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5章

大宋金手指-第5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一种文明屈服于野蛮、人性败于兽性的浩劫,再没有哪一场战争,能如同蒙古人的入侵一般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冥冥中似乎有一只手,嫉妒东方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憎恨泱泱中华的文明,一而再再而三地释放出凶兽般的蛮族,给华夏制造灾难,打断这些黑眼黄肤的人自我发展的进程,而将主宰地球命运的机会夺去,交给了那些贪婪的白人。
    赵与莒深信,自己既是重生到这个时代,那便要肩负起将历史扳回它原本应该有的正常轨道上来的使命。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四、孤儿(下)
     更新时间:2009…3…4 1:01:27 本章字数:2608
    孩童们低眉垂眼,在赵与莒的注视下,不敢抬起头与他对视。倒不是赵与莒身上散发出什么王霸之气,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清楚,这位便是他们的主家大少爷,若是得了这位大少爷的欢喜,那么今后他们的日子便会好过,否则的话,虽说有宋一朝待奴婢宽厚,却也不是没有折磨奴婢至其身死的例子。
    “今日初见,我只交待你们一句,记着这一句,你们便可以留下来。”扫视良久之后,赵与莒淡淡地说道:“凡是我说的便都是对的,凡是我交待的便要坚决去做!”
    虽然今世才年方七岁,可这占据个小小身躯的却是拥有后世千年智慧的魂灵,因此赵与莒并未愚蠢到去对这些丁点大的孩子说要解放他们,更不会白痴到告诉他们人人都是平等的。以为一两句好言好语便可以将这些人感动得纳头便拜,那才是笨到极致的念头。
    说完话之后,他又扫视了众孩童一眼,这些孩童头垂得更低了。
    “现在我来认人,我叫到名字的应一声‘到’。”对于这些孩童,赵与莒并不是十分满意,这其中几个大些的男孩,脸上有些油滑的模样,明显很难管理。不过只要自己手段得当,他们的可朔性依然很强,应该能扳上自己给他们设定的轨道来。如果扳不上,那么也只能放他们自生自灭了。
    “陈任!”对着名单,赵与莒叫了第一个名字。
    “啊?”回应的是个瘦瘦小小的男孩,闻言后他抬了一下头,便将头垂得更低了。
    “说‘到’!”赵与莒不满地道。
    “是,到!”陈任低低地回应。
    “大声点!”赵与莒喝道。
    “到!”陈任终于大声说话了。
    对于这个男孩,赵与莒还算满意,虽然最初的反应不正确,但很快就教过来了,这证明这个男孩并不愚笨,而且见他的模样,应该是个愿听话的。虽然瘦小了些,赵与莒相信,足够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将这先天不足弥补过来。
    “李邺!”赵与莒与去看第二个名字。
    “到!”应答的声音很响,赵与莒看了一眼,正是他觉得有些油滑的大孩子之一。这个男孩约是十一二岁,体格长得骨架粗大,站在孩童中要高出小半个头来。
    见赵与莒望向自己,李邺谄笑着低头哈腰,一脸的奴才模样。赵与莒眉头不为人知地轻挑了一下,对这个男孩的评价又低上两分。过于世故过于油滑,便会在自己今后对他们的训练中分心偷懒。
    没有理会李邺的谄笑,赵与莒又继续念了下去,连着九个名字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他念到男孩中第十二个名字时却卡了壳。
    “聋……嗯?”
    这个名字很简单,就是一个“聋”字,赵与莒皱着眉,看了赵喜一眼,赵喜肯定地点点头,表示那孩着确实就叫这个。
    “少爷,他是个聋子,只得不太清楚,又没有姓名,我们都叫他聋子。”李邺觉得机会来了,正可以在这位年纪不大的少爷面前表现自己,因此点头哈腰地插嘴道。
    赵与莒眉头皱了起来,他不是在办慈善院,石抹广彦怎么把这样的一个残疾人也送来了?
    “我不是聋子。”那个被李邺指着的男孩突然说了一句,然后就紧紧抿住唇,一个字也不说了。赵与莒看了一下石抹家提供的记录,这男孩十岁,祖籍是京东东路的青州。
    “那你叫什么名字?”赵与莒知道这些孩童卖身为奴,必然都背着一段辛酸,可他对此没有兴趣,因此他只是问道。
    “……”那男孩沉默了一会儿,呆呆地看着赵与莒,仿佛没有听到他说话一般。
    赵与莒没有时间跟他拖延,这男孩目光浑浊呆滞,看起来便不是个聪明的,对于赵与莒而言,每一刻时间都极为宝贵,他直截了当地说道:“那么从今日起你就姓……龙,名……十二。龙十二!”
    本来赵与莒以为那孩子不会回应,却没料到那男孩脸上突然露出欢喜之色,用极大的声音应了一句“到”。
    赵与莒心中一动,但没有细想,便又接着去念下一个孩童的名字。念到女童时,这些女孩比男孩自然要腼腆得多,说起话来也是细声细气的,和蚊子没有什么两样,他再三逼迫,也只不过让她们的声音从蚊子升级到苍蝇罢了。
    “翠儿姐,领着他们去洗浴,换上新衣后带到后院来见我。”
    念完名字,对这些孩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赵与莒对小翠吩咐道。小翠掩着嘴微笑着应了声是,方才赵与莒那模样,看上去极为老气,让小翠禁不住发笑。
    此时民风尚未如后世明清之时那般保守,假道学的朱熹老夫子被贬官至死,他的那套理论也被钦定为“伪学”,因此男女大防倒不是十分严谨,更何况这些孩童不过是买来的僮仆丫环,因此被小翠打发到前院的两个屋子里洗浴,倒没有出什么问题。这些孩童初次来到郁樟山庄,心中都有些惴惴不安,几个调皮的如李邺,这时也不敢胡闹惹事。
    “这位大少爷能识字,看他那副模样,必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匆匆洗完澡之后,李邺穿好衣衫,一颗心转来转去:“将他哄得开心了,自己捞个随身书僮什么的做做,岂不胜过被打发到哪个疙瘩里劳作受罪?这年纪的小孩儿,只管拿好吃好玩的哄就是了!”
    没多久,他见龙十二也洗了澡出来,心里便有些不快,这一路上众人与龙十二说话,他都不怎么搭理,故此李邺会将他当作聋子,却没有想到龙十二不但能说话,还被大少爷取了名字。想到这里,李邺心中就暗暗嫉妒,他横了龙十二一眼,龙十二却只作没有看见,根本不理睬他。
    “你这小厮……”李邺心中恼怒,握紧拳头就想去捶打,但转念又想到自己刚来便惹事,必然引起主家厌恶,到时被责打倒还罢了,若是被驱赶出去,便又要回到衣食无着的日子,他深深吸了口气,将怒火强忍了下来。
    注1:古时筑屋也如同今日一般有专门的建筑工人,多为乡间家贫少地者,自少在汉代就有人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维持生计,《后汉书•;酷吏列传•;周纡传》中就记载,周纡被免官后家贫,靠给人筑房为生。
    注2:此处用的是金时行政区划,山东东西二路,大致是今日的山东省和河南省东部。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五、家规(上)
     更新时间:2009…3…4 1:01:28 本章字数:2435
    赵与莒皱着眉,看了稀稀拉拉站在面前的孩童们一眼。
    洗浴足足花去了一个半时辰,换到后世,就是三个小时,虽然与人多洗浴之地较小有关,但也可以看出这些孩童的拖拉了。
    时间紧迫,他没有太多的闲暇等候这些人。
    “今日我交待你们的第二句话是,让你们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得又快又好。”赵与莒沉声吩咐道。
    “是。”孩童们拖泥带水地回应道。
    显然,纪律将是赵与莒要教这些孩子的第一件事情。赵与莒看了旁边的赵勇一眼,他事先早有交待,因此赵勇捏着拳头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这个憨厚的家生子,也想在新人面前摆摆威风,好让这些孩童懂得尊敬前辈。
    “赵勇。”赵与莒向他点了点头。
    赵勇拿出一张纸,笑嘻嘻地向前一步,摊开纸开始念道:“大少爷吩咐,要我教你们规矩,咱们家乃朝庭宗室,先老爷曾任县尉,故此家教森严……”
    赵与莒听他摇头晃脑地唠叨个不停,心中不由得暗暗发笑,这段文字都是赵勇花了三天时间背下来的,他根本不识字,拿着那纸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但这些孩童却不知道,他们见着赵勇对纸念叨,心中不由得生出一分禁畏。
    有宋以来善待士大夫,读书人的地位被提到极高,能识字的在乡间都极受尊重。这些孩童虽然来自金国,但金国连着数代天子都推崇大宋文化,敬重读书人这点上与大宋如出一辙。
    三百余字的家规不算长,因此赵勇背得很干脆,几乎没有什么停顿。但这家规却将孩童们吓得噤若寒蝉,原因无它,唯其严苛罢了。
    家规第一条便是“主令不从者杖击二十并送官”,第二条是“为非作歹者杖击二十并送官”,其余的也不是鞭笞便是掌嘴,另处逐出家门。虽然有些富贵人家实际上家规也很严苛,但表面上还要一个宽厚的名声,象这般直截了当地宣示出来的极为少有。这些孩童都是吃过苦的,能有一个容身之地不再受饥寒之苦,便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因此对杖击鞭笞倒不是很怕,可对送官、逐出,则是畏之若虎。
    “男女分为两列,按高矮顺序站好,矮的在前,高的在后。”赵勇念完之后,赵与莒停了会儿,给这些孩童思忖的时间,然后命令道。
    孩童中年纪大些的心中都是一凛,他们更懂些事,明白横眉竖眼的赵勇刚才念的家规可不是闹着玩的,因此立刻开始站队。那些小的见有人带头,便也跟着行事,两列纵队虽然站得歪歪扭扭,倒也很快排成了。
    这让赵与莒很满意,“纪律”与“服从”将是一切特训的基础,虽然他不指望靠念一遍家规就能镇住这些孩童,但这个开头已经很不错,他日后只要使出手腕,抓住两个典型狠狠整治一番,那么“纪律”将会深深烙在这批孩童心中。
    国人若无纪律约束,便会成一盘散沙,甚至勾心斗角内耗严重,若有严格的纪律,则能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百年前岳家军能令金人闻风丧胆,原因无它,岳飞军纪严明耳,“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故此才有凝聚力与战斗力。
    “今日已经晚了,还有一个时辰便吃晚饭。”赵与莒没有把心中的满意表现出来,他又说道:“这一个时辰之中,你们便跟着赵喜和翠儿姐姐背那家规,能背下的便有晚饭吃,背不下的便饿着!”
    说完之后,赵与莒便转身离开,他要忙的事情还很多,今天在这些孩童身上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了。
    李邺暗暗叫苦,让他记人脸色相貌,他绝对过目不忘,但要记那家规,可从未尝试过。他看了看周围,几乎所有孩童的脸色都一片灰暗,唯有第一个被赵与莒点到名的陈任,口中在喃喃自语。
    “你在说啥子?”李邺好奇地凑过去听,可陈任白了他一眼,向边上移了一步。这一路上,李邺年纪较大身体较壮,为人又滑头,没少欺负过别的孩童,故此陈任一点都不喜欢他。
    但李邺已经听到,陈任竟然是在背诵赵勇方才念的家规,虽然断断续续语句不通,但比起他连大致意思都记不得了总要好。
    想到这小子能背下家规吃到晚饭,李邺心中就是一阵嫉恨。但本想捣鬼,乘着赵勇不注意给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