身边的陆石武,还有就是自己了。
    博达是瑞典皇家玻璃工坊——科斯塔…博达工厂的》》和贵族提供水晶制品,因此对上流社会的讯息了解得很清楚。
    博达请叶枫到对面的咖啡馆坐一坐:“虽然有点怠慢,但在那里我们可以好好谈谈,比如爵士所需要的那种有色眼镜。”
    见博达这么说,叶枫也就放心了,既然是专业的高档水晶工坊,想来一副眼镜不成问题,就欣然同意。
    眼镜店的老板从博达的只言片语中,也听出叶枫不是普通人,能巴结,得巴结,这是做生意的秘诀,马上将店面交给了自己的徒弟,嚷嚷着要尽地主之谊,邀请叶枫和博达到里面喝咖啡。
    到了里间,老板马上让人端出热咖啡,请叶枫和博达坐了,才好奇地问道:“老朽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位爵士怎么称呼?”
    “埃尔文。诺贝尔勋爵!”博达很热情地介绍道:“老家伙,你现在知道他是谁了吗?”
    老板眼前一亮,连忙道:“有眼无珠,有眼无珠,不就是要把斯德哥尔摩改造得比巴黎还奢华的埃尔文爵士么,久仰、久仰!”
    叶枫差点一口将嘴里的咖啡喷出来:要让斯德哥尔摩比巴黎还奢华?这是我说的吗?
    不过这些话,他也不好辩解,只能微笑着说道:“说笑了,巴黎是巴黎,斯德哥尔摩就是斯德哥尔摩,在我看来,他永远是最好的,虽然它不一定很奢华。”
    “是是是,奢华也不一定好。”眼镜店老板连忙道。
    博达也笑道:“爵士说得不错,奢华从来不是斯德哥尔摩的风格,只是不知爵士规划中的梦幻宫,会是怎样的?要从伦敦的水晶宫和巴黎的工业宫之间,走出新路?”
    叶枫笑了笑,博达是生产玻璃的,这句话的意思,他哪能不懂?无论是水晶宫还是工业宫,都需要大量的玻璃,前者更几乎就是玻璃的建筑。
    叶枫没有说太具体,只表明下周会有一个公开的说明会,邀请博达届时参加,然后又提到今天自己过来的目的:“能不能做一只平光的有色眼镜,最好是墨色镜片,透光尽量好一点。”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让人将各色玻璃都送一批过来,不管是墨色还是其它色彩,埃尔文爵士可以随便选择。”博达说着看了眼镜店老板一眼。
    后者马上会意道:“如果爵士信得过我,就由在下亲自动手,保证磨制出最好的镜片。”
    叶枫大喜
    两人商量了一些细节,更拿出纸画了一个大概的外形又道:“你们的眼镜架,一般用什么材料?”
    “上好的松木、珊瑚或者是象牙都可以。”眼镜店老板解释道。
    “为什么不试试塑料?”叶枫道:“这次就用塑料试一试吧,材料我会给你,嗯,还有加工的方法,我想你会喜欢它的。”
    诺贝尔公司的塑料,也就是赛璐珞工厂,目前的产品主要提供给柯达影像制作胶卷和胶带的片基;以及阿迪达斯生产台球和乒乓球,还有提供给少数酿酒厂用来做瓶口处的密封。
    赛璐珞虽然有很多缺陷,不比未来的塑料什么都能做,但做做小东西还是可以的。
    因为产能的问题,叶枫以前一直没往这方面想,这次正好借眼镜的事情试一试,如果成功的话,就能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电报试验线的申请一直没有下来,但在王牌电报员莱斯的努力下,诺贝尔公司厂区内已经开始线路施工。
    按照计划,以紧邻实验楼的办公大楼为中心,厂区现有的四个工厂:机器厂、赛璐珞工厂、缝机厂和阿迪达斯工厂,正在建设的自行车厂,一个实验楼,分别拖一根电报线和办公大楼的通讯中心联通。
    从实际距离来看,工厂之间并不远,平常讯息传递根本不需要用电报,用机器厂做出的几辆自行车模型就可以了。
    但叶枫还是让每个终端,都安装了发报和收报系统,他希望通过这套厂内的电报系统,快速培养一批电报人才。
    同时,这套系统除了在工厂和公司间传递紧急讯息,还将成为研究中心通讯研究的试验网,可以让实验室的研究员通过这个小型的网络,进行各种试验和研究。
    让叶枫比较意外的是,电学和通讯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小组,形成了合流,新的鼓式铁片电枢不仅大大提高了新式电动机的效率,改进了皮克希式发电机,而且被用来改进西门子公司的盘式电报机,并被使用在继电器和自动收报机的电磁铁上。
    如此一来,极大地提高了电报系统的功效,这个成果让两个实验室的研究员彻夜未眠,他们催促着加快试验网建设的进度,并且一边改进,一边制作出多台机器,准备并网运行。
    电动马达的使用,也使得老诺贝尔的打孔机机械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进一步提高,用马达代替发条提供加力,打孔机变得更加有力,按键也更加灵活。
    不过,这台打孔机的主体还是机械式的,马达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加力。
    初步的试验表明,无论是打孔机,还是改进后的自动发报机、盘式机和自动收报机,性能均远远超出西门子公司的产品。
    当小西门子去普鲁士征求他大哥的意见,再度赶回来的时候,叶枫直接将他带到正在安装设备的办公大楼通讯中心。
    “这里采用的都是研究中心新研究出来的设备,等会我让他们试一次,请西门子先生指点指点。”叶枫指着那些刚刚接好线的设备说道。
    “都是新的?”小西门子愕然地望着叶枫,他这次回普鲁士,虽然因为蓄电池工厂的事情耽搁了一段时间,但真正算起来,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实在不敢相信,诺贝尔公司居然将整个电报系统的设备,全都更新换代了。
    看着叶枫指挥施工人员,将其中的一路电报首先连接了起来,小西门子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所谓新研究出来的设备,到底是何种表现。
    他带着自己的新助手走了过去:“已经准备好了吗?既然莱斯不在这里,就由我的这位王牌电报员来操作这些机器吧!”
    又是王牌?叶枫想到莱斯最近的杰出表现,看了眼小西门子的新助手,心中在想是不是再赌一次,将这个“王牌”也纳入麾下。
    想想还是放弃了,那样做似乎太不人道。他对小西门子微笑道:“不用,这套系统是自动化的,操作非常简单,既然是西门子公司的王牌,做这些事情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叶枫随手招呼伊莉莎做到操作台前面,想了想,对小西门子道:“还是请西门子先生说句话,我们发过去,让他们再发回来一条消息吧。”
    一个女仆,也能收发电报?小西门子和他的助手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8 手工出精品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19 本章字数:3821
    枫只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中,一个研究员要派回实验边准备,其他的人,也只有伊莉莎一直跟着自己,接触过电报机,所以才让她进行操作,完全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仍然满脸微笑地看着小西门子。
    “好吧。”小西门子憋着气说道:“就发这条消息:请回电告诉我们,克里米亚战争的参战国有哪些?”
    小西门子的这个讯息很简单,一问一答,对方还是要先收报、翻译电文、做出回答、翻译电码、拍发,和一般的电报收发流程很接近,只不过问题稍微简单了点。
    作为过去两年发生在欧洲的、影响最大的一次战争,无论是法国、瑞典还是普鲁士,都参加了最后的巴黎和会,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叶枫让伊莉莎可以开始了,示意小西门子和他的助手稍微等一下。
    伊莉莎小心地将纸带卡入打孔机,然后打开电源,将小西门子这句话用瑞典语打了出来,速度并不是很快,略显生涩。
    “这是我们公司发明的专利产品,电报打孔机,有了它,一个不懂电码的人,只要认识键盘上的字母,按下去就行,自然可以将电码打出来。”叶枫向满脸不解的小西门子和他的助手解释道。
    说话间,伊莉莎已经打好纸带,从打孔机上取出,卡入自动发报机,然后接通电源,按了两下拍发键,等到另外一段有信号传过来,才放下电刷,打开自动发报功能,电动马达卷动着纸带,发出“咝咝”的声音。
    纸带送完后,那边很快发过来两个信号,表示电报已经收到。
    “好了,我们等一会吧,那边应该很快有回应。”叶枫道。
    “这就好了?”小西门子还是觉得有点神奇,居然连拍发都不用。
    “是的。”
    “你是说,使用这种电报机,以后就不需要电报员了?”小西门子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叶枫指了指伊莉莎:“要还是要的,但要求不会像现在这么高,一个从来不懂电报的人,也能很快学会使用方法就是了。”
    “我明白了。”小西门子激动地一拍脑袋:“这么说来,以后电报线想铺到哪里,就铺到哪里,再也不用担心缺少熟练的电报员了,哈!”
    “是的,正是这样。”叶枫微微笑道。
    小西门子兴奋是有道理的,西门子公司目前最重要的业务是绝缘电报线缆和工程施工,虽然叶枫的自动电报系统会抢走他们同类产品的生意,却能将整个市场做大,让西门子公司的主要业务进一步壮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将因此获益匪浅。
    “用这个发送的讯息,应该没有问题吧?”过了一会,收报机还是没有得到那边的反应,小西门子有点奇怪地问道。
    叶枫也觉得奇怪,电报那一端就是通讯实验室,他们比伊莉莎更熟悉电报机的使用,按理说只要回答几个国家的名字,很快的事情。
    又等了一会,还是没有消息传过来,叶枫觉得不对了:“伊莉莎,再发一条过去,问他们到底收到刚才的电报没有。”
    伊莉莎赶紧又发了一条,这次很快有回应了,自动收报机打出一条纸带,叶枫让伊莉莎将纸带递给小西门子的助手:“收到的电报还需要翻译,我们都不熟,麻烦你帮我们看一下。”
    助手接过纸带,很有王牌的气质,只扫了一眼,似乎已经读出了上面的讯息:“电报上说,刚才的讯息他们已经收到,正在翻阅最近的报纸。”
    “翻阅报纸?”小西门子很不解:“难道说他们看到的讯息,和我们发出去的不同?”
    他还有一层意思没说出来:会不会是这个自动发报系统出问题了?
    叶枫明白小西门子的意思,脸色有点不好看:“伊莉莎,问问他们收到的是什么讯息。”
    伊莉莎点了点头,很快又发一条电报过去,那边回的仍然很快:我们收到的电报,是询问克里米亚战争的参与国。
    “没错啊!那怎么要查报纸?”小西门子不懂了:“会不会是电码出了问题,两边都误读了?”
    小西门子说出了讯息传递中有可能出现的一种错误,甲方说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