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372章

大宋金手指-第372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是赵与莒还是赵与芮。都瞪大眼睛张开嘴巴看着杨妙真,一副惊得不能再惊的神情。杨妙真这番话说出来,也不是给赵与芮说什么大道理,更不是从什么合法合理上驳他,却只是从为君为兄的伦常上批评赵与芮,让赵与芮着实有口难辩。
    即使是将杨妙真搬来地赵与莒,也想不到向来粗直的四娘子竟然这般粗中有细。
    见二人都一副吃惊地模样,杨妙真噗的笑了声,她年过三十。正是妇人风韵。这一笑当真如牡丹花开一般。她白了这兄弟二人一眼:“你们两兄弟这神情,便是不认识的也可以看出。绝对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仿佛我脸上长了花一般。别看了,有什么好看!”
    她嘴上说得大方,脸上却被兄弟二人盯得起了红晕。赵氏兄弟对望了一眼,忽然间觉得方才二人的争执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赵与莒心中暗自反省,自己不愿意与赵与芮坦率地分析他这种情形可能导致的后果,原因不过是对这个嫡亲兄弟起了猜忌之心。权力让人腐化,而腐化的形式有多种,有地沉迷于权力带来的金钱美色,也有地将权力视为不能被别人看上一眼地珍宝。他微垂着头,过了会儿,这才对赵与芮道:“与芮,是哥哥错了,应当先问清楚你,而不该一开口便是兴师问罪。”
    赵与莒这几年来威严日盛,一向只有他对而别人错的,几时曾向别人道过歉!故此,赵与芮吓得一大跳,慌忙起身行礼:“皇兄,是臣弟错了,原该先与皇兄说了才是。”
    赵与莒笑了笑,有些作茧自缚地感觉,若是放在原先的大宋朝堂,赵与芮这般行为,必然会受到群臣攻讦,稍强势些地丞相,甚至会直接当面训斥他。这些年来自己拼命削弱朝堂上诸臣的权力,集中皇权,结果便是皇族行为失去了朝臣地限制。在与芮身边再有几个小人挑唆,他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怪。
    所以,宗正卿必须要换人了。
    他心中转着这个念头,示意赵与芮坐了下来:“与芮,我告诉你为何我会如此生气。”
    “你的人品为兄自然是信得过的,但宗室之中,一大半的人品朕却不敢看好,上回闹着要分产业是为何,无非便是看着为兄手中的产业而心起贪念。若是他们有本事经营好了,朕将那些产业给他们也无妨,可他们除得仗势欺人之外,又有什么本事?”
    “你虽是一心向好,却如何能保证手下人也是这般?人人都有私心,他们借着你的名头做出的事来,你岂能尽数控制?”赵与莒连问了几句,觉得自己语气又有些急了,于是笑了笑:“好兄弟,你说崔与之那老儿是放任我揽权地人么?”
    这个话题急转让赵芮方才又被问出来的火气顿时一停,他呆了呆:“不是。”
    “那我削压朝堂上士大夫权力之举,他为何要支持?”
    “这……这……”
    这确实是一个疑问,崔与之被拜相以来,对赵与莒的革新之策都是大力支持的,甚至对于赵与莒加强皇权削压相权的行为都进行了支持。
    “因为我向他许诺,革新的成果要为多数人所享,要让更多人得到好处。”赵与莒拍了拍桌子,轻轻一叹:“自始皇帝以来,皇朝更替,无一不是因为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致使赤贫者日众,正所谓富者连阡接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也要生路,仓廪实方知礼仪,饿着肚子便谈不上君臣伦常,若是连基本的食宿都没有了,还指望着百姓空腹爱国?故此,要百姓爱国爱君爱朝廷,那么君、国、朝廷便得保护百姓的利益。”
    “你既是喜欢生意之道,自然知道,若要生意坚实可靠不轻易出现纰漏,极重要一条便是契约,交易双方定立契约,共同遵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便也有权不履行,一方完成契约上规定之义务,那么便应该享有契约之上的权力。”
    “与芮,我大宋朝廷与百姓之间便定有这样一份契约。朝廷遵守契约,保护百姓,改善民生,则百姓天生便有维护大宋、维护朝廷地义务,便要纳税,要践行兵役,要服从官府。若是有朝一日,朝廷不遵守与百姓地这份契约,一昧收刮以自肥,或者是只护着少数富贵人士,那么百姓便会视视我赵氏如寇仇,弃我大宋如敝履,到那时,你我弟兄便是想回郁樟山庄做个足谷翁亦不可能了!”
    “在我之前,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可覆舟,便是这个道理。与芮,你和你的门客所为,虽然未曾违法,但在你们聚敛之时,是否损伤了百姓?在你们致富之时,是否百姓也跟着富了起来?在你们轻易住进华厦广宅之时,百姓是否还要为能在城中觅得三尺安枕之地而节衣缩食乃至垒起二十年三十年地债台!”
    “兄长……”
    听得赵与莒这一连串的问题,赵与芮心中方才地逆反心理已经烟消云散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毕竟是赵与莒手把手教的,虽然后来跟着那些腐儒,渐渐有些视生民如无物,却还未曾坏到泯灭人性的地步。但他只叫了一声兄长,赵与莒就挥手制止了他,而是继续问道:“与芮,我也在敛财,我也有产业,但你看我产业之中的工人、职员,哪一个不比当初活得要舒适?哪一个需要担忧子女入学没有钱钞?哪一个需要害怕生病看不起郎中?哪一个需要一家两代乃至三代人一起节衣缩食一二十年才买得起房屋?”
    “世上的钱是赚不尽的,唯有百姓富了,才有更多的钱给你我去赚取,唯有百姓富了,朝廷才有更多的税收,才有余力去造更多的火枪大炮轮船铁路,才能让你我兄弟的帝王之位稳如泰山。莫要以为能赚钱完全靠的是个人的本事,若离了那些没有赚钱本事的百姓,你我或者便如徽钦二帝一般,成了胡虏井中之囚,哪有此时富贵?越有本事,便越要承担责任,本事越大,那责任便越大,此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天理、公道和人心!”
    “你的生意,我不管,这钱我拿走了,为你专在银行里设个荣王医药义款,我大宋贫苦人家求医问药若有手头不足,便可申请自这笔钱中支出…………与芮,记着我今日的话,若是哪一日见着兄长做事违了今日之话,你便要提醒我,向我进谏!”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三五、岂曰无衣
     更新时间:2009…8…11 9:24:13 本章字数:5304
    大宋炎黄十二年初春的时候,江南的临安已经是掩饰不住的春意,而处于东北的黑水行省则仍是冰天雪地。人行走在室外,便是哈出一口气,也会变成冰碴子刷刷地掉落。
    黑水虽然被设为行省已经两年半,但至今百姓仍然稀少,炎黄十年完成的统计数据,这里居住的人口只有一百五十万,甚至还没有中原江南的那些大城市人口多。这一百五十万中,又多是北地各族,从蒙古女真契丹,到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山林间野人部落,占了一百二十余万,而汉人只有不足三十万,其中还包括相当部分的各部军人。
    但总起来看,这四年间黑水行省诸族与汉人的关系相当和睦,一则以前被蒙胡压榨狠了,汉人消灭蒙元让诸族心生感激,二则是年年冰雪来临之前,来自中原的赈济便会囤积在新建的十座城市之中,让这些山民牧民来领取…………虽然只是些棉衣棉被等物资,再加上些红薯、土豆和玉米等容易保存的粮食,但对于那些每到冬天就窝在家中无法出门的各族百姓来说,却是了不起的恩赏了。
    至于各族的首领,大多数不是搬到燕京那样的大城去了,便是居住在黑水的新城中,一来便于领取朝廷的恩赏,二来城中的生活远比他们在深山老林子里与族人一起住窝棚地洞要强。军用皮靴踩在厚到膝盖的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李锐喘着气,低低地咒骂了一声。
    虽然他穿的是近卫军制服。可是现在做地却是与军队毫不相干的活儿,这多少有些偏离他地志向。每日里都是和那些蛮族打交道。现在他除了能说蒙语外,一口流利得不能再流利的女真话,让他与黑水女真诸部打交道时十分方便。*
    “协参,小心!”
    身边的警卫见他走得有些艰难,伸手要扶他,却被他一把推开:“老子还没弱到这个地步!”
    “这地方便是黑瞎子洼了。”走在前边的向导指着前方的背风的山谷:“一部女真人便住在此处,他们有三百多人,这个冬天只怕不好过。”
    刚刚过去的冬日极为寒冷。接二连三的寒流袭击黑水行省,冻得那些躲在深山老林里不肯与宋人接触地蛮胡嗷嗷直哭。改土归流归化了的要好些,在冬天来临之前便得到了赈济,大厚的棉袄穿在身上,或者搬进有壁炉烧炕的城里屋子,猫在家中熬过了这个冬天。天气稍好转一些。李锐便领着人四处查看,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统计出受灾情形来,根据这个情形来为改土归流的下一步做出决断。
    如今大宋对周边各族产取地是表面怀柔内里强制同化的政策,看上去并不强迫周边各族内附。实际上却用丰富的物资来诱使周边各族走出他们的深山老林或者原野戈壁,学习汉字汉语,过汉人地节日,拜汉人的神仙。在执行律法上也绝对不存在对他们宽松的事情,冬天最冷的时候,几个部族的女真人冻饿得受不住了,在胡里改部的带领下。从老林子里出来想去抢汉人的镇子。其结果是一连串两百余颗人头被挂在汉人镇子门口,而镇子外地野狼则高兴了一个冬天。
    宽严相济刚柔并存。以经济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迫使周边民族主动接受汉化,这是赵与莒地密旨之中确定的大宋对待四边异族地方针。这已经见了成效,去年进行人口统计时,那些原本不与外人交往的部族也纷纷让宋人深入其中进行统计,他们明白,这个统计数字与严冬来临时朝廷提供地赈济密切相关。
    “为何不见人影?”
    一个年轻的军士好奇地向四周打量,这四处都是桦树皮建的棚子,莫说与现在新城中建就的砖房相比,便是与大宋过去的土木房屋比起来,也是简陋之至。
    “女真人冬日不是住在桦皮棚子里,他们挖洞,住在洞中。”另一个军士笑道。
    很快众人便找到了一家女真人住宿的地洞,打开洞门,一股臭烘烘的味道险些将众人熏翻。这些军士中有熟悉女真土话的,便喊道:“有人么,有人么?”
    马灯被拎得高高地,照着这个地洞,在地洞最中间是头猪,并不怕人,抬着头望向灯来,在它身边是一堆又脏又乱的干草,几个衣不遮体的女真人吃惊地抬起头来。
    “这是怎么回事?”那年轻的士兵好奇地问道。
    “哦,此处苦寒,女真人冬日难过,便会在地洞里抱着猪取暖。”那年长的士兵无声地笑了笑。
    对于近卫军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但那是在必要的情形下,一般生活时,他们对于个人的卫生有着非常硬性的规定。如今的近卫军来源,早不只是流求的移民,也包括大宋本土出身的,不过他们要想加入近卫军,都得经过严格的“籍审”,既审查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当兵,又要审查家中出身是否纯良…………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家人在皇帝控制下的产业里做工,这样可以确保他们的利益与皇帝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之后再派往流求进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