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活传说 >

第5章

重活传说-第5章

小说: 重活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估计他父亲不是进疯人院就是挨枪子,智者与疯子只半步之遥。可推后半步呢?那纯粹就是马后炮。想到此,陈浩心里涌起一阵烦躁。
    “小浩哥,妈妈让我来叫你和爸爸去吃饭。”脆生生得娇呼从不远处那个蹦蹦跳跳青春洋溢的小姑娘赵燕嘴里发出,脸上带着喜悦的她一转眼就来到他跟前。
    “这不是会引起歧义嘛。”陈浩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的陈燕,被人叫了大半辈子的他这才发现“浩”字如此令他牙酸,早已决定改变赵燕悲惨命运的他心里不无恶趣地想。“小号哥,等以后你就知道我是小号还是大号。”
    几间低矮的土坯房门前挂着陈建村生产队的牌子,两人溜进其中一间稍大点的房间,里面烟雾缭绕夹杂着几天没洗脚的臭味让人简直透不过起来。此时参会的一群大老爷们耷拉着脑袋默默地抽着旱烟,赵建国坐在桌子的中央手指无意识地叩击,站起来说话的那位中年妇女陈浩知道是专门管村里计划生育的干事。只听她说:“家里的粮食已吃完,大冬天外面连点野菜也没有,娃娃都饿的直哭,坚持不了多久。”随后有许多人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可赵建国的一句话就让满屋子人哑口无言。“那大家说该咋办?”
    “开仓放粮”,不知沉默了多久,一句略带着变声的话从屋子角落传出来,让在座的所有人都脸上失色。他们当然知道生产队哪里有粮食,但那是他们秋收后交给公家的粮食,谁敢打那些粮食的主意不是吃了豹子胆就是闲活的不耐烦,这念头开会的人也不是没人想到但谁敢说出来,扣上一顶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帽子能让你永远翻不过身。大家一起看向出声的角落,才发现是不知什么时候溜进来蹲在墙角的陈浩说的,也只有这混世魔王的小家伙才能说出这句话。
    原来陈浩和赵燕来找赵建国回家吃饭,在屋里听了半天才知道陈家村今年粮食歉收,再加上收获时赶上大雨,每家每户除了上缴公粮外所剩无几,眼看这个冬天熬不下去没办法才找来陈家洼公社社长商量此事。
    在前世常听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言论的他立刻想起《天下粮仓》的电影,眼见这帮都快要饿死得人守着粮食还冥顽不化,他情急之下说出这句话,急得身边的赵燕伸出小手捂住他的嘴巴。当然,这送上门的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在此之际他还捉狭地伸出舌头舔舔带着女孩香味的手心,弄得赵燕小脸通红。
    “让他说下去。”在许多人说他不懂事,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时,一位近六十岁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男人缓缓地发出声音,他的话代表着威信。当下,会议室又恢复沉静。
    这说话的男人是陈家村生产队的队长陈景玉,照以前的说法他也是陈家村陈氏家族的现任族长,陈浩这一辈人都叫他大伯。
    陈浩慢慢地站起来,脑海里快速地翻着以前的记忆,如果他说不出道道,胡言乱语事小,一村人饿死事大,更何况这村里人还包括他的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要是胡扯一顿肯定没说服力,怎么样才能让他们相信并按照自己的话去做呢?
    急速思考间他想到了一件事,于是说道:年冬,运城李家庄发生粮荒,当时该村的生产大队队长开仓放粮,使李家庄度过荒年。李家庄的人感激队长,在第二年秋收的时候上交了超出公粮两倍还多的粮食,这件事在座的各位伯伯、叔叔和婶婶们应该还有印象吧。”
    陈浩的话一说完,大家都想起这件事,运城离他们这不算远,当时这件事闹出很大的动静,上面的人想严惩李家庄的大队长,被联合起来的村民们挡在村外,第二年秋收后,此事不了了之。既然有这件事做榜样,那眼前陈家村的困难就可渡过,屋里的许多人都泛起这种念头,有活路的时候谁还会再轻言去死,再说他们只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也没有那个为理想主义献身的觉悟,所有人得目光都望向陈景玉,此刻他才是大家的主心骨而不是坐在中间的公社社长。
    “大哥,你看这件事……”还没等左右为难的赵建国把话说完,陈景玉就把大手一挥,果断地说道:“这事拖不得,会死人的,出什么事我负责。”话语一完,他背负着手走出乌烟瘴气的屋子,此刻他微偻的背影在众人的眼里显得如此高大挺拔。
    当晚,在陈家村大队长的堂屋里,村里几个干部碰头后各带领一组村民去队里粮仓背粮食,只剩下一老一小,老的是陈景玉,小的自然是不甘寂寞的陈浩。
    “大伯,您看陈家村有这么多的壮劳力,可为什么大家年年填不饱肚子?”陈浩看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呦,小家伙,长本事了,还在跟我打哑谜,有什么话直接说。”陈景天好笑地看着面前的侄子,没想到在大人眼里没法解决的问题叫这小家伙三言两语就破开迷雾,看来还是七弟的家教渊源。
    “我看大家是出工不出力。”陈浩的回答让他顿时来了兴趣,要知道集体大锅饭吃了二十几年,也没有人跟他一起讨论这样的话题。作为陈家村的当家人,他也正在为这件事发愁,怎么才能打出更多的粮食,解决年年闹饥荒的困境。此刻的他不再把眼前的陈浩当成小孩子,而是当成平辈的人或是老师,不由地问道:“此话何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干多干少一个样,谁还肯多出力。解决办法当然是有,就看你敢不敢冒这个险。好口渴。”说到这陈浩伸了个懒腰,此刻他脸上的笑容活像个偷到鸡的狐狸,吊起了他大伯的胃口。打铁需趁热,开仓放粮已犯下大错,但陈景玉在生产队的威信也会更高,只要有理可循,想来他也不介意犯第二个错误。
    果然,陈浩欲擒故纵外带激将法的手段成功地吊起陈景玉的胃口,他快速地倒了杯水递给他,说道:“只要能让大家填饱肚子,什么险你大伯都敢冒,你这小子是不是诚心气我,赶快说。”
    看到陈景玉急切的神情,熟知大伯倔强性格的陈浩知道计划已成功了大半,指使大伯倒水只是他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手段。当下他打起精神把前段时间在心里盘算的打破现行的大锅饭,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包产到户做法讲解出来。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话开始讲起,他知道大伯最喜欢听什么,而在前世默默无所作为的他也不希望出现肥了自己,穷了国家的结局。
    他讲的津津有味,而唯一的听众陈景玉也是听得如痴如醉,还不时地提出问题,到最后陈浩拿起草稿纸一看,整个是78年中部地区小岗村的翻版,只不过时间提前了半年,地点也换成了西部地区的陈家村,他只有在心里祈求中部地区的那帮农民兄弟们原谅他无原则地剽窃。
    说干就干,从部队转业回农村的陈景玉此刻表现出军人的果敢,当下把刚分完粮食的村里干部召集到家里,商量了一通后,决定全村人结成同盟,按过手印的干部又分别到各家各户找到当家人继续按手印大业。一晚上的时间,陈家村的社员为了吃饱肚子,私下结成了包产到户的同盟,还发誓绝不对外人吐露半点消息。当然,在明面上还是集体所有制,干活却到自家分的地里去。
    跟着忙乎了整晚上的陈浩刚回到爷爷家,就接到母亲托人带来的口信,让他尽快回家。
    这时候,根本没有交通工具,大晚上怎么能回的去,还没来得及分享胜利喜悦的他眼睁睁地在爷爷家坐到天亮,到公社坐最早的车回家。
    一进家门,就发现眼睛红肿的母亲已收拾好东西,带着他直奔公安局。
    '。。'
    
第六章 异能初显
    肃县公安局,主任办公室里,
    四十来岁的张解放摸着不算浓密的黑发在办公室焦急地走来走去,昨天他刚进办公室,地区专员马显贵亲自打来电话让他从严从速处理这件事,他立马下达命令逮捕陈景天和他的同党。wWw;人倒是抓起来容易,但是处置起来难,谁知道那头是什么态度。
    为此事纠结了一天的他此刻真后悔接了公安局这摊事,福还没享到就接进来俩瘟神。陈景天的儿子救了地委书记这件事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他也是这次事件的受益者,要不是局里的几个领导被撤职,一向不起眼的他也不会被破格提到局里一把手的位子,可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陈景天这么会整事,好好地你该过什么日子继续过呀,过不了太长时间人家肯定会有所表示。这倒好,把自己折腾进来不说,还捎带着把李长胜也折进来。他心里这个悔,早知道这样,前些天还去人家里说着恭维话干嘛。
    刚才他给肃州市革委会主任打电话,可秘书说领导正在开会。他刚放下电话,马专员又打来电话问他事情处理的怎么样,无奈的他只好把出“拖”字诀推说正在录口供,一有进展就向他汇报,马专员鼻子里发出的哼声让他心惊胆战。他倒是想直接给地委书记打电话,但那种级别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攀上的,否则他也不会赶忙跑到陈景天家去献殷勤。
    就在张解放快把头上本来就不太多的头发秃噜光的时候,救命的电话响起,没想到宋小刚主任的电话让他差点崩溃,电话那头只有四个字“小心谨慎”。
    陈浩母子俩来到公安局后果然没见到陈景天,像这种上头有人打下招呼要从严从速处理的敏感人物按规定是不能见外人的,在担心失望之余三十来岁的陪同人员自言自语般得一句话让李霞安心不少。
    “老陈同志身体很好,应该关不了多久。”
    同志这个词应该与政治犯终身断绝关系,没想到在这里听到,这其中所蕴含的分量更坚定了李霞为丈夫升冤的信心。
    陈浩没想到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父亲的文章竟然刊登在《当时周报》上,这份大礼来的也太重了,风险越大回报也越大。要不是为陪伴母亲,他恨不得飞到省城在章晓慧俏丽的脸上狠狠地亲几口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浑然没考虑到他的这种感激方式人家是不是接受,他更没有想到这篇文章要不是张翰生事先和党内重要人物在其中运作,等待最佳时机推出文章,恐怕光有前世记忆而不知此事风险的他此刻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哭泣。
    陈景天的文章越来越多地被人关注,报纸上的争议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氛围下迎来了十二月份。
    今天的陈家热闹非凡,陈家村的几大长辈在陈景天的陪伴下围坐在客厅里谈笑聊天。刚从拘留所回来的陈景天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他笑呵呵地给各位长辈敬烟,还不忘给在一旁悄悄落泪的妻子擦拭喜悦的泪花。
    世事无常,不知是李霞不断上访的诚心感动上苍抑或是大势所趋冥冥中自有天意,愈演愈烈的文稿事件据说在党内几位德高望重人士的插手下喜剧性地收场,陈景天和李长胜被安排进党校学习班学习一年。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变相地保护,等时机成熟他们肯定被提拔重用。
    而陈浩此刻正走进考场参加为期两天的高考,这是他重生以后第一次走进考场,也是国家废止了十一年后的统一考试,录取原则为“择优录取”。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学生,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