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伐 >

第135章

宋伐-第135章

小说: 宋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过突然笑了,摇头道:“师兄不必说了,我已经明白是哪个,可是那周宋国王完颜?”见到特思与梁汉臣色变,他明白自己猜对了,无奈的对完颜亮道:“在你们眼中,我就是如此好杀么?放心吧,那完颜在宗室里人望极高,本人又是个极好学的人物,我还不想轻易招惹,只不过,完颜宗秀什么翰林承旨,乃是师兄身边亲信,连这样的人物都收了高丽人的礼物,想必在这次高丽奏章事情上,一定会为高丽人说话开脱,如此想见,满堂朝臣中,这样的人物还不知凡几呢。”
    完颜亮脸色微变,其实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事情,刚刚看到那如山的宝物,完颜亮就明白,这一次高丽人在向北渗透地事情上,已经是志在必得了,若非洪过突出奇兵,逼着那些受贿的官交出了高丽“土产”,怕是等到朝堂上议论这件事时候,赞同高丽人越界开垦的人,会形成一股让完颜亮都不得不屈从的势力。
    沉吟下,完颜亮再次向洪过问出了刚刚的问题。
    洪过这次同样正色道:“有上中下三种选择,上策,派兵严守边境,并在燕京山
    修造海船训练水师,用水师出海围困高丽,迫使高面的联系和贸易,同时派兵进驻高丽南部各个岛屿,最后直接在高丽本土上岸,彻底征服高丽,成为金国第二十个路。”
    虽然洪过画出的美妙图景非常好,但是在场几个人都不是傻子,仔细计算下洪过那个方案,旷日持久不说,还要劳费钱粮无数,到时候,怕是高丽还没垮掉,金国首先垮了。所以完颜亮第一个摇头,否决了这个方案。
    洪过似是知道完颜亮必然会如此选择,“中策是将高丽使者严词斥责,然后派人送国书到高丽,对高丽君臣上下一起叱责,同时派人常驻高丽探查动静,严密监视高丽人的举动,让高丽上下对金国生出恐惧之心。”
    完颜亮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下策呢?”
    洪过犹豫下,才苦笑道:“下策就是调动大军,征讨高丽便是,纵然不能灭其国都执其君长,至少也要让高丽割让出三韩之地一半地土地出来,他们不是想渗透金国的土地么,这次给他们些厉害瞧瞧。”
    这个选择同样让完颜亮吓了一跳,还是打仗,从陆路进攻高丽,想当年,契丹辽国曾经三次进攻高丽,最后落得惨败而归的事情,至今让不少人记忆犹新,要想攻打高丽,可以想见的,将会在朝廷上遇上无数的非难。
    完颜亮最终无奈的摇头:“还是用中策吧,全权交给你处置,只要在新年大朝会上不出乱子,尽快处理好。”
    一句话,将整个事情处理的全权交给了洪过,这下洪过的腰杆能挺得更直了。
    完颜亮带着浩荡的护卫离开韩王府的时候,顺手也带走了那个洪过精心打造地火锅。看着最后一名侍卫亲军消失在夜色中,完颜芷雅低声对洪过道:“就这么把那些宝贝都交出去了?”
    “都交出去?怎么可能。”洪过诡笑起来,原来,他这次抄家勒索效果非凡,尤其是一些朝臣听说,高丽送土产的目的是为了拿走金国地土地,立时害怕了,在交东西的时候,不仅仅是今年地,连历年高丽人送去的“土产”,也一并交了出来。而洪过给完颜亮看过地清单,则只是今年高丽人送出来的礼物,两相比较下,很是有些灰色收入,落入了洪过腰包。
    天底下,皇宫应该是被人注意最多地地方,皇帝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在盯着,皇帝的喜好也有许多人等着去效仿。是以,完颜亮喜好上一种新奇吃法的风声,不知怎的,在完颜亮回宫的第二天,就不胫而走,上京的大官们纷纷打听,那个什么火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当这些人听说,火锅是完颜亮从洪过手里拿到的时候,脸上纷纷露出不屑的表情,有些人还在私下里轻蔑的评说,“果然是个只知迎合媚上的奸佞小人”,等到众人散去,又迫不及待的派人去韩王府打听,那个火锅,到底是如何打造的?
    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整个上京城的达官贵人,都流行起了吃火锅,家家支起铜锅,家家冒出热腾腾的烟气,家家置备上冻肉片,什么是流行,权威的导向就是流行前进的坐标。
    听说了洪过交出所有勒索来的财宝,这个上京贵人眼中的蚂蝗,好像也是在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上京的宠儿,递到韩王府的请柬帖子名剌可以用尺来量,洪过一开始还好奇的过去溜达,孰料,在一天之内成了七份火锅后,他再也不想去任何人家作客了,那简直就是受罪啊。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马上就要新年,在正月初一那天,完颜亮会大宴群臣,同时接受各国各部贺使的国书,为了这事,礼部已经忙的脚打后脑勺,完颜乌禄也完全找不到人影了,前两天每日在韩王府守着的礼部官,都以为洪过会心急火燎的要找高丽人谈判,谁知道,这位提点高丽使团事,竟然每日除了出去推销,就是在韩王府里懒洋洋的晒太阳吃点心,没有半点出门的意思。犹豫了一阵,那些礼部的官也都回去部里,帮手去忙正月初一的大典了。
    昨晚又把周秀娟绑了好好快活一阵,洪过早起去母亲那里请安后,便懒洋洋的做起白日梦,最近他与周秀娟之间越来越有默契了,那个女人好像爱上了捆绑那套调调,每次捆上的时候都是要命一样的挣扎,随后不久,便哼哼唧唧的忘乎所以,连绳子松开都顾不得了,只知道搂住洪过喊“不要,快,快,哦,不要”,每次都能把洪过身上过剩的精力压榨干净。
    完颜芷雅早就知道周秀娟,不过,这位女真郡主看周秀娟只如看一名侍婢,事实上,大富人家,主人上了贴身侍婢的事情比比皆是,芷雅早就习惯了。
    别看洪过这样高卧不起,事实上,对他最关心的事情,还是完好的掌握着,现在的翟平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才几日之间,人手就不再完全依靠韩王府的家将,用洪过给的钱,收买了一些上京城里行脚小贩甚至小流氓,乔装改扮后去跟踪高丽使者。似乎是对自己被人跟踪的事情有所察觉,又可能是洪过这一番“肃贪反腐”的运动声势太大,在经过三次上门送礼碰壁后,高丽使者也老实下来,不再频繁进出四方馆了。
    看着昨日一整天的监视汇报,洪过正在闭眼猜想高丽人下一步的动作,就见刘明镜快步走进来,恭恭敬敬递上一张名剌:“主人,芷雅郡主让我送来的,说是吏部尚书完颜衮,户部尚书蔡松年联名邀请主人过府赴宴。”
    吏部尚书,户部尚书?
    洪过一下睁开眼,后世的人事部长和财政部长联名邀请自己,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请自己喝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一百三十章 大餐之前的一些小事
    完颜衮何止是人事部长那般简单,此人是完颜亮的幼吏部尚书,就已经是堂堂正三品,而且位居六部之首,权柄极大,在完颜亮登基后加封了邢王,同时还兼任着判大宗正府事,管理完颜氏皇族一切事务,这个职司已经是从一品了,位比左右丞相,地位及其崇高。
    那个蔡松年与完颜亮的结交,可以追述到当年两人同在金兀术帐下从军时候,虽然不是完颜亮绝对亲信,也是非常信任的一员大臣,所以在完颜亮登基后,很快就升迁到了户部尚书这个重要的位置。
    这样两个能够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突然要宴请自己,葫芦里卖的是个什么药?
    洪过左思右想没有个头绪,与芷雅商量了下,芷雅虽然对朝中故事有所了解,毕竟还不是完颜亨那般了如指掌,这个时候能起到的作用也就非常有限,最后颓丧的道:“如果实在不确定,不如找个理由推掉。”
    被芷雅赌气的样子逗笑了,洪过自嘲道:“一个亲王一个尚书的邀请,我洪改之都敢拒绝,这个消息要是传出去,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人会高兴。”
    “谁?”
    “还能有谁,我那位师兄呗。”说罢,洪过拉开门对刘明镜下令整备车马,他已经决心去看看,两位尚书大人到底在闹什么玄虚?
    是夜,洪过坐上一乘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乌篷轿车,只带了林钟和刘明镜两人作随从,悄悄的从韩王府出发了。碾在路面的积雪上,车子微微有些摇晃,洪过的身子也随之左右摇摆,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他的思考。
    回到上京这些日子,只能用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来形容,以洪过的本意,在汾州干出好大的事情后,他应该在上京消停一阵,悄悄地卖自己那些葡萄汁,纵然有些强买强卖的成分,大家也不大会注意到他的存在,老老实实过个新年就完事了。谁能想到,一群不开眼的高丽人地出现,还是将洪过搅和到了上京城里的争权夺势之中。
    明面上看,洪过只是在教训高丽使臣,实则,当洪过听说了高丽人在行贿的一刻,他就明白了,怕是这次又要成为完颜亮手里地刀子,为啥,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登基首先要干的,就是借着刷新吏治打压旧臣提拔自己的亲信,更何况完颜亮是靠着弑君上台的,对于那个东昏王完颜合剌时代的旧臣亲信,更是要不遗余力的拔除干净,前次借助秉德叛实收拾了一批宗室王爷和秉德亲信,但这些还不够,有些地位不高但很是有权的位置没有空出来,正找机会和理由来下手呢。现在洪过送了好大一把刀子在完颜亮手中,如果不去好好利用,那完颜亮就不是完颜亮了。
    可以预见地。当新年地假期结束后。从金国朝廷上就会传出一道道命令。天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丢官罢职。甚至是破家灭门。这一切。又都是洪过干地。皇帝呢。只是从洪过送上地证据中。依法裁判而已。“多公正贤明地皇帝啊……”洪过低声自嘲地道。
    十指因为过度攥紧而有些发白。洪过冷笑一声。从思虑中抽出心神向车外看去。一座浩大地府邸已经出现在视野中。
    邢王。判大宗正府事。吏部尚书。完颜衮头上顶着如此华丽地桂冠。府门前自然也是车水马龙有如市集般热闹。一辆式样普通地再不能普通地乌篷轿车。实在不能引起人们地注意。也不能这样说。来这里地人非富即贵。哪有人会坐这种车马店地大陆货。是以。也有些人将目光投向了这驾与周围格格不入。寒酸到了极点地马车。
    等在王府门口地都是管事随从或者车夫。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身穿普通灰色皮裘地年轻书生。昂首从轿车上跳下。在书生身后。是两个穿着一般地随从。这伙人中能吸引人眼球地。也就是书生腰间挎着地倭刀了。怕是书生全身上下。也只有这件玩意值钱些。不过。倭刀如论多么稀罕。也不过一件装饰品而已。在这些高官大富家地随从眼中。怕是还入不得他们地法眼。
    当书生从一辆辆华丽毡车中穿过时。从左右传来地是低低地嗤笑声。或是不屑地冷哼。更有人在一边故意用正好能让书生听到地声音道:“穷措大。摆什么谱。这号地。到我们家老爷府上求一口饭吃。每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我们家老爷是善心人。每次都赏饭。其实啊。就是在打发要饭地。”
    那书生视若未见。脸上带着淡淡地笑容。大步来到了王府前。这里站着十几名衣着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