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人物-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杀手锏的,可因为张云风的突然到来,不得不提前派了出来,营救张云风。
郭靖带队闯进了蒙古军大营,也不是胡乱冲突的,黄蓉站在城楼之上,双手持两支火把,给他指引方向。郭靖根据黄蓉的指引,很快就杀到了张云风的跟前。一见张云风已经岌岌可危了,立即又是一声大吼,提马冲了过去,受中的大枪一抖,连挑十数人,将张云风救了出来。
张云风一见是郭靖到了,也是心中大喜,急忙抢了一匹马,和郭靖并肩向前冲杀。这两员虎将,两条铁枪冲撞起来,那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两人同使《杨家枪法》,配合的相当默契,手下根本没有一合之将,身后又有精锐的骑兵跟随,让蒙古人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拦阻。
张云风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处于被包围的状态中,无论他怎么冲突,四面八方总是有刀山枪林在等着他。当他骑上了马,身边又有了同伴之后,才体会到所向披靡的快感。
由郭靖带路,张云风稍稍落后一步在后,两个人组成的刀尖锋利无比,在蒙古军大营中如同烧红的刀子割牛油。但最可怕的是,蒙古人发现自己根本组织不起来适合的防御线!只要是哪个地方有军队集结,宋军肯定就向哪个地方来。好不容易组织起一点可以一拼的队伍,却又发现对方和自己隔着乱成一团的自己人。狠下心来冲过自己形成障碍,人家早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闷头追下去,三转两转之间,就再次“惊喜”地发现,自己反落入了被人家突袭的位置!这让蒙古人郁闷不已,却有无可奈何。
最后,整个蒙古东大营被搅成了一团乱麻之后,郭靖他们又奇迹般地找到了主帅的位置,挥军直袭帅帐!这让发现了这一点的蒙古人大惊失色,急忙调回所有的军队层层堵截,务必保护主帅的安全。
可是当他们都布置好了之后,郭靖他们却是虚晃一枪,调头折向了他们的粮草堆积之处。郭靖他们还没用完的小瓦罐,全都甩到了粮草堆上。这一场大火烧起来,让蒙古军更加的慌乱。
之后,郭靖他们立即回转襄阳。这个时候的蒙古大军都去保护主帅,或者救火去了,那里还有人来阻截他们?偶尔的一些游兵散勇那里还能堵得住宋军的去路?竟然让他们没费多少力气,就回到了襄阳城中。
当襄阳城的城门“咣当”一声关上的时候,恰好是朝阳升起的时候。温暖的阳光撒遍了大地,可蒙古人却感受不到一点点温暖。整个东大营乱成一锅粥,十多万人驻守的营地被一万人突袭,最后伤亡竟然达到惊人的三万多!而宋军却只留下了不到三千具尸体!
这让蒙古军中的各个大将军都是暴跳如雷,大感颜面尽丧!草草地收拾了一下之后,立即发兵攻城,不攻破襄阳,他们宁愿自杀!
第167章 大战
郭靖他们回到城中之后,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欢腾。?WB的如此狼狈,实在是又解气又自豪。蒙古人的战斗力一向是各个国家中最高的,可今天,他们输了!
张云风可不管那些,才一进城门,就看见黄蓉焦急地站在门边等着他。不等胯下的骏马停住,张云风就飞身从马上跳了下来,和黄蓉拥抱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的南宋军民,早已忘记了什么礼教,什么规矩,他们只知道这是妻子等到了出征归来的丈夫!而这个丈夫又是刚刚立下了大功的勇士!所以他们只有欢呼,只有兴奋!所有人都在为他们祝福!
张云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黄蓉,也是心神激荡,一时也狂放起来,捧着黄蓉的脑袋,在她的樱唇上狠狠地亲了一口。这让围观的军民又是一阵怪叫,却让黄蓉羞的无地自容,狠狠地给了张云风几拳。打的张云风呲牙裂嘴,心中却是舒服的难以言表。
可是,现在却不是让他们畅叙情意的时候,蒙古人被惹恼了,已经组织大军攻了上来。张云风跟在郭靖和黄蓉的身后,急忙上了城楼,观看蒙古人的来势。
张云风刚一踏上城楼,却见穆念慈正在发号施令,指挥着襄阳守军备战。看着穆念慈指挥若定,忙而不乱的样子,张云风不禁向郭靖竖了竖大拇指。郭靖见张云风张云风赞赏穆念慈,也是高兴的很,笑眯眯地站到了穆念慈的身边,却不出声,让穆念慈全权指挥。
等分派好了各处的防务之后,穆念慈才回过头来,一见张云风,立即大喜道:“大师兄,原来是你来了!怪不得小师妹那么着急呢,是猜到来的人是大师兄了吧?”
张云风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穆师妹也有几分花木兰的样子了。千军万马在你的手中,也是指挥若定啊!”
穆念慈被他这么一夸,顿时忸怩了起来,叫道:“大师兄,我这是滥竽充数的。平时都是郭师兄和小师妹指挥,我只是给他们打打下手。刚才他们两个都不在,我才不得不临时顶替了一下。”
黄蓉笑道:“穆师姐,你也不要太谦虚了。大师兄,你不知道。穆师姐心细如发,在防守方面非常有能力,只要是有她在,我们总能够不露一丝缝隙。蒙古人在她面前,已经碰了好几次壁了!”
这可当真让张云风感到惊讶了,原本穆念慈是没有机会指挥大军的,可现在给了她机会之后,她竟然能做的如此出色,实在是出人意料。不过这可是好事,郭靖做事沉稳,黄蓉机变无双,再加上穆念慈的周密细致,有他们三人在,这襄阳城还不守的和铁桶似的?
这个时候,蒙古大军齐声呐喊,抬着推着云梯,攻城车,云楼,等等攻城器械冲了上来。襄阳上的守军也早已各就各位,每一段都有一个小军官指挥。见蒙古人发动了攻势,立即下令还击。先是床弩,投石机,专门打击蒙古军中的军官和攻城器械。之后,等蒙古大军冲到了普通弓箭的射程之后,城上的弓箭手也是箭发如雨。
蒙受了重大损失之后,蒙古人靠上了城墙,云梯竖了起来,无数的蒙古勇士象蚂蚁一样沿着云梯爬上来。城上的宋军也不甘示弱,放下弓箭,搬起了滚木擂石,顺着云梯向下一扔,立即把整个云梯上的人都砸了下去。从云梯上掉下去的蒙古士兵,不是被摔的脑浆迸裂,就是被滚木擂石砸的肢体不全。可是这丝毫吓阻不了他们,后面的人依然攀着沾满血迹的云梯又爬上来。然后,再被砸下去……
城上的宋军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墙下,对远处涌来的蒙古大军关注的就少了。蒙古人趁机把他们的投石车和床弩运送了上来,开始向城头上发射。蒙古的弓箭手也不肯落后,冒着随时被射杀的危险,抵近城墙进行仰射,给攀爬云梯的同伴制造机会。
这样一来,城头上的宋军也开始大量伤亡,可他们若是一退,蒙古人就会爬上城头,到时候大家都没有活路了。所以,所有的宋军都在死命抵抗,绝不让蒙古人踏上城头一步!
城墙外,蒙古大军分工合作,虽然伤亡惨重,却依然如同精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号令声中,那些明知道冲上去就必死无疑的蒙古勇士,依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填进这绞肉机里。
城墙内,宋军的人
少,可占据了有城墙防护的优势,也是杀的有声有色的,有扔木头的,还有举着撑杆把一座座云梯撑开的,最狠的是,有人在城头上架起了大锅,锅中煮的却是大粪汤,里面还掺上剧毒砒霜!当把粪便煮的咕嘟咕嘟冒泡之后,就用大瓢舀起来向下浇。凡是被粪汁浇中的蒙古兵,无不惨叫着摔下云梯,即使摔不死,也会捂着伤处打滚,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过不多久,伤口就会发黑肿胀,最后死掉。而城墙后面,还有无数的民夫给城上的宋军搬运物质。无论是石头,木头,还是粪便,都由他们送上来。虽然他们的位置比较靠后,可也有不少蒙古人射进来的箭矢落下,他们也在承受着伤亡。
如果从天空上看下去,襄阳城的城墙就象是一个薄薄的面包圈,里外两面都有无数的蚂蚁攀附上来。只是不知道这个薄薄的圈子,什么时候会承受不住而崩塌。
这一场冷兵器时代的大混战,其惨烈和伤亡之巨,丝毫不亚于热兵器战争。而刀刀见血,枪枪夺命的近身搏杀,更加考验人的神经。胳膊,大腿,脑袋,甚至是肠子,内脏,随着刀枪乱飞,溅在自己身上,敌人身上,战友身上!谁先承受不住这样的考验,谁先软弱下去,谁就先丢掉性命。
郭靖,黄蓉,穆念慈,都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的战斗,虽然没一瞬间都有无数的生命消失,可他们却丝毫不曾动容,仿佛下面死去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蚂蚁。可张云风却感到有些惨然,有些惊恐,但更多的则是兴奋!
数十万人舍生忘死地拼杀,那是多大的场面?这可是很少有人能亲身体会的。张云风的骨子里那向往战争的豪情,再这一瞬间被激发了出来,让他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已!一向稳定的双手,也开始微微颤抖了起来。
黄蓉发现了张云风的秘密,偷偷地握住了他的手,悄悄地说道:“害怕还是激动?没关系,多经历几次就好了。我刚开始的时候,都被吓傻了。”
张云风冲她微笑了一下,说道:“我有些手痒了,这样的场面不常见啊!”
黄蓉笑道:“放心吧,这样的场面,以后你会经常见。不过,你手痒也没办法,现在还没有用到你的地方,你也插不进手啊!”
张云风看了看千步之外的蒙古军主帅,说道:“怎么会插不进手呢?把我给你们特制的铁胎弓拿出来,我吓唬他们一下。”
黄蓉见张云风兴致正高,也不忍打击他的积极性,只好回头吩咐人去把密藏的铁弓拿了出来。
那两张弓,是用弹性钢制造的,是苍澜山庄花费了无数心血才研制出来的。钢的弹性虽然还达不到制造弹簧的要求,可用来做弓还是够用的。弓弦是用合金丝和一种罕见的冰蚕所产的丝绞合而成,虽然只有筷子的十分之一那么细,可却足以承受铁弓的撑力了。如果有人能把弓拉满了,射程在一千五百步左右,比床弩还恐怖!因为张云风知道郭靖的箭术相当厉害,所以就制造了两张,送到了襄阳来。
两张铁弓沉重无比,由两个人扛了进来。张云风操起一张来,试了试手感,感觉非常不错。弓做的非常大,立在地上,比张云风矮不多少。又拿起一支特别为这张弓打制的箭,搭在了弓上,就要张弓欲射。可张云风想了想之后,又把那支箭放了回去。
那支箭也是精钢打造,长有五尺,和短棍差不多。箭簇闪耀着寒光,一看就知道锋利无比。箭杆则大不一样,虽然也是精钢的,可却是乌黑粗糙,表面还有螺旋纹,增强了穿透力,摸上去极有手感。而且,为了减轻重量,箭杆是中空的,和箭簇上的血槽相连,只要箭簇射进身体,箭尾就会变成喷泉,把人身体的血液都榨干。箭羽也和平常的箭不一样,不是用鸟类的羽毛做翎,而是用金属片做成象火箭那样的尾翼,平时贴在箭杆上,只有在箭被社出去,迎风一激,才会弹出来稳定箭支的方向。
这样的箭支,打造起来也相当费工夫,每支箭的造价都在三两黄金以上,每张弓才配了十支。在这样的战场上,用一支就少一支,张云风自知箭术不佳,用这样的箭实在是浪费,所以只好放了下来。
第168章 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