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苏菲的世界 >

第6章

苏菲的世界-第6章

小说: 苏菲的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拉克里特斯经常用logos(意为“理性”)这个希腊字来替代“神”一词。他相信,人类虽然思想不见得永远一致,理性也不一定同样发达,但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
  “普遍的理性”或“普遍法则”是所有人都具备,而且以之做为行事准则的。不过,赫拉克里特斯认为,大多数人还是依照个人的理性来生活。总而言之,他瞧不起其他的人。他说:“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像儿戏一般。”所以,赫拉克里特斯在大自然不断地变迁与对比的现象中看出了一个“一致性”。他认为这就是万物之源,他称之为“上帝”或“理性”。
  四种基本元素从某方面来看,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则从感官认知的观点认为大自然不断在改变。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还是依循感官?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帕梅尼德斯说:1。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
  2。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赫拉克里特斯则说:1。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2。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两人的意见可说是南辕北辙。但究竟谁是谁非?这样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的局面最后由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Empe—docles)解决了。
  他认为他们两人各有一点是对的,也各有一点是错的。
  他指出,他们两人之所以有这个根本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他说,果真如此,则由理性引导的事物与“眼睛可见到的”事物之间将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说,水显然不会变成鱼或蝴蝶。事实上,水永远不会改变。纯粹的水将一直都是纯粹的水。帕梅尼德斯主张“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并没有错。
  但同时恩培窦可里斯也同意赫拉克里特斯的说法,认为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感官所体验到的。我们必须信任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而我们的确亲眼看到大自然的变化。
  恩培窦可里斯的结论是: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无论水或空气都无法独力变成玫瑰或蝴蝶。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恩培窦可里斯相信,整体来说,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
  他指出,大自然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这四种元素相互结合或分离的缘故。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泥土、空气、火与水混合而成,只是比例各不相同。他说,当一株花或一只动物死亡时,它们体内的这四种元素就再度分离了,这些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不过土、气、火与水却是永远不灭的,不受他们所组成事物的影响。因此,说“万物”都会改变是不正确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有变化。世间发生的事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的分合聚散罢了。
  也许我们可以拿绘画来做比喻。假如一位画家只有一种颜料——例如红色——他便无法画出绿树。但假如他有黄、红、蓝、黑四色,他便可以将它们依照不同的比例来调配,得出数百种颜色。
  或者也可以拿烹饪来比方。如果我只有面粉,那么我得是个魔法师才能做出蛋糕来。但如果我有鸡蛋、面粉、牛奶与糖,我便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蛋糕。
  恩培窦可里斯之所以选择土、气、火与水做为大自然的四个“根”并非偶然。在他之前有些哲学家也曾经试图证明宇宙的基本元素不是水,就是空气或火。泰利斯与安那西梅尼斯也曾经指出,水与气都是物质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希腊人则相信火也同样重要。举例来说,他们发现阳光对所有生物的重要性,也知道动物与人都有体温。
  恩培窦可里斯可能观察过木材燃烧的情形。他看到木材因此分解。木材燃烧时发出“劈啪!劈啪1”的声音,那是“水”,另外也有某些东西随着烟雾往上升,那是“气”,而“火”更是明白可见的。至于火熄灭后所残余的灰烬便是“土”了。
  恩培窦可里斯将自然界的变化解释为四个“根”的分合聚散之后,仍有一件事情有待解释。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元素聚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生命?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聚合物——例如花——再度分解?恩培窦可里斯认为自然界有两种力量。他称之为“爱”与“恨”。
  爱使得事物聚合,而恨则使他们分散。
  他将“物质”与“力量”分开来。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即使是在今天,科学家们仍将“矿物”与“自然力”分开。现代科学家相信,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可说是各种矿物在不同自然力之下相互作用的结果。
  恩培窦可里斯并提出“我们何以能看见某物”的问题。例如我们何以能“看见”一株花?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苏菲,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你现在可有机会了。
  恩培窦可里斯认为,我们的眼睛就像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由土、气、火、水所组成。所以我们眼睛当中的“土”可以看见周遭环境中的土,我们眼中的“气”则看到四周的气,我们眼中的“火”看到四周的火,我们眼中的“水”则看到四周的水。我们的眼睛中如果缺少这四种物质中的任何一种,便无法看到大自然所有的事物了。
  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还有一位哲学家也不认为我们在自然界中所看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某一种基本物质——如水——变成的。他的名字叫安纳萨哥拉斯(Anaxagoras,公元前五OO~公元前四二八年)。他也不相信土、气、火、水就能够变成血液与骨头。
  安纳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然而,即使是在最小的部分中也有其他每种事物的成分存在。他认为,如果皮肤与骨头不是由其他东西变成,则我们喝的牛奶与吃的食物中也必定有皮肤与骨头的成分。
  我们用一些现代的例子也许可以说明安纳萨哥拉斯的思想。
  现代的镭射科技可以制造所谓的“镭射摄影图”。如果一张镭射摄影图描绘的是一辆汽车,且这张图被切割成一片一片的,那么我们虽然手中只有显示汽车保险杆的那一张图,也仍旧可以看到整辆汽车的图像。这是因为在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都有整体的存在。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们身体的构造也是一样。假如我的指头上掉落了一个皮肤细胞,此一细胞核不仅会包含我皮肤的特征,也会显示我有什么样的眼睛、什么颜色的头发、有几根指头、是什么样的指头等等、人体的每个细胞都带有决定所有其他细胞构造方式的蓝图,因此在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
  安纳萨哥拉斯称呼这些含有“各物的一部分”的“小粒子”为“种子”。
  我们还记得恩培寞可里斯认为“爱”凝聚各种元素组成整体的力量。安纳哥拉斯也认为“秩序”是一种力量,可以创造动物与人、花与树等。他称这个力量为“心灵”或“睿智”。
  安纳萨哥拉斯之所以引起我们的兴趣,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是我们所知第一个住在雅典的哲学家。他生长于小亚细亚,但在四十岁时迁居雅典。他后来被责为无神论者,因此最后被迫离开雅典。
  他还说过,太阳不是一个神,而是一块红热的石头,比希腊的培洛彭尼索斯半岛还大。
  安纳萨哥拉斯对天文学很感兴趣。他相信天上所有物体的成分都与地球相同。这是他研究一块陨石后达成的结论。他因此想到别的星球上可能也有人类。他并指出,月亮自己并不会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地球。同时他还解释了日蚀的现象。
  P。S:苏菲,谢谢你注意听讲。你可能需要将这一章读个两三遍才能完全理解。不过话说回来,要理解一件事物总是要费一些力气的。你的朋友如果有人一点不费力气就可以样样精通的话,我相信你也不会很欣赏她。
  关于宇宙基本组成物质与自然界变化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必须要等到明天再说了。到时你将会认识德谟克里特斯(Democrltus)。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苏菲坐在密洞中,透过浓密的灌木丛中的小洞向花园张望。在读了这么多东西后,她得理清她的思绪才行。
  显然的,白水除了变成冰块或蒸气之外,永远不能变成其他的东西,甚至也不能变成西瓜,因为西瓜里面除了水以外还有别的。
  不过她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她曾经在学校中上过课。如果她没有上过相关的课,她还会这么肯定冰块的成分完全是水吗?至少她得密切观察水如何结冻成冰块、又如何融解才行。
  苏菲再次试着运用自己的常识,而不去想她从别人那儿学到的知识。
  帕梅尼德斯不承认世上任何事物会变化。苏菲愈想愈相信从某一方面来说,他是对的。在智性上,他无法接受事物会突然转变成“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的说法。要坦白说出这个观念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这必定意味着他必须驳斥人们亲眼所见到的种种自然界的变化。一定有很多人取笑他。
  恩培窦可里斯一定也是个聪明的人。因为他证明这世界是由一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此自然界才可能在万事万物实际上皆未曾改变的情况下产生种种变化。
  他只凭推理就发现了这个事实。当然他曾经研究过大自然,但他却没有现代科学家的设备来进行化学分析。
  苏菲并不一定相信万事万物都是由土、气、火与水所组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原则上来说,恩培窦可里斯说得没错。如果我们要接受自己亲眼所见的各种大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致违反自己的理性,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承认世间存在着一种以上的基本物质。
  现在,苏菲发现哲学这门课程更有趣了,因为她可运用自己的常识来理解这些哲学思想,而毋需凭借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她的结论是: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
  德谟克里特斯
  苏菲将信纸放回饼干盒,盖上盖子。她爬出密洞,并在花园里站了一会,看着整座园子,想到昨天发生的事。今天吃早饭时,妈妈又拿情书这件事情来取笑她。于是她很快走向信箱,以免又发生类似昨天的事。连续两天接到情书将会使她更难为情。
  信箱里又有一个小小的白色信封1她开始察觉哲学家送信的时间有一定的模式:每天下午她会接到一个棕色的大信封。趁着她看信时,哲学家又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另一个白色小信封放在她的信箱内。
  因此,现在苏菲有办法查出他的身分了。说不定,他还是个女人呢!她可以从楼上的房间清楚看到信箱。如果她站在窗前,就可以看到这位神秘的哲学家了。白信封总不会是从空气里变出来的吧?苏菲决定明天要密切观察。明天是星期五,她有一整个周末可以做这件事。她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并打开信封。今天只有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却比她的“情书”里的那三个问题更蠢。
  积木为何是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