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端妃 >

第50章

端妃-第50章

小说: 端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她不会收手的。失去了一个孩子,总得让她讨回一些。

是以冯欣悦硬气心肠,悄声对杏儿道“让人把她们赶走。”这事情杏儿也不好出面,毕竟杏儿和她们也是很熟的。

“是。”杏儿也明白冯欣悦的意思,她叫了一个小宫女庆儿过来,耳语了几句,只见那庆儿点点头,就出去了。

“都别吵嚷了。”庆儿道“娘娘今日才小产,身体不舒服的紧,才歇下。娘娘的身体再出了什么问题,谁担待的起!”

“麻烦姑娘通告,我们就见娘娘一面,求求姑娘了,这关系着我家小姐的命!”秋心低声下气的恳求着。

“还请二位姐姐回去罢。清者自清,若不是端昭仪所为,自然端昭仪是无事的。”庆儿不为所动,反而真真有词的说着风凉话,把秋心气了个倒仰。

秋心还欲分辩,同歌拉了拉她的衣袖,对她摇摇头。秋心也明白,恐怕冯欣悦是不理了。

秋心愤愤的转身离开,同歌深深看了一眼众人,也随着秋心走了。

同歌知道,在这里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没准儿再待下去,会让小姐更不好过。

见二人走了,庆儿进去回报,杏儿点点头,让她下去了。

“小姐,她们走了。”杏儿对仍在出神的冯欣悦道“还算是知情识趣,要不就告诉皇上,处置她们!”

“罢了。”冯欣悦多少都是心存愧疚,毕竟她这么做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这后宫中可不都是如此,算计与被算计。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

她并不后悔。

段玉姝被羁押后,在掖庭自然是焦急万分的。

她不知道小禄子准备的如何了,而且可能这对秋心等人来说太突然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坐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而且,不知道唐景明为了逼自己,会不会对自己的家人下手。段易和王氏等人倒也罢了,她是不在乎的,她就怕伤害到母亲和珂儿。

戌时二刻,段玉姝仍然在掖庭的偏殿来回的踱来踱去。

虽然唐景明命人将她押在这里,但是并没有废了她的封号,也没有定她的罪,是以她在掖庭还有两个宫女伺候。

只是此刻她只担心计划能否成功,究竟此刻的环境是如何,她也不在乎。但她在这里,被完全的孤立了起来,根本也接触不到外面的消息,这才是让她最忧心的。

夜已深,偏殿中烛火也渐渐微弱,蜡油满溢,火苗飘忽不定。时间仿佛都变得绵长,在此静止。

在掖庭宫伺候的两个宫女小喜和阿英,也都守在外面,不敢擅离。在掖庭,是最没有前途的,不如其他跟了分位高主子的宫女像半个主子,她们是最被人瞧不起的。

在掖庭的妃嫔们,绝大多数都是被打入冷宫或直接处死,只有极少数的,能够重新回去。

而里面这位,虽然现在的封号还没有被废,但也是命运堪忧。

不过不能让她出一点意外,否则到时候问起罪来,她们可是担待不起的。以往被送到这里的妃嫔,哪个不是又哭又闹,而这位端昭仪只是把她们拒之门外,独自在偏殿算是好的了。

但她们也怕越是平静就越容易出事,是以她们都竖着耳朵在门外听着,一有什么动静儿就冲进去。

亥时一刻。

终于里面终于传出了声音“来人——”,二人几乎要热泪盈眶了。

二人连忙推了门进去,道“奴婢在。”

“替本宫更衣。”段玉姝淡淡道“本宫要就寝了。”没有被废封号,她就仍然还是正三品的昭仪。

“是,娘娘。”二人应道。

小喜给阿英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去铺床,阿英点点头。小喜自己则走到了段玉姝面前道“奴婢服侍娘娘更衣。”

段玉姝点点头。正欲站起来,就听到耳边传来压低的声音:“娘娘,禄公公有话给您——”

谁入连环计中计(二)

段玉姝闻言陡然一惊;随即就镇静下来;只是“嗯”了一声;并无他言。

“娘娘,禄公公说您家里一切都还好,请您且暂不必忧心。绘茗轩的人也都还好,只是都被监视了起来,还请娘娘在这里安心先住上两天;他会见机行事。”小喜借替更衣的机会传达了小禄子的话。

原来这小喜竟然也是小禄子培养的那批人中的一个!段玉姝听完,万分庆幸自己当初救下了小禄子。小禄子只在宫中做一个太监;真是太可惜了。

小喜在得到了小禄子送过来的消息后;一直找不到机会和段玉姝独处。而且她虽然和阿英同在掖庭宫;但毕竟本着不可轻信的原则;是以她连阿英都没有明细。

一直到了深夜;段玉姝叫人进来,她才遣了阿英去铺床,她来替段玉姝更衣,才趁机说了出来。

她还真怕段玉姝表现出吃惊太过或者根本不相信她。谁知段玉姝竟是超出寻常的镇定,从容淡然,不慌不忙。

“你叫什么名字?”段玉姝听完,以眼神示意小喜自己已经知道了。

“奴婢叫小喜。”小喜这才放开了声音,恭谨的回道“还请娘娘移步,奴婢伺候娘娘梳洗。”

段玉姝看了不远处的阿英一眼。小喜明白她的意思,端昭仪是在询问阿英是不是自己人,小喜随即摇摇头。

小喜伺候段玉姝梳洗完毕,阿英也过来回道“奴婢已经收拾好,请娘娘就寝。”

段玉姝微微一笑,道“辛苦了。你叫什么名字?”

阿英还没见过哪个妃嫔对自己如此客气,即使是在掖庭宫也是没有的。她受宠若惊的道“奴婢叫阿英。”

段玉姝此刻不同于刚来时候的淡漠,和颜悦色的道“你们都下去罢。”

小喜和阿英对望了一眼,应道“是,奴婢告退。”

待二人小心的掩门而出后,段玉姝才真正的松懈下来。

脸上的浅笑被换下,段玉姝仍是敛眉深思。她上了床,辗转反侧。

暂时母亲和珂儿是安全,绘茗轩暂且也没出什么大事。不过,这片刻的宁静大抵也仅限于今夜了。即使唐景明再多疑,此事也必有个结果,而且也要给冯欣悦一个交代。

小禄子传了话来,他会见机行事。恐怕此刻他也不好过。唐景明是知道自己和小禄子的关系,小禄子,怕是也被监视了起来。

唐景明无论信不信是自己做的,但现在绝对不会再给自己有所行动的机会。第一个被控制的,怕就是小禄子了。

小禄子传了那些话来,恐怕都是下了大力气,让他按着原计划行动,怕更是难上加难了。

段玉姝的手轻抚上小腹,那里,已经有了一个小生命在静静的安眠。

这个孩子,是最万不得已时会被用上的棋子。她真不想走这么一步。段玉姝不无心酸的想着,浑然未觉腮上已经沾满了泪珠。

长夜漫漫,凄凄清寒,唯有这个孩子陪着自己,可是,却不知道,能不能留住。

翌日。德仁堂。

唐景明下了早朝后没有如平日一样去御书房批奏折或接见朝臣,而是直接去了后宫。

德仁堂是后宫中皇后处理后宫事务的地方,如今自慧德皇后仙逝后,并未再立皇后,主要由贤妃淑妃二妃掌管后宫。是以平日这里是贤淑二妃议事之处。

今日,在唐景明到来前,众妃已经都到了。

贤淑二妃自不必提,良妃和德妃,锦妃,莲妃,苏妃,妃位以上的妃嫔都到了。虽然此事的主角是冯欣悦,因她昨日才小产,身体自然是虚弱的,是以并未让她前来。

“皇上驾到——”门口响起太监尖细的声音,众妃皆站了起来,待唐景明在主位上坐定,齐齐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平身。”唐景明淡淡道,脸上表情没有任何的波澜,但众妃都知道,他今日的心情很是不好。

“谢皇上。”众妃复又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大家都沉默着,谁也不做出头的那个。

一时间没有人开口,德仁堂中顿时陷入一片沉寂中。

杨锦茵倒是有心要说些什么,只是毕竟顾及着上面还有贤妃和淑妃,她不好太过僭越。按捺许久,就在她忍不住要开口时,唐景明发话了。

“冯贵嫔小产一事,你们怎么看?”唐景明的声音平静得让人分辩不出他的想法。

众妃心中也都在暗暗的揣摩着。按理说,唐景明把段玉姝羁押起来,就说明他心中已经认为是段玉姝所为了,可是他有并未废除段玉姝的封号,也只是暂时押在掖庭,仍旧命人服侍着,也让人拿不准。

向来伴君如伴虎,帝王心又是最为难测的,谁也不想说错一句,惹火上身。

在座的众妃中,贤妃淑妃位尊,最有发言权;其次就是锦妃,她最受宠,她也最恨段玉姝;再次就是良妃和德妃,虽然她们要位尊于锦妃,但是唐景明在她们入宫几年中对她们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是以她们并没有表面上的风光。

剩下的莲妃和苏妃,也都是省事儿的。莲妃因为诞下公主日渐失宠,是以淡了争宠之心;苏妃连续诞下两个公主,唐景明也并未多宠她,她也就是安分守己的守着两个公主过日子。她们皆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最不可能开口的。

但是皇上都发话了,贤妃和淑妃作为众妃之首,不可能不发话的。最终还是贤妃先开口了“皇上,依臣妾愚见,此事还需再仔细的调查。”

“此话怎讲?”唐景明听出贤妃的敷衍,故意又多问一句。

贤妃本想敷衍过去了事,没想到唐景明又追问,只得硬着头皮道“端昭仪和冯贵嫔素来是交好的,而且端昭仪也费心给冯贵嫔送补汤,向来其中可能另有蹊跷。”

贤妃此言一出,还没待唐景明开口,杨锦茵先拦下了“贤妃姐姐此言差矣,依臣妾之见,此事就是端昭仪所为。”

杨锦茵生怕唐景明同意了贤妃的话。所谓是夜长梦多,不尽早处置了段玉姝,节外生枝可就不好了。

“哦?”唐景明并不意外杨锦茵这么说,“锦妃是何意?”

“回皇上的话,很明显,是端昭仪刻意为之。她故意去给冯贵嫔送了无味的汤药,迷惑了冯贵嫔。再又加上了红花和遮香草,这样一来,冯贵嫔自然也失了戒心。”

“而且她还故意利用一般人都会认为她不会在自己送去的汤药中下手这一点,反其道而行之。皇上,这端昭仪城府之深,令人发指!”

杨锦茵说得是正义凛然,分析得头头是道。说的时候倒是浑然未觉,说完后才发觉,不仅唐景明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众妃的目光也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爱妃倒是很清楚。”唐景明挑起眉,似笑非笑的望着杨锦茵道。

“臣妾,臣妾也不过是推测的。”杨锦茵讪讪的道,“臣妾是心疼冯贵嫔失了孩子,想尽快找出害了她的那个凶手。”杨锦茵说的顺畅起来,越发觉得自己有理“后宫中有这么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怕是众姐妹也是都不能安心的罢?”

“是么?”唐景明不置可否,“爱妃有心了。”

“皇上,依臣妾愚见,臣妾同意贤妃姐姐的说法。”一旁的淑妃也跟着开口了,“是该再加以调查。后宫中不可能放过一个谋害皇嗣之人,也不会冤枉一个无辜之人。”

淑妃此言一出,其余的妃嫔,如良妃德妃,莲妃苏妃都纷纷附和道“淑妃姐姐说的有理。”淑妃说的是最为中肯的,谁都不得罪。

只有杨锦茵在心中暗暗不悦。她最希望直接定了段玉姝的罪了事。

众人也算都发表过意见了,是以都不再开口,都只是望着唐景明,等着他最终的决断。

见众妃已经不可能在说出什么意见了,唐景明略为沉吟,道“既如此,就依贤妃淑妃之言罢。”

唐景明话音未落,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