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秦汉 >

第155章

秦汉-第155章

小说: 秦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内容堂和岛津齐兴对视了一眼,沉声道:“毛利君,恕我直言,就如今而言,机会还不成熟,仓促行事怕是要坏事。”
    毛利敬庆不悦道:“机会怎么没有成熟?如今我们三家联军已经完全控制了京都的警卫,德川家已成我三家联军砧板之肉,只要有了天皇的支持,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诛除德川家,将王政返还天皇,如此一来,你我三家就是恢复王政的重臣,嘿嘿,将来必须参与军国大事,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啊。”
    岛津齐兴皱眉道:“问题就在孝明天皇那,天皇的态度很是不明朗啊,虽然表面上极力支持我们的尊攘运动,但内心里仍然决心不足,不敢贸然和幕府决裂啊,一旦你我仓促起事,成了倒也罢了,如若败了,只怕顿时就会惹来天下诸侯的同声讨伐,那就大祸临头了。”
    毛利敬庆沉声道:“如此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就大事?”
    岛津齐兴反驳道:“这不是畏首畏尾,这叫谋定而后动。”
    山内容堂道:“好了,你们就别争了,毛利君,我听说长州的水军在京都湾海战失利,损失惨重,如今京都湾的海防已经松动,可有此事?”
    毛利敬庆脸色一变,心忖还是来了,但还是老实地点头道:“确有此事,由于情报有误,长州水军惨遭伏击,水军十不存一,再不足以担负封锁京都湾之重任。”
    岛津齐兴拍着桌子道:“这就坏事了,我们成事的可能就更低了!一旦事急,大阪的幕府首脑们大可以登船从京都湾溜走!我们的联军虽然控制了京都的防务,可百里之外的大阪却仍然控制在幕府的武士手里啊。”
    山内容堂也失色道:“当务之急,是赶紧从三藩调集水军前来,京都湾海面一定要控制在我们手里,否则,一旦和幕府撕破脸,我们就大祸临头了。”
    岛津齐兴道:“山内君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大势属尊攘,你我还占着大义,可将来的事情谁知道,一旦风向变了,你我三人丧失了大义,手里又没有人质,只怕立时要有性命之忧啊。”
    毛利敬庆却不以为然,冷哼一声道:“纵然天下诸侯群起讨伐又何惧之有!先祖以一州之地最终得天下十之六七!如今你我三家以三州之地起事,何愁大业不成?”
    山内容堂和岛津齐兴相顾骇然,如今早已不是战国群雄时代,毛利敬庆却还沉浸在祖上的荣光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恢复毛利家的辉煌,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不是幕府历来排挤两家,两家始终不得进入幕府的权力核心,两家也是绝不会跟毛利家走到一起的,可即便是这样,也不代表山内容堂和岛津齐兴就愿意跟毛利敬庆走上造反的绝路。
    山内容堂急急起身,告辞道:“毛利君,此事容日后再行商议,告辞了。”
    岛津齐兴也跟着起身,说道:“毛利君,我也告辞了。”
    看着两人先后离去,毛利敬庆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这两个胆小鬼,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毛利敬庆三人密议之时,百里之外的大阪,另一场历史性的见面也在进行。
    幕府将军德川家福亲自接见了来自中国的使者——张大河。
    出乎张大河的预料,德川家福居然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两人之间的交流根本就不需要翻译,一问才知道,德川家福果然从小对汉学感兴趣,其父专门从中国聘请了老师教他学习汉文化。
    “自唐以来,汉文化就流入日本,汉学在日本可谓源远流长。”德川家福谦恭地说道,“我数次欲起程前往中国,观摩汉学发祥之地,可惜俗务繁忙,每每担误,不想今日竟盼来上国大使,真是倍感荣幸。”
    德川家福的谦虚倒让张大河颇为不好意思,但这不足以改变张大河执行秦汉命令的决心!就算这位幕府将军再怎么谦虚,再怎么仰幕中华的文化,也改变不了一个现实,中国即将要对日本实行掠夺的现实。
    张大河道:“德川君阁下谦以待人,深得大汉礼学之道,倒也颇为难得。”
    ……
    两人又说了一大通毫无营养的屁话,最后才转到正题上来。
    张大河首先挑起话题道:“德川君,如果我没有看错的吧,幕府好像是遇上麻烦了?”
    德川家福叹息道:“如今的日本,幕府中央的实力江河日下,各地诸侯纷纷裂土割据,幕府的威信早已经今非昔比了。就算是在幕府内部,也由各地藩主推举出来的老中行使实权,将军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职权罢了,唉……”
    张大河道:“果然如此,德川君就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现状,恢复祖上的荣光吗?”
    德川家福道:“如何不想,无奈时局所限,欲振乏力尔。”
    张大河道:“愿闻其详。”
    德川家福道:“要想集权,必然要有武力的保障,可眼下直属幕府指挥的各级武士仅有千余人,用以保卫将军府自然是绰绰有余,可若要用来对付各地藩主却是远远不够,如之奈何?”
    张大河道:“既然各地藩镇林立,总有两百余家,何不利用各藩之间的矛盾,使之互相倾辄,幕府或可从中渔利,逐渐收复中央集权?”
    德川家福道:“此计虽好,可真要执行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各藩封地形成已久,很难挑起之间的战乱,再说在幕府之上还有天皇,最近几年,恢复王政的苗头死灰复燃,一旦局势失控,只怕将军幕府立时便有垮台之忧啊。”
    说罢,德川家福和张大河两人皆陷入沉默。
    德川家福是不好意思开口向张大河求助,张大河却是不敢贸然开口相助,唯恐引起德川家福的警惕和误会,反而会坏了大事,两人就这样僵持着,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
    还是平田次郎灵机一动,插进话来,以生硬的汉语说道:“将军,我们何不请求中国出力相助?”
    德川家福仿佛眼前一亮,抬头以希冀的眼神看着张大河,张大河心中暗喜,脸上却摆出为难的表情道:“德川君,我国虽愿意鼎力相助,无奈新朝初立,国家的统一尚且未能完成,实在抽不出太多的力量来支援贵国。”
    德川家福和平田次郎闻言失望不已。
    张大河语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在下倒有个办法,或许可以改变幕府如今不利的局势,不知德川君感不感兴趣?”
    德川家福心中重新浮起希望,说道:“愿闻其详。”
    张大河道:“德川君,幕府的当务之急是将直属的武士军队控制在手里,然后利用这一支武士军队为基础,进行扩军!”
    德川家福闻言大失所望,叹道:“我何尝不想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奈何藩库并非掌握在我手里,没有粮饷要想招兵谈何容易?”
    张大河犹豫再三,还是咬牙道:“在下倒是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德川君想不想听?”
    德川家福道:“大河君请讲。”
    张大河道:“眼下我国新朝初立,由于久经战乱,民生凋弊,缺乏壮年劳力,如果德川君能够动员国中壮年前往我国务工,则不但立时可得一笔订金,更可以从外出务工人员身上获得红利,若以十万劳工计,每年可获得红利当在万金以上。”
    德川家福和平田次郎闻言对视一眼,两人的眸子里都掠过一丝喜色。
    眼下的日本岛,由于连年和平,人口急剧膨胀,业已经让整个岛国不堪重负,尤其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日见短缺,张大河提出要从日本引进壮年劳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事,一来缓解了日本四岛的人口压力,二来还可以从中国获取大笔务工银子,何乐而不为?
    颇有眼光的平田次郎更是进一步想到,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劳务输出将成为将军幕府用来对付天下诸侯的一张王牌,只要运用得当,将可以成功地完成幕府的中央集权亦未可知……
    平田次郎压抑住心下的狂喜,脸上竭力装出一副犹豫的模样,说道:“大河君的建议虽好,可要让恋家的日本人背井离乡去中国务工,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第十六章 密约
    听到平田次郎这句话,张大河就知道事情成了,小日本已经开始咬饵了。
    假装在脸上浮起为难之色,张大河沉吟着说道:“实不相瞒,我国经济确实困难,能够接受贵国的劳工也已经是所能做的极限了,如果德川君还要提出过高的附加条件,恕我直言,真的难以从命。”
    德川家福和平田次郎对视了这眼,看张大河的表情好像不是瞎说,万一真要提出太多附加条件,真的来个撒手不管,那幕府刚刚出现的集权希望怕又要落空了,想到这里,德川家福便有些着急,说道:“大河君,有话好好说,我们慢慢商量。”
    张大河慨然道:“这样吧,我看幕府目前也确实困难,我回国向大总统汇报一下贵国的国情,争取能够先预付一部分酬劳,而这部份酬劳则以所输送劳工三年的劳务所得为抵押担保,你们看怎样?”
    德川将家听得心下痒痒,急问道:“以贵国普通水准,一名壮年劳工劳动所得当为多少?”
    张大河脱口而出道:“一两银子。”
    张大河这一说,平白无故就将日本劳工应得的酬劳缩水了五分之四。
    平田次郎两眼放光,说道:“三年就是三两,如果有一万名劳工,就是三万两白银!”
    张大河心中打鼓,心忖是不是砍得狠了些?毕竟是军人出身,并非奸商的张大河正要打定主意给小日本再加点价码,德川家福却兴奋地站了起来,连连向张大河表示道:“大河君,请问这样的劳工你们需要多少?”
    张大河道:“理论上,有多少要多少。”
    平田次郎道:“那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河君,理论上贵国需要多少,我们就能够提供多少!”
    张大河心忖这两个白痴真够蠢的,当下也起身道:“好,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三双罪恶的手握在了一起,从此日本四岛的历史就翻开了血腥而又悲惨的一页。
    ****
    1862年2月,美国南北两军激战正酣。
    南军由于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在东西两线都占据了战场的主动,而反观北军,战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战后反应迟钝,缺乏决心,虽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在内战中逐渐处于下风。
    不过,从长远来看,北方仍然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南军的优势也是很难持久的,南方邦联获胜的唯一希望只能是寄希望于南军的突然爆发,或者北方联邦突然间的阵脚大乱,唯其如此,南军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北军的防线,在北方联邦充分发挥出工业基础实力之前结束内战。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名不速之客来到了南方邦联总硫戴维斯先生的官邸。
    这名神秘的东方男子自称是撒旦的使者,有重要事面见总统阁下,这件事重要之极,将关系到南方十六州邦联的生死存亡……
    此时的戴维斯,也正因为南方军队提襟见肘的军事给养发愁。
    南方蓄奴州不比北方工业州,几乎就没有什么重工业,没有重工业就没有足够的军火生产能力。在战前,南方虽然大量储存军火,可战争一旦打响,军火和军费的消耗竟如此惊人,再多的积蓄,如果没有源头注入,怕也经不起太久的消耗啊……
    戴维斯有些羡慕地看着北方的工业重镇聚集地,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