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72章

逐鹿崇祯末年-第72章

小说: 逐鹿崇祯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宴席过后,田羽让杨军代表自己带着一众客人参观大营,而自己则和祖宽、祖大寿进了大帐,商议追击多尔衮的事宜。
  因为最近几日,一直下着大雪,因此多尔衮大军一直未动,一直在济南城北二十多里的地方扎营。而大学士刘宇亮和保定总督孙传廷会兵十八万,迤逦向济南进发。现在明朝精锐尽数集结京畿、河北、山东,敌我优劣之势已经易手,现在优势掌握在明军手中,只要明军齐心协力,前抄后截,可稳操胜券。因此田羽提出给刘宇亮和孙传廷写信,大军合围,歼灭多尔衮部,以免再遭“百官免送”之耻。祖宽和祖大寿也同意田羽的意见,回去整理军资,等待刘宇亮的答复,继而围歼多尔衮部。
  初三日,多尔衮的大军开始行动,向东北逃遁。田羽和祖宽、祖大寿挥军追击。多尔衮饱掠一番,向通州方向退去。田羽三营紧随其后,追击上千里,可惜刘宇亮根本不敢与鞑子开战,回复田羽说:“不必侈张迎头邀击之虚声,恐敌闻风折转,任其饱掠而去。”
  正是由于刘宇亮的不截击政策,让数十万大军空望多尔衮北返。而田羽的山东镇步兵居多,根本追击不上多尔衮,祖宽、祖大寿听到刘宇亮的命令后,也失了追击之心。如果不是田羽坚持,恐怕祖宽、祖大寿就要停止追击了。
  在田羽的坚持下,山东镇和祖家两营,追击到了天津,终于咬住一股一千多人的鞑子,力战之下,除少数突围外,全部歼灭。
  三月初八日,鞑子自青山口出长城,十一日,全部退出长城。这次鞑子入寇中原,持续近半年之久。左右翼两军辗转数千里,东逼燕京、西迫大同,南袭济南,席卷直隶大部和山东、山西两省。焚掠烧杀、不可胜计。鞑子所过,民多残破,一望荆棘、四郊瓦砾,荒草寒林、无人行踪。
  明朝方面,除了山东镇总兵凭借奇谋生擒鞑子贝勒、扬武大将军岳托外,无一胜绩。将领们观望不前,不敢正面迎战,只是迫于上命,一味的尾随跟踪,致使鞑子破城五十多座,深入内地二千多里,中原地区,蒙难深重。而最后本来有机会围歼多尔衮部,却因为大学士刘宇亮胆小,而坐误军机,失去了围歼的机会。
  听到鞑子退出长城,祖宽、祖大寿纷纷与田羽告辞,虽然没有围歼多尔衮,但是终归打了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也算对卢象升有了一点安慰,田羽拉住祖宽和祖大寿的手,大泣而谢,相约日后,杀虏报国。望着鱼贯而去的关宁铁骑,田羽叹了一口气,自己现在和祖家有了交集,希望能够凭借着这三个多月来的交往,到时候能够拉拢祖家,不至于祖氏将阀最后全部投降鞑子。
  望了望身后的大军,田羽呼了一口气,大声说:“回军济南。”这三个月来的追击,让田羽有了建设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的念头。如果这次自己的拳头足够硬,有三万重骑兵,那么不用其他人帮助,就可以歼灭多尔衮了。看来自己的力量还需要迅速的扩大。田羽紧紧的攥紧了拳头,心中说:“济南,我来了。”
第九十四章 争
  不好意思,中午喝酒去了,刚回来。马上更新。
  ~~~~~~~~~~~~~~~~~~~~~~~~~~~~~~~~~~~~~~~~~~~~~~~~~~~~~~~~~~~~~~~~~~~~~~~~~~~~~~~~~~~~~
  在回军济南路上的田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东林党攻击杨嗣昌等的最好武器,田羽凭借着一己之力,歼灭鞑子左翼军,并且生擒贝勒岳托对杨嗣昌的主和政策是个致命的打击。不少人都这样认为,如果集中力量,与鞑子决战,是不是可以歼灭入寇中原的所有鞑子,那么多的府县是不是就可以免遭残破之苦,正是由于兵部、内阁是战是和,态度暧昧,以致天下观望,调度不灵,坐失战机。才致使鞑子深入内地,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杨嗣昌根本就料不到,攻击自己的第一枪竟然是自己的兵部都给事中张晋彦打响的。他第一个上疏崇祯,认为法不可纵,时不可待,列举了失事应该惩办的官员。
  第一,墙子岭入口之案,有罪者有总督吴阿衡、总兵吴国俊、总监邓希诏。
  第二,青山口继入案,有罪者有巡抚陈祖苞、总兵陈国威、分监孙茂林。
  第三,残破城邑之案,有罪者有总督天下兵马卢象升,总监高起潜,总兵王朴、虎大威、杨国柱、刘光祚,巡抚张其平,赞画杨廷麟。
  第四,战败损兵之案,有罪者总督卢象升,总兵倪宠。
  第五,出口之案,有罪者督察刘宇亮、总督孙传廷、陈新甲、总监高起潜、总兵刘光祚、虎大威、杨国柱、王朴、田羽、祖大寿等。
  这封奏疏可谓将所有人一网打尽,就是连连打胜仗的田羽也未能逃脱,而张晋彦的矛头更是对准了兵部尚书,大学士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身肩国防重任,难辞其责。而其他大臣之罪多源于兵部面对东虏束手无措,而内阁的几位大臣也难辞其咎。尤其以刘宇亮为重,无攘外安内之功,致鲁莽笑料。
  张晋彦的这本奏疏,有事实,也有道理,崇祯接受了他的意见,准备查核失事诸臣。但是最终选择主持此事的人竟然是最大的责任者杨嗣昌,引起朝廷的一片哗然,让自己查核自己,这不是开玩笑呢吗,崇祯庇护杨嗣昌的心思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东林党的御史交相上奏,请崇祯换人主持查核工作,但是崇祯都是留中不发。
  杨嗣昌会同兵科查核。于三月十八日上疏。提出查核结果和处理意见。其中孙传廷、陈新甲、卢象升、刘宇亮、杨廷麟、田羽、祖宽、祖大寿皆有他因。不应重处。而邓希诏等罪名属实。应明令典刑。
  最终崇祯同意了杨嗣昌地意见。定了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亡主帅、纵敌出塞共四条罪状。开出了一遛严惩地名单:其中有总监邓希诏、分监孙茂林、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总兵有陈国威、吴国俊、倪宠等。再加上一些府道官员。足足三十多人。同日在京处死。
  这是崇祯处罚失机官员最重地一次。不但杀人最多。而且严令不许收尸。令三十多名官员暴尸菜市口数天之多。尸体、被鲜血染得通红地白雪。让人看得触目惊心。京中地官员莫不人人自危。恐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虽然三十多人授首。但是杨嗣昌仍不失帝眷。仍高居阁臣要位。作为兵部尚书前有王洽、张凤翼之鉴。两人都是因为鞑子入寇京畿。坐罪而亡。王洽下狱死。复论大辟。而张凤翼虽畏罪而死。仍然判处削籍。现在杨嗣昌丝毫没有治罪地意思。东林党莫不以此为耻。认为身为兵部尚书地杨嗣昌不应该置身事外。因此一个个想着法子想搬到杨嗣昌。当然这个除了属于和战之争地余波外。东林党也想着利用这件事情搬到杨嗣昌。重现崇祯元年东林把持内阁地荣光。
  其中尤其以黄道周为急。前些日子他因为反对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阁臣一职。受到崇祯地处罚。现在有了报仇地机会。这位老人家竟然不畏风寒。踏着雪路。颠簸上千里。来寻田羽。他认为如果没有杨嗣昌畏敌如虎。不敢一战。委曲求全。一味求和地指挥方针。那么数十万明军精锐就有可能歼灭鞑子于京畿。而且田羽歼灭鞑子左翼军更是杨嗣昌指挥失误地最有利反攻武器。只要田羽上疏直陈杨嗣昌求和之过。那么搬到杨嗣昌就容易了。
  黄道周听说田羽为了报答卢象升之恩。驱兵千里追击鞑子。更是心中有了一点点把握。这个田羽是个性情中人。只要他能够出手。再加上东林党地力量。搬倒杨嗣昌在望。因此不顾年龄已过花甲。带着几个仆人倍道而进。追到田羽地营中。
  听到黄道周求见,田羽不觉头疼,他现在可不想参合党争,但是黄道周一代理学巨子,深受天下景仰,又不能不见,只好硬着头皮传见黄道周。
  黄道周在京中就听说过田羽的名声,知道是新近崛起的一员猛将,但是见到田羽,仍不由一愣,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田羽竟然这么年轻,虽然惊讶,只是一闪而过,也不和田羽客气,直接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来意,希望田羽能够上疏搬到杨嗣昌。
  田羽斟酌了一下词语说:“黄大人,田某不过一总兵,职责就是杀虏,至于庙堂之事,自有各位阁臣、尚书商议,圣上定夺,末将不易多言。”
  黄道周紧紧盯着田羽,缓缓的说:“在京中,老朽就听说田大人为给卢象升卢大人报仇,不惜千里追袭,深感钦佩。田大人一直与卢大人在一起,难道不清楚,卢大人之死完全是因为杨嗣昌掣肘,才致卢大人壮志难酬身先死。现在只要田大人上疏,圣上即便再想护着杨嗣昌,恐怕就难了。”
  “黄大人,杀卢大人的是鞑子,而不是杨嗣昌杨大人,田某回山东后,苦练军卒,一待机会成熟,挥军北上,斩鞑子睿亲王多尔衮以祭卢大人英灵。”
  黄道周瞧了瞧田羽,叹了一口气:“田大人,你可听说过有一句话叫做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恐怕有杨嗣昌在,田大人日后壮志也难酬啊。”
  田羽听到黄道周如此深情,甚至心中一动,不过马上就再次铁下心来,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是太弱,不但搬不到杨嗣昌,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现在自己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壮大实力,到那时才是自己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因此说道:“田某一届武夫,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唯一的就是强军报国。”
  黄道周看到自己无法说服田羽,只要仰天长叹:“难道天忘我大明。”
  田羽起身给黄道周大人施礼说:“大人,其实鞑子不过跳梁小丑,不足一哂。只要我们放下成见,齐心协力,用不了两年,平虏亦如反掌。”
  黄道周死死的盯着田羽,然后半饷才说:“我现在真的有点看不透田大人你这个人了。”
  “大明强,国民富,便是田某之愿也。现在田某不过一任总兵,护一方百姓,强一支大军便以心足,至于其他的,田某不敢想,也不愿意想,请大人谅解。”
  听到田羽的话,黄道周沉思了一下,缓缓说:“理想虽然不是很远大,至少很实际,希望田大人能够实现梦想,老朽告辞。”
  看到黄道周告辞,田羽不由暗中松了一口气,黄道周这个人理论极强,如果接触多了,未免不会被他说动,听说他告辞,也不留他,施礼相送。
  黄道周走后,田羽思考良久,写了一疏上奏崇祯。奏疏上除了为众将请功外,写道:“现今朝中诸臣,莫不空谈浮论,不肯实心任事,现今鞑子退去,并不是太平可望,而是下一次暴风雨来临的前奏,因此臣田羽请练三万精兵,杀虏平寇,以卫国门。”
  数日后,传来消息,杨嗣昌本想着调陕西之兵留守辽东,孙传廷却不同意,他写信给杨嗣昌力争,杨嗣昌不但没有采纳孙传廷的意见,反而怀疑起孙传廷来。正巧崇祯催促孙传廷任保定总督,孙传廷认为只要有杨嗣昌在,自己不可能有所作为,便以自己耳聋为由乞休。而杨嗣昌向崇祯奏报说孙传廷是托疾推诿。崇祯大怒,派出锦衣卫缇骑捉孙传廷进京,投入监狱。
  消息传来,令田羽有些吃惊,孙传廷虽然有时候骄傲自大,但是确实有些能力,他出任保定总督,管着山东的军务,那么自己就可放开双手大干一番,要是孙传廷不能出任总督,换个阉党,或者东林的人来,那么自己保持中立的努力可能就要化为泡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