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347章

大宋金手指-第347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群臣回应他地还是沉默。就象当初徐州会战失利之后完颜守绪向群臣问计时一样,当时还有个完颜合达自尽殉国。而眼中这些汉臣,一个个都目光闪烁,也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严从元,你说说,你兄长尚在燕京苦守,你向来以今孔明自诩,想来必是有计的?”拖雷不得不点了严实堂弟严从元的名。
    严从元心中暗暗叫苦,自三年前徐州之战失利后,严实因为担心被猜忌,一直躲在关内不出来,倒是将他和一族亲眷都送到了黄龙府,特别是将他举荐入朝,让他当了蒙元的“大官”,虽然只是个没实权的史馆编修,好歹也是有品秩地官了。这让严从元非常兴奋,这两年来,没少翻那些故纸旧典,想方设法为铁木真与拖雷歌功颂德,特别是拖雷,被他赞为“圣主”、“大帝”,便是“三皇五帝”也无法比拟。只不过他每次吹捧时也总不忘拐弯抹角地替自己吹嘘几句,什么“今孔明”、“活子房”之类的,张子房何许人也,拖雷虽是知道,却不曾放在心上,倒是从宋国流来的《三国志评话》让拖雷知道了诸葛亮地名头,这个时候,死马只能当作活马医,拉着这位“今孔明”献策了。
    “臣、臣……”
    只可惜这位“今孔明”一向嘴阔于面心大于实,喃喃了半晌,突然间身体一歪,竟然口吐白沫翻倒在地。看他浑身直抽的模样,拖雷先是惊愕,然后是恼怒,再然后便成了一声叹息。
    大元以武立国,如今武将都噤口不言,却去向一个文臣问策,实在是自己寻错了人,怨不得这厮装死。
    “拖下去,寻个医生为他治治。”拖雷冷冰冰地道。立刻有两个怯薛上来,一左一右架起严从元,严从元兀自抽搐个不停,被拖出大殿之后仍是口吐白沫,嘴中为得更象一些,还不停地哼哼叽叽。那怯薛原本就瞧不起汉人,更是瞧不起汉人文官,听得烦躁起来,恰好见着路旁的干马粪,便抓了一团硬塞到严从元嘴中,还喝了声:“瞧老子给你治病!”
    马粪入嘴,严从元立刻噤声,只是眼泪滚滚而下,看上去煞是可怜。
    两个怯薛丝毫不同情,将他拎出宫门后便往地上一推,他起身还等争辩,猛然又想起自己学在装病,迟疑间便又挨了一脚,连滚带爬地冲到一棵树下,对着树根干呕了许久,才算是将口中的马粪全喷了出来。他缓了缓神,看到树下有一张撕了半边的纸,纸上有许多印的字迹,再注意一看,那是张自大宋来的报纸,报纸上一行文字赫然入目:
    “为汉奸者必自取其辱也!”
    赶走严从元之后,拖雷目光再次从群臣身上扫过,这次他最后盯着李锐。这几年来,李锐在推行汉化上出了老大的气力,也颇有成效,蒙人有攻讦他叔侄不以武勋而得高位者,拖雷心中却多少有些歉疚,若不是为了安抚这些蒙人,象李全、李锐,都应该得到更多的赏赐与爵位才是。
    他记忆之中,李锐人如其名,有着其余汉臣所不具备地锐气,无论多复杂地情形,他总能另辟蹊径,想到解决办法。蒙元这几年的经济拮据,实是仰赖于他地智慧。若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而且又可能惹起蒙族王公的非议,拖雷都想将宗室女儿封个公主的名头嫁给李锐。
    然而,这次李锐也让他失望了,明明知道他在注视,李锐却低下头,一声不吭。
    “果然……这些汉臣尽数靠不住。”拖雷心中极度失望,他站了起来,发出一声冷笑。
    “诸卿都是汉臣,想必还打着大宋来了再换个主子的主意吧……”
    “朕这些年来,熟读你们汉人的史书,朕发觉一件事情,向来亡国,亡地是天子之国,而不是士大夫之国。你们这些士大夫们,无非换个人朝拜称圣,继续当你们的官,汉换了魏,魏换了晋,盖莫如是。”
    “天下太平时,你们争权夺利,名义上天子为天下之至尊,实际上天子一人一家能享受多少臣民之供奉,便是如桀纣一般酒池肉林,又能耗去多少钱钞?而你们这些士大夫,多少人打着天子旗号,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待得百姓不堪其挠,揭竿而起之时,你们这些贪得无厌之徒,便将天子推出,献与新主,让天子成了你们的替罪之羊!”
    “朕想南朝皇帝,即位至今,屡次改动官制,总揽权柄,便是因为瞧出你们这些士大夫不可靠!”
    “今日你们若是拿不出计策来,朕还用俸禄养你们做甚?全部诛了,家产抄没劳军,或者还可与南朝一战!”
    说到此处,拖雷当真怒了,他哼了一声,当着众臣面拂袖而去,留得这些汉臣在一起面面相觑。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一一、大气魄
     更新时间:2009…7…20 9:38:43 本章字数:5069
    拖雷向来英明,对待汉臣也颇为谦逊,这种勃然大怒,从人品上将汉臣们批得一钱不值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
    在缓过神来之后,汉臣中几个老的哭嚎起来,有说“臣忠心耿耿天日可见”的,有说“臣誓不食周粟必与大元共存亡”的,立刻又有反驳说“我大元蒸蒸日上宋国不过跳梁小丑不食周粟实为咒我大元”的,然后那两老头便在朝堂上打成一团,撕扭了会儿之后,两人便双双晕倒,被拖了出去。
    其余人则继续面面相觑,便是想学着那二位老头装晕,此时也是拾人牙惠,若是激怒了拖雷,只怕现在就要开抬打板子抽鞭子,岂不是斯文扫地!
    想通这一关节之后,朝堂上便是一片嗡嗡声。
    李锐冷眼瞅着这些人,很显然,方才拖雷的一番话对于他们并未产生什么触动,这些人的面皮都厚实惯了的,而且,他们也不认为拖雷方才的话是一种羞辱,相反,拖雷只不过将某种隐藏在黑暗之中的规矩给揭开来了。
    何此汉魏、魏晋更替之时如此,便是唐和五代、五代和宋,乃至辽、金、宋间的此消彼长,莫不如是。坐在朝常上的天子是姓赵还是姓完颜,是汉人或者是其余部族,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毫不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他们的门生弟子是否能科举入仕,他们自己是否能在朝堂之上列位。
    “锐儿,你在想什么?”
    既然众人都装出热火朝天商议对策的模样,李全也不例外,不过这些汉官对于他这个中途叛宋投来又失了兵权的武将并不欢喜,而李全也瞧不起这些满嘴胡言乱语的家伙。故此,他能够商议的对象,就只有李锐了。叔侄二人靠着一根大木柱子,李全低声问道。
    “唔……在想陛下方才之语呢。”李锐双目闪烁了一下。
    “呵!”李全以一个字回应。
    二人才说了几句,一个汉臣便发觉他们叔侄在窃窃私语,那汉臣也悄悄走过来。恭恭敬敬向李全施了一礼:“李万户总管。”
    李全斜睨了他一眼。因为几个汉将不在地缘故。他们叔侄在所有汉臣中地位超然。受他这一礼。倒也不算狂妄。就算是狂妄。那个汉臣如今也没时间去思想这些。他把声音压得几乎低不可闻:“二位是知兵地。前方尚可挽回否?”
    李全还未答话。然后间一个怯薛从大殿侧门闯入。大殿中立刻静了下来。那怯薛扫了众人一眼。便径直走向李全叔侄。微微行礼:“李万户总管。陛下让你们叔侄去后殿。”
    李全扫了那个方才问话地汉官一眼。那汉官面色发白。身子在微微颤抖。李全冷冷一笑。然后昂首而出。
    拖雷这几年也算是励精图治。在宫室营建上花销并不是十分大。只不过他积累下地一点余钱。大多都用来填那些蒙人贵戚地欲壑了。故此。他地后殿。远没有前殿那般奢华。相对比较朴素。摆设方面。留有大量地蒙人风格。
    李锐进来地时候。嗅到了一股马奶味儿。拖雷虽然成了大元地天子。还没有改变饮用马奶地习惯。这一来是表示他不忘本。二来也是提醒自己要注意吃苦。李锐心中浮起淡淡地同情。但很快。他便把这同情抛开了。
    “两位李卿。朕如今只能靠你们了。”
    拖雷一开口便是语出惊人,他坐在那里,面上倒没有多少怒气。有地只是疲倦,顿了顿,他昂首道:“朕要亲征。”
    这四个字让李全与李锐都怔住了。
    “无论如何,朕都要搏上一回。”拖雷道:“若能救出燕京的二十万军,我大元尚可与宋对峙,否则……你们都见了宋国的那檄文吧,宋国那个小儿皇帝的胃口甚大,他连辽东都想要呢!”
    “何只辽东,锐儿在流求时曾听过一句话。凡视线所及之处。便为大宋利益之所在。”李全苦笑着道。
    拖雷微微一愕,然后大笑起来:“南朝这位天子。倒真是个有趣之人,与先帝有几分相似……”
    一提到先帝,拖雷就想起来,自己的父亲铁木真正是死在了赵与莒的手中。他的笑声立敛,一个强大的野心勃勃的敌人,实在不是件值得高兴地事情。他烦躁地站了起来,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朕这次准备举全国之力,与宋人决一死战。朕要将所有丁壮都编入军,若是大元灭亡,朕也不会让南朝那小皇帝讨得好去!”
    听得他越说越厉,李全却是越发地沉默了。
    “你叔侄与大殿中的那些货色不同,你们与朕一般,是回不得头的,那些货色,投了南朝,总还少不得一个州郡之位。”拖雷强笑道:“若是朕胜了,你们地荣华富贵自不必说,若是朕败了……你们便只有与朕一起北窜,好的话可在极北苦寒之地熬日子,不好的话便是传首四方的命……”
    说到此处的时候,拖雷声音甚为凄凉,过了会儿,他又冷笑道:“朕便是死,也不会象完颜守绪那般,被宋人圈在临安城中,每到祭祖之时便牵出来现世。”
    这话说得当真是英雄气短,便是李全这般铁石心肠的人物,也不由得为之心软。他微微一叹:“陛下何至于此……这世上之大,大宋再强横,莫非还能让我们没有活路不成?”
    虽是安慰之语,可李全也间接说出,他对于拖雷所说的御驾亲征之事,实在是不怎么看好。
    “李卿,你便推心置腹地与朕说说,究竟该如何是好?”拖雷又问道。
    李全轻轻咬着牙,过了会儿道:“陛下,若是能壮士断腕,另辟疆土,或者……”
    “往哪儿另辟疆土?”
    拖雷打断了他,苦笑着指了指头顶,又指了指地面:“天上地下,哪儿还有疆土给我们另辟?往北。便是我们逃到岭北小海以北,大宋皇帝会岂不会追到此处?往西,我们又如何说服我那两个目光短浅的兄长让我们通过他的地盘?往东,便是占下了高丽,安知不是为宋国前驱?”
    李全蠕动着嘴唇,然后摇了摇头。诚如拖雷所言,他们能向哪儿逃?
    他也无计可施,只能看自己地侄儿李锐,李锐同样一筹莫展。
    “你们就不必跟着那些无用之辈耗着,去检点人马,朕御驾亲征,你们替朕留后,若是朕败了,便护着太子蒙哥和忽必烈向北去……蒙哥。忽必烈!”
    随着他一声招呼,后殿之外走进来两个少年,正是拖雷正妻所生的两个儿子。蒙哥如今二十五岁,忽必烈则是十六岁,两人都是满面英武,目光中尽是不愤。在两人之侧,尚有一僧,也不过是二十岁左右,向李全、李锐合什行礼。
    “海云,说说你自宋人书中学得的东西。”拖雷道。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