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帝国 >

第14章

工业帝国-第14章

小说: 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0年,收购乐百氏92%股权。
    2001年,亚洲参股光明5%。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6年,达能亚洲增持光明股权达20。01%;持股汇源22。18%;与蒙牛建合资公司持股49%。
    乳制品业:
    蒙牛和伊利
    伊利、蒙牛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厂,国有企业,最初注册资本40万元。在郑俊怀率领的团队拼搏下,企业迅速壮大。
    蒙牛创办人牛根生,在伊利任职15年(1983-1997),曾任伊利二把手。
    1998年离开伊利后创办蒙牛乳业,此后3年进行了增资、股改,实现初步的原始积累。2001年,伊利销售总额27。02亿元,蒙牛7。24亿元。
    2002年,摩根斯坦利、鼎辉、英联三家外资联合对蒙牛投资,以2。16亿元增资2000万股,占蒙牛32%股份。一年后,外资以“可换股债券”形式再注资3;500万美元。2003-05年,蒙牛营业额保持了
    130-140%增幅,2004年主营收入72亿元,净利润3。19亿元。同年伊利主营收入87。3亿元,净利润2。39亿元。伊利的龙头地位受到挑战。2005年,蒙牛巨额融资成功,伊利高管出事,乳制品业的前二
    名巨头一度出现被整合的前景。
    2006年12月,蒙牛集团与法国达能组建合资公司,蒙牛持股51%,达能49%,总投资8亿人民币。这是我国酸奶行业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蒙牛表示已有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这是双方携手进军
    中国乳制品市场的良机。
    麦肯锡对中国乳制品业的预测:
    1、2010年,中国乳品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是2005年的2倍。
    2、消费者收入提高和口味变化,以及零售业态的现代化,乳品业有可能出现整合风潮。
    3、外资企业凭借在产品开发、品牌和渠道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所作为。
    4、目前高附加值产品占乳品消费的1/4,未来5年,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速将达22-38%。
    5、从现在到2010年,70%的收入将来自100个二、三级城市。
    6、乳品分销分销方式将出现巨大变革,2010年通过现代超市网分销比例将达到2/3。
    7、预计到2010年,现有1600家国内乳品企业,可能有一半被淘汰出局。
    8、国内企业必须培养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客户管理和营销方面的能力。
    资料:外资背景下乳制品两巨头的较量
    摩根斯坦利、鼎辉、英联三家外企对蒙牛的投资是通过特殊方式实施的。
    2002年,三家外资公司在开曼注册“中国乳业控股”(简称开曼公司),持有蒙牛股份66。7%股权。外方共投资2597万美元(2。16亿人民币),持有开曼公司48980股B股,钱放在开曼公司;
    蒙牛管理层和呼和浩特原股东在境外注册了金牛、银牛两家壳公司,以每股1美元共购得开曼公司A股5102股。根据开曼的公司法,每A股有十票投票权,每B股有一票投票权。中方以5千A股对外方5
    万B股,投票权之比是51:49,股权比例则是9。4:90。6。开曼公司的外资系拥有“蒙牛股份”32。7%投票权(49%×66。7%)。
    开曼公司要求蒙牛2003年完成苛刻的经营目标,如完不成,“蒙牛”就拿不到开曼公司账上的2。16亿投资款,外方将持有蒙牛股份60。4%
    (90。6%×66。7%),牛根生也要准备走人。如完成任务,A股可无偿转换为B股,外方投资2。16亿元换32%股权才成立。2003年,蒙牛完成了任务,在“对赌”中赢得第一个回合。
    2003年10月,三家外资以3523万美元,购买蒙牛3。67亿股“可转股债权”,约定2006年6月可全部转股(0。74港元/股转股价),支持蒙牛上市。2004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以3。925
    港元公开发售3。5亿股,IPO融资14亿港元。上市半年,外资系出手2。6亿股,回笼14亿港元。而外方全部现金投资仅6120万美元。
    上市前,牛根生以象征性的代价从外资系获得获得上市公司4600万股,承诺5年内不跳槽、不新开设同类公司,外资系在10年内可随时以优惠价格增持公司股权。这样外资系可牢牢控制并鞭策
    蒙牛的管理团队。
    据披露,蒙牛上市后,外资系和中方签了新的“对赌”协议:2004-2006,蒙牛盈利必须递增50%,否则外资系将没收蒙牛管理层及金牛公司7830万股,外方则无实质性义务。这意味着2006年蒙
    牛销售额必须达到120亿元。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去收购竞争对手。
    蒙牛的最大竞争对手伊利(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真正有控制权的股东只有金信信托,持有伊利15%流通A股。如需收购伊利20%股权,约需6亿元。蒙牛2004年公布财务数据,净资产3。7亿元,
    长期负债率0。24%,现金15。5亿元。
    2005年,金信信托以2。8亿元收购呼和浩特市政府持有的伊利2800万股国有股,这使外界敌意收购伊利成为不可能,但伊利领导层因涉嫌挪用公款出事。
    数年来,外资以其资本实力和娴熟的资本运作技巧,使蒙牛的管理团队始终处于被动搏命的局面。伊利管理层则面对两难困境:或者坐以待毙被人收购,或者孤注一掷以求自保。
    业内人士评价:
    “在国内资本市场今日形势下,无论是以企业的所有权为代价助力跨国资本完成在中国的垄断布局的蒙牛老总,还是以公款进行MBO的伊利老总之间的博弈,没有胜者。这是中国企业家今天最
    大的悲哀”。“不得不承认摩根斯坦利的资本控制能力远远在中国企业之上。中国企业的产权改革之路竟然危机四伏到经不起失败的程度,失败后的中资甚至将丢失行业控制权。
    蒙牛与伊利的教训终于使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本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落入谁手?已成为今天经济理论的最大问题”。
    啤酒行业:
    中国人口众多,啤酒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中国啤酒产量达3061万千升,产销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啤酒业是外国资本巨头争夺的战场。1990年代,各外国啤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受挫,后改以参股并购方式。2001年起,全球所有知名啤酒商SAB、AB、英博、嘉士伯等,都进入中国,现已占领
    中国市场50%以上市场份额;目前有150亿元巨额外资参与我国啤酒行业的并购。国内绝大多数啤酒企业的背后都已有外资的身影。外资在中国企业内获得发言权后,正力图操纵企业,从幕后走向前
    台。未来中国啤酒市场有可能成为外资操控的“皮影戏”。
    2001年,香港华润公司并购四川蓝剑啤酒公司。香港华润啤酒原被南非SAB(居全球啤酒业第二)持股50%,2002年SAB再以1亿美元增资华润啤酒,对其绝对控股。目前,华润啤酒在中国已拥有
    34个生产基地,产能超过500万吨,超越燕京、青岛,居中国啤酒业NO。1。
    2002年,美国AB公司与青岛啤酒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青岛啤酒分三次向AB公司发行1。82亿美元的定向可转换债券,7年内可全部转换成股权,届时AB公司在青岛啤酒中的股权将从4。5%增加
    到27%。
    青啤是中国第一啤酒品牌,2001年销售额6。4亿美元,占国内市场12。8%份额,在全国17个省市拥有生产厂。美国AB公司拥有百威品牌,在10个国家生产,行销80多个国家,2001年销售额150亿
    美元,占全球11%的市场份额。
    2002年AB公司还收购了武汉的中德啤酒厂,总投资1。7亿美元,年产能力25万吨,拥有武汉百威国际啤酒有限公司98%的股权。
    2004年6月,AB公司以51亿港元在香港股市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99。66%的流通股份,哈啤原第一大股东SAB宣布向AB以出售所持29。6%哈啤股权(5。58港元/股),AB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AB同时
    宣布依托百威在华基地和渠道,推广中高端哈啤,对青啤施加更大影响力,并对燕京形成合围之势。
    2004年,荷兰喜力以5。8亿港元入股粤啤21%股权(1。85港元/股收购粤啤的1。338亿新股、1。655亿流通股),并将粤啤3个工厂之一专门生产喜力啤酒。
    2006年,苏格兰纽卡斯尔集团以高于净资产4。2倍的价格收购重庆啤酒部分股权;嘉士伯并购西藏发展(占有西藏市场50%份额);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以58。86亿元人民币收购福建雪津啤酒集
    团(溢价10倍),为业内最大的外资并购案。
    国内各大啤酒厂商各自依托自己的基地市场,向对方“领地”渗透。青岛啤酒正努力打进“燕京”的根据地北京市场,华润雪花也在跟进。燕京的全国扩张也将受到来自青啤、华润雪花等的阻
    遏。企业的扩张都遇到融资难题,但青啤、雪花分别有外国后台撑腰。2005年,传闻英博将参股燕京啤酒,引起业界巨大反响,国内最后一家大型中资啤酒企业也难保。
    单位名称所在地企业性质04年主业营业收入(亿元)
    青岛啤酒山东外资88。8
    燕京啤酒北京国有67。8
    珠江啤酒广东股份21。6
    重庆啤酒重庆股份19。3
    雪津啤酒福建有限15。1
    2006。10。16,我国知名白酒企业四川水井坊(600779)与全球最大的酒业集团———英国Diageo酒业洽谈并购事宜。Diageo占据全球烈酒市场30%份额,计划将中国业务的增长率以超过80%的速度
    递增;
    农副(食品)
    高盛并购双汇:
    双汇集团是漯河市政府全资控股企业,国内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下属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由漯河市政府、双汇集团(35。72%)、漯河海宇投资(25%)共同持股。
    2006年12月,商务部批复,同意漯河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的股权以20。1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转让给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51%,鼎晖49%);双汇发展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
    公司;同意海宇将其持有的双汇发展25%股权转让给罗特克斯(5。62元/股)。这样,罗特克斯即持有双汇发展60。72%的股份。
    高盛收购双汇发展35。72%股份时,遭遇要约收购30%底线,高盛即纠集鼎晖基金Ⅱ、罗特克斯联合中标;又轻松购进海宇25%股份,拿下了双汇发展的控制权。
    高盛已持有中国雨润食品集团(双汇在中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有限公司13%的股权,高盛对这两个企业整合后,将在中国肉类加工业将稳居主导地位。
    作为国有企业的转制,双汇引进“战略投资者”有重重疑点。
    海宇投资于2003年由16名自然人发起成立(至少11人是双汇管理人员),以4亿元购得双汇发展25%股权(4。70元/股)。2003-05年,海宇获分红2亿元(含税)。海宇业务均与双汇密切关联,
    如零售、屠宰加工、包装材料、蛋白质生产等,2005年下属7家公司贡献净利润1。07亿元。海汇于2002年成立,50名自然人股东均为双汇高管,注册资本1。19亿元,三年税后净利润共1。3亿元。所投
    资18家企业也都与双汇业务有关,如包装材料占集团50%,控制双汇12家省级商业公司、800多家双汇连锁便利店。2005年7月公司注销。
    据报道,双汇集团整体拍卖条款苛刻,只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