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秋里的建议却全盘打乱了风雨的计划。
虽然这样一来,以骑兵为主秋风军不会再有同燕家军主力展开艰苦防守的可能,从而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可以预见的巨大伤亡,而且从侧翼迂回也有利于发挥骑兵的高机动性,就秋风军本身的角度看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放到全局而言,则使得风雨对燕南天的拦截出现巨大的漏洞,同时也让风雨在最后决战时无法直接指挥一支足够强大的骑兵机动部队作为最后决定胜负的筹码。
这样的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风雨在愤怒中下达了最为严厉的军令:“转告秋里,秋风军南下占领西渡口,事关全局,不容更改,必须于十月十七日夜晚最迟不得超过十月十八日的清晨赶赴指定位置,阻截燕家军东返,违背军令者杀无赦!”
说到这里,风雨略略停顿了一下,意犹未尽的补充道:“将这道军令传抄到秋风军各团,令各团将领严格遵循此令行事!”
第八章 作战会议
第十八集凉城夜战第八章作战会议 正当燕家军和风雨军的本阵在广阔的原野上赛跑的时候,在两支大军的北面,锦州的西面正有一支精锐的骑兵迎面而来。
“风侯来了命令,我军必须遵命行事!”
疾驰而来的探骑,惊醒了随着战马颠簸而在行进中小寐的秋里,同时也传达了风雨的命令。
秋里微微张开了双眼,略略看了一下命令,脸色顿变。
“见鬼,这不是要我们送死去吗?”
还没等秋里开口,在一边的精壮少年便已经愤愤的叫了起来——五万以骑兵为主的军队硬是要去阻截数十万大军的归途,绝对是有去无回的送命。
“秋里,风侯已经将命令传达到了各团将佐,拓拔副统领以此为借口率领后队兵马掉头,遵循风侯之命行事了,其他没有走的各团目前也非常不稳。”
一阵香风飘来,在叮铃的悦耳声响中,银盔银甲的少妇也赶了过来,疾驰到秋里的跟前,略带着焦虑的说道。
“义父,风侯分明是对您不信任!”
少年听了之后更为激动,在西北深秋的寒风中,吐出了一连串热气。
“遵令行事!”
秋里冷冷的瞪了秋十三郎一眼,率先拨转了马头。
“可是义父,在风侯命令我们南下之前,我军就已经进行了迂回,如今燕家军就在眼前了,就这么返回岂不是前功尽弃?更何况如此匆匆而行,来回奔波,姑且不论能否及时完成风侯的任务,就算勉强赶到指定战场,也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势必会让无数将士喋血沙场!”
秋十三郎有些激动的拦住了秋里的马首,不死心的劝阻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风侯相距太远,根本不知道这里的实际情况,义父为一军统帅,理当做出最符合全军利益的决策!”
“闭嘴!军令如山,再有妄议者斩!”
秋里的眼神中冷冷的射出了死亡的光芒,即便是秋十三郎这样的意气少年,也不由发自内心的一寒。
“秋……秋帅……”
虽然有些不甘,秋十三郎却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秋帅,虽然军令如山,但是战场瞬息万变,十三郎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
正在此时,一直在秋里身边一言不发的费全却突然开口了:“风侯和燕南天之战,胜负难料,但是若遵循风侯之命,则秋风军势必损伤惨重。更何况风侯不了解我军情形,已对秋帅产生怀疑,即便遵命行事,恐怕也难改风侯对秋帅的误会。倒不如继续前策,以秋帅之威信,定能号召各团将士听令,以胜利之果回报风侯,相信届时风侯也就不会再有责怪了!”
“是啊,秋里!大军作战贵在神速统一,犹犹豫豫、反反复复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一边的银玲公主也开口帮腔道。
秋里微微皱眉,脸上的寒霜更加厚了一层,他抬眼望了望天上密布的阴云,眼看即将到来的暴雨预兆,令天地格外阴沉,秋风军统帅的心中也是因为踌躇而非常烦躁。
风雨固然恼火秋里的独断专行,秋里心中却也有自己的委屈。
早在一开始接到风雨命令秋风军南下会合的命令之前,由于战场的阻隔以及战况的瞬息万变,不知道燕南天已经撤退的秋里,遵循着风雨以前和白虎军会师的命令南下,因此军队的实际位置其实早就和风雨以为中的大大不同了。
等秋里好不容易从风雨的信使那里知道战况发展之后,作为一个有主见的将领,他根据自己军队的实际情况,坚持了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在写信陈述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劝说风雨改变前令的同时,做出了继续原先行军方向、充分发挥骑兵机动力的迂回奔袭的决定,从而避免军队在盲目执行相反的命令时引发的疲惫与士气低沉。
秋里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直到风雨的第二道命令到达,方才发现自己和风雨的本阵之间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误解和矛盾。
但是这个时候,秋风军已经严格执行了秋里的命令,军队的位置已经由原先在燕家军的西北面逐渐转移到燕家军的西面,也就是说已经南下的过头了,甚至已经快到燕南天侧翼骑兵的索敌范围了,正是即将发动侧翼奔袭的时候。所以如果就这样贸然返回,不但让大军徒劳无功士气消沉,而且也不利于对风雨军令的执行,尤其是眼看天色正预兆着即将大雨倾盆,更进一步妨碍到了秋风军此时赶赴风雨指定地点的难度,对于军队作战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然而,越过自己直接将军令下达给了各团部将的举动,显示了风雨非常的愤怒,并且导致包括副统领拓拔山崎在内的部分军队已经开始抛弃了原先的计划而执行其风雨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秋里清楚如果自己再固执己见的话,只能够造成军队的更大混乱。
面对如此局面,即便是一向果断的秋里,此时也是左右为难,即有些恼火风雨对自己的不信任,又犹豫着接下来的选择。也就在这个时候,却见一匹战马飞快的驰来,马上的信使一见到秋里便滚落下马,气喘吁吁的说道:“秋帅,风侯的亲笔信!”
说完,这信使便往后一仰晕过去了,那匹战马也差不多同时摔倒下来,显然是经过了长途急行。这情形让费全等人惊疑不定的互望了一眼,然后由秋十三郎快步下马从信使的怀中掏出了那封信,递给了秋里。
在费全、银玲公主和秋十三郎的注视之下,秋里不动声色的接过了风雨的亲笔信,展开一看却不由一怔:“弟深知兄之考虑,自有道理,骑兵正面阻截势必损伤惨重。只是迂回侧击虽有益骑兵机动,然仅能损及燕军皮毛,坐失良机;阻截燕贼则是全局考虑,若乘其新败缺粮士气低落之际一举歼之,则放眼中原,天下抵定,圣龙中兴有望,可谓毕其功于一役。否则任其返回,必定死灰复燃,神州烽火再起,生灵涂炭,天下凋零。为此,风雨不惜以凉州一隅,万千军民之牺牲,换我神州之安宁。同理亦然,弟需以秋风军一军之牺牲,换我风雨军全军之胜利!
“何况,西渡口只是防患于未然,燕南天未必会行,秋风军占据西渡口,既可以虎威之师威慑敌军,更可及时千里驰援,助弟一臂之力。事关重大,望兄以天下大局为念,顾及兄弟之情,莫负弟之所期!”
和前一道命令冰冷无情不同,这一道命令详述了道理,而且抬出了兄弟之情,可谓声情并茂,让秋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不用再说了,传令全军遵风侯之命行事!”
秋里的命令非常简洁,同时也显得不容违背,让身边的亲信纷纷叹了一口气,知道无力改变,只好无奈的遵从。
但就在秋十三郎纷纷的准备策马前行之际,却见秋里挥手让他近前。
“义父!”
少年以为秋里改变了主意,有些兴奋的叫道。
“我给你三千精锐,敢不敢到燕家军那里去走一遭!”
秋风军的统帅缓缓的策马而行,双目紧盯着前方,异常平淡的说道。
“义父的意思……”
秋十三郎愣了一愣,以三千骑兵去突袭四十万燕家军,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让大胆不落人后的秋十三郎也多少有些胆怯。
“燕南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我军的行踪,所以你到时候就乘大雨倾盆的时机发动奔袭,扰乱燕南天行军的速度,然后增添饭灶、虚设旌旗北返,并不时遣小股兵力骚扰,务必让燕南天以为这是我军主力。”
“遵令!”
少年犹豫了一下,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任务,以三千精锐冒雨突袭数十万大军已经是一件极为大胆的事情,而要用三千骑兵伪装成五万大军诱骗敌人,更是需要极高的智谋,实在是一件很大的挑战。不过意气飞扬的少年并没有秋里失望,也仅仅是在那么犹豫一下之后,立刻躬身遵令,随即策马而去。
不多时,三千精锐的骑兵很快脱离大队,飞一般的向东驰去,留下的是飞扬的尘土,带走的是战斗激情。
秋里目送着三千儿郎的远行,心中轻轻的一叹。
和风雨的观点不同,秋里在同燕南天对阵之中,发现这位东北的强藩绝对是一个精于算计擅长征伐的沙场宿将,以他的能力应该会清楚东渡口将是风雨所预料并且所期望的决战之地,因此秋里非常怀疑对方是不是会按照风雨的设想进军,反而认为西渡口更有可能是燕家军选择的地点。而如果秋里的猜测变成了现实,则秋风军将承受莫大的压力,在缺少主力支援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在决战之后天知道还有多少优秀的将士能够幸存。
但是作为一名将领,他不得不接受军令,所以派遣秋十三郎的奇袭便是迫不得已的决定,唯有如此方能够为已经偏离了风雨所知处境的秋风军争取到完成任务的足够时间,也才能够让秋风军有更多的闲余争取战场上的地形,从而在自己能够掌控的最大限度上减轻秋风军的损失。
行进的队伍是静穆的,深秋的西北卷着黄沙,狂风的呼啸中和着马蹄的脚步声,传入心怀忧虑的将军耳中,却仿佛成了一曲破阵子的协奏:风烟浩荡,折八百里胡缨,漫卷大旗蔽斜阳。
斜阳欲残秋气沉,龙骧虎贲默无声,战鼓忽腾。
长戈划过平沙裂,飞虹未饮尚霜明,将军破阵行!
……
“全军加速进军!”
蓦然,秋里提声喝道,任自发出了一股胸中的浊气。而在这一声大喝之后,年轻的秋风军统领发现自己终于抛开了内心的块垒,瞬间涌出的是无限的豪情和强烈的战意,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竟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
“前进!”
应和着秋里的命令,各团营的将佐纷纷督促着自己的部队,加快了行军的步伐,伴随着越来越阴沉的天气,顶着开始淅淅沥沥下起来的小雨,奔赴沙场。
圣龙历七五六年十月十五日的夜晚,乌云漫布在黑压压的天空,气压也骤然降低,到处都给人一阵难以呼吸的压抑。
不时的,一道霹雳划过天宇,仿佛巨龙在苍穹愤怒的挥舞爪牙,光芒在瞬间照耀了大地,随即又重新归于沉寂。
“轰隆隆……”
终于,雷声沉闷的传来,继而是大雨倾盆,如同黄豆般的雨滴滴落在地面,让原本崎岖的道路更加泥泞。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双方的行军都造成了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