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记-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0年代初起,美国英特尔公司对其开发、生产的微处理器芯片作了新的安排,陆续发展和推出8088、80286等新一代的微处理器。美国IBM公司推出了系列化的IBMPC/XT个人微型计算机,影响了整个世界,它代表了国际计算机工业的发展趋势。上海计算机行业为适应这一趋势,把开发、生产与IBMPC/XT相兼容的系列化微型计算机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1985~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先后开发成功东海0520、0530、0540型3种型号、14个品种,且具有向下兼容的东海系列微型计算机。这类微型计算机的功能和水平比早期的微型计算机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5年12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开发成功字长为8/16位的东海0520C(最初命名为东海—Ⅰ型)微型计算机。该机以INTEL8088为CPU,主钟频率4。77兆赫,基本内存容量256KB(可扩充至640KB),配有2串1并接口,与IBMPC/XT相兼容,获1985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在该型号产品开发成功后,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围绕提高主钟频率、扩充内存容量和改变外围配置等方面,在东海0520C的基础上,相继派生和发展了东海0520D、0520SD、0520F、0520DH和0520Z等5个新品种。东海0520微型计算机各种型号产品,1985~1990年,共生产8142台。
1987年7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开发成功字长为16位的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该机以INTEL80286—10为CPU,主钟频率由IBMPC/AT机的6兆赫/8兆赫提高到8兆赫/10兆赫,基本内存容量由IBMPC/XT机的512KB提高到1MB(可扩充至16MB),装有四串二并接口,配接5。25英寸1。2MB软磁盘驱动器、20MB(或40MB)硬磁盘机、显示器和点阵式打印机,还可扩配光盘、激光打印机和数据流盒式磁带机,与IBMPC/AT微型计算机相兼容。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具有硬件先进、软件丰富、性能稳定可靠,以及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等特点,先后获1987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8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1990年全国质量评比中获一等奖,并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8~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在东海0530B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相继派生和发展了东海0530E、0530G、0530F、0530N和0530Z等5个新品种。东海0530系列微型计算机各型号产品,1987~1990年共生产6470台。
1989年12月,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又开发成功字长为32位的东海0540B微型计算机。该新品开发项目属国家“七五”重点攻关、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会战和上海市经济委员会重点新品开发的计划项目。东海0540B微型计算机以INTEL80386为CPU,字长32位,主钟频率8兆赫/20兆赫,基本内存容量2MB(可扩充至16MB),所配外存容量大(硬盘可配到300MB,且可另配60MB数据流磁带机),还可选配光盘和激光打印机等外围设备,系统配有高分辨率CVGA汉卡,中西文操作系统和丰富的中西文支撑软件,与国际主流机型PAQ386微型计算机相当,且与IBMPC相兼容,获1989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990年,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在东海0540B的基础上,又开发成功东海0540B/C25微型计算机。该产品的性能较东海0540B有一定提高,主钟频率从20兆赫提高到25兆赫,还带有64KB容量的在板缓冲存储器,至1990年底,东海0540B和东海0540B/C25两种微型计算机共生产471台。
2。长江微型计算机
为适应计算机推广应用和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需要,上海微电脑厂分别于1987、1988年和1990年开发成功长江—Ⅰ、Ⅱ、Ⅲ型3种微型计算机,这些产品均以6502为CPU,内存容量64KB,均与APPLE—Ⅱ,微型计算机相兼容,长江—Ⅲ型较长江—Ⅰ、Ⅱ型微型计算机增加了RS—232异步通信接口和二级汉字库。1987~1990年,共生产长江—Ⅰ、Ⅱ、Ⅲ型微型计算机8400台。
1988年12月,上海微电脑厂在承接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试制成功CEC—Ⅰ型中华学习机,并定型生产。该机也以6502为CPU,与APPLE—Ⅱ微型计算机相兼容,内存容量64KB,配有二级汉字库,可配接家用彩色电视机,适应了学习和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需要,至1990年,共生产4000台。同时,上海无线电四厂也生产同类中华学习机5000台。
3。单板微型计算机
1981年起,上海地区开展了各种单板微型计算机的开发和生产。上海长江电子计算机厂于1983年试制成功CJ—801单板微型机,1984~1985年又开发成功CJ—803和CJ—804两种单板微型机。这3种单板微型机均以Z80为CPU,字长8位,并配有该厂开发的CJ—BUG监控程序。由于这些单板机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低廉等特点,在仪器、设备的检测、控制和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983~1990年,共生产这3种单板微型机2348台。
1988年,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会战领导小组组织上海市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和上海电气自动化研究所4家单位,开展STD板卡及工控微机应用支持系统的联合攻关,于1989年12月完成了采用STD总线的包含CPU、I/O接口、A/D、D/A转换、开关量输入输出等内容的50种板卡,以及由这些板卡构成4种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任务。至1990年底,共生产和推广了500余块板卡及相应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并在纺织、炉窑、水泥、化工、导弹风洞测试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4。加固型微型计算机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遵循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原则,于1987年12月研制成功一种能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M0572加固型微型计算机,采用MULTIBUS总线,系统软件与INTEL86/300实时类软件完全兼容,并在机械结构和生产工艺中采取了抗冲击、抗振动、耐高低温等方面的措施。该产品获1988年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产品已提供用户156台,为中国的宇航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5。微机工程工作站
为进一步适应机械、电子、建筑、造船、航空等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的需要,1989年,上海市科委向长江计算机(集团)联合公司下达了上海市“七五”重点科技开发项目东海WS—386型32位微机工程工作站的科技开发任务。该公司组织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以及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联合开发,并以上海电子计算机厂为总体负责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1990年12月完成开发任务,并试生产14套。该产品以东海0540B/C25型32位微型计算机为基础,配上高性能的外围设备控制器、大容量磁盘驱动器和高分辨率图形设备等外围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所构成。后由上海电子计算机厂投入生产,先后应用于家具、医药、机械、电子、工业锅炉等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获1990年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会战振兴二等奖。
6。典型应用系统及软件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上海的计算机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用计算机的数量跃升,应用面发展到科学研究、国防军工、工商企业、邮电通信、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乃至进入家庭。另外,由于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覆盖面宽以及系统变化极其灵活等特点,因而它不仅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管理、辅助设计、检测和过程控制,而且还可应用于产品,以发展新一代的智能化、机电一体化产品。
上海电子计算机厂围绕银行应用,于1986年开发成功了TQ—031东海微机对公业务处理系统、TQ—032东海微机储蓄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和TQ—033东海微机事后监督业务处理系统。1989年又开发成功东海TQ—036工商银行出纳系统。这些系统在上海、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了广泛使用。至1990年止,已推广应用1000套,为银行的电子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先进装备。
1990年,上海计算机技术服务公司采用STD模板开发成功玻璃炉窑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首先在江苏省海门光色玻璃厂获得应用,在节省电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合格率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效益,并在同行业中推广应用。
上海电子计算机厂与上海家具厂合作,应用东海WS—386型32位微机工程工作站,于1990年开发了家具CAD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在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和节省原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工效提高了1倍,木材利用率从87%提高至92%。
黄浦仪器厂自1964年起,开发和生产691(ZLJ—1)、693(09—1)、694(上游二号)、696(ZLS—2)、697(ZST—2)、841(ZST—2D)等机电式指挥仪后,为进一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和用户的客观需要,该厂于1983年5月正式承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下达的带有微处理机的696G(ZLQ—2B)指挥仪的研制任务,在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协作下,于1985年9月试制成功,通过技术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至1990年共生产7套。该产品采用主从结构,以INTEL8086及8087分别为CPU和浮点协处理机所组成的微型计算机作主机,以INTEL8086为CPU的专用单板微型机作从机,并配有主控程序、I/O程序和检查程序。该产品的试制成功,促进了指挥仪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为中国国防现代化提供了先进装备,获1985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198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1988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促进了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东海系列微型计算机可支持国际上流行的主流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支撑软件,还配有硬方案和软方案的汉字软件系统,并结合实际应用,开发和运行了较多的应用软件。上海电子计算机厂于1986年开发成功包含对公业务、储蓄柜面业务和储蓄事后监督业务内容的东海微机工商银行业务处理软件系统,1988、1990年分别开发成功了通信程序/TQTX—1第1。0版和东海中西文智能MODEM实时通信软件。1989年开发成功通用帐务处理应用软件包。1990年开发成功RTOS/CEGA第1。0版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提供秦山核电厂、戚墅堰电厂应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于1989年开发成功内含绘图功能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于1990年开发成功东海GKS图形核心系统。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于1990年开发成功东海SAP—7算法软件包。此外,上海地区还有不少单位结合实际的应用系统,开发了多种应用程序和应用软件包。
作者:霉国主子发表日期:2006…01…0316:27:31第18楼中国自主计算机项目
中国自主计算机项目的历程应当有人去考察一下。
作者:霉国主子发表日期:2006…01…0317:54:46第19楼中国自主计算机项目的历程应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