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金手指 >

第287章

大宋金手指-第287章

小说: 大宋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雷听得叹了口气,李锐说得很有道理,但也只是很有道理,因为这些道理他自己也明白,可是他到哪儿去弄足够的财货来填饱手下蒙族王公贵戚们永不满足的贪欲呢。
    现在他能够支掺,靠地是李锐叔父李全在辽阳的屯田。
    “陛下若是想积攒更多财货,唯有二途,一是掠掳,可如今能掠掳的唯有高丽罢了。另一则是……”
    李锐说到这里,却住口不语了。
    拖雷一手拉着他的胳膊,眼睛紧紧盯着他:“说,快说!”
    “此话是臣说出的话便是有罪了,陛下……陛下可去问一人,他说出之后,不但无罪,而且国族王公贵戚处,更易被接受些。”李锐微微笑道。
    “谁?”
    “孛鲁大王。”
    对于孛鲁这个人,李锐非常熟悉,在流求的时候,就曾不只一次听人谈起,象耶律楚材,象孟希声,都曾说起这个木华黎之子。
    他不仅继承了木华黎的王爵,也继承了木华黎在蒙胡中的声望,拖雷能够在惨败之后仍然掌握四万蒙胡精锐,孛鲁功不可没。但同样是因为孛鲁的声望与影响力,让拖雷对他有几分忌惮。
    在拖雷学来地汉人权谋中,有不少都是功高震主地事情。拖雷心胸虽是开阔,可是这种忌惮是随着他的权位而必然产生地。故此,孛鲁很长时间内并不在他身边,而是被他遣去开拓北方,前几日才获胜回来。
    “孛鲁?”他微一沉吟,心中顿时一亮。
    当初铁木真西征时,令孛鲁经营燕云,结果孛鲁诸部之富庶,便是西征得抢得满嘴是油的那些贵族们也嫉妒得紧,不只一次去铁木真处告状,说是他们抢来的东西还不如孛鲁通过贸易得的多。现在那些善于理财的畏兀儿人都随了几位兄长,自己手中能够敛财的,就只有孛鲁和李全二人了。
    “来人,去请孛鲁大王……不了,朕亲自去。”拖雷大声道,走了两步,回头看了看李锐,见李锐留在原地不动,他有些不满地道:“李卿,你还在那呆着做什么,随朕一起去吧。”
    孛鲁颇有乃父木华黎之风,加上他久镇汉地,在所有蒙胡权贵之中,他是接受汉化最快的一个,甚至比起拖雷还要快。铁木真在世时对他这一点相当不喜,拖雷登基后又将他打发到北地去征讨山林蛮族,他却毫无怨言。这次拖雷带着李锐来访,他也不觉得惊讶。
    当听得拖雷的来意之后,他飞快地看了李锐一眼。
    “欲聚财,便先得放下仇恨,与宋人贸易。”他是个有问必答的性子,而且这两年来他也思忖了许多东西,他的经历见闻让他意识到,蒙胡若还是按着几百年不变的放牧生涯下去,用不着多久就会在与宋国的消耗中灭亡。他细细思忖了会儿后道:“陛下,这三年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毛皮,宋人需要这些毛皮,我们可以通过高丽为中转,把这些毛皮卖与宋人,从宋人处换来草原上稀罕的器物,再用这些器物去窝阔台汗、术赤汗他们那里换取更多的毛皮,我们居中获利,用这获利积累的财富招徕草原诸部,陛下何愁他们不遵守陛下的制度?我这有一样东西,陛下看了就知道这贸易能获取多大的利益。”
    当看到他所说的东西时,拖雷哈哈大笑起来,他拿出来的,正是拖雷刚才放下的那份报纸。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五九、铤而走险奋一击
     更新时间:2009…6…14 20:32:26 本章字数:4987
    同样的一份报纸也呈放在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案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完颜守绪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金国自己也办了报,只是那上面干巴巴的歌功颂德文章,在新鲜劲完后,完颜守绪自家也看得无趣。
    最初完颜守绪学宋国革新之策,开放报禁,允许汴梁等地兴办报纸,但很快他发现不对之处,报纸之上尽是鼓吹宋国如何好的文章,特别是将金国与宋国两国国策对比,更有激进者甚至以“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讥讽金国天子。为此,完颜守绪又仿宋国的新闻出版司,在金国礼部增设管理报刊之部门,为便于行事,这部门官吏都着绿色官袍,很快便将报纸上的反对之声扫荡一空。
    这些绿袍小吏称那些称赞大宋的都是领了大宋金元券者,他们私下谈话中讽之为金元党,而汴梁百姓士子失去了报纸的热闹,剩余几家都是睁眼说瞎话的主儿,便借着他们官袍颜色将这些主管的小官称为绿八官,即绿色王八之意,也有人说他们是绿霸…………绿色恶霸也。
    总之他们有办法让在大宋风声水起生气勃勃的报业,变得粘粘搭搭死水一潭,这两个月来,就连完颜守绪也懒得看金国自己的报纸,而通过轮船招商局的蒸汽轮准时送来的宋国报纸,只要到了便少不得往他这送上一份。
    象他桌上的这张报纸,已经送来了一个月,因为被他反复揉搓又摊开再看的缘故,这报纸都已经不成样子了。幸好宋人报纸的纸张质量非常出色,这样反复蹂躏之下,竟然还未撕破。
    “一千五百万贯推广义务教育……”
    看着这标题,完颜守绪便觉得心中憋闷,气血不住翻滚,仿佛随时都会破体而出一般。
    金国便是未曾失去半壁江山之时,每年收入也远不如僻居江南的宋国。现在更是失去了半壁江山,虽略有恢复,精华部位的关中、河南尚在,但去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千五百万贯,这还是托了宋国的福。宋国大量需要煤,而金国境内恰好有煤,故此在去年八月之后,孟希声走通了关节,直接自金国运煤沿黄河而下,向宋国卖煤成了金国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内容。
    饶是如此,完颜守绪还是觉得捉襟见肘,那些女真权贵们发觉卖煤可以获取暴利,满足他们对大宋数目众多地奢侈品需求之后。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爪子伸向这块肥肉,吵吵嚷嚷闹得完颜守绪心神不宁,而金国户部也立刻向他报告。这种滥采使得户部的财政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一千五百万贯……
    完颜守绪目光又盯在那串数字上。然后痛哭起来。
    他自认为是一代英主。且不说勤于政务。就是奢侈享受比起先帝也要差上许多。自登基以来。殚精竭虑为地便是把这个奄奄一息地国家带上正途。为此甚至不顾臣民嘲讽。去学习宋国地革新。可他得到地是什么。失望还是失望。前方宋国地背影越来越远。完颜守绪心中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再追上赵与莒了。
    金国如今对宋国地依赖。远远超过此前任何时候。不靠与宋国地贸易。他连百官军士地俸禄粮饷都无法发出。
    大殿中只有完颜守绪一个人地哭声。早在他痛哭之前。那些内侍宫女。就被他赶走了。他不能容忍自己在外人面前显示出软弱地一面。特别是宫内地这些小人。若被他们传播出去。还不知道外头会如何嘲笑于他。
    许久之后。他地情绪才平静下来。他抹掉自己地泪。背着手来回踱步。然后出殿下令道:“来人。召完颜合达平章来。”
    完颜合达是他手中最重要地大臣了。别地臣子或者贪婪或者愚蠢。完颜守绪根本信不过他们。
    在等待完颜合达地过程中。完颜守绪显得极为烦躁不安。他时而回到御座之上,时而背手来回踱步。只不过是半个钟点的时间罢了,他却觉得仿佛等了五六个时辰。“合达平章,朕召你来,是想问问大元之事。”见得完颜合达,不待他行礼,完颜守绪便批头盖脑地说道。
    完颜合达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帝一向厌恶蒙胡,称他们不是胡虏便是蒙鞑,以“大元”这个国号称之,分明是皇帝陛下动了别的心思。他吸了口气,好半晌后道:“陛下,此事须得从长计议!”
    “朕知道,朕知道,但是朕不能等了。”完颜守绪叹了口气,将案上的报纸指给完颜合达看:“这期报纸,一个月前的了,卿知道此事吧?”
    完颜合达扫了报纸一眼,然后点头:“陛下,臣知道此事。”
    “你看,一千五百万贯,朕在宋国的那位皇兄,漫不经心地便花去这么多钱来!爱卿,去年咱们大宋岁入,也只有这一千五百万贯罢了!”
    “朕这些年来励精图治,不耻下问,甚至于放下身段,向那南朝的乳臭皇帝学他革新之策。朕只想让我大金有重振之日,但是……朕发现,这般下去,我大金与宋国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完颜守绪说得激动,禁不住以手拍案:“朕岂是亡国之君乎?自古以来,亡国之君中,勤政如朕者有乎?节俭如朕者有乎?好学如朕者有乎?纳谏如朕者有乎?朕绝非亡国之君,爱卿也非亡国之臣,可我大金却至如此窘境,朕除去痛恨于先帝之外,尚能何为?”
    听得完颜守绪一连串地质问,完颜合达只能苦笑。
    完颜守绪身躯肥胖,若是不了解他的,只怕真以为他是享乐淫逸的天子,但完颜合达却是清楚,金国一连四位天子之中,只怕要算这位最为勤奋了。耐何他生不逢时,先是要收拢被蒙胡残破了的烂摊子,接着又要面对宋国那位千古未尝一有的奇才天子,时也命也。非他之过。
    “朕不想做亡国之君,但如今大势所趋…………平章不必用虚言安慰朕,朕瞧得清清楚楚,最多再过两三年时间,宋国便养精蓄锐已毕,那时他大军北进。朕只怕连一日粮饷也支侍不出。如今在朝中那些吹捧朕吹得最凶的,到时便是将朕缚着送往南朝最勤的!”
    “朕不愿坐以待毙,便唯有铤而走险!”
    完颜守绪在汴梁慷慨激昂地对着重臣宣告自己即将采取的政策时,李邺行在临安的大街上,他左边是孟珙,右边是扈世达,扈世达神情有些发呆,李邺与孟珙却都是一脸暧昧。
    “李参领,今日兴尽否?”孟珙嘿嘿笑着对李邺道。
    “自然。自然,今日让你破费了。”李邺拍了拍孟珙肩膀,也是笑道。
    若论年纪。孟珙要比他大上一轮,但论及军功与如今在朝野中地声望,孟珙拍马也赶不上李邺了。去年孟、扈二人初至临安时,为了与天子爱将结好,没少往李邺与李一挝处跑,各种礼物也送了不少。不过对二人的态度,李邺是来者不拒,李一挝却是什么都不收,特别是李一挝家中娘子管束极紧。到外头喝花酒逛勾栏之类的事情,李一挝根本不敢做,颇有前时名将韩世忠惧内之风。
    李邺则不然,李邺心中有自己的算盘,他知道自己犯些小错,天子不但不会怪罪,反而对时不时地拿这些小错敲打他乐此不疲。在文官的心中,他算不得什么好人,越是如此。他便越安全。但他又不想从此就纵情酒色虚度一生,他还想立下更大功劳,特别是开疆拓土扬威远国,要这样,他就必须与孟珙、扈世达这种宿将子弟。
    “据说今日这胡姬坊的胡姬,都是那位大食商人自各国收罗而来地,李参领大展神威,当真是扬威异国了。”孟珙又嘿嘿笑了声。
    “你也是龙马精神,我看着你带了三个入内。”李邺当然也不忘记回捧一下孟珙。然后二人齐齐看向扈世达。扈世达面色微红,男人在别的地方可以退缩。在这种情形下是绝不能退缩的,他伸出一只手,手上伸直了三根手指,却是一语不发。
    ***之色谈完之后,孟珙又笑嘻嘻地道:“李参领,我与世达来此都快有一年了,听闻最近要安排我们入军中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