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医-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沈得印还真把他刚才的计划写成了诏书,也就是杨泽回来娶万岁公主,李重九回来继承皇位,如果杨泽先到,和万岁公主成亲,那么婚礼自动变成登基大典。也就是说菜菜将在登基当天,嫁给杨泽,这本来就已经相当地惊世骇俗了,可诏书里又写如果太子李重九,能抢在杨泽前面回来,那李重九就可以登基,成为新的皇帝,现任皇帝李晏则做太上皇。
这道诏书上写的,和沈得印出的主意一般无二。在场的大臣们纷纷开始劝沈得印了。
有一个自认为和沈得印关系极好的大臣说道:“沈相,关于计划这东西。说说还可以,可写到诏书里就不必了吧,这种事情落于纸笔,实在是对沈相的名声有污啊!”
沈得印拍了拍这名大臣的肩膀,笑道:“无妨,只要杨太尉认为本官做得好,那就什么都够了!”
沈得印是非常明白事儿的,象李晏这样不称职的皇帝,还有李重九那样不靠谱儿的太子。这江山迟早要落入万岁公主李菜菜的手里,而李菜菜则会是杨泽的妻子,也就是说杨泽以后才会是这天下的主宰,所以别人认为他怎么样无关紧要。杨泽认为他怎么样,才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说到什么史书怎么写,后人怎么评价?嘿嘿,史书是胜利者写的。如果自己是胜利者,那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么,而如果成为了失败者。那就算是再完美无缺,也照样会被写成恶人,关于这点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后人就算要评价,不也是看的史书么,今天这里发生的一切,后人又看不到!
沈得印立即开始交待起任务来,给大臣们安排各种事宜,让他们马上去做,最好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全部做好!
大臣们立即行动起来,按着沈得印的吩咐去忙了。
且说李晏回了后面的宫殿,他现在头疼得很,昨天晚上没睡好,又想了那么多的事情,他都忍不住想找个地方就睡了,可却觉得还要把事情和皇后说说,免得皇后担心。
可进了寝宫之后,发现皇后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老妻昨晚也是累坏了,这个时候正在补觉,李晏不忍叫醒皇后,他走到龙床的另一边,想着和衣眯一会儿,可一闭眼睛,就再也挺不住了,呼呼地就睡着了。
梁大忠见状,并不叫醒李晏和皇后,而是轻手轻脚地出了寝宫,把附近的小宦官和宫女全都打发走了,他自己则亲自坐在殿门口,他也开始打瞌睡了,同样,他昨晚也没有睡好,只不过,他没有李晏和皇后的那些烦心事儿罢了。
李晏和皇后终究是年纪大了,他俩累了休息,那可是一睡就要好几个时辰,等到他俩醒来之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擦黑了,他俩竟然睡了将近一整个白天。
李晏清醒之后,推了推皇后,皇后便也醒了,他俩先是清醒了一会,等清醒得差不多了,李晏这才把上午的事说了,皇后听罢,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可她和李晏一样,都对唯一的儿子李重九关心太过,这样就使得有些事情会看不清。
皇后问道:“沈得印说的这个计划,能救回重九吗,不会让重九受到伤害吧?”
李晏道:“应该不会的吧,因为不把太原的那些反贼引出城池,咱们就没法救重九啊!”
皇后点了点头,好象确实是这么回事,可她还是说道:“那还是得小心些,你得催着沈得印,让他把事情办妥,可万不要出什么纰漏。”
“那是自然,朕这就去御书房,把沈得印叫来再问问清楚。”李晏揉了揉头,起身离了寝宫,正要去御书房,却听皇后叫住了他。
皇后说道:“我和你一起去,要是有什么事儿,咱们还能一起商量商量!”
李晏嗯了声,夫妻两个便一起去了御书房,梁大忠又在后面跟着。
到了御书房,李晏派人去叫沈得印,过了好一会儿,沈得印才到,而且沈得印看上去是浑身大汗,不但额头上全是汗,就连衣服都湿了,如果真都是汗水浸湿的,那他得出多少汗啊!
李晏奇道:“沈爱卿,难不成你亲自去跑腿儿办事?怎么看上去竟然累成了这个样子?”
沈得印忙道:“皇上,上午所议之事,兹事体大,臣不敢稍有怠慢,散朝之后,立即就开始指派各处人手,把方方面面的事都给办了。不过。有的人不知太子是被太原被反贼给挟持了,咱又不能明说,怕事态扩大,引起恐慌,所以只能挨个的去安抚,说这道诏书绝非儿戏,让那些人不要闹事,不要向皇上进言什么的,免得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反而会害了太子的性命!”
李晏顿时一愣。他这才想起,儿子李重九在太原被反贼挟持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所以有人看到他今天的让位诏书,会有所不解,甚至会开始闹事,想要玩批龙颜,对他劝解一番,这个却很麻烦了。因为他总不能象沈得印那样去挨个解释,看沈得印都快累得脱水了。
李晏只好说道:“让沈爱卿辛苦了。”
可皇后却怒了,她喝道:“谁敢闹事,还反了他们了呢。沈爱卿不必对他们客气什么,这种关键时刻,岂容他们坏了大事,谁再敢抱怨。直接抓起来就是了!”
沈得印忙道:“臣和他们说了,五日之后便有分晓,让他们稍安勿躁了。反正只要这几天时间里不要出什么意外,那么便可救出太子,保太子平安。”
皇后哦了声,道:“那还好。现在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沈得印道:“皇上的让位诏书已经公布天下了,不过,暂时还只能是在长安城里公布,现在街头巷尾的臣民都在议论此事,估计太原那些反贼的探子也会得到消息,会立即把消息送回太原的。但臣没有派人去通知杨太尉,以免杨太尉真的抢先跑回长安。”
他确实是没有派人,可这种事情要想传出去,还用得着他派人吗?
皇后看了眼沈得印,道:“你办事还是挺有速度的,那么派谁去营救太子呢?”
“由臣亲自挑选虎狼之士,去路上营救太子。”沈得印大声回答。
皇后点了点头,道:“你把选出来的人带进宫来,皇上会给他们训话,还会给他们赏赐,只要他们能成功救出太子,那么高官得做,骏马得骑!”
沈得印再次答应,李晏不放心,又叮嘱了他几句,这才让他们离开。
等沈得印走了,李晏长叹一声,对皇后说道:“朕真是没有想到,国事和家事竟然艰难到如此地步,这个皇帝当的,竟然都不如在镇西被流放时轻松!”
皇后却道:“还是在长安好,镇西的事就不要再想了,等重九当了皇帝,你就能省心了,咱们可以搬到骊山去住,好好想想清福,把上半辈子少享受的福,都给享受回来,还得加倍享受。”
李晏微微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站起身和皇后一起回寝宫了。
沈得印出了皇宫,却是没有去招集什么虎狼之士,而是走在大街上,听百姓们是怎么议论上午的诏书的。
现在长安街头,几乎所有关心朝政的人都在议论此事,不过,却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烈反应,反正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独孤女皇驾崩,新女皇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登基,说实话,这件事情长安的百姓,包括官员都是很震惊的,可还没等他们有什么反应呢,新女皇又退位了,而李晏又当上了皇帝。
短短几天功夫,大方帝国经历了三个皇帝,独孤女皇,新女皇,新皇帝,这么一来,新皇帝又要让位给新新皇帝,百姓们反而见怪不怪了,反正怎么折腾也是皇家的事情,不关他们这些小民什么事,所以街头巷尾的议论都是这事挺有意思,看来这段时间的第四个皇帝要出现了,可却没有人反对啊,挑事儿啊,讽刺朝政啊,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长安百姓都知道这事儿了,这点是绝对肯定的!
沈得印在街上转了一圈,然后便去了尚书省,直到现在,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就看杨泽那边怎么利用这件事了,估计着,整件事情不出三天,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菜菜会不会成为名正言顺的新女皇,而杨泽会不会名正严顺的掌握天下,不出三天,就可以知道结果了。
数十骑快马从长安城飞奔而出,风驰电掣地赶往太原,这些骑士都是杨泽的人,他们是去向杨泽报信的,对于谁是大方帝国的主宰。最后一击,就要开始了!
太原城外,燕军大营。
杨泽坐在中军大帐里,下面是所有郎将以上的将领,杨泽问道:“太原城里怎么样了,有没有乱?”
将军们一起摇头,太原城里还是很平静的,李重九和吴有仁被杀,还能那一大群的皇族成员被干掉,要说这事大不大。那绝对是大事了,可百姓们却并没有什么造反啊什么事情发生。
那些大小皇族成员的浮财自然被城里的金乌军,还有部份太原守军给瓜分了,而皇族成员的宅地还有田地,这些都低价售卖,不少百姓都落到了实惠,这是很重要的,属于打土豪分田地了,再加上金乌军又开仓放了两次粮。结果不管是有钱的百姓,还是没钱的百姓,基本上对皇族成员被干掉这事都不再议论,毕竟皇族成员也没有给过他们什么好处。他们也没有必要去替那些倒霉蛋儿喊冤。
皇族成员被干掉,可是因为他们害了太子殿下,管别管真假,这个理由一传出去。哪个百姓也不会多事的,官府里的事他们不懂,那他们就不参与呗!
所以太原城里并没有大乱。除了一些地痞流氓想要趁火打劫,借着城中发生变故,捞一笔外快之外,再没发生什么意外。当然,地痞流氓遇到金乌军,那他们别想讨到好去,全被镇压了,金乌军可是从长安来的大地痞,对付他们这些小地痞,有的是招儿啊,招术使出来都不带重样的!
将军们都摇头,杨泽点了点头,算是松了口气,道:“太原城这边没事就好,这里的事能被摆平,那本王也就能安心处理长安那边的事了!”
倒也没有让杨泽等得太久,只不过过了一天的时间,长安那边就有消息了,杨泽知道了长安城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皇帝李晏和皇后的反应。
杨泽再次召集了所有郎将以上的将领开会,会议上,木根问道:“师父,那你要立即回长安吗?现在就出发?”
这句话不仅是木根想问的,也是其他将领想知道的,因为杨泽一旦回长安,那么铁板钉钉就要执掌天下了,虽然女皇还会是菜菜,可菜菜并不喜欢理政,所以这天下明显就只能是杨泽的了。
杨泽的性格喜好,众将领都算是了解一点了,杨泽喜欢说:“我老婆是皇帝,我儿子是皇帝,但我不是皇帝,我就是一个站在皇帝的身后,让他们当皇帝的人,我很可怜啊,皇帝都要听我的,看把我忙成什么样儿了……”
这年代没有“装逼”这个词,要不然将领们都得承认,杨太尉就是装逼的典型代表,谁也比不过他!
所以,包括木根在内,将领们都认为,杨泽应该立即启程返回长安,就算是李重九已经死了,没有了竞争,那又能如何,什么事情都要防着夜长梦多啊!
可杨泽却摇了摇头,他道:“就算本王回去,回去得越早,这事情就成不了,本王就算是眨眼的功夫就到了长安,也照样进不了城的,所以,李重九被反贼害死的消息,应该早一步到达长安,可又不要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