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赝医 >

第365章

赝医-第365章

小说: 赝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隆啊地一声,这下子全都明白了,原来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啊!他道:“所以那两个高勾丽人在临死之前,把蜡丸放进了嘴里,给嚼碎了,就是怕事情暴露,这说明他俩在临死之前。还不知道那杀手是独孤宝桥派来的,还想着替独孤宝桥遮掩呢!”
    他一拍大腿,很惋惜地道:“这是两个很忠心的高勾丽奴啊,可惜命运不好,碰上了独孤宝桥这种恶人!”
    “独孤宝桥实在太可恶了,心狠手辣,丧心病狂!”杨泽和李正隆齐声说道,两个人满脸都是义愤填膺,太看不起独孤宝桥这种人了。
    李正隆想了半天。这才道:“那,那说明高勾丽人和独孤宝桥勾结了,想要造反,但这个……很难证明啊。虽然我们识破了他的奸计,可是……可是高勾丽人一定不会承认的,咱们去问一次,估计也问不出什么。他们都在深山老林当中,咱们找他们都难找,而且怎么去问啊。还有独孤宝桥也是不会承认的,他还有英帼公主当护身符呢,长公主也会替他说话的,咱们还是动不了他!”
    他的意思,动不了独孤宝桥,那就不能带兵出征,杨泽的分析听起来不错,可还是没有什么实际效果,用不上的计策,就算是再动听,也还是没用。
    杨泽道:“正因为有英帼公主,所以才更能体现出独孤宝桥的险恶用心,他在想着造反之前,就把退路找好了,阴谋如果失败,他还可以当驸马嘛!不过,要想证明这个,也容易得很,小王爷你可以把这个事情上报给皇上,下官已经把案子送报京兆尹那里了,走的是正规流程,马维山想压下也不可能。”
    见李正隆还不明白,杨泽只好道:“只要大家都象咱俩刚才那样想的,那事情就容易得很了啊,只要去找独孤宝桥,见他有没有去南边,如果他没去,失踪了,那不就证明他去高勾丽那里了么,想要带着高勾丽人来攻打我大方帝国,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只要是脑子没毛病的人,都会这么想的!”
    李正隆恍然大悟,对啊,只要独孤宝桥没有去南边,失踪了,那不就能……不对啊,独孤宝桥怎么可能失踪!
    他小心翼翼地道:“是要我派人杀了独孤宝桥?”谋杀驸马,要是事情败露,那可不是小罪,长公主得疯了,非得和他玩命不可。
    杨泽脸色一正,满脸正气地道:“小王爷这是说得哪里话来,独孤宝桥一定会失踪的,也一定会去高勾丽的,因为我们分析的都是事实,他本来就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这点万分正确,而且英帼公主一定会被他劫持,一起去了高勾丽!”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独孤宝桥已经被他解决了,包括英帼公主!
    李正隆想差了,他以为独孤宝桥和英帼公主已经被杨泽给杀了,他松了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只要我们分析得没错,那就成了!”
    “现在,高勾丽有了一个大方帝国的皇族成员当首领,又对我大方充满仇恨,他们岂有不造反之理,所以大战一触即发,为了稳妥起见,为了战争不扩大,不伤害到百姓,那我们就只有先下手为强了,可去征讨独孤皇族之人,别人去也不好啊,只能是李室皇族的人去了,而现如今李室皇族中能带兵的人,不就只剩下小王爷你了么!”
    杨泽说到这里,竟然站起身来,对着李正隆深施一礼,道:“小王爷,你当以天下苍生为念,率正义之师灭此恶獠,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下官祝小王爷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李正隆虽非匹夫,但也愿为国家,为朝廷,为皇上,为百姓,流尽最后一滴血!”李正隆也站起身来,满脸正义地道。
    此时,书房之中并无旁人,他俩如此做作,不知是演戏给谁看呢,可能是在麻痹自己,非要把这个事情当成真的不可吧!
    李正隆看向杨泽,心想:“这是一个毫无底线之人,真是卑鄙无耻,这种诬陷人的事都能做得出来,幸亏他是帮我的,要不然我还真得防着他点!”
    杨泽也看着他,心想:“你也不是什么好鸟,只要对你有利,你连姐夫和姐姐都能卖了,以后不知还会卖谁呢,反正我是不会让你了卖了的,你就放心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借钱试忠心
    虽然两人互相鄙视,但现在却是谁也离不开谁,杨泽想对长公主进行更大的打击,以便李正隆离京之后,他好能多拉些墙头草,可不要小看墙头草,这种人多了,也算是一种势力,起码不会少了替他摇旗呐喊之人。
    而李正隆则想着带兵出征,彻底把右神武军的兵权拿到手里,说不定回师之后,他的兵权还能更上一层楼,但这就需要杨泽来给他策划了,毕竟他手下没有哪个谋士,能赶得上杨泽的。
    李正隆道:“那,这事儿……为兄这就去向皇上说明?这事儿赶早不赶晚,要是被长公主知道了,说不定便会再起事端,她哪可能会让自己的女儿女婿出事儿呢!”
    杨泽却摇了摇头,道:“这事儿小王爷可不能亲自去说,既然下官把这案子走了正常的流程,那就应该由京兆尹马维山出头,他把事情上报了,中书省的宰相们怎么可能打酱油,必定会追查的,而他们能向谁追查,自然是向下官了,那时下官再去危言耸听一番,就能达到咱们想要的效果了!”
    李正隆点了点头,疑惑不解地道:“打酱油是什么意思,是坐视不理的意思么?”
    杨泽一挑大拇指,道:“小王爷英明,打酱油确实是这个意思,这个词嘛,是下官老家的家乡话。反正咱们只要挑个头儿,后面的事,自然就有人替咱们做了,小王爷只要等着大家推举你领兵出征就成,当然,要是你有信得过的大臣,可以让他们敲敲边鼓,这样事情能办得更快些,也能更顺利些。”
    李正隆深以为然,这时候是用得上依附他的那些大臣了。只可惜,跟他混的那些大臣,没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宰相级别的更是一个都没有,顶多也就是几个御史了。
    他道:“只求快些,至于说到顺利,那却是一定会顺利的,京中除了我之外,也没有人会领兵了。”
    杨泽心想:“吹牛吧你,难道你就会领兵了。在以前你也就是看看大兵们齐步走罢了,估计现在的水平也仍旧是这样!”
    摇了摇头,杨泽道:“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会有人保举李重九的,镇西大王爷的儿子,别看他病病歪歪的,但越是病得严重,别人会越把他抬得高的!”
    说罢,杨泽拱手告辞。事情说清楚了,他留着也没意义了,早点儿回去,他还有别的事要做呢!
    李正隆亲自送他出了门。见杨泽溜达着走了,直到走过了街道的拐角,看不到背影了,他才返回了王府。
    一边走。李正隆就一边想,为什么杨泽提起了李重九呢?李重九是个病秧子啊,谁能代替自己。李重九也不可能的,那为什么杨泽说李重九得的病越重,那别人就会越抬举他呢?这不符合看皇孙的说法儿啊!
    一直走回了书房,他也没想明白,感觉自己跟不上杨泽的思路,也许是当局者迷的关系吧,看来得找个局外人说说,要不然自己岂不是要一直糊涂着。
    可这种事情,却又不能找别人说,就算是再信任的手下,也不能说,谁知道手下会不会回家和老婆说呢!
    嗯,对了,咱也有老婆啊,那可是最亲近的人,对,回后宅和老婆说说,让她帮着分析分析,虽然他有好几个老婆,就算是再怎么标榜自己不爱女色,但身为王爷,红颜知己这种东西,总是不缺少的,但能称得上真正的老婆的人,却只有一个。
    李正隆大步去了后宅,进了自己住的院子,叫道:“阿彩,在做什么呢?”
    他的王妃不是高门大族,而是一个中等人家的女儿,也就是俗话中的富农人家,做为皇孙,他想娶什么样高门大族的女儿都能娶到,可是他却非要娶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以此来确保他的王妃和长公主没有关系,也和朝中任何一方没有关系,是只属于他自己的人。
    而他的王妃也确实是和朝中任何一方势力无关,所以很值得他信任,夫妻两个自成亲以来,非常和睦,可以称得上是夫唱妇随,就象平常百姓家的夫妻一样了。
    王妃此时就在院子中,在给蔬菜浇水,她在院子里种了不少的蔬菜瓜果,自种自吃,这样一来安全,二来她也能有些事做。
    听到李正隆说话,王妃转过身来,道:“客人走了?听丫环说,这是个很重要的客人,是叫杨泽吧?”
    李正隆嗯了声,走到菜地跟前看了看,道:“菜长得不错啊,不过你却不要如此的辛苦,有些活儿让下人们去做就成。”
    “我闲不住的,有点儿事做,总比一天到晚闷在屋子里面强,在屋子里坐得久了,感觉人都要傻了!”王妃笑道。
    夫妻两个一起进了屋子,李正隆打发走了仆人,关上房门,这才道:“那个杨泽是大王爷的人,不过却挺能帮着我办事的,他主要是想得个终身的富贵,却又不肯背叛大王爷,所以帮我就等于是帮他自己了。”
    王妃点头道:“他这和乡间种庄稼的人差不多了,自己家的田不多,只好替别人种,好分些收成!”
    李正隆微微一怔,忽地笑了,可不是么,要是说起来杨泽现在可不就是干的这种事儿!
    他道:“刚才他带给我一个消息,说我是李家很重要的人物,可却又说李重九,就是那个病秧子,就因为他病得重了,所以没准别人会更看重他,可按道理来讲,应该是看重我才对啊,你说是不是这么个事儿!”
    他没有把具体的事情说出来,说了王妃也不懂,他只是说了李重九的事。
    王妃想都没想,笑道:“对啊,他说的没错。以前在我们乡下,要是一个农人有两块地,一块地比较肥,那自然产的粮食多,可正因为地肥,所以不用太费力气地去照看。而另一块地如果是坡地,产的粮食少些,为了保证不会一点收成没有,自然仔细照顾,费的力气自然就多些了呀!”
    李正隆啊地一声,想想是这个道理,他道:“这个,道理还真是简单啊,我却一时没有想到!”
    王妃又笑道:“在我们乡下,管这叫烧冷灶。就是看谁不行,却有可能行,那就多拍这样人的马屁,万一以后行了,那岂不就发达了,你是热灶头,就算要烧,也轮不到他们来的啊。”
    李正隆想了想,点了点头。道:“这就象我和长公主似的,不少重臣都看好长公主,所以去拍她的马屁,可我的身边却仍有不少大臣。只不过都不是重臣罢了,这点我刚才还想到了呢,还在感叹自己身边的重臣太少,却没想到这个道理。早就被你想透了。”
    “那他们就不怕李重九死了吗?万一死了,他们不就白烧冷灶了!”李正隆又道。
    王妃唉了声,道:“如果他们对李重九忠心。就算他死了,他们要改换门庭时,别人一想,当初李重九那么差,他们还能忠心地围在他身边,那这种人如果换围在我身边,岂不是也能忠心耿耿的,他们反而会得到信任的啊!”
    李正隆一拍大腿,叫道:“是啊,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一时之间,豁然开朗。
    可一旦想明白了,他就又想到自己身边的那些大臣,估计着,那些大臣也会有如此的想法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