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好孩子 >

第34章

好父母好孩子-第34章

小说: 好父母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表扬和激励的,特别是孩子们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激励时,就会勇气大增,创造力也会大大提高。有的父母认为严厉督促是好办法,其实大错特错,因为人不愿意总是被动地做事情。
激励不仅对孩子有效,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效。
我母亲就很善于赏识人、激励人。每次我父母过生日,姑爷们都主动带些好东西看望他们。妈妈的生日在桃子上市的季节,我二姐夫最会买桃子,我妈逢人就讲:“我最爱吃二姑爷买的桃子,又大又甜又软,特别好吃。”我的先生最会买鸡,我妈也总说:“他可真会买,又嫩又好吃。”我妹夫特别会炒菜,每次全家聚会,我妈妈一遍遍地夸他:“看人家做的菜,比饭馆里的还好吃呢!”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大家也心情愉快地为老人做这做那。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生活中,学会赏识别人,你也会得到很多意外的喜悦,你会觉得世界是多么美好。
2.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
在信任中长大的人充满自信。
作为《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每当我走近孩子,听到他们议论各自的父母,总感到“妈妈”、“爸爸”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多么期望父母能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啊!父母的教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父母的失误,会贻误孩子的前程!
于是,我一次次走上“家长学校”的讲台,把孩子的心声告诉天下的父母,但这毕竟有限。我也曾想拿起笔,写一本书,让“知心姐姐”走进千家万户。但实在没有时间,每天要干的事情太多,写书的事只好排在“明天”,而“明天”到来时,又和今天一样忙……
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逼”着我拿起了笔。
苦战两个月后,当责任编辑把精美的样书送来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本书是我写的。同事们也奇怪,问:“这么忙,你什么时候写的?”
静下心来仔细一想,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我赶出这本书呢?我领悟到:是信任的魅力!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充分挖掘潜力,释放能量。当受到信任时,他会觉得他的身后有许多人支撑着,他有不负众望之心,就不会被任何重负压倒。
一个人发现自身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别人的信任。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信任,希望大人“委以重任”。为人父母者,最大的责任是重视孩子,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如果你不重视他们,孩子还是会用种种方式去“谋求”别人的注意。有的方式是正当的,例如认真读书,为集体做好事;有的方式是不太正当的,例如扰乱课堂秩序,打架闹事,搞恶作剧等等。父母为什么不能够满足他们呢?
信任不仅能激励人,更能教育人。
有个女孩丢了50元钱,她知道是班上一个同学拿的,回家问爸爸怎么办,要不要告诉老师是谁。爸爸说,这样不好,拿钱的女孩以后会抬不起头来。你要信任她,她会把钱还给你的。
第二天老师问起这件事,女孩大方地说:“老师,我的钱找到了,是我不小心放错了地方。”
课后,拿钱的同学把钱还给了她,十分感激:“谢谢你这样做。”
我佩服这位爸爸。他看重的不是50元钱,而是—个活生生的孩子。50元可以害一个人,也可以救一个人。信任可以唤回一个人的良知。
做到对孩子信任,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一、相信自己……敢于批评自己
真正相信“我能行”的人,是敢于批评自己的人。
一个人不可能不做错事,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就是在知错、认错、改错中长大的。聪明的人做了错事,从来不赖别人,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结果越变越聪明;愚蠢的人做了错事,老是找“客观”,怨天尤人,结果越变越蠢。
有个聪明人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的是“我所做过的傻事”。每天晚上他都花点儿时间来自我反省,问自己“我犯了什么错误”,“哪些事我做得不对,怎么才能改进我的做法”。每周,他都选一个缺点或一个毛病着力改正,然后把每一天的反省做个记录。后来,这个人成为受欢迎的国家干部。这个方法你可以试试看。一个人能发现自己不行的一面,也正是“我能行”的一种表现。
二、信任他人……愉快地接受批评
“我能行”的人,不仅能从表扬中获得力量,而且能从批评中获得力量。
批评你的人,都是关注你的人,不管他是好意还是恶意。如果听到有人说你坏话,你先急着替自己辩解,那你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听到批评,你可以做两件事。
一是尽力去做好你应该做的事,用事实证明你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就无关紧要了。如果事情确实做得不好,就是花十倍的力量来为自己辩解,也没有用。
二是去和批评你的人交谈。当面听取意见,也许你会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如果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你也不必生气,只“笑一笑”就行了,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别人的表现。总之,当批评的雨点儿落下来,不必忙着打伞。
三、他人信任……在信任中管教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假如你每天早上总是不忘提醒孩子带这带那,结果他偏偏丢三落四。孩子本来有能力天天学习,天天长进,天天完善,你的“唠叨”却使他失去了自信。
我去辽宁省营口市开办“知心家庭学校”,跟团市委书记曹爱华女士一见如故。她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儿,名叫格格,刚上一年级。姥姥说她挺懂事,可就是有个坏毛病,每天早上不爱起床,得妈妈叫上好几遍。
“爱她不一定要管她。”我对格格的姥姥说,“有空带格格去买一个她喜欢的小闹钟,让小闹钟叫她起床就行了。告诉她,早上迟到了她自己负责。”
我又把格格叫到身边:“早上自己起床,你行吗?”
“我想我行。”格格说。
“你愿意每天让妈妈叫你起床,还是愿意让闹钟叫你起床?”
“闹钟叫好,多有意思呀!”
“我相信格格能管理好自己。那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有了闹钟就开始吧!”
第二天,姥姥带格格买了闹钟。曹爱华后来告诉我,格格像变了一个人,不用大人管了,还说她能自己管好自己。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去发挥,孩子反而学会了管理自己。我告诉格格,每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以后到了该起床的时间,不用闹钟叫也能自己醒。
其实“不管”比“管”还难。不是孩子不行,而是自己要豁出去,要从心里信任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和家长在批评和惩罚之后,施以温情是必要的,这样等于告诉孩子,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孩子的错误行为。所以,管教要有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结尾。
3.发现的力量……你是奇迹
学会用发现的眼光,金子就在你身边。
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孩子长处的父母是称职的父母。
一位作家说过:“人人都是天才。”要让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哪点最行”、“我哪一点会更行”。我认为,让孩子“自我发现”比别人发现更重要。“我能行”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要使孩子明白这些道理,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做工作。
我非常感谢我儿子中学的班主任。每次开家长会,她讲的只是哪些孩子成绩最优秀,哪些孩子进步最快,哪些孩子“最有潜力”。我儿子有时也被列为“最有潜力”的那种孩子。
实际上,这些“最有潜力”的孩子都是考场上还没有发挥好的孩子。老师不以分数论英雄,而真正是“以人为本”,不仅让父母有面子,还让孩子有自信。孩子们主动去发现自己最强的地方,个个都挺自信。后来,我儿子终于发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方面,就不断展示着他的“潜力”。
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向更行的方向努力;如果总是展示自己的短处,大家都认为他不行,自己就可能破罐破摔,影响自己一生的发展。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有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个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
有位父亲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谈论他的孩子,每次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我问:“你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儿优点吗?”
他居然回答:“我告诉您吧,他一点儿优点都没有!”
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配当爸爸,你想好孩子的优点再找我吧!”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呢?
请爸爸妈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金子。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发现孩子的优点要注意三条。
一、发现不同点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
爱迪生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正因为他有一位善于发现他优点的伟大母亲。
爱迪生上小学时,学校买来了新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
“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是那么相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喜欢拆东西,实际上就是好奇心强,是智商开发的动力。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终于成为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可以说,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也保护了儿子珍贵的好奇心。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才能吗?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我们现在教育的误区是,把孩子培养成一筒“筷子”,戳齐了就满足了。这样做培养不出人才,更培养不出天才。
二、发现闪光点
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他就把手高高举起。可叫他起来回答,他又答不上来。
老师课下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
“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证明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
老师了解了真情,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
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就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变得很有起色。
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市教委主任罗友松讲完这个故事,会场上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