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晚上,宋氏姐妹给史迪威打来电话,告诉他“有个转败为胜的机会”,她们劝史迪威去见最高统帅,当面向他做些解释。史迪威已准备平静地接受事实,他对她们说:“我不想呆在一个不欢迎我的地方。”宋女士很诚恳地劝史迪威“大度一些”,“坚持一下”。孔夫人也接过电话,说:“如果能闯过这件事,你的地位会比以前更为稳固。……你会成为一颗不断升起的星。”史迪威记下了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反应:“我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时间,但她们竭力坚持,我最终点了头。”
宋氏姐妹马上陪史迪威一起去见了最高统帅。刚烈倔强的史迪威压住心中对最高统帅的愤懑,按照宋氏姐妹导演好的话对最高统帅说,我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中国的利益,如果我有什么错误,那只是由于误会而并非有意,我将尽全力给予合作。“‘花生米’改变了立场,演起了戏,竭力显得态度和蔼。他说了两点:第一,我应明白总司令和参谋长的职责;第二,我应避免任何优越感。……最高统帅说,在此条件下我们可以和谐地继续工作。”
一场3雨来得猛,去得也快。已久经波折的史迪威对此亦处之泰然,“在整个乱子的过程中,我觉得十分轻松,没有遗憾,也没有自责。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而最高统帅却在气势汹汹地摊牌之后,不到48小时,便无奈地**收场,尽管史迪威给他铺了台阶,但仍不能不使他显得十分尴尬。不久,导演了这幕闹剧的宋部长神秘地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半年多的时间。
10月18日至20日,史迪威、蒙巴顿、索默维尔和最高统帅、何上将等人在黄山召开会议,讨论反攻缅甸的作战问题。会议出现了新的气氛,“快乐的家庭式会议”。蒙巴顿以盟军代表的身份传达了魁北克会议关于反攻缅甸的决定,说明以攻克缅北地区为主,军事行动以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为主,以英印军为辅,由英、美、印组织有热带丛林作战经验的士兵2万人组成突击队,破坏缅南日军的交通线,攻击日军后方指挥、后勤机构,以策应缅北作战。萨默威尔向最高统帅保证逐步增加空运量,到达每月1万吨。最高统帅在会上一再强调反攻作战的成败关键全在海上,必须有绝对优势的海、空军才能获得胜利,希望英国组织强大舰队控制缅甸和新加坡间印度洋安达曼海海面,打击日军增援力量,南北夹击,决不能让中国军队孤军深入缅北,再蹈前车之辙。蒙巴顿答应尽快准备进攻缅南。中美英三方共同商定,反攻将在1944年1月15日开始,整个战役由蒙巴顿统一指挥,中国驻印军在作战前期亦由英方指挥。蒙巴顿对会议的结果感到非常惊喜和兴奋,史迪威却仍然保持了谨慎的态度。他认为:“我面对的全都是拖延、虚伪、懒散、迟钝和麻木不仁。此外,还有阴谋、攻汗、欺诈和阻碍。只有当真正的战斗开始以后,我才能愉快起来。”最高统帅在会后指示何上将:云南中国远征军的动用一定要谨慎从事,英、美不控制孟加拉湾、不从缅南配合,不单独进攻。对于英国人和美国人,尤其是狡猾的英国人,最高统帅总是很难放心,他是下定了决心,这一次绝对不见兔子不撒鹰。
10月30日,中苏美英四个主要同盟国家在莫斯科公布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言主要内容为:(1)中、苏、美、英四国决心继续对法西斯轴心国作战,直至无条件投降为止,并承担使各国人民从侵略威胁下获得解放的责任;四国保证在受降和解除敌人武装的问题上采取共同行动;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尽速建立一个国际性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战事终止后,四国将不在其他国家领土内使用其军队,并协商对战后军备的“调节”获得一项实际可行的协议。
也是在这一天,倭国和其操纵的汪伪政府在南京签订新的“同盟条约”,强调双方为“建设大东亚”和确保其稳定而互相合作。
这个时候,刘建业已经在9月间在设立于中国驻印军营地里的学校里完成了相关的学习培训,搭乘飞机回到了昆明。
因为远征军部队的军官和士兵骨干都必须要参加美军开设的学校或者学习班的培训,所以,刘建业只能带着刚刚得到补充而齐装满员的部队进行训练,力图尽早得让部队适应新装备和新战术,形成战斗力。
第三部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卧薪尝胆(十一)
更新时间:2009…3…16 20:10:46 本章字数:5458
11月6日,史迪威从昆明应召飞赴重庆拜会最高统帅。那天,出乎史迪威的预料,一直对史迪威抱有不好的看法的最高统帅的态度十分热情,会谈一开始便满足了史迪威期望已久的一项紧迫要求,答应让军政部尽快向云南的整训部队调派不少于5万人的补充兵员。史迪威觉得:“这条响尾蛇真是和善极了。”最高统帅一再询问了史迪威的想法和要求,当史迪威表示再没有其他问题之后,最高统帅这时才端出了他的真实目的:“那么好吧!现在我正式请你为中国方面准备一份在开罗会议上的报告。”
原来,罗斯福和丘吉尔已商定于11月下旬在开罗召开一次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最高统帅将应邀出席。这是他执掌中国这个古老而贫弱的国家的最高权力以来第一次出席正式而重要的国际会议,自然十分重视。他想通过这次会议提高他和他代表的国家的国际地位,并且最好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物资援助。而借史迪威这个美国人之口说出他想说的话,或许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史迪威愉快地接受了这项要求。这个时候的史迪威已经很明白,要想让他长期策划的缅甸反攻计划得到实现,必须得到这位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支持。本来,英国人就对这个计划态度十分冷淡,如果再不能得到这位最高统帅的支持,那么自己的缅甸反攻计划,不是彻底胎死腹中,就是被再次缩水,甚至被改的面目全非。而想要得到这位最高统帅的支持,就必须满足他的一些看上去不是那么过分的要求,例如为中国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的援助物资。同时,一直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底层民众和军队下层官兵抱有一种朴素感情的史迪威也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绝对不可以像现在这样可有可无,中国只有重新象它在中世纪时期那样在维持世界秩序上发挥重要作用,战后的亚洲才能够得到持久和稳定的和平。
回到自己在重庆的官邸以后,史迪威立即向昆明打了一个电话,要求刘建业立即放下所有的事情,搭乘军用飞机前往重庆。
莫名所以,一头点雾水的刘建业急匆匆地乘坐一架军用飞机,从昆明飞到了重庆,在珊瑚坝机场降落。刘建业刚下飞机,一辆美军的吉普车就把他带到了位于陪都嘉陵江南岸的山坡上的史迪威住所。
这是一座占地很大的别墅,刘建业目测估计大概有6,7亩的占地面积。整个别墅在色泽上选取了低调的青灰色和白色,透出宁静之感。别墅外形线条硬朗、流畅、庄严,看上去就和史迪威本人的性格一样感觉。
刘建业还没有来得及多端详一下这座后来的史迪威博物馆,一名美军军官就领着他急匆匆地从别墅的大门里走了进去,直到走进设在别墅里的军事会议室。
“亲爱的刘,我想你肯定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把你找来吧?”史迪威站在一张铺着墨绿色毯子的桌子前,向走进房间的刘建业打招呼。
“将军,说实话,直到现在我还真的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找我来。”刘建业摘下军帽,向史迪威说道。
“你边喝水边听我讲吧。”说完,史迪威示意勤务兵为刘建业端水。
“谢谢你,休伊。”从史迪威的勤务兵手里接过水,刘建业没有忘记向他表示感谢。
“这一次我找你来,是因为一件事情。这个月的下旬,在埃及的开罗,罗斯福总统,邱吉尔首相还有你的校长也就是中国的最高统帅,就要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你的那位校长,要求我为他准备一份在开罗会议上的报告。我认为想要写好这份报告,就要有熟悉中国历史和现在情况的人来协助。你知道,我在这里的朋友不多,敌人倒有不少,所以,我第一下就想到把你找来了。你愿意帮我这个忙吗?”史迪威对刘建业说道。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要不是这个老头提起来,我还真是要忘记这么大一件事情了。该死。”刘建业想着。
刘建业所指的这件大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开罗会议即这一年的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的最高统帅。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变的一年,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在军事和政治上协调行动,讨论制定联合对倭国作战计划和解决远东问题,盟国决定举行这次会议。开罗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倭国侵略;剥夺倭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倭国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宣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倭国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倭国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倭国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
开罗会议,事先在是否邀请最高统帅参加的问题上美英首脑还有一番争执。那个喜欢叼着雪茄的大胖子丘吉尔以顽固的殖民主义者的眼光瞧不起中国人,反对让中国领导人参加。而罗斯福总统决心让中国成为战后世界秩序的“四块基石之一”,并想使几亿中国人战后居于西方盟国、特别是美国一边,因此极力劝说英国最终同意,邀请最高统帅参加会议。
另一方面,从这年秋季开始,侵华日军发动了著名的常德战役,试图一举占领华中华南,打通京广线。接着,又增兵30余万,北逼陕西潼关,兵临黄河3陵渡,南下广西全城江,西进宜昌沙市,对重庆政府形成三面夹击的战略态势,使中国形势骤然严峻起来。根据情报,东京大本营已经将未来战役命名为“1号作战”,旨在摧毁中国民众的抗战意志和迫降重庆国民政府。重庆一片惊慌。重庆方面何去何从将对亚洲局势乃至整个太平洋战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坚定重庆方面的抗战决心,并协调亚洲盟军的战略行动,罗斯福认为也有必要邀请最高统帅参加盟国巨头会议,以示尊重和厚爱。
不过,那位身着大元帅服的斯大林同志怀着对中国人一贯的深刻鄙视,同时也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像着如何从中国这个战时的盟国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则坚决不肯同中国最高统帅坐在一起开会。同时,因苏俄尚未对倭国宣战,他也不便参加这次会议。罗斯福总统只好委曲求全,将原定的四巨头会晤分成两处:先在埃及的开罗讨论对日作战(美英中会议),然后在伊朗的德黑兰讨论对德作战(美英苏会议)。并于11月27日开罗会议一结束,最高统帅取道中东返国,罗斯福和丘吉尔则冒着3沙和敌机截击的危险飞往1000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