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赝医 >

第628章

赝医-第628章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是个远房亲戚罢了,只要他们的儿孙回来,瞬间就可以取代李秣封。
    诚亲王点头道:“见过了,李秣封这孩子相当不错,见了本王之后,便说本王放心,以后可以睡安稳觉了,危险都过去了,本王不解,他便说了前因后果,这孩子不错,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还请吴大人原谅。”
    这话听起来是在夸李秣封,实际上却是在告诉吴有仁,李秣封说了杨泽之死的事,但却不是他主动问的,是李秣封主动说的,就算要找麻烦,去找李秣封好了,不要找他的麻烦。
    李重九的脸色当时就变了,他不是个会掩饰内心想法的人,听消息是李秣封泄漏出去的,当然就不高兴了。虽然这个消息早晚得让两个老王爷知道,但是从他这个太子嘴里说出去的,还是别人的嘴里说出去的,区别可太大了。
    吴有仁笑道:“李秣封此人还是很能干的,是个好苗子,咱们先不说他,还是说说怎么利用杨泽的之死吧!对了,那你们知道皇上想要立万岁公主当皇太女的事吗?”
    这个怎么可能不知道,杨泽之所以会被桂宝华“误杀”不就是因为这个么,如果不知道这个,又怎么能确定杨泽已死呢!
    两个老王爷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李重九,但只看了一眼,便同时感到不对头,长安的皇帝李晏为什么要立万岁公主当皇太女?那不就是因为知道了李重九的嗜好嘛,皇帝可以知道,他们也可以知道,但却绝对不能让李重九知道——他们已经知道了!
    诚亲王摇头道:“这个,本王倒是不知,李秣封没有说,我们还都蒙在鼓里,还望吴大人告知!”
    李重九很不高兴,他只是脑子转得不快而已,又不是傻瓜,刚才两个老王爷情不自禁的表情,他哪可能看不出来,那就是没忍住,所以看了自己一眼,这就说明他们知道真相了啊,这两个老混蛋,知道的太多了!
    吴有仁道:“也没什么,不过就是各种造谣罢了,理由幼稚可笑,不说也罢!”顿了顿,他又道:“既然两位已经知道事情的经过了,那么应对之法是什么,还请两位王爷说说。”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互视了一眼,他俩都有些犹豫,没想到吴有仁竟然会这么直接地问他俩方法,还以为要暗示一番呢!
    其实,吴有仁倒是有心暗示一番,可两个人都知道经过了,还需要暗示什么呀,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得了。
    诚亲王咽下一口唾沫,从椅子上站起来,靖德郡王也是如此,两个人一同跪在李重九的跟前,齐声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请太子殿下在太原登基,早正大位,以消除万岁公主的野心!”(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二章 这就是个死货
    李重九大喜,刚才对这两个老王爷的那点儿不快,瞬间就抛到九霄云外了,他看向吴有仁,眼神中有个疑问,要这么快就答应吗,是不是要三推三让什么的,做做样子也好啊!
    吴有仁看明白了李重九的意思,可他却心想:“都这种时候,就算是三推三让做了一通,又做给谁看呢?没人看的事情,就不需要再做了!”
    他冲着李重九重重地一点头,快点儿答应吧,然后咱们好说正事,反正只不过是在太原登基而已,又不是在长安,仪式什么的也不用太繁琐,交给这两个老王爷去做就行了。
    李重九站起身来,叹了一口气,道:“为了天下苍生,孤也只能勉为其难了!”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心想:“答应得还真快,看来是事先都商量好的,在太原登基就是他和吴有仁的计划啊!这样也好,只要他一称帝,那我们这些人也就都有了从龙之功了!”
    他俩立即山呼万岁,叫的声音之大,就连门外面的李博文他们都听见了。
    吴有仁也跪了下来,对着李重九叫了两声万岁,李重九只一搀扶,他便站起身来,道:“虽然这里是太原,但登基大典也不可以马虎,两位老王爷需当认真筹备,但却不得让外人知晓,不可走漏了风声,因为登基大典要在杨泽的死讯传出去之后,才会进行,那时候连同杨泽的死讯,还有皇上登基的事情一同宣告天下,才可以给长安的万岁公主一个致命的打击。”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也都站了起来,他们当然知道其中的关键,但是太具体的他俩倒是想不到,当然就算想得到,也不能说出来,要让吴有仁说才行。这样才能显得出吴有仁的聪明才干嘛,李重九要是坐稳了江山,那吴有仁的权势得大到没边儿,他俩虽都是王爷,可也得巴结着吴有仁才行。
    诚亲王问道:“那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办呢?”
    吴有仁道:“估计现在的燕军必定非常混乱,本来就军心涣散了,再另上杨泽已死……嗯,杨泽死了的事,普通兵将应该不会知道。因为桂宝华想要把杨泽的死,嫁祸给皇上,所以桂宝华还有杨泽的那些所谓心腹,一定会把消息隐瞒到大军兵临太原城下,然后用杨泽的名义,下达攻城的命令,这样杨泽就会不小心地被杀死在战场上,桂宝华的一切罪责才会掩盖过去!”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一起点头,估计差不多也就会这样吧。其实这不就是桂宝华的计划么。
    吴有仁又道:“但杨泽的那些所谓心腹却不会这么放纵桂宝华,杨泽虽然死了,但却还有万岁公主,为了能让万岁公主成为皇太女。那么那些心腹不但要给杨泽报仇,把桂宝华给杀了,还要趁机攻城,把城里的皇上给杀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内讧必定会产生,如果我所料不错。极有可能会在阵前内讧,两伙人互相厮杀。”
    他已经改口管李重九叫“皇上”了,这个马屁拍得绝对夸张,但李重九很喜欢,被人称做皇上,可着实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啊!
    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也都说道:“皇上洪福齐天,只需要在城上看他们内讧就行了!”
    靖德郡王拍了句马屁之后,却皱起了眉头,道:“可他们两伙人为什么会在城下内讧呢,如果提前互相派人去暗杀,不是更好吗,就不用内讧了,一伙人吃掉另一伙人的势力也就成了!”
    他是说如果杨泽的那些心腹派人把桂宝华给杀了,或者桂宝华把杨泽的心腹给杀了,这样会省事很多,内讧的危险就降到了最低,这样燕军实力不受损,杨泽的心腹要是胜了,不但为杨泽报了仇,还可以挥军干掉李重九,而如果桂宝华赢了,那也不必说是李重九杀了杨泽,不用嫁祸了,直接就投了李重九,然后跟着李重九杀回长安,这样不是更好么!
    吴有仁听了这话,哼哼两声,道:“我敢说他们两伙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既然有了这种想法,当然就会好生防范,不会给对手机会的,表面上还是要彼此合作,但实际上都得象是防仇人似的防着对方,那当然就两伙人谁都奈何不了谁了!”
    李重九点了点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都会防着对方杀掉自己,所以防范加强,反而谁都不能干掉谁了。这样,唯一一个可以干掉对方的机会,反正只可能是在太原的城外。”
    他自称了一个朕字,心里头真是高兴,看来朕这个字,比孤念出来要爽得多啊,怪不得皇帝要自称朕,叫起来真是响亮。
    吴有仁,还有诚亲王和靖德郡王一起拍马屁,齐声道:“皇上所言极是,陛下圣明!”
    皇上,陛下,这个比太子,殿下,听起来更爽!李重九几乎就要陶醉了,比喝几坛子美酒,都让他晕乎!
    吴有仁道:“到时,我们只需要在城上看着他们厮杀即可,等桂宝华他们这伙人,喊叫杨泽被杀,那么咱们就在城上高呼,杨泽已经伏诛,趁机杀出城去,这时候估计燕军已然崩溃了,咱们必可大获全胜,然后再挥军南下,回归长安,奉养太上皇,贬斥万岁公主,天下之事,便会由此而定了!”
    诚亲王点了点头,可靖德郡王却道:“可如果是杨泽的心腹们得胜呢,先把桂宝华给杀了?那时候……嗯,不管谁获胜,必定军心大乱,燕军都会崩溃的,我这是问得笨了!”
    不待吴有仁回话,他便自问自答了。
    屋里的四个人也算是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给想到了,吴有仁最后说道:“估计这几天燕军会按兵不动,杨泽的心腹要等长安万岁公主的命令,而桂宝华也要给他自己铺路,想好如何作战的计划,这都需要时间,至少在三天之内,燕军不会有任何的动作。”
    李重九想了想。道:“其实,朕不用派人去探查杨泽是否真的死了,因为杨泽要是没死,燕军立即就会开到太原,而燕军不动,其实就是证明了杨泽已死,我们只需要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就行了!”
    “皇上圣明!”吴有仁他们三个赶紧又拍了句马屁!
    四个人谈完了这些,便开始说李重九登基时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还要有什么样的仪式。等等,诸如此类的,虽然李重九是在太原登基,一切都必定从简,可李重九却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这个要怎么办,那个要怎么办!
    吴有仁他们三个也不敢扫李重九的兴头儿啊,只能表示密切关注,并且要全力配合。还主动地出谋划策,建议了许多登基大典的细节,诚亲王甚至还说要让裁缝立即赶制出一件龙袍来,龙袍上的花纹都听李重九的。李重九想把龙袍绣成什么样,那就什么样!
    讨论了一通之后,众人都感口干舌燥,便即散了。诚亲王和靖德郡王告辞出屋,留下李重九继续做梦,吴有仁陪着他做梦。
    叫上了自家的儿孙。一起出了留守府,诚亲王对靖德郡王道:“燕军那边,咱们不能象吴有仁说的那样,光靠等是不行的,还得派人过去察探一番才可以啊!”
    靖德郡王点头道:“不错,老哥哥你说得对。依我看,就派那个李秣封去吧,一来他去过一次了,有经验,二来我看他是失了宠了,太子……不,是皇上对他不怎么信任了,吴有仁估计也会排斥他,此人没什么前途了,这种事情就派他去吧,要是立了功,以后说不定还能再有点儿前途,这也是为他好!”
    诚亲王嗯了声,道:“那便由博文去和他说吧!”
    去燕军的大营察探,那肯定是危险之极的事,不管是杨泽的心腹,还是桂宝华都会加强大营周围的警卫,极有可能见到可疑者便格杀勿论,毕竟杨泽身亡可是大事,所以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探子,必定是要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李秣封要是真的去干这个活儿,那极有可能没法活着回来了。
    不过,李秣封又不是他俩的儿孙,就算死掉又能如何,一个没了利用价值的远房亲戚,死不死的谁在乎?
    诚亲王对着李博文简单地交待了几句,便径直回府了,靖德郡王也带着儿孙回王府,走在半路上时,靖德郡王对李博智说道:“你的伤势怎么样了,好得差不多了吧?”
    李博智摇头道:“还没,现在一出门伤处还疼,医生说至少要休养小半年才行,这么短的时间,不管怎么用药,也没法完全好的。”
    靖德郡王嗯了声,道:“我知道,不过,你也得争口气,那个李秣封估计是完蛋了,不过他的位子却是可以给你留着,这次便由你接手李秣封的事,由你向皇上报告侦查燕军那边的动静。”
    李博智大吃一惊,他急道:“祖父,是要我去接替李秣封的活儿?可是,可是孙儿的伤势还没有完全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