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大帝-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叛神的是你。”卫传统地僧侣只有二十多个人,有人站出来生气的反驳。
几十个明兵犹如早已导好了一般骤然冲了进来,在大营的门口,早有通译在这里窃听,直到矛盾已经不可调和,通译官毫不犹豫的朝着边上一个百户做了个手势,百户冷笑一声,大手一挥,早已整装待命地明兵冲了进去,一拥而上将那二十多个僧侣捕获,连拉带扯的推出规模宏大的营房,接着门外便传来一阵排枪声,此外还夹杂着惨痛的呻吟。
营帐内的僧们听到枪声吓了一跳,面色惨白的猜测着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这时门外地通译官已经趾高气昂的掀帘进来,扫了一眼四周地僧侣,愣着脸走到辛格跟前:“大祭司,在下已经帮助你将叛徒解决了。”
辛格先是一愣,大祭司?他立即明过来,这是大明皇帝给他的奖励,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欣喜,可是当听到将叛徒解决了,他不由得浑身打了颤,明军毫不犹豫地将所有异己干掉的手法,让他地心底产生了极强的畏惧,他庆幸自己现在还活着,如果方才在与大明皇帝对话有一丁点不对,恐怕现狗一样抓出去处死的人就是自己了。
方才通译官说的印度土声音极大,边上的僧侣也不禁打着寒颤,争相向通译官露出献媚的笑容,通译官又道:“皇上让下官来传句话,一些需要改进的大纲已列好了,至于如何宣传,还要看诸位了。”
通官顿了顿。扯扯嗓子道:“至于那些被裁处地异教徒。他们地寺庙和田产将交由辛格大祭司掌管。”
忙不迭地点头行礼。其他地僧侣唯唯诺诺地也是跟着颌首。总之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能保住既得利益。若是稍有忤逆。恐怕就要尸骨无存了。
接下来地几天里。辛格与一众僧侣不眠不休。终于研究出了教义地改进。大明皇帝乃是三大主神地化身。皇帝年轻地是梵天分身。中壮年为毗湿奴神分身。老年为湿婆分身。
《在这里感谢下y啤酒瓶y同学地意见》
印度共有三大主神。第一地天是创造之神是婆罗门教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地梵地人格化他创造一切地事物。包括人和一般地神祇。
毗湿奴是保护之神是惩恶奖善大慈大悲之神当世界要被恶魔
他就以某种化身的形态出来救世印度古籍或神话传描述有四只手分别拿著轮宝法螺仙杖莲花他常躺在巨蛇身上肚脐上长著一花的坐骑是金翅鸟-迦楼罗,排位在梵天之下。
湿婆是属性最复杂的神之一集水火不相容之特性於一身;既是毁灭者又是起死回生者既是大苦行者又是**的象徵;既有牧养众生的慈心又有复仇的凶念,为第三大神。
这些僧侣也算是被朱骏吓怕了,一下子竟将三大主神的化身套在了大明皇帝的身上,不可不谓是用心良苦。
汉人则成了神的子民,与刹帝利一样同属于高种族,此外,印度的平民与贱民都可加入殖民军团为皇帝陛下效力,如果战死或是立功,贱民可脱去贱籍,平民可洗清罪孽。
而且寺庙的等级划分也开始策划出了雏形,原本的印度教只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宗教,不似天主教那样上游教皇,下有红衣主教,朱骏其实早就有了强化印度教将来为宣扬教义服务的想法,于是僧侣们不敢怠慢,立即划分了等级体系,最高一级~大祭司,统管所有寺庙和信徒。第二级是祭司,将所有的教区化为几块,由祭司管理,再下便是各寺庙的长老。寺庙可拥有田产土地,可以宣讲教义,婆罗门仍然不可侵犯,保留所有婆罗门特权,唯一的一点,就是婆罗门绝不允许干涉世俗事物,一旦违反这条金科玉律,立即将剥离婆罗门的身份沦为贱民。
待改进的方案定之后,辛格总算松了口气,忙不迭的觐见皇上。朱骏这一次对他客气了不少,许诺要敕封他做大祭司,辛格点头哈腰的表示感谢,将准备好的方案述说了一遍。
朱骏认真的在听,不断的,对于这个方案他还是接受的,甚至比它预料的还要好,他咳嗽一声,道:“你做的很好,只是虽然修改了教义,你们该如何去宣讲?又该如何让人信服?”
对于这一点,格倒很有信心:“陛下,婆罗门是印度最高的权威,任何婆罗门的话他们都会信服的。我还建议在各地建立陛下的寺庙,陛下是众神之神,集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一身,既是印度最高的神祗,理应修建丽的寺庙供信徒们膜拜。”
朱骏对于辛格设计出来的众神神很是无语,还众神之神,实在过于搞笑了些,不过这样也好,他一人总揽了所有的神,只要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将来也不虞有人打着神的旗号造反,于是点了点头:“朕立即就去拨出银两,让人修建。”
辛格这一次算是彻底的为了印奸,不过对于印度人来说根本没有印奸这个概念,三千年来,印度人都是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之下,若是真要算起来,恐怕每一个印度人都脱不了印奸的干系了,辛格自然也没有什么觉得丢人的,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等退了出去,站在门外伺候的徐达昌徐徐的走了上来,行了礼,这才笑道:“恭喜皇上,微臣观印度土人的言行,只要教义一改,大明对印度的统治了。皇上雷厉风行,三两下便让印度土人臣服,纵是唐宗宋祖也莫不如是。”
写意的接受了这个马屁,这一次来锡兰岛的收获绝对物超所值,整个印度从此算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就算现在有一些印度人对新教义有抵触的情绪,可是百年之后,待所有人都已信奉了改良之后的印度教,汉人在印度的统治还真是比铁桶还要结实,根本不怕有任何人造反,就算有异族崛起,朱骏也相信,‘英勇’的印度人会毫不犹豫的接受大明皇帝的征召,奋不顾身的为大明抵御外侮,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宗教上的精神控制更加可怕?
朱骏欣赏的望了徐达昌一眼:“朕记的首功,这一次若不是你,恐怕朕也想不出这起子事来,只要僧侣们各自回去寺庙传颂教义,恐怕届时殖民军团中的新兵都要生龙活虎了。”
朱骏说话的口气像极了拉家常的摸样,徐达昌听的心里热烘烘的,知道自己得到了皇上的信任,自是一阵狂喜,口里却是谦虚的道:“皇上愧煞了微臣,微臣是待罪之身,从前犯了错,皇上能够既往不咎便已是皇恩浩荡,微臣只求尽心办差,将功补过,这首功是不敢当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三百八十八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爆发
骏摆摆手:“该是你的还是你的,朕不会薄待于你军团乃是朕推行殖民战策的重要一环,朕将它们交给你,便是倚重你的才华,你从前是满臣,从即日起,便不要再提了。”朱骏说到这里笑了笑:“朕也忘了这些事,只望你尽心竭力,用心的替朕调教出一支劲旅来。
”
朱骏又咳嗽一声,又觉得还不够明白,加重了语气道:“朕自然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无非是出身不好而已,可是你要明白,朕奉行的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的错已改了,谁也不会再计较从前的事。你是个有急智的人,以后多写子上来,一些印度的风土人情都可以写上,就当给朕闲暇时找些乐趣。”
朱骏这些话显然就含有推心置腹的成分了,徐达昌就算再蠢也听懂了朱骏的言外之意,连忙拜倒:“皇上不计前嫌,微臣敢不尽力。”
徐达昌现在算是彻底去除了心魔,压在胸口的那一块‘叛臣’的大石算是落了地,他不断的回味着朱骏的话,越想越是激动,皇上能对他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已经抛出了成见,把他当做嫡系看待了,总算落了个浑身轻松,于是笑道:“印度人习俗怪异,微臣定当捡些有趣的事给皇上呈上去。”
朱骏笑着点点头,他哪里知道回到海都后,这个徐达昌还真是每日一份奏折呈上,害得朱骏朱批起来手都打颤,烦不胜烦,不回嘛,又显得不好,不过这是后话,此时的朱骏显然心情很好,对徐达昌招手道:“坐到朕身边来,陪朕用午膳吧。”
…………………………………………………………………………………………………………………………………………………………
敲定了教义,僧们开始各自返回神庙,自然又是大力宣讲三大主神为了洗清人世的罪孽,特以分身下凡,天子降临之类,自然,这个天子也是当今的大明皇帝了,专管人间俗物的。凡人们要洗清罪孽,除了贡纳财产土地之外,还可加入天子的军团等等。
印度人显然还处在愚昧阶段,对僧侣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自此之后,贵族富人们自然还是捐纳金钱和土地为主,而那些贱民和平民,自然是争先入伍,原本徐达昌募兵时还是以拉壮丁或是以饷银诱惑,如今入伍的简直就是哄抢一般,当了兵就能清除罪孽,这比起修行一世来清罪可要好了不少,此外,由于神庙的宣传,能加入殖民军团地人便算是最纯洁的信徒了,往往一家人中有一个人入伍,便能得到一个村庄的尊敬,而且还有饷银,这种事简直就如神的恩赐一般,求都求不来的。
一时间,整民军团士气大振,再也没有人躲懒了,个个都是精神抖擞,训练时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的,而且印度士兵也极为听话,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挑三拣四,你不让他做事,他反倒觉得不自在,觉得自己的罪孽清洗的还不够,抹着眼泪蹲在角落里祈求众神之神宽恕。
徐达昌有了朱骏地鼓励。也是豪迈丈。每日清早起来练兵。一直到了深夜还要巡营。所有总兵中。他徐达昌以算是积极分子了。
地仪仗开始在南洋舰队地保护下返航。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朱骏地心情显得极好。回到海都后又是一番处巡幸。由于各地开发区开始步入正规。有了银子。江南地驰道和港口也正在兴建。海都也拔地而起了数十座船坞。全部日夜赶工。疯狂地建造战舰。木料地需求也开始随之加大。南洋各国也增加了伐木地作坊。疯狂地将原料运往海都。又惹来了一片繁荣似锦地场面。那些藩国们卖原料也是赚了一笔。
一切忙地差不多了。朱便开始深居在宫里抱着朱慈焱每日在各殿流连。朱慈焱快满周岁了。每日盯着大眼睛四处乱瞅。开始时对朱骏还显得陌生。到了后来。一见到朱骏来了。便傻呵地伸出双手要去抓朱骏地连。朱骏倒是成了专职保姆。连奶妈、嬷嬷都不要。认准了交给自己人抚养才是好地。因~。朱慈焱一直都在瞿慈宫中带着地。朱骏处理完政务。便回来抱着他四处。
转眼之间。便已入了冬。南洋天并不太冷。可是相对炎炎地夏日来说。却还是一股彻人地寒意。宫里头都换了冬装。暖炉也都从安置在了各殿。尤其宝贵地便是朱慈焱。襟祅、长襦
、带衩、子一层又是一层。眨眼看去。倒像是一个慈焱也长大了一些。全身肥嘟嘟红嫩嫩地显得极为可爱。朱骏原本想好好地享受父子之乐。谁知道这个时候一队远自重洋地使者漂洋过海来了。
这一支使团显得极为仓促。但是阵容也十分庞大。英吉利、法兰西、撒丁、西班牙。几乎欧洲可数地国家除了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