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25章

颠覆晚唐-第25章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罕之越战越惊心,猛然间想起王建的来历,大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陈州的偷驴贼‘贼王八’,你小子不去偷你的驴马,却来管你家佛爷的闲事?”
    王建脸皮极厚,见李罕之叫出自己的“匪号”,也不生气。只是冷笑道:“李秃子,别以为你刮了光头就是和尚,竟然知道你王爷爷的来历,今天留你不得。”
    二人又是一场大战。李罕之越来越力不从心,有心逃走,却是分身乏术。
    正在李罕之快要招架不住时,王建却忽然抽身而走。
    原来李罕之手下的百余残兵已经聚集了过来,城中暴动的百姓毕竟没打过仗,被百余残兵冲的七零八落。李罕之死里逃生,忙领着百余人出城逃命去了。
    王建在城中消灭了李罕之的残余部下,聚集城中百姓,道:“李罕之残暴成性,一定会回来报复,酸枣县是不能呆了,兄弟们,想活命的大家跟我走,我们投靠官军去……”
    王建这一去,竟然平步青云,以头驴贩盐为生的“贼王八”竟然凭着自己的机智武功混成了“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后来随唐僖宗入蜀,又成了“随驾五都”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拼打,竟然让他霸占了巴蜀之地。唐亡后,自立为帝,建国号蜀,也就是五代十国中的前蜀,这是后话。
第二十八章 南下亳州
    李罕之激起民愤逃出酸枣县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温的耳朵里,朱温长叹一声,道:“果然不出所料,李罕之本性难改,此人勇猛而有胆略,却无谋略,生性残暴,非大将之才。”
    黄颖道:“出身草莽之人性子难免有些暴躁,此人确曾立过大功,虽然打了败仗,我爹未必会对他重罚。”
    朱温苦笑摇头道:“现在不是单单是他丢了一个酸枣县的问题,而是他的所为已经给义军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以后义军所过之处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受百姓拥戴了。试问,只要有点良心的人怎么会去参加一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所谓的‘义军’?”
    黄颖和朱存、朱珍、胡真等人纷纷点头同意。
    黄颖道:“这时西边的汴州、洛阳重兵云集,东边的曹州也同样布有重兵,现在又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朱温,在他们心目中朱温是最会把握局势的将才。
    朱温沉吟良久,缓缓道:“南下亳州,等待时机。”
    黄颖疑惑道:“我们刚从宋州北上,现在又回到宋州旁边的亳州,将士们会怎么想?”
    朱温意味深长的道:“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容不得有丝毫差错,如今山东、河南重兵云集,凭我们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而朝廷重兵备战,时日一久定然补给不足。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了,一旦朝廷的粮草衣物供应不上,朝廷的重兵不战自溃。”
    胡真击掌赞道:“不错,今年来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税赋沉重。一旦朝廷缺少了补给,定然又要增税,这样不单是官军会失去战力,百姓也会因不堪重负铤而走险,那时我们稍加安抚众百姓定然纷纷来投。”
    朱温听胡真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禁很是赞赏,心道:不愧是做大将的料子,闻弦歌而知雅意,看来以后他应该是个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
    朱温赞道:“胡兄弟说的不错,真正的战争不是要一味的冲杀,而是要准确的把握时机,只有在最有利的时机出动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如果时机不成熟的话,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了胜仗,也是得不偿失。”
    朱珍年龄虽小,可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物,知道自己年轻识浅,干脆少说话多学习。每个人说什么他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反复思索,并不时的发问,直到明白了为止。
    朱温见朱珍一反平时的嬉笑之态,心里也是十分高兴,这二人以后可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一定要好好培养。
    朱温写了一封密信,详细叙述了南下亳州的原因,派人连夜送去给黄巢。
    黄巢把朱温的书信给孟楷、林言等将领传阅一遍,道:“大家以为如何?”
    张言道:“朱都将所言合情合理,我赞同朱都将的看法,暂时避其锋锐,等待时机。”这林言文武双全,城府很深,当然看的出来黄巢也赞同他那个准女婿的意见,索性第一个表态赞成。
    孟楷却是大老粗一个,呵斥道:“书生之见,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动摇军心,我军刚从宋州北上,现在又南下亳州,军中兄弟怎么想?会不会以为我们闲的吃饱了撑的故意整他们?一旦军心动摇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孟楷这么说明显的强词夺理,张言有心反驳,却又顾及孟楷的身份。心道人家孟楷是黄将军的老部下,几十年的交情,我这个刚投军一年多的新人还是不要多事了吧。
    黄巢见张言欲言又止,知道他有所顾忌,不禁看了看一脸义愤之色的孟楷,眉头不经意的皱了一下。心道:看来老孟这个脾气也该改改了。
    黄巢打了个哈哈,道:“孟贤弟多虑了,战争不能考虑一时的得失,要以大局为重。现今的形势确实对我们不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呢?我们好不容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不想有任何的闪失。”
    接着黄巢一转身,沉声道:“传我的将令,两日后大军逐步向南进发,避实击虚,迂回作战。”
    其实他们还有一点不知道,朱温力主南下亳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王仙芝已经时日无多了。一旦王仙芝、尚君长身亡,尚让定会带着王仙芝的残余部队投靠黄巢,把黄巢大军拉到亳州,也好给尚让一个接应。
    深夜,朱温的房中,一灯如豆,迎着朱温俊雅的脸庞,他在沉思。
    他想,假设黄巢大军不肯南下,尚让所率领的残余部队是不是会被曾元裕全歼?或者在走投五路的情况下投靠唐廷?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不存在假设。
    朱温摇了摇头,从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不想那么多了,我只能尽力而为,让天下苍生少受些苦难也就是了。
    接着他在床上盘膝坐下,依照着“混元无极心法”练习起来。他知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如果自己没有足够强的实力,随时都可能面对死亡。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提升个人实力的方法当然是练就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还有就是他从小就喜欢看侠义小说,也从小就有了一个武侠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锄强扶弱的大侠。
    可他知道那种大侠只能出现在小说中,现实中的人有再高的武艺也是好汉抵不过人多,一身好的武功不过就是能有更大的保命的本钱而已。
    虽然在历史上朱温确实做了皇帝,可他这个朱温却一刻也不敢松懈,他不是不相信命运,而是他更相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命运。因为他知道,机会往往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拟的游戏,游戏中死亡可以重新复活,而生活中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出现意外,就只能留下遗憾了。对于这一点,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当然很清楚。
第二十九章 漫天要价
    杨复光作为招讨使宋威的监军,可以说在宦官里边已经是地位比较高的了,加上在宋城一战中新胜,他应该意气风发才对。可这时的他并不高兴,相反的,他心里有些堵得慌。
    他想如果不是因为宋威这老家伙的贪生怕死,在宋城之下完全可以给王仙芝以重创。可宋威是招讨使,军队的一切命令都是从他那里下达的。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力。
    王仙芝、黄巢,他在心中反复的念叨着这两个名字,他恨这两个人,切齿的恨。好好的良民百姓不做,偏偏做流寇,难道你们就没有看到庞勋的下场吗?庞勋二十万军队,不也照样被朝廷消灭殆尽?
    在杨复光的心中,大唐王朝三百年基业是根深蒂固的,没有人可以撼动。可是连年的征战,连年的消耗……
    他们起兵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金钱和权力吗?朝廷可以名正言顺的给他们权力和金钱,只要他们不造反。官给谁做不是一样?
    杨复光终于想通了办法,招安!
    以前王铎就曾想招安王仙芝,王仙芝也有心投靠朝廷,这才导致了王仙芝和黄巢的分兵。如果没有黄巢,王仙芝可能已经被招安了。他想,还是从王仙芝入手,只要招降了王仙芝,黄巢一个人孤掌难鸣,败亡是迟早的问题。
    既然有了招安的想法,杨复光说干就干,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大笔一挥,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劝降书呈现在书案之上。
    “来人……”
    随州,王仙芝的大营中正觥筹交错,士兵们正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庆祝战争的胜利。可他们可曾想过,每一次战争的胜利要有多少个兄弟死去?有会有多少个兄弟补上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估计就是这个道理吧。
    数年来王仙芝南征北战,日子并不好过,有几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还是挺了过来,回头想想都有些后怕。又有谁能真正的漠视生死?
    有时候王仙芝也在想,自己起兵到底是为了什么?推翻朝廷?大唐三百年基业,就凭我王仙芝的三五万人真的能够推翻吗?这数年来,一个老弱胆小的宋威就追的我团团转。
    现在已经和朝廷闹翻了,势成骑虎,看来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算了。希望不要落到庞勋那样的结局。
    正在这时,尚君长说有紧急军情来报。
    王仙芝收拾起心中纷乱的思绪,正容问道:“是否宋威有什么动静?还是江南有什么异动?”
    尚君长道:“是杨复光派人秘密送来了朝廷的书信。”
    “哦……”王仙芝有心里有些高兴,可脸上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默默的看完了杨复光的书信,哼了一声道:“朝廷见我们实力大涨,竟然想招安。”
    尚君长冷笑道:“我们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规模,岂能说降就降?”
    王仙芝不语,他知道手下兄弟大多不想降唐。投靠朝廷,高官厚禄是给自己的,手下的兄弟们出生入死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
    王仙芝沉吟良久,道:“是战是降,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把尚让喊来,我们商议一下再做处理。”
    尚君长一听,就知道王仙芝有投降的打算,心里不禁“咯噔”一下。由于是机密大事,还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以免动摇军心。他亲自去喊弟弟尚让。
    尚君长到了尚让的营地,说了事情的始末,当然也透露了王仙芝想降唐的想法。两人心里均有些不是滋味,他们不甘心,辛辛苦苦打拼这么多年,说降就降吗?
    不过他们也知道,王仙芝既然有了降唐的想法,就不会容许他人反对。毕竟是多年的兄弟,对王仙芝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年王铎招降王仙芝时王仙芝就想降唐,当时反对的是黄巢。可他们兄弟两个和黄巢不一样,黄巢有自己的军队,可以不受王仙芝的调遣,加上黄巢一身鬼神莫测的武功,王仙芝倒是想把黄巢怎么样,可他也得有那个本事呀!
    他们兄弟俩却一直是王仙芝的部下,他们深知,一旦自己成了王仙芝追逐高官厚禄的绊脚石时,王仙芝会毫不留情的把他们两个踢开。
    尚让冷笑道:“有什么好商议的,他是主帅,是‘天补平均大将军’,我们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