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本尊分身 >

第114章

本尊分身-第114章

小说: 本尊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美人诧惊,当时相王天君亲腻被逮个正着,式也窘困,恼羞成怒似地斥道:“胡说八道,全跟你师父一样,想妖言惑众么?”
    宋两利道:“自己做了,何必责怪别人?真是,敢爱都变了,还如此忸忸怩怩!”
    张美人斥道:“我不是来此和你谈感情事,鬼扯什么!”近年馀不见,对方已非昔日胆小个性,倒让她感觉突兀。
    宋两利道:“若真谈了,那才惨呢!”暗自窃笑未被缠上。
    张美人冷道:“待会便笑不出口!”
    宋两利道:“找我到底何事?”感应对方,总觉是在找麻烦。
    张美人冷道:“你这小混蛋也敢利用职权迷惑皇上,明明天现妖星,国事不吉,却说成大吉大利,想亡国么?”
    宋两利轻叹,近日听及市井不少传闻,总是不吉居多,然师父却解释成吉事,一来一往总有意见,他倒迷惑了。道:“对星相,我是不懂,我也未向皇上说过,你要兴师问罪,恐怕找错人了。”
    张美人冷道:“你是神霄小神童,必定难逃干系!”
    宋两利道:“找我吵地无用,我无此权限改国运。”
    张美人道:“神霄派不行,谁行?你师父混功一流,若非他从中鬼扯,怎会变得如此局面?我看你是不信,到我爹处,让他说予你听,想当道士,也得有料才行!”
    宋两利暗忖,了解星象变化亦是学问,且有利开运解厄,遂领首:“好啊!我且看看差了多少,怎每个人全紧张兮兮?”
    张美人暗笑,若到天师西宫,对方若嚣张,自可好好收拾,道:“走吧!”
    宋两利遂跟她离去。
    京城遍布神霄弟子,他岂怕遭殃?
    过街相隔,眨眼即至。
    张美人忽忆起当年和玉天君偷情,却被对方说个正着,他似有超强感应,得心绪抽紧莫要让他偷得心事才好,瞧他一副憨静模样,似未用起摄心术,稍稍安心,便引往父亲住处“天师殿”。
    方进门,宋两利立即拜礼,张继先颇感意外,直道怎么回事?
    张美人道:“叫他知道什么是妖星,然后回去告诉他那浑师父,以正天象,否则随便打混,天下准亡。”
    宋两利摸摸鼻子。暗道有这么严重么?
    张继先放下术表、罗盘,轻轻一叹:“大宋命该如此,解释无用!”以已算出大宋命运,不再强求左右而妥协。
    宋两利闻言欣道:“看,没事吧?”
    张美人楞道:“爹不是说非常严重?”
    张继先叹道:“天命难违,此事已成定局,多争无用。”
    张美人诧道:“那大宋不就完了?”
    张继先遣:“别胡说!劫难是有,怎可随便说完蛋?”
    宋两利叹道:“天师既知,还找我作啥?”
    张继先通:“你也知晓?”
    宋两利道:“大运不知,小运却也有感觉,蔡京、高球这些人竟敢私刻生辰八字在九鼎上,被我抹去,且还怪罪本人,如此胡搞,哪还有啥出息。”
    张美人道:“你终于想通啦!”
    张继先叹道:“这可大胆了……”忽将手上资料一一翻开,道:“纵使小人当道,大宋江山仍是要顾,否则百姓遭殃,你迟早要了解妖星何解,多多告知令师父,或多少有效。”
    宋两利道:“好啊!”
    张继先遂将妖星图摊开,解释道:“其实妖星亦分金木水火土格局,总地来说,全景不佳,尤其天枪、五残及岂尤星,主战亡国,另有天冲星()、天狗星()、格泽星()等,皆呈兵事,饥亡、国乱,甚是可怖,不得不防!”
    宋两利则对图形感到好奇,喃喃说道:“天冲星倒若灵魂飞升……”
    张继先遣:“妖星乃五行之星幻变而成,虽形状不一,但带来灾害却一致;另有彗星,亦是凶星,可分五类:孛星、拂星、彗星、长星、扫星。孛星光亡短,其星光四射,并非拖长尾,瞧来蓬勃。雪星光长,参长知扫帚。长星光芒为一线如刀剑,长约十数丈,有时甚至拖过整片天,十分厉害。拂星长约一丈,其炎头散乱下垂,状若毛拂尘。扫星长三丈以上,十丈以下,状如竹枝木条,常有人把扫星说成扫帚星,已和彗星混为一,其实亦无不可,全主灾难。”
    宋两利恍然有所了解,道:“反正妖星、彗星、或图上邪星现形,即是不言便对了?”
    张继先道:“没错,八九不离十,另有客星即原根本未见,却突然出现之新星,即称之,其名称有老子星、周伯星、王蓬絮星、国皇星、温星等,据所出方位之不同。主不同之凶事。”
    宋两利道:“顶是复杂,但了解总好,既然妖星全是凶兆,为何我师父说其为祥兆?”
    张继先叹道:“他说星出北方,乃大辽主凶,中原自然属吉,何况另有九鼎镇龙脉,灵气自旺。”
    宋两利道:“此亦合情合理……”
    张美人喝道:“你也受迷惑了么?真是昏庸!”
    张继先叹道:“争议另在天界,然命运既已抵定,多争无益,倘请小神童在令师耳中多多提醒,且让圣上别梦得离谱,或是上苍之福。”
    宋两利道:“在下哪如此能耐?否则也不会被栽赃了。”
    张继先道:“那是你心存仁厚,不愿与人争而已,然事情若来,有时仍应争取,方为正确。”
    宋两利默然不语,对于朝庭事渐无兴趣,尤其小人当道,皇上却让着,实是难为。
    张继先不想逼人太急,道:“有机会再慢慢理,倒是你将出使大金国,多少为大宋盘算一下。接下来攻辽国,你可能也少不了,观天象、测天机,对你有用!”
    宋两利诧道:“我要出使大金国刊我怎不知?”
    张继先遣:“皇上已钦点小神童,你回去便知。”
    宋两利苦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己避着四大尊者抓去当和尚已是绞尽脑汁,谁知却又来此一招,这皇上未免太会整人。
    张美人邪笑:“去番邦也好,免得留下助约为虐!”
    张继先冷道:“阿美岂可乱说话!”张美人捉笑着。张继先通:“回去吧,你总和道法有缘,迟早要走上这条路,星象秘图便赠予你,希望日后有所功用。”
    宋两利将秘图折起,置入怀中,告别离去。
    张美人道:“就这样让他走了?”
    张继先叹道:“他只不过二十不到,能起多少作用?何况大宋命运已定,多说无益。”
    张美人道:“大宋将亡?”
    张继先斥道:“别到外面胡说,准惹事生非,一场大灾难已甚严重,还要弄得亡国?”
    张美人伸舌,乾笑道:“我以为妖星太多,大宋已完,但瞧来仍有救,自也放心啦!”
    和父亲谈不来,立即开溜。
    张继先瞧向天空,一片茫然。
    宋两利甚快找向万岁山。
    林灵素正指挥白龙渊之镇石工程。只见得奇石四边不定形排开成长龙形之湖渊,他已志得意满,工事将再完一桩。
    宋两利待他完工时方始询问。
    林灵素笑道:“能联金灭辽,乃大事一件,你能被钦点,何等光荣。”
    宋两利道:“可是有关妖星之说,外头议论纷纷。”
    林灵素道:“那是有心人乱放话,莫要受波及,只要我一出面澄清,必能正听闻。”
    宋两利道:“张天师却说是凶事……”
    林灵素道:“他只想扳倒为师而已,若他真行,岂会沦为在野?你可在外头混久了,连为师的话也敢怀疑?”
    宋两利赶忙回应:“弟子不敢,只是要到大金国,那里有极乐圣王及无数敌僧,弟子怕招架不住。”
    林灵素道:“放心,为师将替你祈运,自能逢凶化吉,此事必然进行顺利!”
    宋两利道:“可是……”仍觉四大佛陀转世之说,甚是不妥。
    林灵素道:“此去又非作战,你大可安心!走吧!皇上正等着你去传授机宜!”
    宋两利道:“这么急?”
    林灵素道:“他是急着要造万岁山,不愿被琐事绊着!”
    引领宋两利往保和殿付去。
    徽宗赵佶、童真、蔡京、王黼、梁师成已聚集保和殿,正讨论联金灭辽之事。
    一位年约三四十之秀高汉子静正殿中,其脸面较长有若马脸,目光晶亮但闪动,瞧来似若谋臣之类,正是童贯从幽州带回之马植,其为中原沦落辽国后裔,故仍贝中原相,童贯但觉马植名字不佳,替他改名为赵良嗣,听来顺耳许多。
    其实童真同意联金灭辽,全是赵良嗣主意,其谋臣功力自是不差。
    赵佶对其秀士模样亦颇欣赏,便决定以他为使,笑道:“人高身壮,比之金国将军亦不逊色,派你去,自不失面子。”
    赵良嗣恭敬告谢。
    蔡京抽动老迈身子。乃想现得重要性,拜礼道:“圣上可查知大金国目前军事渐多,随时有举事来犯之可能,圣上不得不防!”
    赵佶道:“蔡相不是早有准备应对之策?哪怕他们来犯?”
    蔡京道:“幸有童将军镇守,一切自能平安,臣之所说要防,乃防圣上不知状况,把童大将军换去,则天下将险矣!”
    如此抬举,总让童真感受于心,暗道对方果然是好搭档,当年将他拉回复相,自是正确选择。
    赵佶哈哈畅笑:“说哪话!有童将军在此,脱才能平安造万岁山,谁敢动他,朕第一个不允!”
    童贯立即拜礼:“多谢万岁万岁,万万岁!”已将赵佶视为知己。
    谈话间,林灵素突然到来,后头跟着小神童。
    赵佶竟然亲身起立,准备迎接,后觉不妥,便让他观见之后,方自坐下。
    最近以来,林灵素已把自己地位带至崇高神仙界,故不对蔡京、梁师成、王弥等人行礼,已引得对方颇有微词,但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灵修之人,若非万不得已,千万别得罪,否则几张噩符昼来,得不偿失。
    林灵素道:“小神童已到,圣上可下旨遣金了。”
    赵佶直道应该应该,瞧向宋两利,哈哈畅笑:“你是福将,凡事都理得成,故朕特遣你和赵密使一同至金国游说,你觉得如何?”
    宋两利瞧及如此老头在场,心知大事抵定,不愿多说,道:“全由皇上安排!”不愿见及蔡京等人,想越早结束越快离去。
    蔡京感受出宋两利异样,暗道莫非当时盗刻九鼎一事,他仍芥蒂于心,得小心提防了。
    王辅暗斥:“小小姓儿也敢失礼,不知死活。”
    梁师成则太监出身,对宋两利并未在意。
    童贯仍觉这位师弟仍帮自己,闻言笑道:“一切得靠小神童辅佐赵密使了。”
    宋两利对他还算尊敬,毕竟仍有阴阳老怪关系。道:“小的尽力而为便是。”
    赵良嗣却觉道士同行似乎不妥,道:“启奏圣上,此行乃重要之事,这位神童年龄尚小,恐有不便之处。”
    宋两利立即附和:“对,小的恐会误事,不如另请他人前行为是。”
    赵佶笑道:“脱早有盘算,赵密使为正,小神童为副,正者直接进行面晤大金王,小神童只是讨个吉利,所以不必正式见面,如此一来,赵密使将无负担。”
    赵良嗣闻言未再多言,立即告谢。
    宋两利暗道如此亦好,躲在暗处,未必会碰上极乐圣王,甚且可惜此机会欣赏北国风光,算来亦一举双得。
    再谈些有关金国、辽情、国情后,已拟定前往日期。
    蔡京道:“此行应以隐密为主,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