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抗战悍将-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拴在筒身后部,配用由准星和表尺组成的机械瞄准具。所用的弹药破甲火箭弹,破甲弹由战斗部、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运输保险、后向折叠式尾翼等组成。战斗部由风帽、弹体、药型罩、空心装药、起爆药柱等组成。风帽、弹体用薄钢板制成,装有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炸药288克。发动机燃烧室、喷管用钢材制成,装药结构为5根单孔双基药柱,电点火具位于中间,部分主动段裸于筒外。这种武器是肩射式,由双人操作,一个负责装弹;一个负责射击。为便于山地或丛林作战,发射筒可以分为折装式和两截式。”刘建业指着图纸,说着。
刘建业所拿出来的东西在后来的人眼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就是直接把后来美国人的巴祖卡60mm火箭筒给抄袭了一次。
“你有没有做过试验?”郭中将看来对刘建业拿出来的东西,很有兴致。
“我带着军里的军械所,试制了两支出来。试验的效果非常好,使用弹径60mm,弹重1。52~1。55公斤的火箭弹,直射距离100m,有效射程270m,最大射程360~640m,破甲厚度76mm/60°;,在100m的直射距离,可以射穿厚度超过100mm的钢板。我想,对付日本的那些装甲很薄的坦克,足够使用了。”刘建业说道。
“这个东西不错,我要把东西和图纸都带走,交给兵工署的人。忘了告诉你了,你在陆军大学时候的郭教官,现在已经被调任兵工署的副署长了。我想他对这个东西一定会很有兴趣的。你还有什么宝贝,就都拿出来吧。”郭中将很满意地说。
刘建业接下来拿出来的东西就更加有味道了,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中国产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对军事有兴趣的人们,特别是国产武器装备有兴趣的人可以说很少有人没有听说过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鼎鼎大名。
中国的63式107毫米火箭筒看起来有些简陋,粘上泥土后竟然分不清是兵器还是农具,和高科技、数字化更粘不上边。尽管它其貌不扬,但在服役期间的40年中,却屡屡创出另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至今,使用它的武装力量便布世界各地。
2005年10月14日,两架英国的“鹞”式战斗机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的美军基地遭到火箭炮的袭击,一毁一伤。这是自2001年美军进入阿富汗以来,联军战斗机首次被击毁。无独有偶,仅在2个月前,停泊在约旦亚喀爸港的美军两艘大型军舰“阿希兰”号与“奇沙治”号遭到火箭炮的袭击。“阿希兰”号两栖登陆舰差一点被击中,火箭弹越过舰艏,将码头的仓库屋顶炸出一个直径2。5米的大洞。两艘美舰立即逃出港口。与此同时,以色列挨拉特市机场遭到火箭炮攻击,这里距离美军向伊拉克运输物资的后勤中心亚喀巴港只有15千米。约旦官方介绍说,袭击者从距离港口8公里远的亚喀巴市郊贫民区一间山顶仓库向美军战舰发射了3枚火箭弹。那是一座两层建筑。袭击者在2楼房顶上辟出一个一平方米的天窗。
看到这些报道,内行人都明白107毫米火箭炮又发威了。通常,人们将AK…47突击步枪,RPG…7火箭筒和107毫米火箭炮并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种常规武器。尽管,美军心理战部门通过媒体大肆宣传这三种武器是“低技术、低价格、低素质人员使用”的三低武器,但在越战和伊战中,这些装备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军使用AK…47步枪作战的照片比比皆是,现在,又出现了未经证实的驻伊拉克美军精锐部队在“悍马”车上装备107毫米火箭炮的照片。
从战术上讲,AK…47、RPG…7和107毫米火箭炮各有分工。对于300米以外的目标,只有107毫米火箭炮简单实用,廉价可靠的武器。在战场上和107毫米火箭炮交过手的美军一线官兵普遍对这种外形简陋的东方火箭炮心怀敬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都非常注意收缴这三种武器。
当刘建业带着手下人推出来这种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东西的时候,郭中将的眉头有一些微微的皱起。
“这种东西,我称作火箭炮,该炮有12个发射管,在7…9秒内可以完成一个齐放,火力极为猛烈。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是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不需复杂的反后坐装置,所以发射装置结构简单轻便。它的大多数部件不需要工具就能分解结合,操作、维修十分容易。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单管、两管、四管或八管简易发射。该炮全重613公斤,体积外形尺寸小,重量轻,机动性好,使用骡马拖拽,也可由人力分解搬运,很适合于戈壁、山地、丛林和水网地区作战。使用的火箭弹是107毫米火箭炮杀伤爆破榴弹。这种火箭弹为涡轮旋转稳定结构,散布精度较好,最大射程8公里。该炮的管式定向器由3排定向管组成,中排定向管为定向器俯仰与支撑的基础;高低机为齿轮齿弧式,方向机为螺杆式结构;上架用于支撑定向器坐于下架之上;下架上的两个大架是火炮的两个后支撑,两个前支撑既是火炮发射时的前支脚,又是火炮行军时的定向器固定支杆;火炮的发火电源是一台小型手摇发电机,发射间隔一般为0。6秒。该炮火箭弹设计为18。8公斤,一个人正好扛一颗,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在实验的时候,我们还发现,这种火箭炮不仅总重量轻,还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这种炮采用12发联装,发射速度快,重新装弹时间短,火力突然猛烈,是攻击近距离目标的精良武器。必要时,这种火箭炮弹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为了方便在简易发射情况下提高射击精度,我们在壳体上做了一条与火箭弹飞行方向一致的白色标线,用于简易发射时瞄准。同时,我们准备了一个极轻便的卡尺式瞄准具,上面有距离和方位刻度,把它卡在火箭弹上与白色标线对齐,“三点一线”精确瞄准,就可以在简易发射时保证实射击精度。”刘建业详细的解说着。
“能不能现场射击一次?”听着刘建业的说法,郭中将也有了一些兴致。
“当然可以。”刘建业说完以后,对下面的人做了一个手势。
现场演示的结果自然是让郭中将乐得合不拢嘴,强大的火力,很高的射速,巨大的震撼效果,让郭中将一眼就看出了这种武器的巨大军事价值。
“好,实在是太好了,我要立即向辞公报告。你就等着辞公的好消息吧。”郭中将大力的拍着刘建业的肩膀。
“卑职能有今天,全都仰仗校长和辞公的栽培,卑职对此没齿难忘。卑职只是想对国家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刘建业表现得十分谦卑。
“小伙子,不要太过于谦虚了,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属于你的功劳,那就是你的。”郭中将十分的高兴。刘建业的这两样东西如果在向上面报告以后,得到了最高统帅的赏识的话,刘建业固然是会得到不菲的奖赏,陈部长和郭中将都会因为举荐有功,而得到最高统帅的青睐的。也许,不用多久,郭中将就可能会中将加上将衔了。
第一部 第一百六十七章 风云变幻
更新时间:2009…3…16 20:08:56 本章字数:5647
当刘建业和自己的部下正在四川三峡一带进行整训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正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7月,日本的第二届近卫内阁制定《基本国策纲要》,提出建立“以皇国(日本)为核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同年8月1日,日本内阁外务大臣松冈洋右首次使用“大东亚共荣圈”一词。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以及太平洋的许多岛屿。
8月20日开始,在华北地区敌后作战的八路军以129师、120师部队为主,在彭副总司令的亲自指挥下,向华北的日军部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主动进攻战,号称“百团大战”。
同样在8月,由原陕西的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改编而成的第4集团军在孙总司令的率领下,从驻地山西中条山出发,派出部队在同蒲路南段沿线,深入敌后分散游击,破坏铁路、公路,使敌交通干线不能正常运行。孙部防守中条山两年多,以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先后十一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大量杀伤了敌人。日军牛岛之二十师团在中条山与孙部对战,曾先后补充新兵十九次。日军称中条山为其华北战场上的盲肠,山西百姓则把第4集团军称为“中条山铁柱子”。
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缔结军事同盟条约。日本内阁首相近卫公爵在枢密院中解释说:“这一轴心关系的建立,德国将更加强协助日本劝导苏俄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并可以威吓美国,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10月4日,前进到江苏江北地区的新四军部队在陈,粟的指挥下在姜堰的黄桥地区与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韩主席的部队第89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战至次日夜,第89军败退到兴化。
10月13日,德、意、日缔结军事同盟条约后两周,德国外长李宾特罗甫(Ribbentrop)即致函斯大林重申其一年前曾经表示过的见解─即德国以德日及德俄友好关系,愿见日俄间现存歧见的消除,并表示欢迎莫洛托夫前来柏林商谈世界全局问题,因为「我们的元首(希特勒)认为采取一项久远的政策,并以划定俄、德、意、日四国的全球利益范围的办法,导其人民的未来发展於正轨,似乎是四国的历史性任务」。
10月22日,斯大林复信德外长「同意在永久不变的基础上以划分相互间的势力范围,是可以改善我们这些国家关系的」;并且表示在原则上不反对日本意大利参加这一联合讨论。
11月12日,莫洛托夫遵奉斯大林的命令,抵达柏林,与德外长会谈。11月12日李宾特罗甫与莫洛托夫初次会谈时,李氏检讨世界全盘形势,以及德义决不允许英国再有涉足欧洲大陆的信念与决心后,即郑重表示:在苏俄与轴心国家关系上日俄的关系是必需经由外交途径首先予以澄清的。最后李又进一步表示愿意与莫洛托夫交换对中日问题的见解,莫洛托夫因即表示他是同意李氏所谓中日和谐有利世界各国利益之说法的,但以为日本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观念太模糊了。
11月12日,希特勒与莫洛托夫的会谈结论中,莫洛托夫又郑重的表示:苏俄对於参加德意日三国公约的邀请,在原则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三国公约的目的与旨趣必须首先予以极严格的界说,特别是因为大东亚共荣圈的范围」。
11月13日,莫洛托夫与李宾特罗甫继续会谈「不列颠帝国的大清算工作」,在如何划分势力范围问题上,李宾特罗甫提出德国计划,同时李氏又再三强调在达成签订日俄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上,日本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