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

第16章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第16章

小说: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点钟访问正式开始,我们不知道前面日程进行的如何,在操场上等着表演武术的整个初三年级,任凭如何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望穿秋水,也没有看到首相夫人的身影。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换来了体育老师一句歉意的口令:
“首相夫人已经走了,解散回家!”原来,首相夫人因为行程紧张,就没有再往前走几十步,到操场上来看一眼。解散的时候,班上几个男生齐声高唱:“用心良苦却成空。”可不是嘛,用心良苦却成空!晚上,从电视新闻里,终于看到了亲爱的首相夫人,一脸慈祥的微笑。唉,如果您再往前走上十几步……
女儿在月坛中学6年,总体来说是轻松愉快的,成绩处于良好状态。4次接待日本人来家民宿,两次赴日本民宿,并做了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研究,出版18万字个人作品集。试想,一个中学生取得如此的成绩,难道不是成功吗?更重要的是,她免受了应试教育更多的折磨,拥有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并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不是幸运吗?我始终认为,考试是重要的,学历也是重要的,但比考试和学历更重要的是人格,是使人能够获得真正幸福的健康人格。
从分数和名次中解放出来
应试教育在中国有天罗地网,谁也休想完全逃脱。因此,女儿虽然选择了非重点的日语特色中学,也时常为考试成绩及名次所累。是的,大家都在比名次,你怎么潇洒得了?
坦率地说,女儿的学习成绩并不优异,有些科目还挺弱,但我认为女儿已经努力了,是个好学生。自然,她也惶惑过、懒惰过、叛逆过,但对一个青春期少女来说,这些不都很正常吗?即使一个成年人,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也未必不出现类似问题,为何苛求于一个孩子呢?
于是,我不怎么在意女儿的考试分数和名次,尽力缓解她在考试期间的紧张心理。
有一天晚上,我和妻请女儿去看芭蕾舞剧《天鹅湖》。
正在读初二的女儿一听,马上拒绝,说:“我不去,明天考物理呐!”
我拍拍她的背,说:“看《天鹅湖》比考物理收获大。再说,学物理也不差一个晚上,考什么样算什么样嘛。”
女儿终于去了剧场,可在大幕拉开之前,手里还紧紧攥着物理书。那天看演出,李鹏总理坐在我们的后几排。我真想对他说,看看今天的学生吧,这样的教育不改革怎么行?久而久之,女儿习惯了将自己绑在书本上,而将其它的事视为与己无关的事。
一天晚饭后,我叫女儿刷碗,她马上叫了起来:
“你叫我刷碗,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我说:“考不上大学可以,不刷碗不行!”
当然,这次对话含有玩笑成份,但也含有严肃的道理,即人不能变为学习机器,也不能将学习视为可以排它的特权,而应当过正常人的生活,履行正常人的责任。
第39节:对权威的迷信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们已进入夜以继日的拼搏时期。日本作家神山典士来我家作客,曾说自己当年考大学的体会,说:
“每天睡8小时觉,甭想进重点大学的门;每天睡6小时,进二流大学;每天睡5小时,才可能进一流大学。”
女儿能否进一流或二流大学难以预料,但睡眠已减少到每天五、六小时了,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很是心疼,可劝又无效,心里不是滋味。
偶尔,女儿早晨实在起不来了,对我说:“老爸,我太累了。今天的课不太重要,我想休息一天。”
我马上答应,说:“睡吧。对于一个严重缺觉的人来说,睡眠比学习重要。我给你请假。”
可能会有人指责我惯孩子,怎么能纵容孩子逃学呢?但是,我会这样做下去。请想一想吧,当一个人严重睡眠不足,不仅不可能学习好,而且可能发生精神崩溃,谁来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呢?适当的紧张是合理的,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可如果一切都不适当了,不果断地调整怎么行?在任何时候,人都是最宝贵的。我们既要为孩子的重要考试着想,更要对其一生着想!
从对权威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中学时代是崇尚自我的时代,也是偶像崇拜的时代,可谓恨也疯狂,爱也疯狂。
进入初中时,摇滚歌星崔健还挺火,让女儿心驰神往。据说,崔健演唱会将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女儿早就迫不及待了。
我知道,女儿并不很了解崔健,只不过中学生有一股狂潮,让她随潮而动罢了。我希望她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总随流行而盲目行动。于是,买了票,与女儿同去听崔健的演唱会。
场内混乱不堪。崔健在狂嚎,听众在乱叫。在我的背后,竟然有一位姑娘在吹尖厉刺耳的哨子,就是那种过去吹紧急集合号用的简易哨子,毫无优美可言。女儿皱着眉头,厌恶地回头瞅了几回,可那姑娘已沉浸在狂热之中,完全旁若无人。
结果,退场的人越来越多,我和女儿也提前离开。从那之后,女儿很少再提崔健的名字,更没有再听他的歌。
怎样解放你的孩子,让教育不再是一种束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孩子从重点学校中解放出来。重点学校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有的孩子并不适合重点学校那种激烈的竞争,也可能并不具备进入重点学校的“能力”,如果父母硬是要孩子考上重点学校,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
(2)将孩子从分数和名次中解放出来。分数和名次只是相对的,并不完全代表一个孩子的能力和水平,父母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分数和名次,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大可以淡化处理。不要把分数和名次当作衡量“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标准。
(3)将孩子从权威迷信中解放出来。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很容易产生权威迷信和偶像崇拜。父母这时要“疏”不要“堵”,尽量减少与孩子在这些事情上的正面冲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让他认识到权威并不一定完全高高在上,偶像也不一定值得真正崇拜。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生活没有危险,但是,如果您控制了孩子所有的时间,也就意味着您控制了孩子的生活、快乐和意志,这样给孩子带来的必然是被剥夺自由的痛苦。连自由都被剥夺的人,您还能指望他独立、有思想、有创新吗?
现在到处有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对这句话质疑说,如果教育是百米赛跑,那起跑很重要,起跑的快慢决定你的成败;那如果是跑一万米或者更远的距离,起跑相对就没那么重要了。教育是长跑还是短跑?显然,教育是长跑。
人的发展最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亲子关系怎样才能够改善?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吃鸡蛋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一个鸡蛋是满满的,鸡蛋一定有空隙。为什么呢?如果鸡蛋是满满的,一点缝隙都没有,这个鸡蛋是活不了的,是孵不出小鸡来的。所以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也一定要留有余地。
一个人的童年不要安排得过紧,不要安排得过死。父母是深深影响孩子命运的人,你把孩子从早到晚安排得紧紧的,双休日有那么多班要上,布置了那么多作业,表面上看着孩子没有虚度一点时光,但是他最重要的事情耽误了……心情被破坏了。孩子变得像小老头,没有激情,没有梦想。
第40节: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将来是无法弥补的。一个有远见有爱心的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有一个宽松的空间。
评价儿童是不是一个现代的儿童,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看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多少。我们发现,有的父母真想抓住孩子的分分秒秒,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了,孩子紧张得不得了。这样的孩子是有问题的。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儿童时代就是做梦的时代,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状态。儿童的未成熟状态有独立的价值,一个人的童年绝不仅仅为了长成大人。童年本身是有价值的,人的童年是一个需要做梦的年龄,需要犯傻的年龄,需要一个自由的生长的空间。孩子每天一定要有玩的时间,有自由自在的时间,有发呆和犯傻的时间。这是孩子非常需要的。
我的建议是在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有太大的压力。孩子每天一定要有玩的时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双休日两天,最少有一天能够比较充分的玩。
凡熟悉我的家庭的朋友,都知道我对孩子很宽松,似乎有点儿“放纵”。
比如,女儿傍晚放了学,有时会给我来一个电话,说:“老爸,我累了,想去看场电影放松放松。”我当即同意,只关照她注意安全早回家。
有人担心地说:“都高三了,大考临头,敢这么放吗?”又说:“现在的年轻人挺复杂呀,女孩子不管严一点行吗?”
这些提醒自然不无道理。可是,我想,一个不能安排自己时间的人,怎么能长大呢?越被严密监视的人,逃跑的意识越强,何不让孩子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呢?况且,疲惫不堪的人,更有理由放松心身。只要孩子不选择危险性的活动,父母应当宽容。
每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的女儿大都在睡觉,几乎到中午才能醒来。有人知道后表示惊讶,说高三学生怎么会大白天睡觉呢?我却觉得,越是大考的学生,越需要充足的睡眠,因为精力充沛,才能更有效地迎接挑战。再说,这是女儿的权利,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生活,为什么非按别人的标准生活呢?
女儿也曾经呼喊出这样的心声:
其实,我这个人是很矛盾的,不同的思想在我体内撞击着,刺痛着我的灵魂。初次见我的人往往都会夸我文静,其实我最烦别人这么说我,因为我其实是个很活泼的人,所以常被好友戏称“甲醇(假纯)”。学习的压力太大,父母有时管得太严,使我有过压抑窒息的感觉。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疯闹,也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我认为前者是我的压抑的释放,后者则是对我心灵的给养。在这样动与静的结合中,我能找到平衡,迸激出生命的火花。
在对待孩子方面,我有一个总的原则:学习很重要,但培养健康的人格更为重要。不论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活动,都不可忘记这一总的原则。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种自由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童年时期对自由支配时间的体验。
但遗憾的是,我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只有68分钟。它说明,我们没有给予独生子女足够的可自由利用的时间,相反,我们用功课以及其它有关学习的活动将独生子女的时间“安排”了。我们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几乎成了机器人,在“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变得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
自由支配时间,意味着儿童具有了热情地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剥夺儿童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是在剥夺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对城市独生子女的调查表明: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独生子女,自信心更强,并且比自由时间较少的独生子女有更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