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遏隆没有注意到赵强脸上的愕然,因为他根本没正眼瞧过哪一个青壮,兀自在那继续说道:“修建松山堡是宁古塔将军的意思,我们佐领大人受将军重托,要赶在明年五月之前将松山堡修建成功,所以在这一年之中,你们必须要把松山堡修建好,不然我们佐领要受责罚,你们这些人更是要受惩罚。”说到这里,遏隆顿了一顿,很是同情的看了人群一眼,有些不忍道:“你们背井离乡从关内来到关外这苦寒之地已经是很不幸了,所以我不希望你们因为没有及时修建好松山堡而被宁古塔方面治以重罪,因此我要提醒你们,切不可偷工偷赖,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仅是你一人要倒霉,还要连累着在场的所有人都要跟着受罪。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你们听也好,不听也好,都要老老实实呆在这,千万不要有人想跑,因为自打有罪民来到我们这里之后,还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遏隆说到最后的时候,眼睛突然射出一丝寒光,与方才那和眉善目样完全不同,但很快又恢复刚才的样子,平静的吩咐那些旗丁领着青壮们干活。
遏隆眼神的这一变化看到的青壮并不多,但赵强却是因为对他的形象产生疑惑,所以一直盯着他的脸看,见状心里突了一下,暗道这老家伙还是个深藏不露的角色,以后我可得小心些,不能被他盯上。
旗丁阿哈们没有遏隆那样好说话,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提着皮鞭、木棍就冲进了人群,在四周清兵的配合下将青壮们沿着河边分了开来。这时又从堡内出来几十名老弱男子,每个人都扛了十几把铁制工具,显得很是吃力。来到河边后,在清兵的监视下,他们默不作声的将这些工具一一分给了青壮们,之后又匆匆返回了堡内,并没有人敢和昔日的同袍说一句话。
对于这些人的举动赵强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几百青壮都不敢有什么动作,更何况他们这些老弱呢。
赵强知道清军曾对吴军残部进行过数次大屠杀,每次被屠杀的人数都是以万计,现在这些幸存下来的人几乎都亲眼见过那一幕幕的血腥场景,所以也难怪他们会为清兵如此畏惧,因为他们实在是被杀怕了。如吴四那样本身就是兵痞,对生死看得很轻的人毕竟太少,大多数人只是想多活一天是一天,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和胆量,这也是赵强为什么一直寄希望于潘常清和吴大他们能起事,而不是自己策动起事的原因。
作者备注:佐领一为清军兵制,康熙年间一百三十人为一佐领,等同入关清牛录,又为八旗军官称号,佐领为低级武官之称。
' '
第二十六章 蛇
p
请求读者收藏和红票支持,骨头不甚感谢,黎明即将到来!
赵强不是学建筑的,所以对如何筑堡并不清楚,只知道古代建城大多以经过打磨后的青石为墙基,夯筑堡墙,同样需要用浆汁粘合。所谓浆汗是用土浆、河砂、石灰、糯米浆混合成一定比例制成混合土,如此夯筑的堡墙才经久坚固,难以损坏。现在赵强与齐壮他们分到的任务是挖掘一条长约三里的环形地沟,也就是新堡围墙的地基。只有地基夯实了之后,才能在上面铺以青石,这种做法就跟后世农村建房一样,在选定好的土地上面规划好地形,便用打桩基进行打压,使土地更加平整,没有凹坑之类的,一脚跺下绝不会有瘪坑。只不过赵强他们不是建屋,而是建堡,从这条三里多长的环形地沟来看,赵强可以肯定松山堡的清军只是想修建一道坚固的堡墙,而不是将松山堡开发成一个商品房小区,他们想要的只是堡墙够坚固而已。
因为那些旗丁阿哈们时不时的就过来看进度,如果发现哪段进展不快,二话不说便是劈头盖脸的一阵鞭打,所以青壮们不敢偷赖,都是下了力气在那挖。赵强也不敢偷懒,有时候他也觉得自己很贱,心里明明极其痛恨这些通古斯野蛮人,恨不得把他们全部杀光以吐心中一口恶气,可是却不得不乖乖的替他们干活,干活时还得卖力,现在想想,也许这就是身不由己的痛苦吧。
挖了一个多时辰后,堡西那些吴军家属们担了一些吃食送了过来,来的多是妇女,还有一些小孩两三个一起的拎着水桶。送过来的吃食比赵强在永陵吃的还要差,在永陵起码每人能分到一块干馍,这会却是两个人吃一个拳大大小的东西。之所以称为东西,是因为赵强也不知道手中这个好似饭团一样黑乎乎,粘着大量糠壳的食物究竟要叫什么,汤水倒是有,和永陵提供的差不多,烂菜叶煮得咸汤。
打早上到现在,青壮们都没进过食,因此听到旗丁们让他们停下吃东西后,也不管那黑乎乎的东西能不能吃,三下五除二的便放到嘴里嚼了起来,咽得急了便就着破碗里的咸汤水喝一口。
赵强将这个食团分了一半给齐壮后,也没捏鼻子皱眉头什么的,一口就咬了下去。这东西味道有些涩,吃在嘴里好像咬到石子般咯牙,赵强吃了两口,索性也不去细嚼,整口整口的就往肚子里咽去,这样倒也省得牙齿和舌头受罪。
眼看手中这半边吃食还有两三口时,赵强却见旁边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正眼巴巴的盯着他看。赵强被他看得一愣,以为他认识自己,再一看,这孩子却是盯着自己手中吃食,而不是盯着他人看。
小孩发育的很是不好,个头比起正常年纪的孩子要矮了小半截,脸色也很枯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的后果。只不过他身上穿的衣服虽然破旧,但却很是干净,一些破了的地方都被人细心的打上了补丁。见赵强注意到了自己,小孩将脸侧了过去,没有再盯着赵强手中食团看,看得出他还是有些自尊心的。
“给你吃吧。”
见小孩这样,赵强有些心酸,心道如果不是战败,他也许正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每天都吃得饱饱得吧。
小孩见赵强将食团伸到了自己面前,怔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我不吃你的食团,姐姐知道了会骂我的。”
“没事,你不告诉姐姐,我也不说,她怎么知道你吃我的食团呢。”
赵强不由分说的将食团塞到了小孩手中,他可不理会小孩的姐姐是如何教育弟弟,他只知道面前的这个孩子非常饿,虽然他脸上没有露出乞求的神色,但赵强从他的双眼中却看得明明白白,这孩子非常想吃东西。
望着手中的小半边食团,小孩咽了咽口水,肚子不争气的咕噜叫了几声,见赵强一脸善意的看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道:“你真的不告诉我姐姐?”
我又不认识你姐姐,如何告诉?赵强笑了笑,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小孩见状,还是有些犹豫,最终还是忍不住将那饭团塞到了嘴中,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只两三口便进了肚子。
吃完食团后,小孩见旗丁们吆喝那些妇女收拾东西赶紧走,便对赵强说了句“你是好人”,然后快步跑了过去,帮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同伴拎着木桶随那些大人一齐回到堡内。
在旗丁们的严令下,吃完食物的青壮们又开始做起活来。赵强他们也继续挖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面前这条沟子已是挖了两三米深。正要接着挖下去的时候,却见钱林他们神神秘秘的拉着吴四等人蹲在那里不知做什么。
赵强有些好奇,见旗丁们在另一边,便偷偷溜了过去,想看他们在干什么。到了之后,赵强却是吓了一跳,原来钱林他们脚下有好几条蛇。
赵强最是怕蛇了,见一条蛇正往他脚下游过来,吓得就要叫起来,却被钱林一把给捂住了:“别叫,这可是好东西,晚上大伙又可以打牙祭了。”
蛇肉!听了钱林的话,赵强也兴奋了起来,对蛇肉的渴望远远压过了对蛇的害怕,见钱林一脚踩在那蛇的头上,脚上被蛇身子给缠了起来,便学着后世捕蛇人的办法,蹲下去将蛇尾巴拎了起来,然后猛的一抖蛇身,见蛇身关节都脱了,这才放心的将它拎在手中。
钱林见赵强还会这招,有些佩服,也学着他的样子将另一条游到脚下的蛇给拎了起来,使劲一甩,那蛇当时便痛得死了过去。
“这是个蛇窝,一共有九条蛇。”
吴大和另外几个汉子直接用铁铲将蛇拍死之后,找了个麻绳扣在一块,高兴的对赵强道:“晚上还得请赵强兄弟给大伙烤蛇肉吃。”
赵强将手中的蛇与吴四的蛇扣在一起,看了一眼四周,将它们小心的埋在土里:“等会收工时,你们把蛇带回去。”
“晓得了。”
吴四一拍胸脯:“这事包在我身上,大伙晚上就等着蛇肉下肚吧。”
想道有蛇肉可以吃,赵强也有些开心,叮嘱吴四小心点,别让人看见后,便溜回先前的地方继续干活。旁边齐壮和郭飞他们听赵强说吴四他们搞到几条蛇,一个个也兴奋起来,干起活来也快多了。
直到天黑得在两米之外看不到对方身影时,遏隆才下令收队,早已经筋疲力尽的青壮们暗松了一口气,从各自的的工地排好队,依次在清兵和旗丁的监视下往堡内走去。进堡之后,就见除了堡中灯火通明之外,堡西和堡东的木屋草房之中根本不见灯光,只在四周栅栏和一些木柱上点着些火把。
遏隆指挥着清兵将青壮们带到最后面的一排木屋和草房相结合的房子前,然后由旗丁们安排众人进了屋。里面和永陵的营盘一样,没有床铺,只是铺着些干草。青壮们已是劳累一天,对住什么样的地方又早已清楚,所以没有人有什么怨言,一个个无力的进了屋子。
进堡时,赵强曾仔细看过环境,发现并没有多少清兵监视这里,不由感到奇怪。随人群进屋的时候,他也曾四周查看那些其他吴军家属住的屋子,想知道胡旺是住在哪间,但天色太黑,他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胡旺,只好不再去找他,心道他说会来找自己,那一定就会来,等他来就是了。
' '
第二十七章 胡国柱之死
p
青壮们依然和永陵一样,同屋的人进到一个屋中,并没有人选择离开原来的伙伴而与其他屋的人居住。对于这个现象,赵强归纳为小团体现象,也就是说通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同一屋的人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就如团队一般,成员之间的关系要比其他团队的人紧密些。同时在这些小团队中,产生了一些诸如年长或力壮的领头人,也有一些平时负责打饭的青壮成了各自屋子的小首领。平时出工或者集合时,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群中间的小团队彼此径渭分明,不同屋的人除非是认识的,否则不会有什么语言交流,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信任感了。
这种小团队关系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性,因为成员之间彼此会相互照应,对于没有人身自由和生活物资极度缺乏的囚犯而言,这种照应可以给予他们更大的安全感。但在赵强看来,也正是这种小团队出现,让本身是一个整体的吴军旧部变了一盘散沙,不再具有凝聚力,变得谁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踩上一脚,而没有人敢反抗,因为他们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帮助自己,也不知道仅凭自己这个小团队的成员能否反抗得了那些来自各方的欺凌。
在永陵时,赵强就曾分析过这种小团队现象,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除非是一个在吴军旧部之中具有绝对权威的人来号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