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醒狮 >

第477章

醒狮-第477章

小说: 醒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汕参奕嘶庖宀淮螅俏薹ㄍ黄浦泄说睦菇亍?蠢春M逭秸涂扑魑终秸木榛共荒芩姹阌玫街泄础5兔防锼挂谎嘈胖泄司晕薹ǔ惺芩慕⒃鼗雍涂站拥牧置突鳌D切懊颓荨苯沟状莼僦泄站氖科词笷-15C“鹰”式的打击威力也决不是那些中国人能承受的。
    “报告,F-22机群将与中共的苏-27机群接触,预计汇合点在西表岛和花莲之间的空域,目前距离110千米…”
    为了便于读者对这场空战的理解,对涉及的地理和两军的战略态势略微介绍一下:美军的陆基空军都是从冲绳的嘉手纳机场出发的,那里距离巴士海峡950千米左右,距离台湾的花莲约680千米。而花莲正东220千米处就是琉球群岛的西表岛,西表岛上有一条飞机跑道,不过美、日都没有部署空军进驻。巴士海峡南边的亚米岛距南湾仅120千米,我军在上面秘密部署了1部“冷眼”-II被动雷达系统和一个观通站。巴士海峡北部的兰屿岛在南湾东面80千米处,原来是台湾的核废料堆放基地,我军控制南湾后立即出动一支突击队控制了这个岛,并在岛上也隐蔽地部署了1部“冷眼”-II。台东市以东30千米的绿岛也被我军控制,上面也部署了一部“冷眼”。美军特混舰队的中心在距离花莲以东约350千米的洋面,4艘重型航母都需要一个长边为60千米的矩形海域作机动,而统一指挥的4支护卫舰队在航母群外围约50千米处组成护卫圈。
    一般来说美军航母群都采用豪华型的3层防御来护卫航母,外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185…450公里处,由卫星、E-2C担任远程反潜。水下有1艘攻击核潜艇先于编队3-4天隐蔽出航,执行探路和驱潜任务。
    中间为区域防御层,配置在距航母50…185公里处,仍由E-2C和舰载雷达提供预警,防空兵力为165公里外的F-14和F/A-18及舰载宙斯盾系统,反舰手段为机载和舰载的“鱼叉”和反舰型“战斧”导弹。区域反潜的主力为编队前侧方100…185公里处的攻击核潜艇,有时还在编队後方50公里处配置另1艘,以防敌潜艇尾追偷袭。在未配置潜艇的扇面内,由距航母30…40公里处的护航舰用拖曳声纳进行概略搜索,然後引导反潜直升机进行攻击。
    内层为点防御层,设在距航母50公里以内,以自卫防空反潜为主。防空主力为舰载宙斯盾系统,北约海麻雀、“拉姆”和密集阵近防火炮及电子对抗措施,反潜主力为反潜护航舰只及舰载反潜直升机,反潜兵器为“阿斯洛克”反潜导弹,Mk46鱼雷和水声对抗措施。护航舰只一般呈环形配置,以确保防空网无空隙。此外,环形配置也无需因航母收放飞机迎风转舵而调整队形。在高威胁时,可沿威胁方向前出40…50公里作前沿布置。
    航母群的运作是海军中最复杂的,航母的弹射和回收战机时必须迎风以30-33节的高速航行,比方说现在是刮西北风,要弹射和回收各36架,那就要折腾将近1个小时,那么航母就得向西北方向疾驰约60千米,为了迎接下一波的弹射和回收,就得往回行驶60千米以回到原地。如此沉重和高速的航母要转向180度回航,再转向180度仍然对准西北风岂是容易的事。它们的运作还会影响护航舰队以及集中在中央的补给舰、油船等辅助舰只的动作。而由4个航母群组成的特混舰队要定点在台湾岛的外海进行作战部署其难度可想而知。
    梅里斯的战术部署是强行冲击我军在巴士海峡上空组成的拦截线,突破后即摧毁海峡南部的我军登陆舰队的主力登陆舰。随后还要组织第二波打击力量摧毁正在向巴士海峡疾进的我军2个航母群。美军的舰载机联队当然是直接突击我拦截机群,但是从嘉手纳基地升空的陆基战机群的攻击航线就有讲究了。鉴于台岛的混乱局面,他怀疑恒春半岛和花莲基地已有中共突击队的渗入,不敢再借助台军的支持。陆基空军联队的航线向南偏西方向穿过花莲与西表岛的中点,侧击中共的机群。“猛禽”依仗其隐形的优势在12000米高度以1590千米/小时的速度作超音速巡航,下面3000米高度有24架挂载了“哈姆”反辐射导弹和其他对地攻击武器的F-16,如果台岛上有解放军的防空系统威胁联队的话,它们将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为了稳操胜券,由嘉手纳基地出动了2架E-3C预警指挥机指挥空中作战,2架“鹰眼2000”只是担负舰队的预警。当然那些RC-135、EC-130H也将进行电磁压制。
    他了解对手的部署,原来滞留在海丰县红海湾的“祈连山”号和“安徽”号2个航母群从昨夜23时许开始以33节的极速向巴士海峡疾进,现在距海峡只有270千米了。它们的舰载机联队约有70架固定翼战机,2艘所谓的航母支持舰可搭载约30架直升机和隐形小飞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也是他的首要目标。中共在海峡西岸的11个一线基地都构筑了坚固的洞库,至少可以容纳400架歼-7、歼-10一类的轻型战机。作战半径可以达到战区的12个二线基地部署的歼-11系列、歼-8重型战机有240架。至于那些神出鬼没的“红蜂鸟”和隐形小飞机就难以得到准确的数字了,据说前者的总装备量为600多架,后者有200多架。那些Q-6、“飞豹”大都部署在二线基地,集结的总数在240架左右。至于中共的H-6和少量的图-95、“逆火C”中将不认为它们能威胁特混舰队。
    中将已经感觉到目前的解放军不同于世界上的其他对手,尽管中国一再声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人均GDP值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很靠后,但是他们拥有有效的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有效的反卫星手段、庞大的军用卫星群,甚至拥有可以飞越美军航母群侦察的超高空侦察机,这一点最令中将恼火。美军一贯认为自己有特权派遣侦察机到别国的领空去侦察,并未研制超高空的截击机。现在中国研制的歼-21击落了“曙光女神”,而且由此改装的侦察机堂而皇之地从他头顶飞过。巡洋舰上的NVHF甚高频雷达和侦察卫星能发现它们的踪迹,但美军的战机和导弹都不可能得到制导数据,这些侦察机肯定有隐形措施,再说也没有导弹能追上这种侦察机。好在美军还拥有巨大的优势,足以抵消这一小小的缺憾。
    F/A-22“猛禽”可是一款非同小可的第四代战机,至少美国人认为那是世界上唯一正宗的第四代战机。特征是隐形-包括雷达波和红外隐形、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优越的整体战术性能――体现在高性能综控电脑和大功率相控阵火控雷达AN/APG77,其低截获概率模式极具震撼力,同时跟踪目标数超过30个,并能同时攻击其中的6-8个目标。原先它的设计是为了替代F-15,作为制空战机,后来为了得到更多的订货量,改进了它的对地攻击力,把编号都改为F/A…22强调了对地攻击能力,甚至在2002年时提出要在该型战机的基础上发展FB-22轰炸机。每架价值2亿美元呢!由它们打前阵是理所当然的。
    就在梅里斯等人在战术中心静候佳音时,2个F-22中队的带队指挥官谢尔曼中校却有点发愁。远处E-3C传送过来的信息指明与他们对阵的是24架苏-27,可是他的雷达屏幕上却是24个模糊的光斑。他隐约地感到中国人在战机的翼尖上加装了“内斜视”干扰系统,那是本世纪初美军率先研制成功的机载雷达干扰器,当翼尖的2个圆柱形小舱的天线接收到来袭导弹的弹载雷达发射的脉冲时,会作出相应的增强反射,弹载雷达接收到的回波由于“交叉极化”效应,难以对目标准确定位,弹载雷达是不可能装备复杂的反干扰装置。小舱的前后都是相控阵发射天线,对前方和后方来的雷达制导导弹的作用最明显,对侧面的效果会差些。F-22的火控雷达尽管功能超群,在“低截获概率”模式下也难以对这些目标精确定位。
    当双方接近到80千米的时候谢尔曼发现对方没有启动火控雷达,他与E-3上的指挥官都认为这些苏-27是在依靠A-50U预警机提供战术信息。而现在机群距那2架A-50U足有400千米,对方不可能发现自己的。于是他命令率先发起攻击,尽管AIM-120C型空空导弹的最大射出已经提高到90千米以上,他怕中共飞行员故技重施来个掉头逃窜。“猛禽”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隐形就不能使用4个外挂架搭载导弹,内置弹舱只能挂6枚AIM-120C,另有小弹舱挂了2枚“响尾蛇”格斗导弹,不过一旦要与苏-27之类的战机搞近距格斗那就不太妙了。为了追求隐形,“猛禽”可是牺牲了不少机动性的。现在每架“猛禽”都打开弹舱射出了2枚最新型的“阿姆拉姆”,分别扑向2架敌机,美军实施的是夹击战术以提高命中率,说实在的要对付苏-27之类的高手,此类远处导弹的命中率实在是不高。
    可是中校也明白他的这一动作相当致命。一般的超视距导弹攻击时,机载雷达能探测到远处的敌机,但无法探测敌机发射挂载的导弹,要等导弹接近到35千米左右的时候才能探测到。可是“猛禽”却不同,它打开弹舱时RCS猛增,一般的雷达此时都能探测到它。对方不仅能测定它的位置、航向,还能知道它发射了导弹。果然,那些苏-27开始启动机载雷达并激烈地机动起来,不仅散开来进行蛇行机动,而且上下翻飞。谢尔曼他们被迫转换了雷达的运行模式,那些“阿姆拉姆”在中段是被动雷达制导的必须由载机为它照射目标,导弹上的接收机可不能按照LPI模式运作。果然屏幕上目标显得清晰多了,AN/APG77雷达的处理器确有非凡的抗干扰能力。可是谢尔曼很担心那些导弹上的弹载雷达能否抵御此类“内斜视”干扰器。那么一直进行被动制导好了,哪可不行,中校知道他一打开雷达的正常运作模式,所谓的雷达隐形就荡然无存,对方的被动跟踪系统就能锁定“猛禽”。这种险是不能冒的,每架“猛禽”价值2亿美元啊。
    AIM-120C的速度是5马赫,发射时的距离是80千米,对方尽管在作机动,仍是向前推进的,35秒后导弹接近到敌机的17千米处,谢尔曼他们发出指令,让阿姆拉姆启动弹载雷达进入主动攻击状态,自己立即把火控雷达切回LPI模式。此时“猛禽”距苏-27也只有54千米了。令他困惑的是那些苏-27并未发射著名的AA-12导弹,他们的雷达至今也没有发现导弹的踪影。难道那些飞行员想搞近身格斗吗?令中校沮丧的是敌机在导弹启动弹载雷达后,都不再作规避动作,而是笔直地迎着导弹飞行,同时又在急速降低高度。只有苏-27能作此类高机动飞行动作,就是飞机轴线不变的情况下作升降或侧飞。17千米的距离,AIM-120C只需要飞行12秒钟,可是13秒后那24个目标还在他的雷达屏幕上闪烁,只有2个目标似乎急速地下降了片刻。48枚导弹的命中率几乎为零,他的1/3远程打击力量完蛋了。此时他的机群与对方已经接近到40多千米了,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当机立断命令再次发起导弹攻击,仍然是夹击。由于距离近了一半,2枚导弹的夹角大多了。于是又是48枚导弹疾速地向“苏-27”机群奔去。
    谢尔曼中校完全搞错了。那2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