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332章

大宋权相-第332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做梦都在想地好事。激动之下,关于宋军主帅人选的问题自然马上被他们抛在脑后,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推行义务教育的各项细则来。
    贾老贼的援军主帅人选保密工作直接做到了本朝宰相头上。这下可苦了忽必烈派到南宋那些蒙古细作,削尖脑袋用尽各种法门,甚至不惜冒险暴露身份打听宋军主帅究竟是谁,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而消息传到襄樊蒙古军大营后,忽必烈先是庆幸诱使宋军主力决战的策略成功,然后又被宋军这个神秘举动折磨得夜不能寐——毕竟贾老贼地诡计已经让蒙古军上下吃够了苦头。忽必烈对这个重大问题要是还不重视,那指不定又要吃什么亏了。
    “贾老贼为什么要对主帅人选保密?宋人这一次的主帅有可能是是?”思来想去猜不到准确答案,忽必烈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问题踢给了手下的一帮文武官员。这下子忽必烈地金帐内可热闹了,有人猜贾老贼派出的主帅是李庭芝,原因是李庭芝是贾老贼最得意地门生,文武双全且老成持重,还深得贾老贼信任,是援军主帅的不二人选;也有人说是沿江制置使杜庶,理由是杜庶战功显赫,几十年来蒙古甚至不敢打他防区的主意。用芝还要强点;还有人说是高达,也有人才是王坚,更有人认为贾老贼可能起用了吕文德的同乡老将夏贵,甚至有人一口咬定宋军主帅就是贾老贼自己!众说纷纭,不过在贾老贼的目地分析上倒是颇有共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贾老贼是故布疑阵。使忽必烈难以琢磨宋军主帅的用兵特点和作战习惯,无从针对用兵。容易被宋军杀一个措手不及。
    “都别吵了,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正因为如此,朕才难以琢磨。”忽必烈喝住蒙古众文武的嘈杂。将目光转向子聪,“子聪大师。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大汗,太难琢磨了。”子聪也有些猜不准贾老贼地用意。为难答道:“高达和王坚擅长陆战,李庭芝和夏贵擅长水战。杜庶水陆兼通,贾老贼自己的用兵更是诡诈,水战陆战都爱出奇兵偷袭,这些人都有可能是主帅,也都有可能不是,我军实在难以针对他们地用兵特点部属兵力。不过王坚在四川防着刘黑马,夏贵在广南守着兀良哈台,他们应该很难抽身参战,李庭芝防着我军山东部队,在贾老贼布置他的替代人选前,他抽身参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所以小僧认为,我军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高达、杜庶和贾老贼三人身上。”贵和李庭芝三人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你们都学着点,别只会张着嘴胡说八道,要多向子聪大师这样冷静分析。”忽必烈夸奖子聪几句,又呵斥众将一通,这才又向子聪问道:“既然如此,大师认为这三人谁地可能性最大?”
    “谁的可能性最大不好说,但小僧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贾老贼自己亲自出征可能性最小!”子聪斩钉截铁的说道:“先不说宋人地皇帝和朝廷离不开贾老贼,关键是小僧注意到一点——这一次宋人的随军参谋竟然是黄固黄药师,而并非贾老贼用顺手地廖莹中和……和那个与小僧胞弟同名的刘秉恕!”
    “言之有理。”忽必烈现在也懒得去管那个刘秉恕是不是子聪的亲兄弟了,点头道:“这么说来,我军细作的侦察重点应该放在高达和杜庶两人身上,传旨下去,让江州和建康的细作严密监视高达和杜庶动静,一旦现他们长时间没有公开露面,立即向朕禀报。”
    “我是援军主帅?开玩笑!”与此同时的南宋建康府沿江制置使衙门中,被子聪怀疑为最有可能是宋军主帅人选的杜庶也在向前来质问的众将大脾气,“我已经给贾太师写过两封信询问我军主帅是谁,说是如果指定我为增援襄樊的援军主帅的话,我也方便提前做好准备。可第一封回,贾太师叫我抽调五千军队加入援军,第二封回信,他又让我不要多问,说是军事秘密。你们说说,我是不是援军主帅?”
    “朝廷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怎么连一个援军主帅的名字都搞得神神秘秘的?”杜庶的儿子杜鸿听得一头雾水,也怀疑问道:“父帅你说会不会是贾太师亲自出征,准备杀鞑子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才搞得这么神秘?”
    “绝对不会是贾太师,至于原因,我不能告诉你们。”杜庶挥手否决。杜庶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贾老贼在书信中要求杜庶抽调五千老弱士卒随军出征——所以打死杜庶也不相信贾老贼会自己带着一帮老弱士卒上阵。部将苗再成为难道:“临安出的援军大队明天到建康,两淮抽调的参战军队也是今天抵达,我们连主将是谁都不知道,这怎么接待他们?”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杜庶叹气说道:“既然贾太师对那个主帅的人选保密,想必他也不会冒险公开露面,应该不需要我们接待。对了,两淮的军队今天到建康?大概什么时辰到?那本将亲自出城去迎接他们一下,顺便从他们嘴里探听点情报。”说到这,杜庶又微笑着补充一句,“如果咱们在两淮军队里现了李庭芝,那么援军的主帅是谁,马上就一清二楚了。”杜庶命令一下,南宋长江军区的几个高级将领立即行动起来,带上卫队陪着杜庶赶往建康码头,在那里等待两淮军队的到来。到得码头后,大约半个多时辰后,望远镜里的长江北面果然出现了两淮军队的战船船队,不过就在这时候,停泊在运河口的几艘不起眼的货船立即迎了上去,杜庶开始并不在意,以为是普通的过往商船,不过用望远镜仔细一观察后,杜庶立即楞住了——那几艘民船竟然通过了两淮宋军船队斥候船的检查,在江面上与两淮军船队汇为了一股。
    “奇怪?普通货船怎么会和战船组成船队?”杜庶放下望远镜,现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那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货船。正纳闷间,杜庶忽然用望远镜又现两淮宋军的船队已经和那些货船转舵向西,似乎不打算在建康码头停靠,仅有一条传令小船向这边驶了过来,片刻后,传令船靠上码头,一名宋军传令兵过来给杜庶行礼道:“杜将军,张顺张贵二位将军派小人向你禀报,他们军令在身,就不在建康码头停泊了。两位将军多谢你亲自到码头迎接,得罪之处,还望恕罪。”
    “小事一桩,他们身有军令,本将自然不会耽误他们。”杜庶大度的一挥手,又低声向那宋军传令兵问道:“李庭芝来没有?他有没有在军中?”那传令兵茫然摇头,答道:“李将军还在扬州,怎么可能在军中?”
    “没事了,去吧。”杜庶大失所望,只得让传令兵回去追赶船队。可一直用望远镜张望着的杜鸿忽然向杜庶说道:“父帅,两淮船队里刚才驶出了一艘普通民船,绕了一个圈后往我们这边来了。”好奇心益重的杜庶点头道:“那好,再等等,看看船上坐的是什么人。”
    又过片刻,那艘看似普通的民船停靠在建康码头,一队精壮汉子簇拥着一名戴着斗笠的男子下船,三三两两的走往码头的入城检查点。杜庶心中一动,忙领着一帮武将匆匆离开了望台,也是赶往检查点拦住那队男子。那队人中一个脸上长有带毛黑痣的青年男子忙喝道:“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来迎接一位老朋友。”杜庶微笑着推开那男子,直接走到那戴着斗笠遮住容貌的男子面前,低声笑道:“贾太师果然是派你做援军主帅,怎么?见到老朋友也不打过招呼吗?李庭芝李大人。”
    “杜庶,你怎么在这里?”斗笠下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厉声喝道:“你险些坏我大事!”斗笠掀开些许,稍微露出一张还算清秀俊雅的脸——不是杜庶的顶头上司当朝太师贾老贼是谁?
    第三卷 襄阳血 第五十三章 迷魂阵
     更新时间:2009…9…3 21:58:36 本章字数:5783
    贾老贼忽然在建康悄悄露面。消息左瞒右蒙。却始终没有逃过天下人那一双双正义而又雪亮的眼睛。为了弥补过失。南宋沿江制置使兼建康知府杜庶亲出面公开辟谣。再三声明说是贾老贼只是到紫金山游山玩水。欣赏风景兼视察长江防务。并且很快离开了建康返回了临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特殊目的——可惜这种鬼话连建康街上那些蓬头垢面在垃圾堆里翻吃食的疯子和乞丐都不相信——就更别说埋伏在建康刺探军情的蒙古细作了。于是乎。捡到大功劳的蒙古细作赶紧通过各种渠道。风急火燎的把情报送到襄樊。送到了忽必烈的面前。
    “果然是贾老贼亲来了。”看着一封封雪片般送来的情报。忽必烈惊喜万分又咬牙切齿。恨恨道:“毒啊!这老东西毒啊!竟然想出了一个故布疑阵的馊主意。故意不公布援军主帅的名字。己却悄悄的藏在军中。准备到时候突然露面。杀朕一个措手不可没忽必烈那么轻信。狐疑道:“如果真是贾老贼。他怎么没带上随军参谋廖莹中和刘秉恕?这两人是贾老贼的智囊和军务政务上的的力助手。没有他们在旁边协助。贾老贼恐怕连发布命令都困难吧?”
    “子聪大师。这次你中贾笑道:“贾似道老贼奸诈无匹。知道我们要探察他的动向。就一定会盯上他的的力助手。所以他故意把那两个蛮子留在临安制造烟雾。己却悄悄随着大军出征。还有。以贾老贼的奸诈。说不定那两个留在临安的蛮子也是假的。用两个替身迷惑我们的细作。其实那两个蛮子的真身也跟着贾老贼来了襄樊。”
    “大汗言之有理。这一次我们终于可以和贾似道老贼决战了。”郭侃大叫道:“末将倒要在战场上看一看。那个贾似道老贼是不是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竟然能在鄂州害死大汗那么多的精兵强将?”
    提到那场导致中原蒙古军由盛转衰的惨败。忽必烈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冷哼道:“上一次鄂州之战。贾似道老贼只是抓住了朕急于撤军回师的弱点。连施诡计加上又造出了新武器。还有就是撞大运的到了一个天才细作黄药师和远胜平常的严寒气候。种种巧合下才拣到的便宜。若是当时能在平等条件下真刀真枪的决战。朕只需要当时的一半精锐。就能取下老贼狗头!”
    “论真正的军队指挥才能。贾似道老贼连大汗麾下的一个千夫长都比不了。”伯颜附和道:“但此贼善于鼓舞军队生气。又素来诡计多端。最擅长在两军对峙中突出奇此次他既然匿名提兵来援。必然又有诡计。我军还是不可轻敌的好。”
    “说的对。在战略中可以藐视敌人。在战术中却需要重视敌人。”忽必烈点头。又分析道:“贾老贼临安来援。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是从鄂州直接北上。从汉水逆流而上。经郢州至襄樊;第二条是从鄂州逆江而上至江陵。再从江陵走陆路北上襄樊;第三条则是从归州、房州迂回至均州。再从均州顺汉水而下赶赴襄樊。你们觉的贾老贼最有可能走那一条路?”
    “大汗。这三条路贾似道老贼都有可能走。”子聪建议道:“但他不管走那一条路。必然都要经过鄂州。依小僧看来。我军应该多派斥候细作至鄂州探察。一旦发现贾似道老贼的进军路线。我军再做迎战布置不迟。”忽必烈很是满意。立即点头答应吩咐照此安排。子聪却又在心中盘算。“如果真是贾老贼亲统兵来援。那以他的奸诈。十有会在鄂州这个交叉路口停留观察。待忽必烈沉不住气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