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发明 >

第117章

大发明-第117章

小说: 大发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十九世纪铁路兴起,因为铁路投资大,于是又出现了铁路股时代。
    显然,瑞典目前无论是远洋航海还是铁路都不行,并没有成熟的股票市场。
    “没有,但是我打算办,正好借这次修建铁路的机会。”瓦伦堡道。
    “这是个好机会,但是,修铁路的事情还没定下来呢,不知道会不会有阻碍,如果能发行股票,筹资应该没问题吧?”叶枫道,电报的事情让他认识到,无论是什么好事情,有人欢迎,就一定有人阻挠。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让铁路的项目通过,发行股票,我负责给你卖出去,毕竟,咱们也是大银行了。”瓦伦堡笑道。
    “至于修铁路这件事,听说你跟卡尔亲王的关系不错,现在瑞典的事情,都是卡尔殿下说了算,还怕通不过?”
    “国王陛下呢?”
    “国王陛下带病订下和丹麦的盟约,病情再度加重,估计要让卡尔亲王摄政了。”瓦伦堡在叶枫耳边,神秘兮兮地说道。
    叶枫点了点头,心里对自己和卡尔之间的关系,并不抱太大的指望,毕竟,他们认识还不到一年,也就是几次交往而已。
    卡尔看上去对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叶枫感觉他骨子里还是比较保守,从电报和自由贸易政策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卡尔不是个开明的君主。
    但是,不管怎么说,和摄政王搞好关系也非常重要,叶枫思虑着,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能拿出来,在拉关系的同时,也能推动电报和铁路这两件事的发展。
    卡尔不喜欢电报,估计对开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也没有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是硝化甘油现在还没有成熟。
    看来,希望还只能寄托在老诺贝尔那里了。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1 蠢笨大家伙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17 本章字数:3689
    伦堡笑眯眯地看着叶枫,又给他出了个主意:“埃尔什么时候将巴黎的CBD搬到斯德哥尔摩?”
    “CBD?”叶枫摇了摇头,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水平,瑞典和法国都不能比,当今世界,也只有巴黎能搞那么大的工程,就算换成伦敦,都不一定行。
    “百货商店可以搞一个,CBD肯定不行。”叶枫道:“怎么,你想搞?”
    瓦伦堡摇了摇头:“我是觉得这样的项目,适宜发行股票。”
    见瓦伦堡对股票这么看重,叶枫问道:“怎么,你打算建立一家伦敦那样的证券交易所?”
    “不错。”瓦伦堡笑眯眯地看着叶枫,却没有继续往下说,明显是想看看,叶枫能不能想到其中的原因。
    叶枫呵呵一笑,前世有人说过,当全民炒股的时候,真正发财的,不是那些炒股的人,而是为炒股提供服务的人,比如银行、卖股票软件的、做股票咨询的,还有证券公司。
    现在办证券交易所,没有那么多人炒股,未必能赚多少钱,但交易所说白了,也是提供服务的,除了赚钱,还能扩大银行的影响力。
    能够主导证券交易所,充分展示斯德哥尔摩私立银行的实力,通过交易所,和各大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证券交易所每天流动的资金,只要有一部分存在我们银行,也是个很大的数字。”瓦伦堡笑眯眯地说道。
    叶枫想了想,证券交易所影响着证券市场,在政府还没有过多介入的情况,掌握证券交易所,就能通过一些交易规则的设定,来影响证券市场,影响投资,甚至是影响经济的发展。
    瓦伦堡充其量是个投机分子,根本不会看重这些,但叶枫不同,他觉得这个很重要,就开口说道:“不如我们合作,这个证券交易所让我来做,优先为我们自己的银行提供条件,你看怎么样?”
    “你来做?”瓦伦堡狐疑地看着叶枫。
    “我们合作,但是我要交易所规划的主导权。”叶枫笑道:“你知道我这个人,奇思妙想比较多,有很多是证券交易方面的,我想试试看。”
    “证券交易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斯德哥尔摩私立银行根本不能直接出面,不然肯定会受到其它银行的打压,由我出面最好。我也是银行股东,该合作的继续合作,你想得到的东西一样不少。”叶枫竭力劝说瓦伦堡答应。
    “证券交易所应当公开募股,让大家参与进来,才能快速发展,当然,我们自己的银行肯定可以得到一些优先的权利。”叶枫道。
    瓦伦堡知道叶枫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他和叶枫讨论证券交易所的原因。
    本来,他是想让诺贝尔家族出面,由银行实际控制,没想到叶枫要亲自参与规划,他很感兴趣:“能不能说说你的新想法?”
    “那个……我还没想好。”叶枫道。
    他有过炒股和审查计划书的经历,但要设计适合这个时代的证券交易规则,还需要回去好好整理一下。
    自从在法国混了个勋爵,叶枫就发现有时候不能只盯着技术和商业,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可以事半功倍。
    要在瑞典同样立足,不仅商业上要强大,还可以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比如证券交易所,再比如电报和铁路,都是既能赚钱,更能赚名的大“好”事。
    但电报的事情一上来就遇到麻烦,这让叶枫认识到后世常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商人要在政府决策中反映自己的意志,再通俗一点说就是政府里要有人,有人帮自己说话,也就是所谓的官商。
    叶枫觉得,自己的利益集团,也应该有政治上的代言人,这样,商业的发展才有保证。
    问题是,诺贝尔家族很小,母亲卡罗莱娜所属的阿尔塞尔家族,只能算中产阶级,最多也就管管工厂。
    叶枫发现自己身边缺少这种具有政治潜质的人才。
    不仅如此,在商业和金融方面,他也缺少一个有力的助手。
    诺贝尔公司现在最强的是技术,不仅有叶枫和诺贝尔,老诺贝尔也是一个机械师、工程师、技师和发明家,然后还有一批专业研究人员。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公司像这样重视技术和发明,留出专项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并有一套成熟的研发体系。
    正是因为如此,诺贝尔公司才不断有新产品出来,在通讯研究室自动拍发机试验成功,送往各国申请专利后,印刷
    的研究项目也进行了一次初试。
    所谓初试,并不是第一次试验,而是项目组根据基本的要求,设计出能反应基本结构,功能简单的产品,比如眼前这台形象狰狞的大家伙。
    “这就是凿孔机?”叶枫看着面前的大家伙,感到非常惊讶。
    凿孔机的外形看上去像一架小型钢琴,当然也不是很小,差不多有十七寸的彩色电视机那么大,非常笨重。
    叶枫还发现一个问题,键盘的布局居然被改了回去,改成了连续字母排列。
    “我让改的,这样方便。”老诺贝尔道:“你排的那个乱七八糟,记还要记半天,哪里有这个好。”
    老头子发话,叶枫无话可说,只好上去试了试,在键盘上一按……没按动……用力……
    “啪!”,凿孔机发出很大的响声,将叶枫吓了一跳,狠狠敲了几下键盘,拖出纸带一看,上面凿出一排整齐的孔。
    “基本上就是这样。”老诺贝尔将叶枫按下去看凿孔机的机械结构:“字锭排在一起,按下按键,拨叉将字锭拨到位置,再由推杆推动字锭压下去,就能凿孔。”
    老诺贝尔说得简单,实际上凿孔机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完全超出叶枫预计。
    机械运动和凿孔的力量,并不仅仅来源于手指,那样打字会很累,老诺贝尔设计了一根机械发条:“以后设计一个拉杆,打一行字,将上面的拉杆拉回来,就能紧上发条。”
    发条连着拨叉和推杆,按键下面则是杠杆和棘轮,按键按一次,就能推动杠杆和棘轮,放开拨叉和推杆,使凿孔机动一次。
    初试基本验证了凿孔机结构的可用性,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机械结构的优化。
    叶枫对这台凿孔机的设计并不满意,因为和巴里。摩尔使用的那台手提式机械打字机比,这台机器实在太大。
    “大?你倒来试试看,轻轻按下按键,四十几个键听话地跑到位置,顺从地敲下去,你以为简单啊!”老诺贝尔不满道。
    叶枫赶紧摆摆手:“算我没说,那您老继续努力,将机器快点弄出来好了。”
    “快?要多快?你答应卡罗莱娜的电报线什么时候修起来?”老诺贝尔是个急性子,不满地将叶枫推到一边:“赶紧做你的事情去,不要整天瞎逛。”
    叶枫哭笑不得,他都快忙死了,这还叫瞎逛?
    他将阿尔伯特拉到一边,指了指那台凿孔机:“这几天一直让你看着,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是不是想做打字机?”阿尔伯特道:“就是供墨比较困难。”
    见阿尔伯特已经想到这个方面,叶枫点了点头:“是啊,打字机需要用的人很多,不过还要难一些,供墨……你可以用色带试试,绷在那个凿孔口就好。”
    “色带?”阿尔伯特眼前一亮。
    “对啊,你不是在研究照相印刷术么,现在最关键就是弄清楚墨水的性质和墨水的改进、不同材料接触墨水时的性质,然后无论是要做印刷还是色带,就有依据了。”叶枫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这个,作为照相印刷研究项目的一个分项目,先抓起来。”
    阿尔伯特挠了挠头:“我对基础理论一点不懂啊。”
    “不懂就学起来,再说,现在关于墨水性质的研究,根本就没有理论,我们一起来做,你先列个计划,再找一批人,记住,先把色带弄出来。”叶枫给阿尔伯特布置了任务,弄得后者很迷糊,到底是先做基础研究,还是做色带?
    当然是做色带,学徒出身的阿尔伯特对基础理论没有兴趣,也根本不懂,拿着叶枫的许诺,用高薪到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挖了一批年轻的学徒,在印刷实验室下面组建起三个研究小组:墨水与材料性质研究小组、打印机色带研究小组以及照相印刷术研究小组。
    阿尔伯特给叶枫提交的研究计划,就是:齐头并进!
    色带是一个问题,机器本身还有问题,叶枫对笨重的凿孔机很不满,想到打字机的按键更多,结构更复杂,体型肯定要更加笨重,一颗发明的心蠢蠢欲动。
    机械结构他不懂,无法做出更好的设计,只能从其它地方想办法,想来想去,那根精巧却原始的发条,被叶枫盯上了。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2 研究电动机
     更新时间:2008…11…16 18:51:17 本章字数:3614
    叶枫大量资金的支持下,诺贝尔研究中心最近确定了究项目,电学实验室也是一样。
    自动发报机一经完成,普朗泰和眼镜就将继续完善的工作交给了王牌电报员莱斯,留下了几个对电报感兴趣的研究员,将其他人分组成为电池和发电机两个项目组。
    白炽灯的发明,对电源提出更多要求,普朗泰和眼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朗泰坚决认为电池才是未来电源的发展方向:“与发电机相比,电池更轻便,使用也简单,要让每个家庭都能用上白炽灯,只有电池才行,发电机那么大,有多少人用得起呢?”
    “不对,可以用导线送电。”眼镜觉得发电机的发电量更大,通过机械运动就能产生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