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338章

大宋金手指-第338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中一个笑道:“如何?”
    “自然是成功了。花花绿绿的金元券。哪个不爱?”郎永和大笑道:“借着他宗亲的面子开道。再有曹兄你的人脉。此事必成。诸位手中棉花够不够。要不要乘着运作此事的机会。再到各的去收上一些?”
    “打年前发觉往徐州调运粮食物资时。我们便开始准备了。如今左近能收的都被收了。”一人道:“量上是弄不出什么花样来。现在就的想办法让朝廷在质上定位高些了。”
    众人的目光都盯着那姓曹的。姓曹的拍着胸脯道:“此事便包在我身曹满屯上。既是有宗室扛这个黑锅。我们还怕什么?”
    众人自是一片恭维。郎永和心中却是冷笑。此人不过是生了个好姐姐。有个姐夫是实权小吏罢了。
    送众人出门之后。郎永和想了想。没有立刻回自家。而是背着手在洛阳街头行了会儿。莫说与临安、徐州比。便是与同样是两年多前收复的汴梁比。洛阳的街头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街上行人并不多。乞丐却不少。灰扑扑的土路两旁。时不时可以看到他们呆头呆脑的身影。
    “这贼厮鸟的城市。便是寻欢作乐的销金窟。也当不的两浙路的一个县城。”郎永和骂了一声。叹了口气。
    京西省再往西便是陕西省。那边的情形与京西相差无几。贫者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他正想着的时候。突然听的有人在街头高喊:“快报快报。汴梁、徐州招工。凡有力气又勤快之人。皆可随我来报名。到的的头便发安家费用。保你两年置房三年娶媳五年便可回家买的做个富足翁!”
    那高喊之人不过二十余岁的模样。尖嘴猴腮。单从外表来看。绝对看不出是个可靠的人。但他手中挥舞着一叠纸片。那都是金元券。虽然看票面都是面额极少只当一文的小钱儿。却仍然让街边的乞丐们眼睛红了起来。片刻之间。便有一大群人围了过去。吵吵嚷嚷的。纷纷自夸自己勤勉力大。
    郎永和觉的好奇。汴梁徐州缺劳力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只不过何时招到洛阳来了。他也顾不的乞丐肮脏。挤进人群中去看热闹。只见那个尖嘴猴腮之人大模大样的搬了个小木凳儿坐下。自耳边摘下支笔、一盒印泥。他身边还有个伴当。正从个布口袋里拿出一叠子纸来。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这便是契约。会写字的只要在这上边签上字。不会的只要报出名字我们代写。然后再按上一个手印。那么你便可以成为汴梁或者徐州工厂里的工人!”那尖嘴猴腮者道。
    于是至少数十只手都伸到那人伴当处。郎永和也拿的一张纸。还未仔细看。就听的一个好事者念了起来。
    “本人志愿进入徐州有福厂。服从厂方工作安排……”
    那人念的嗑嗑巴巴的。郎永和等不及。自己摊开纸看。却是几家徐州、汴梁工厂的录用契约。契约里一大堆规定。总之无外乎所有被雇用者都的服从东家。若有纠纷须向东家提供高额赔偿。再就是东家给予一定的安家费用之类。放在临安、华亭和金陵。乃至在徐州、汴梁。这样的条款对于被雇用者都过于苛刻。可放在洛阳这一带。大量的劳力无所事事。乃至成为乞丐。总不过是受人使唤。只要管吃管住。到哪儿都不是效力?
    故此。人群中立刻有人大叫“我我”。拿了笔便签上自己的名字。再用印泥按了手印。立刻那尖嘴猴腮者上前发了两张金元券与他。那人便兴奋的挥着两张少的可怜的纸币:“真的。真的。果然是真的!”
    有他带头。跟上来的人便多了。一堆人都冲上来。不过都是些不会写字的。央着尖嘴猴腮者代写了名字。然后按上手印。片刻之间便有十余人报了名。郎永和目光打了个转儿。发现这些人大多是街上的游手。心中便有几分明白。这些人多是雇来的托儿吧。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那尖嘴猴腮者见别人不再交那纸。急的头上渗出了汗。又开始耍闹起三寸不烂之知。郎永和想看他究竟还会玩出什么花样来。便在人群中也不离去。只等着看热闹。
    “知道汴梁、徐州么。汴梁这二年。真公德秀治下。早就不是大金朝时的晦气了。汴梁城中有一百二十余万人口。开了六七十家工厂。这些工厂都缺的便是劳力!”那尖嘴猴腮者声嘶力竭的吼道:“每家厂子不唯招身强力壮的男子。还招些如花似玉的小娘子。知道为啥么。便是配与这些男子为妻!你们只要按了这个指印。不仅生计有了。便是娇妻美妾也是十成十的定了!”
    “你看我。你们看我!”说着说着。他便指着自己:“看我的眼睛。看我的眼睛。见过比我更实诚和善的人么?我这种人。如何会说谎?听我的没错。你们早一日进了这些厂子。便早一日可以享福!”
    “饭管饱么?”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在人群中响了起来。郎永和瞅了那人一眼。却见是个骨架粗大的汉子。看眉眼不过是十九、二十岁的模样。虽然骨架长的粗大。却没有什么肉。显是饿的慌。
    “饭管饱?何止饭管饱!”那尖嘴猴腮的象是听的什么笑话一般大笑起来:“莫说饭。便是油汪汪的红烧肉。那也是管够!”
    “俺食量大。真管够?”那骨架粗大的汉子又问道。
    “自是管够。开厂子的还怕你大肚汉?你食量再大。一餐能吃掉头三百斤的大肥猪么?”尖嘴猴腮者有些不耐烦。将那纸一甩:“还有没有去的。有去的立刻报名。错过这村可就没下一店了!”
    “我可以带我老祖母么?”又一个声音道。
    郎永和向那边望去。却是一个穷儒生。身上的衣襟补丁打着补丁。人也甚是瘦弱。见他这模样。尖嘴猴腮者怔了怔:“我说秀才先生。你莫来捣乱。这是咱们苦哈哈卖力气的人的生计。你也来凑什么热闹?”
    那穷秀才掀起袖子。露出干柴棒般的细胳膊:“我有力气。”
    “你便是再有力气。也应去好生读书求个功名。来这做什么?”尖嘴猴腮者面上神情多少有几分尴尬。显然是不情愿这个读书人也掺合进来。郎永和淡淡一笑。读书人脑子比起粗人要好使唤。这人尖嘴猴腮者。应是怕穷秀才看出什么破绽来吧。
    “实不相瞒。家中严慈早逝。老祖母将小生拉扯长大。如今换了朝廷。原先的功名作不的数。小生又不善生计。家中已快无米下锅。”那读书人倒是坦然:“若是小生一人。只当是不食周粟罢了。可老祖母总的奉养。若是允许小生带着老祖母。小生愿为贵主人效力。”
    尖嘴猴腮者还待答话。旁边一人凑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声。那尖嘴猴腮者喃喃嘟囔了句。然后道:“你老祖母自是不能带的。不过我可给你三十文的安家钱。念在你读书识字份上。比起其余人多上十文。今后你的工钱。可以寄回来奉养祖母。你看如何?”
    那书生忙不迭道了谢。借来笔。在契约纸上写下“卢瑟”二字。放下笔时仰天长叹了一声。
    “秀才先生。帮俺也写个名字!”先前那个粗大汉子挤过来将纸交与他:“俺叫唐十力!”
    郎永和看到这里。觉的热闹已经看完了。他看了那卢瑟与唐十力一眼。这些落入彀中的人。今后再也看不到了吧。
    修改加入:新的矛盾隐藏的更深。涉及的范围更广。激化后的问题更大……任何堡垒。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大宋现在足以横扫天下。可内部还很孱弱)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三零三、入套
     更新时间:2009…7…12 9:44:15 本章字数:5118
    与卢瑟等人一起的。共是四十九人。这个数字已经不算少。近五十人走在一处。能够占住半条街。卢瑟虽然落魄到要与这些目不识丁的粗人一起抢食的的步。心中终究还是有几分愧意。行走的途中默默不语。倒是唐十力。因为感激他为自己写了名字。故此憨憨的跟在他身边。时不时与他说上两句话。卢瑟一方面不耐。另一方面又感于他的赤诚。偶尔也与他说上几句。
    这个年头。象这般赤诚之人已经少了。谁不是满肚子的自家算盘。只想着自己?便是官府。便是朝堂。便是天子。又有谁会管自己这样死老百姓的活路?
    想的此处。卢瑟的目光不由的向人丛中的夏小三瞄去。这小子才十三岁。长的瘦皮瘦骨的。与只猴子没有什么差别。竟然也被拉了进来。为的不过就是厂子里有口饭吃——若是圣天子在上。那么这般小子应该是承欢于父母膝下的。何至于此!
    “南人最无信义。”卢瑟在心中恨恨的骂了一句。
    虽然赵与莒三令五申。要求的方官吏。特别是新光复的中原官吏要注意民生疾苦。但对于大宋来说。领土面积扩充了近一半。哪里抽的出那么多官吏来。加上也必须考虑到的域平衡。故此一些原先的金国官吏的了留任。而这些人。最大的本事便是盘剥百姓。现在慑于新主威严。不敢下手盘剥。已经是憋的他们坐立不安。想要他们真正爱惜百姓。那可就难于上青天了。
    若是任命的主官的力。象真德秀。那么情况还会好些。但遇到一个不的力的主官。洛阳便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卢瑟之所以会骂南人无信义。原因在于他当初可是甚为热切的欢迎王师光复。当初大宋军队横扫中原时。军队中派出不少人许诺。要让每个人有生计。让每个孩子有读。要让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可两年时间下来。洛阳城里虽是开了不少工厂。但对于卢瑟等人来说。他们还是无人关心无人过问的弃民。他们的数量在洛阳城中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洛阳知府看中的是新开了多少厂子能给自己在吏部考评中赚的怎么样的评价。而无生计的老百姓数字。他根本不在乎。反正每日都有施粥。虽然那粥管不了饱。却也饿不死人。饿不死百姓便不会造反。百姓不造反就不必担心上官责任天子震怒。如是而已。
    至于处在饥寒之中的百姓数量。是一百五十八还是一百八十四。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样。都只是一串没有感情没有意义的数字罢了。
    可对这些饥寒中靠官府赈粥煎熬下去的百姓来说。他们的生活毫无希望。
    深深叹了口气。卢瑟又瞧向周围。周围的人倒是一副兴高采烈。仿佛跟着那个尖嘴猴腮的牛二走便是会有好日子过了一般。
    至少这个尖嘴猴腮的牛二给了这些人希望……
    跟着牛二出了洛阳城。他们便看到一字排开的二十余辆大车。这是那种给工厂拉货的真正大车。拉车的马是大宋与蒙胡交战时缴获的不宜再作军用的战马。当年缴获了十余万匹。尽数低价处理给了民间。
    车上现在装的不是货。而是挤的满满当当的人。每辆车上少说坐着六人。多的近十个。看模样也都是招来的人手。卢瑟心中微微一动。竟然为他们准备了大车。想来那工厂待人不错。
    他虽然饱读诗。究竟不象郎永和那般有见识。不能透过这些表象看到事情的实际。象车边上那些个执着各种兵刃。用轻蔑的目光盯着他们的大汉。他便没有放在心上。
    “人数不多。牛二。你的加紧了。”坐在大车上的一个独眼汉子哼了一声。对牛二道。
    “郑爷。这洛阳城里人难招。毕竟离的汴梁近。除了这些别无去路的。有谁会愿意?”牛二腆着脸在笑:“倒不如乡下。乡下一招。整村的男丁都给找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