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汉 >

第70章

秦汉-第70章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等事情?”曾麟书挣扎着坐起身来,“这倒新鲜,贫民互救会?新鲜。”
    在荷叶塘的晒谷场上,一百名精壮的士兵正在龙精虎猛地训练,许多附近的乡亲都大老远跑来围观,但更多的人却围在晒谷场旁边的那棵老树下,老树上贴着一张大红纸的告示,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正在摇头晃脑地念。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不通,文理不通,哪有将父老和兄弟姐妹混为一谈的?简直是长幼不分、礼教不尊。”
    “周夫子,你还是接着往下念吧。”
    “只要家里没有壮年劳力的,或者丈夫、儿子在外当兵打仗的,都可以申请加入贫民互救会,我们会在农忙时节提供尽可能的助力,不需要任何报酬,长沙卫戍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第三连,第二排……宣?”
    这一下,围在附近的乡亲们顿时就炸开了锅,纷纷不信,天下竟会有这等好事?当兵的不要酬谢白给干活?连饭也不用管?由于从未遇上过这种事情,乡亲们一时间谁也不敢造次,唯恐这只是个陷阱,是这伙官兵想出的诡计,没一个人敢提出要求。
    最后,还是大伙怂恿村里最穷的柳大娘提出申请,柳大娘家里刚死了男人,儿子参加了湘军,也战死在九江城里了,只剩下祖孙三代两个女人一个小孩。听说别的阵亡勇丁有抚恤金发放,可柳大娘连一文钱也没有领到,私下里传言,是因为柳大娘家姓柳,在荷叶塘是外姓。
    不过出乎乡亲们意料的是,在柳大娘壮着胆提出申请的当天下午,十几名精壮的官军便到了柳大娘租种的三亩水田里,不用耕牛,生生以人力梨翻了田,还插好秧苗,临走时,还将柳大娘家已经破得实在不行的茅草房给修缉一新。
    这下,乡亲们算是彻底相信了这伙官兵,都纷纷提出了救助申请。
    但这伙官兵也不是冤大头,并非有求必应,有些泼皮无赖户想混水摸鱼,结果只是自讨没趣!
    从这天开始,这伙一百人的官兵便在荷叶塘扎了下来,他们半天喊打喊杀地训练,半天开垦山前那片荒地,几个月鼓捣下来,愣是将几十亩荒山野岭变成了良田。自从这伙官兵到来之后,荷叶塘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绝大多数的穷人发生了思想的深刻转变,他们不再对地主的压榨千依百顺,地主富农蛮横无理的要求逐渐开始遭到抵制,这气象是一天天地发生了变化……
    这是秦汉想出的妙计,依仗湘楚军校出来的骨干学员,率领长沙卫戍第一师的官兵以分兵屯田的方式,去唤醒部分封建势力十分强大地区的穷苦百姓的反抗意识!这只是秦汉的第一步,是打基础的阶段。
    正所谓心急喝不得热粥,眼下大清王朝仍未寿终正寝,有些事情还是急不得的。
第十章 礼教
    1857年5月,曾国藩倾全力进攻九江。
    曾国藩在军事会议上这样跟他的部将说,九江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里的太平军也是久经战阵,战力不俗,从兵力上来说,湘军四万对太平军三万,实力相差无几!自古兵家攻城,必拥三到四倍于守城兵力,从这一点说,湘军是不具备攻克九江的可能的。
    但凡事不可以定论,当年武昌之役,湘军仅两万众,便攻克了六万太平军镇守的重镇,只要仔细筹划,找准了太平军的缺点,攻克九江还是有可能的。
    九江的致命弱点就是他们的主将,伪燕王秦日纲。
    此人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又好摆官架子,典型的家长作风。
    曾国藩料定,秦日纲必然不会坐守孤城,定会趁着湘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之际偷袭,因此密令悍将曾国荃和李续宾各率一枝人马埋伏在小孤山两侧,自己则亲率一枝人马虚张声势,前往九江城下安营扎寨。
    当夜,秦日纲不顾林启容等部将的激烈反对,果然率军偷袭,曾国藩按事先计划佯装大败而逃,秦日纲不知是计率大军掩杀,结果在小孤山下惨遭重创,前去偷袭的一万大军只逃回来两千多人。
    湘军初战获胜,士气高涨,将九江城四面合围起来,就是水门也以水师严密监视起来,九江城和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曾国荃以一贯的战术,在九江城四周挖掘暂壕,准备以攻克吉安的战术,长期围攻九江,待九江城弹尽粮绝之后自行告破。
    秦日纲再度否定林启容等人的建议,太平军紧闭四门,任由湘军在城下闹翻天也相应不理,结果曾国荃环绕九江城的暂壕挖掘完成,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封锁线,太平军要想突破这道封锁线已经没有可能了。
    到了5月底,九江城里的情势已经十分严峻了,万不得已,秦日纲只得命令周国虞集结了太平军水师,发起了一次自杀式攻击,不求克敌只求逃出一两艘船,向天京求援。结果,周国虞战死,其弟周国贤率残部顺江而下,在安庆又遭受塔齐布部将周公望伏击,最后仅剩十余艘小船逃到天京。
    至此,太平军水师已经全军覆灭,千里长江已经不再控制在太平军手里了。
    6月初,洪秀全认为西线局势恶化,天京外围松动,不宜再行北伐,遂不顾韦昌辉的极力反对,诏命石达开率北伐军主力南下返回天京,石达开留下石祥祯经略山东、河南,韦俊继续向北进攻,自己亲率一部返回天京。
    1857年6月,满清政府终于和英法联军签订塘沽条约,满清赔款九千万两白银,将江宁和上海两地割让给英国,将广州割让给法国,江苏省成为所谓中立省,大清朝不再驻军管理,英法两国在江苏享有一切应得之权力。
    塘沽条约签订生效之后,英法联军从塘沽撤军,准备从上海向西进攻太平天国,以从太平天国处挤榨更多的好处。但英法联军刚刚抵达长海,印度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族大起义,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大后方闹成一团糟,英国政府紧急命令远征军返回印度,镇压起义,6月中旬,英国远征军从上海撤走,下旬,法国也相继从上海撤军。
    6月底,韦昌辉命石达开率师进驻上海,满清政府最大的外贸港口落入太平天国的控制。
    ****
    平!
    曾国荃愤怒之极,重重一拳砸在案板上,顿时将已经稍显腐败的案桌从中间砸成两截。
    “太气人了!是可忍熟不可忍!大哥,我即刻率吉字营回师长沙,将秦汉这***抓来!什么东西?无故截我两尊火炮不说,居然还敢凭一句话断了湘军的饷银供给!”
    “老九!你冷静些。”曾国藩有些不悦地瞪着曾国荃,如今这九弟是出息了,带兵打仗都不含糊,已经替朝廷立下了赫赫战功,唯一令曾国藩有些不爽的是这九弟的脾气也是日渐见长,长此以往,只怕连他这个大哥也压他不住了。
    “湘军是朝廷的军队,可长沙卫戍第一师也是朝廷的军队,都是朝廷的军队怎能自相残杀?不像话!”
    “他的长沙卫戍第一师是谁封的?他经过大哥你的同意了吗?秦汉他只是个湖广提督,得受大哥你的节制啊?如果大清朝的每个提督都私自扩军,组建什么什么师,那岂非要天下大乱了?”
    “九弟,话可不是这样说。”曾国华不乐意道,“长沙卫戍第一师其实就是长沙协,无非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还是一码事嘛。”
    “换名儿也不行!”曾国荃厉声道,“长沙协才多少人,撑死了两千人,可这个卫戍师得多少人?将近两万人哪!有我们湘军在前面顶着,湖广地区安如泰山,长沙城用得着那么多官军去把守吗?秦汉他这是想干什么?没经过朝廷和上司的允许,就私自扩军,简直就是造反!”
    “老九,闭嘴。”曾国藩拉下脸来,狠狠地瞪了九弟一眼。
    “总之,老三你给我转告秦汉那狗东西,十天之内不把两尊火炮以及十万两银子送到吉字营,我要他好看!哼!”
    曾国荃闷哼一声,拂袖而去。
    曾国华道:“九弟他这是干什么嘛?怎么有气冲自家兄弟来了?”
    曾国藩幽幽地说道:“老三,不怪老九生气,这个秦汉做的确实有些出格了,先不说他擅自扩大长沙协的规模,将两千人扩成了将近两万人,就是他在荷叶塘以及许许多多乡镇做下的事情,简直就是于礼不合、有伤风化!我们大清朝尊崇的是儒学,讲究的是礼仪尊崇,可他秦汉呢,不但不思教化百姓尊崇礼仪、克守道德,反而派出他的军队教唆贫苦百姓拒不缴租、一旦穷人和富人有了争执就必然偏袒穷人,如此大逆不道之做法,在和平时期那就是灭他九族亦不为过呀。”
    曾国华道:“这倒是,还有他取消岳麓书院的供奉之事,也未经朝廷批准。”
    “你说什么?”曾国藩眉头猛地一跳,沉声道,“秦汉将岳麓书院的供奉也取消了?”
    曾国华无奈地点头,说道:“藩库没有银子,各司衙门里的差役都只能支给一半俸银了。”
    “太过分了!秦汉他将大清朝儒学之尊崇置于何地?”
    曾国藩终于雷霆大怒,平心而论,他对秦汉没什么恶感,心下甚至还是极佩服的,此人打仗勇敢、战术往往出人意料,带兵也很有一套,一支无能的绿营兵,在他手下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一支虎狼之师,这样的大将之才,堪称大清朝的柱石。
    如果不是战事繁忙,秦汉又属于塔齐布的绿营体系,曾国藩真想将秦汉调入湘军,和他兄弟相称!可现在看起来,这已经有些不太现实了!曾国藩隐隐感到,这个秦汉不是个简单之人,此人似乎对大清朝尊崇的儒学怀有仇恨之心,跟发逆贼首洪杨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所使用的手段要隐蔽得多,也高明许多。
    洪杨是赤裸裸的屠杀,而这个秦汉却是另辟蹊径,竟唆使下层平民来反抗乡绅富户,试图借助平民的力量来挑战千百年来,中华史上传承至今的尊卑礼教。
    想到广大的中华大地上,贫苦百姓的庞大数量,曾国藩不禁不寒而栗,这可是整整四万万人哪,一旦被人唤起了反抗意识,不再承认乡绅大户的尊崇地位,那将是一股可怕的摧毁一切的力量,任何人都将无法阻挡!
    不行,绝不能放任这股力量觉醒!曾国藩决定将这股力量扼杀在萌芽状态。
    “老三,你即刻返回长沙,勒令秦汉就地解散长沙卫戍第一师,恢复长沙协的编制!屯田的各部官军立即返回长沙,不得再在乡下逗留!”曾国藩想了想,还是感到不放心,又说道,“我立刻写封书信,你须亲自面呈骆巡抚。”
    曾国华不敢违逆大哥的意志,只得轻轻地应了声是。
    ****
    81骑快马从长沙城的八门飞奔而出,呈辐射状驰向四面八方,他们肩负着秦汉的命令,将分散在三湘大地上的81个作战排召回长沙集结。
    经过整整两个月的工作,长沙卫戍第一师的编制总算是大致组建完整了,师、团级都组建了指挥部和后勤部,营、连级也配备了后勤司,秦汉汲取了湘军的经验,大量后勤人员从简编制,在战时则临时征调,这样一来,不但节约了大量日常支出,又精简了人员机构。
    武汉军械制造局生产的第一批枪械,共二十门火炮、五千支步枪以及弹药也被秦汉直接截下、转运长沙,连同桔洲军械所制造的几万颗简易投掷弹,已经足够将长沙卫戍第一师武装成一支准近代化的军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