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八百年-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支和那些会爆炸的弩箭将城头上的蒙古军解决一样。
五泼射击过后,一面绿色的令摇动了起来,躺在地上的步兵放下重弩,重新站了起来,提着足足三十多斤重的重弩重新列队,长枪兵也提着长枪在重弩兵两侧列阵保护。
长城头上,已经没有了人,一个活的都没有,活的都逃得差不多了,傻子才会顶着北伐军如此密集而又大威力的箭雨在这硬守呢,虽然蒙古人骑射无双,可是也要箭支能够得到才行啊,下了马的蒙古人拉起长弓,可以集射三百米内的目标,可是北伐军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直接应该五百米开外来解决战斗,密集的箭雨,大威力的弩弓,黑色的衣甲,几乎让这些蒙古人再一次见到了大秦铁军。
' '
109 休养生息
蒙古人很不适应这种进攻与防御完全调转的打法,让蒙古人守城,可能还不如那些新附军呢,一个个笨得要命,诺大的长城天险,不过三天的功夫就被攻破了一条大口子,沿着长城而进,不到十天,陕北长城边关尽入北伐之手,自此,北伐军已经处于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境地。
北伐军可谓是一战而惊天下,陕西、河东两路的汉民纷纷逃往北伐军打下来的地盘当中讨生活,使得北伐军的兵源不成问题,何况还有一支支的义军投靠。
孙阳现在可有活干了,还差点要累死,本来他就是留守的,投靠而来的汉民也就算了,但是投靠而来的各路义军已经达到了两万人,多数都是步兵,趁着卓格实力大陨,陕西一路蒙古人心惶惶的时候突破重围,进入北伐军的地盘。
孙阳绝不会允许北伐军当中出现山头势力,趁着现在蒙古人内乱不休之际,孙阳把所有的义军将领都集中到了北伐军的中心八星城当中。
在会议室当中,孙阳看着这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将领,打什么旗号的都有,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反抗蒙古鞑子的暴政,不甘心屈服,虽然他们在这历史的长河当中,连一朵小浪花都算不上,但是他们却有着汉人的血气。
佩服归佩服,但是孙阳仍然开门见山的说出了他的意思,孙阳一向都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去,这一点从北伐军的做战风格上就能看得出来,很少使用什么计策之类的,完全就是步步推进,骑兵虽然机动飘忽,可是归根结底,仍然是有着明确的做战目标。
军人都喜欢这个,不喜欢拐弯没角,孙阳扫视了一眼众位将领,手指头在桌子上敲了敲,“各位,孙某先将丑话说在前头,诸位来投靠我北伐军,自然是看上了我北伐军的战斗力,而这种战斗力的前提就是统一,高度的统一,统一训练,统一指挥,统一思想,所以各位所带来的军队,要经过重亲折筛选,老弱将会被淘汰,成为普通的工人或是牧民,稍强者,补充到乙级防御部队或是后勤辎重部队当中,只有最精锐的才会成为甲级精锐。”孙阳沉声说道。
“并非孙阳要夺诸位兵权,这种整编是北伐军必行的步骤,这一点郭破虏就可以做证,当初他加入的时候,一样经受了整编,孙某也不勉强诸位,若是不同意就地接受整编的,可以自由离开,如果接受的话,明日就把你们手上的部队领到东门外,开始接受整编!”孙阳说道。
北伐军现在留守的都是乙级防御部队,可是哪怕是乙级防御部队在这些义军看来,也是相当的精锐的,统一的黑色军装,身上是黑色的铁甲,甚至还有黑色的面罩,行走之间,步子整齐,特别是一天早上,大军集合,哼哼哈哈的喝吼着,围着八星城跑上一圈,足足几十里。
这些赶来的义军多是陕西、河西两路的汉人组成,只不过是人都有野心,两支带着千余人义军的将领还是拉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他们并不想交出自己手上的兵权,孙阳果真信守承诺,没有强行扣压,也没有动武,只是任由他们离开,甚至还给他们补充了一些军刀长枪等武器,无论如何,这些义军总是能给蒙古人找找麻烦,当然,也不排除排降的可能。
剩下的有建制的军队大约有两万余人,分属三支义军队伍,此时已经在东门外集合,静等着北伐军的整编,至于他们的将领,在接受条件之后,就要进城学习,读书习字,学习孙阳从电脑上抄下来的那些经典战术战例,什么闪电战,破袭战,机动迂回做战等等,现在孙阳手头上有关军事指挥做战的资料已经厚达两尺了,当然,与这个时代毛笔写字也有关系,哪怕是蝇头小楷,也要大得多。
驻八星城的推山营被派了出来执行整编任务,整编任务很简单,两万多人分批进行测试,想要成为北伐军的一员,体能是最重要的,没有体能,一切都是白搭,先是俯卧撑,就连那些女兵团的女兵都能做五十个俯卧撑,而这些男人们,是一百个打底,做不到一百个的,淘汰,另有安排,仅仅是一百个俯卧撑,就把多达七千人挡在北伐军军事体系之外,还剩下一万多人。
接下来就是跑步,像什么挥刀、弓箭这些根本就不用测试,清一以全部都是体能,这些测试的士兵无需武装,轻装上阵,围着八星城跑上一圈就行了,八星城很大,若是用尖角之外来测算的话,长达四十余里,这一圈跑下来,又淘汰了一大半,也就是说,这两万多义军最后能撑下来的,也不过才七千余人而已,这七千余人,就是这支义军的精锐了。
这个比例已经不小了,这些挑选出来的精锐会骑马的,分派进两个主战骑兵师,无论原本的官职如何,一率从列兵做起,反正现在仗打得多,只要敢打敢拼,想要一路升到军士也挺容易的。
剩下的不会骑马的,分派进步兵,会不会骑马,就成为了甲乙两级部队的一个分水岭,不过在步兵当中,也有练习骑马的机会。
至于被淘汰者,挑选其优者,由苏灿进行再一次训练,然后分派给防御部队和后勤辎重部队,实在不行的,才分派到了工厂进行八星城的工业活动。
一切凭实力说话,本身实力不如人,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大家各司其职,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两万多义军就整编完毕,一切都顺利得不敢想像。
现在的北伐军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盘,不过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兵多民少,种地放牧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想自给自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过还好,孙阳有大把的经验可以借鉴。
现在除了战斗部队和后勤部队之后,北伐军又多了一支部队,叫做农垦兵团,实行的是军事编制,干的是其实就是农活,集中力量进行土地的开垦,人多力量大,竟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李平从南边运回来了大量的种粮,同时也给北伐军的自产工业找到了销路,八星城的那些女人们利用织布机织出来的纯羊毛布料,光滑细腻,虽然比不上丝稠,但是绝对比普通的麻布和棉布要强上许多。
这些色目人并不在乎北伐军与蒙元的敌对关系,他们手眼通天,自然有办法从八星城把一捆捆的布料运走,而送来的则是八星城急缺粮食,粮食就是八星城最需要的东西,也是整个北伐军最需要的东西,至于盐,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北伐军已经与青海等地取得了一定的联系,重金之下,自然有当地的人把盐一路向北背到草原,然后交给北伐军,北伐军在草原上也算是打下了一个凶悍的名声。
北伐从打下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一块地盘之后,竟然摇身一变,从一个凶悍的军事组织变成了一个温顺的商业组织,甚至用一些铁锅、瓷碗等与草原上的蒙古人做起了买卖,而主要的收购目标就是羊毛,羊毛这玩意在草原上根本就不值钱,连狼都不吃,不过对北伐军却有着大用。
一个铁锅可以换五百斤的羊毛,一个瓷碗都能换来一百斤的羊毛,蒙古牧民觉得自己赚了,而孙阳觉得自己赚了,反正双方都觉得自己大赚特赚。
' '
110 行政
原本杀得蒙古草原血流成河的黑狼军突然一下子就沉寂了下去,甚至摇身一变,大摇大摆的做起生意来,八星城出产的毛料布匹仅次于江南丝稠,颇受追捧,而且还供不应求。
特别是新建起的五星城,几乎就成为一个纺织的城市,大量的羊毛在这里经过处理之后纺成布料,然后向南或是向东运输,倒卖出去,纺织业成为了北伐军的一个支柱产业,在远离大宋,没有后方支援的前提之下,孙阳只能想办法自创财富,甚至连铁器都卖,比如一此锅子之类的东西,其实蒙古人更在意的是他们的武器,而且还是火器,只不过火器是绝对不会流落出去的,北伐军控制得最严密的就是八星城,八星城也是北伐军最重要的一个军事生产基地。
北伐军一直打到了长城边上之后就停了下来,原地驻守驻防,但是却并没有放松军备,部队的训练从来就没有停过,而蒙古人的朝堂争斗,再加上南方的商口开启,一时之间也没有功夫顾及到北伐军所控制的根据地。
大宋,蒙元,还有北伐军都是努力的修养生息着,北伐军做为一支新兴起的势力,打出的又是华夏文明守护者的旗号,一面铁血大旗举将起来,着实吸引了不少的有识之士的加入,发展的势头极猛。
钢铁与纺织是北伐军最大的两项收益,从其它地方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蒙古人自从入主中原之后,从土包子一下子变成了暴发户,再加上中央控制不严,根本就无法有效的封锁北伐军的对外贸易。
现在孙阳唯一缺的就是粮食,所以用粮食来换布匹或是铁器的话,可以得到极大的优惠,手眼通天的商人不乏其人,大量的粮食,甚至是种粮流进了北伐军的地盘,而大量的毛料和铁器也从五星城和八星城两大城市流落出去。
但是火器与重弩是北伐军的军事用品,属于严格的管制品,绝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外流。
只不过地盘扩大以后,人口也多了起来,再加上逃来此地的汉民,使得北伐军的控制区内已经拥有人口多达百万,如此多的人口,已经不可能再进行全部的军管了,原本的军事管理手段,必须要再分离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出来,否则的话会把后勤生生的拖垮,把李平一直累死才成。
在没有行政部门之前,就连民事这头,都是由李平来负责的,可想而知,李平的压力会有多大,孙**本就无法分身帮忙,他要在军队和工厂两头跑,军队要指导训练,毕竟北伐军的训练掺杂了大量的现代化的因素。
而在这种情况下,孙阳和李平把手头上所有能用的人都划拉了个遍,这些能用的人多是李平从大都用各种手段或请或绑弄来的,这些读书人多是在充当一个教师的角色,教着北伐军上下读书认字,效果相当的不错。
其中一个叫林子善的人被孙阳给挑了出来,林子善,一个中年书生,平时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不过他教的学生,却是成绩最好的,识字最快的,而且说来也怪,这些当兵的大老粗平时最爱拿读书人开涮,已经气得十几个书生差点要自杀的。
但是林子善手下却不一样,他可以一次教两个连的士兵读书,而他所教的这些士兵,却是最听话的,甚至对林子善颇为尊重。
因为林子善没有其它读书人的那种傲气,能够对士兵们平等相待,虽然为人严肃不苟言笑,但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