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第70章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第70章

小说: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携带的装备想来也不是打算一次全用完的,如果书友们看到鹿头关下之战,就会发现老雁没有安排士兵们一次放多少箭,连十支都没有放到,老雁也知道体力不允许~~~依然感谢十方俱灭书友,希望更多的书友给出宝贵意见。)
  西川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带来的冲击波显然还在扩散,西川方面,高崇文宽宏大度的免除了所有韦皋幕府人员房式、韦乾度、独孤密、符载、郗士美等跟随刘辟的罪责,这样的赦免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但是包括段文昌,林蕴在内的一干人等全部从西川征入了朝廷,当然从西川征入的人员全部任职台省,只不过任职之前首先给安排的是岗前培训,至于岗前培训的内容?问权德舆吧!
  而朝廷以敬宽为节度判官,粮料使由原西山运粮使、知邛州事崔从担任,刘辟反叛的时候,只有崔从据邛州抵抗,这也是对崔从的奖赏。
  朝廷给高崇文封南平郡王,成都尹,实封三百户,勒石鹿头山的制书上还写着“授崇文检校司空,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管内度支营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国云南安抚等使”,如此多的职司,还把西川熟练的官吏给抽走了,不是为难高崇文吗?所以朝廷很厚道的在征走西川熟练官吏的同时,从台省选拔了一批员外郎级别的官员到西川任州刺史,由杜黄裳、武元衡出面推荐了一批人入高崇文幕府。
  这样的人事调动在刚刚发生过叛乱的西川无可厚非,除了调整人事,朝廷还调整了行政区划,将原来隶属西川的资州,简州,陵州,荣州,昌州、泸州等六州划分给了东川,新任的东川节度使和前面的一些改变却颇为让人玩味。
  按理,高崇文就任西川节度副大使后应当赴任的东川节度使韦丹却被召回了朝廷,出任尚书右丞,驻军在东川境内的严砺被任命为新的东川节度使,而严砺留下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则由将作监柳晟接任。看起来严砺也得到了封赏,调到了增加了六州之地的东川,权势有增无减,可是心思缜密的人很快就会看出,新增的六州,包括其他一些州的刺史都是由朝廷任命的。
  这样的现象可以让深谋远虑的分析家们看出两种倾向,一是朝廷收回了各节度镇内州刺史的任命权,对地方控制的力度加大了,而是朝廷开始不放心节度使在一镇太久,开始玩轮换了。
  四月份的大动作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调动,先是召南充郡王、奉义节度使、名将伊慎入朝为右仆射,又以尚书右丞韩皋为奉义节度使,以伊慎的儿子伊宥为安州刺史兼安州留后。奉义军节度使又名安黄节度使,下辖安州,黄州,伊慎壮年时就据安州、黄州抗击淮西李希烈,知晓淮西军事,如此布局明显是着眼于淮西了。又以秦州刺史兼陇右经略使刘澭为保义军节度使。保义军前身即陇右节度使辖区,安史之乱后陇右失陷于吐蕃之手,剩余的陇右土地归凤翔节度治下,现在重新设立陇右,并赐名保义军,其目的简直尽人皆知。
  当然,朝廷在四月份除了封赏有功之臣外,对一些没有功的大员也进行了封赏,先后加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同平章事,彰义节度使(淮西节度使)吴少诚同平章事,魏博节度使田济安同平章事,卢龙节度使刘济兼侍中,平卢(平卢镇安史之乱后南移淄青,称淄青平卢)节度使李师古兼侍中,将从去年老子死后一直担任留后的程执恭转正为横海节度使。受了封赏的各位当然巴巴地上书谢恩。不过李师古在拿到任命的时候说:
  “杀完了鸡,又给点甜头给咱们这些猴子尝,天子可真是比他老子强多了。”
  浓浓的药香弥漫在室内,李师古的判官高沐、李公度侍立一旁,偷眼看着这位手握十二州的天下第一强藩的节度使,头上扎着一条绸带,面色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红润,神情也不似以往骄横,去年春天,李师古还乘着先帝驾崩,新君即位,人心不稳,污蔑给他报丧的义成军节度使李元素散布谣言图谋造反,打算兴兵夺取义成军,又和吴少诚遥相呼应,互相支持,今年居然委顿至此。
  高沐轻声道:
  “大帅日夜操劳,贵体难免有恙,不如让师道来帮帮您吧!”
  余下的话没有说出来,不过是“打铁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类。李师道是李师古同父异母的兄弟,被李师古撵在外面,日子过得常常很窘迫。李师古知道高沐、李公度的意思,道:
  “二位以为我薄待师道吗?我并不是不和师道友爱,而是另有深意啊。我十五岁就做了节度使,坐拥十二州之地,却没有把先父留下的基业发扬光大,想来想去,是我不知道稼穑艰难,不能立下恒心大志,作出决断。师道比我小好几岁,却更喜欢玩乐,我想让他知道衣食是从哪来来的,还暗中让他处理州县事务,不然皇帝发奋振作,我淄青必然首当其冲,如何能抵挡住朝廷四方兴兵?你们只知道说我薄待师道,这些只怕你们都不知道吧?”
  说完这番话的李师古显得有些疲倦。李师古虽然名字叫师古,却是一点也没有古仁人之风,少年得掌大权,哪里能把持的住,不声色犬马哪里能对得起老爹留下的十二州遗产,现在病重才说出这番话来,难怪李师道知道了后一剑削下了桌子的一角,拿上画笔去找美人去了。
  大明宫紫宸殿里,李诵拿着一份奏章翻来覆去,玩味不已,想了半天,对李忠言道:
  “宣杜相公,陆相公,郑相公,李相公,武相公、李转运使还有太子前来议事。”
  不多时,除了李巽外六人先后来到,李诵赐座后,将奏章交给李忠言,道:
  “各位先看看。”
  奏章只是普通的谢恩奏章,大家看了都觉得奇怪,不过当李巽急匆匆赶过来时,大家全明白过来了。杜黄裳道:
  “陛下莫非对淄青有意?”
  这一份奏章是李师古的谢恩奏章,现在皇帝让大家看,又把李巽叫来,明摆着是想动李师古了。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还是淮西
     更新时间:2008…10…13 16:31:24 本章字数:2440
    (想了几天,还是打淮西吧!)
  “陛下,李师古眼下并无显著大恶,最近陛下刚刚让他兼任侍中,他也很言辞恳切的上表谢恩,并未损害朝廷颜面。陛下如今初临天下,一战而荡平西川,朝廷威望刚刚有所好转,正应当趁此时机巩固国本,若是朝廷贸然兴兵,不但李师古不服,只怕连其他强镇都会有借口反弹,如果镇压不成,朝廷刚刚恢复的威望只怕又会丧失了。”
  杜黄裳老成的说道。
  其他几位宰相也都赞成,只有李吉甫问道:
  “陛下,可是淄青有什么变故?”
  李诵笑道:
  “不出李相所料,淄青刚刚有消息传来,李师古病重。”
  李诵对朝臣,私下里称表字,当众称官职,这一点很受大臣们欢迎。李吉甫却不再言语,李诵只得问杜黄裳,杜黄裳看了一眼李吉甫,心里想道:
  “真是个心思活络的人啊!”
  听到李诵问他,杜黄裳道:
  “臣自从蒙陛下信任,位列宰辅后,时刻注意天下形势,臣听说李师古年过三十,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宜娘,若李师古果真病重不治,臣料淄青必然立李师道为帅。李师道是李师古异母弟,臣听说李师古不喜欢他,把他疏远在外,他自己也没什么大志向,只是生性有些狡黠,整天画画奏乐为乐,臣以为若李师道果真继立为帅,陛下可以图之。”
  李诵问道:
  “依杜相所见,应该如何图之呢?”
  “臣以为可以趁机分割淄青。”
  李诵等了半天,没有一个宰相建议出兵的,就笑问李巽道:
  “财神爷前来,何故不言不语?”
  李巽道:
  “陛下若是要招讨淄青,臣自然言语,陛下若不招讨,臣自然不言语。”
  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李诵道:
  “若朕要招讨,你作何言语?”
  李巽起身道:
  “臣以为不可。陛下免了关中两年赋税,又免了东西川一年钱粮,眼下府库中仅有钱二百余万缗,扬子院只有钱十万缗不到,各地夏解未至,陛下若是要兴兵首先要发动各道兵马,如此粮饷赏赐都要从国库中出,没有出兵这二百万缗就要耗去一半,若朝廷兵锋不利,这二百万无论如何都不够。战事一起,夏解必然受到影响,朝廷开支一旦出现问题,臣害怕乱的就不止是淄青了。”
  道理分析的极其透彻,一直默不作声地陆贽道:
  “臣也以为不可妄动淄青。前者陛下已经以程执恭为横海节度使,此时如何能不允许李师道继任?淄青与淮西素有勾结,一动淄青,我军就要发诸道兵马围攻,南面西面淮西必然从后面牵绊,威胁中原淮南,则我军就有两面发不上力,魏博与淄青唇齿相依,必不肯尽全力,只怕暗中资助也未可知。如此劳师远征,徒耗钱粮,臣以为大不妥。若要伐淄青,淮西必除。臣以为国策已定,还是应当先经营淮西,再图淄青。”
  李吉甫附议道:
  “臣附议。陛下可暗中令各镇加强军备,淄青不服王化五十余年,李师古、李师道兄骄弟纵,陛下优柔之,战机必然不是一次两次。淮西平后,朝廷手握道义,何时兴兵全凭陛下。”
  郑余庆、武元衡道:
  “臣附议。”
  五个宰相里,杜黄裳总揽,陆贽管兵部,户部,李吉甫协助,外务由此三人负责,而郑余庆管吏部、刑部,武元衡管工部、礼部,负责朝廷运作,此时郑余庆、武元衡二人也不同意开战。尽管太子热血上头,李诵还是只得作罢。
  还是打淮西的主意吧。散了以后,李诵又拿起了李绛准备的淮西资料。
  比起淄青来,淮西的劣势不是一点两点,地方狭小,兵力有限,四面全是朝廷的势力范围,但是淮西却一直最让朝廷头疼,淄青远在山东,而淮西却卡在朝廷胸口。小小的淮西如此风生水起,不得不说的是节度使吴少诚。
  吴少诚是幽州潞县人,出身将门,其父曾为魏博节度属下的都虞侯。吴少诚少年时就因为父亲的缘故被授以官职,后来因事来到荆南,得到节度使庾准的信赖,被留为牙门将。入朝时,路经襄汉,见节度使梁崇义不遵法度,曾密表向朝廷告密。后来,受到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器重,锐意立功,梁崇义叛乱时,李希烈奉命率兵讨伐,便以吴少诚为前锋。等到乱事平定,吴少诚得到实封五千户。
  由此可见,早年的吴少诚和李希烈一样,还是忠于朝廷的,但是不久之后,吴少诚的忠心就受到了考验,建中三年,李希烈步梁崇义的后尘,也叛变割据,吴少诚甘心为其所用。在唐朝军队的打击下,李希烈最后兵败身死,吴少诚等人公推兵马使陈仙奇为留后,朝廷也任命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但是陈仙奇性忠果,对朝廷很尽心,所以很快被吴少诚所杀,在众人拥戴下,吴少诚自封为留后,开始掌管淮西,并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虽然朝廷上下视吴少诚为眼中钉,但是吴少诚的能力确实是一流的,作为藩镇,吴少诚没有其他藩镇比如田季安的残暴,反而体恤士卒,公正无私,而且勤于政事,而且对淮西控制极严,只是吴少诚一心割据称雄,对所辖百姓搜刮的委实太狠了些。贞元三年,淮西镇的判官郑常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